《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
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
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
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
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
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人际交往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
代表人修茨人际激励理论:
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
R。
G。
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
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
社会交换论:
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
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
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这三种需要为:
(1)包容的需要,
(2)控制需要,(3)感情需要。
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
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什么是社会测量法?
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
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
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
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什么是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
)、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
)、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态度的功能:
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人际影响:
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
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
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
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
反之,则比较困难。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社会化:
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社会化的含义:
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
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4、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
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
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
改变的办法有:
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5、转变态度的方法参与活动法:
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登门拜访:
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团体规定论:
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
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全面宣传法:
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
沟通信息法:
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6、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沟通者:
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
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沟通内容:
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沟通对象:
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二)第四章行动与态度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
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实验结果:
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
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
努力理由研究:
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不足阻碍研究:
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一、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
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
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
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消费行为: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
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
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决策:
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
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第五章印象形成1、人际印象及形成中的三个成分人际印象即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是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已含着三个成分即:
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及交往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
在对人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总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印象。
评估性:
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事,人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叛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进一步对对象作出一定的评估,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中心特定作用:
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定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则起边缘的作用,前者为中心特定。
隐含个性理论:
普通人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定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定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用它们来作出超越所获信息的推论。
(概念)3、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
(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优先效应:
也首因效应,指的是在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新近效应:
有时,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先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新近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
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后,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有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叫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定型:
即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会导致对他人知觉和判断的错误。
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
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期望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则照着做了。
)(概念)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
这个现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
印象管理印象管理:
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理论库利和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印象。
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
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
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总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亚历山大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要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其他人常常形成对我们的印象,并用这些印象来指导我们的交往,所以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知觉和努力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恰当的印象,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因而印象管理是际知觉的必然。
第六章人际知觉1、人际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及意义。
方式:
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意义:
通过控制自已的诽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提高自已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辨别说谎的人(脸部细微的表情、说话的声调、目光接触、无意识动作。
2、什么是归因?
主要的归因理论归因:
一个观摩者根据外在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足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
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
就一般人而言,都要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
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要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
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
(概念)相应推论理论:
独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容易成为推论的依据。
因果归因模型:
归因的三个维度:
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常见的归因偏见行为中心偏见:
根据行为,而不太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作出归因,称着“行为”吞没“场”,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显着性偏见:
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一致性反应用不足偏见:
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
妆一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4、归因理论工作者的应用
(1)心理健康,我们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
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
另一个方法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
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出现偏见。
如管理人员对于他们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作出更偏爱的归因。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要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
许多研究证明了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自我知觉1、贝姆自我知觉理论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从外部行为得到内在态度,情感的推论过程与用于推论其他人态度,情感等过程是一样;
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二者不同的是最初的态度,但最初态度对其后来的推论没有影响。
自愿选择(行为出于自愿),学内在线索模糊,我微弱时,才利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
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准时。
2、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情绪比较:
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会进行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
詹姆斯认为情绪有两部分组成情感的和认知的。
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然后是用获得的认知或信息去加以解释。
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3、自我知觉编见行动者与观察者编见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自我,情景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自我服务编见:
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环境。
启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
自我服务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或环境条件。
4、自我障碍:
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境中导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行的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紧张后,即使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测落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动机上,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
认知上,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情绪上,习得无助能产轻微或严重的状郁症,这取决于三个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稳定性。
习得无助模型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干预的四种方法引导改变对结果的评价。
改变认知的目的指向性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变不可控为可控的期望。
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归因。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三)第八章自我导向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
是个体运用符号工具,通过自我意识而达到的。
(人所持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两种理解:
传统的自我控制;
采取社会所能接受的行为自我。
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
2、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与选择。
3、自我实现:
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运用强化和强化方式:
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
强化形式主要有:
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厌恶式强化。
强化方式的选择原则:
一是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行为,一般以个人经验为向导。
二是个体用的强化方式必须是立即可使用的,三是强化方式应是强有力的,即强化的结果必须是有效的,能指导个体去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强化方式的运用1)及时强化2)利用视范帮助,运用记号等方式来填补强化直接经验间的空隙。
3)制订强化的实施计划第九章人际影响1、遵从,遵从的种类遵从:
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我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群体压力,真实的或想象的)*种类:
人类行为可分为遵从与非遵从,非遵从又可分为“反模仿”和“非模仿”两种。
遵从行为有:
简单服从(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自反改变其公开行为)和内心接受(公开行为又在和下态度与群体相一致)两种。
2、遵从的群体理论,阿希与凯利群体一方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对我们来说具有信息性压力,另一方面群体有它的规范,对其成员形成规范性压力。
“规范性压力”:
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两种不同形式的遵从信息性压力内心接受规范性压力简单服从3、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
谢利夫的自主运动范例,阿希范例。
4、影响遵从的因素:
个体特点:
总的结果、个体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都要会影响个体的遵从。
一般来说具有下列个体易被感到没有被群体完全接纳的个体;
期望继续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遵从。
群体特点:
群体规模,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4个“助手”时,遵从程度增加了。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偏离者都要会剧烈地减少遵从的程度。
任务特点:
任务的难度,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容易的、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大的遵从。
5、偏离与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去个性化的概念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6、感染、模仿、时尚的涵义感染:
在感染发生之前,必须存在四个条件,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
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
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
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模仿:
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时尚:
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7、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牢骚现象,是一种情绪表现形式。
当意见得不到采纳、一种状况独不到改善时,舆论就转化为牢骚。
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性,社会助长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第十章利他行为1、利他行为的概念。
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其含义是:
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个特征。
2、旁观者效应。
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
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与模仿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
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