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95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尔雅视频期末考试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试题及答案6.docx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一、单选题(题数:

50,共50.0分)

1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什么时期?

()

A、三国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正确答案:

C

2以下哪项不属于上层建筑?

()

A、政府部门

B、生产关系

C、法律制度

D、意识形态和思维

正确答案:

B

3最早创办私学普及教育,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孔子

正确答案:

D

4在1949年,中国的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A、90%

B、80%

C、70%

D、60%

正确答案:

B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以下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B、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

C、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正确答案:

B

6“人有多大胆,地有大产”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政治口号?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国内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

B

7髡刑指的是()。

A、剪头发

B、脸上刺字

C、割膝盖骨

D、剜眼

正确答案:

A

8以下不属于四书的是()。

A、《论语》

B、《中庸》

C、《尚书》

D、《孟子》

正确答案:

C

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文学中的男主角都是多是勇武刚强的

B、金庸小说中侠客具有才子化的倾向

C、西方文学中具有“英雄美人”的传统

D、中国古代小说中有着普遍的“才子佳人”模式

正确答案:

A

10古代“刘郎”、“红雨”可以指代()。

A、柳树

B、杏

C、桃

D、荔枝

正确答案:

C

11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一定义的人是()。

A、斯宾塞

B、列维.斯特劳斯

C、泰勒

D、莫斯

正确答案:

C

12中国的航海日设立于()。

A、2002年7月11日

B、2003年7月11日

C、2004年7月11日

D、2005年7月11日

正确答案:

D

13《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作者是哪位英国汉学家?

()

A、顾彬

B、宇文索安

C、李约瑟

D、李陀

正确答案:

C

1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是()。

A、习近平

B、江泽民

C、邓小平

D、胡锦涛

正确答案:

D

15培根认为读什么能够使人庄重?

()

A、历史

B、伦理

C、逻辑

D、诗歌

正确答案:

B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联于1991年正式解体

B、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最早启动资金大多来自于海外华人投资

C、印度的海外群体人员比中国少

D、中国第一条汽车生产线是从日本引进的

正确答案:

D

17以下属于2002年江泽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是()。

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B、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18玉的“五德说”出自()。

A、《水池篇》

B、《说文解字》

C、《礼记》

D、《周礼》

正确答案:

B

19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教育现状?

()

A、中小学生负担过重

B、高校学生人数逐年递增

C、技术学院招收学生逐年递减

D、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确答案:

C

20《新工具》的作者是()。

A、笛卡尔

B、维柯

C、培根

D、斯宾诺莎

正确答案:

C

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董仲舒之前,儒家思想的传统是不研究怪力乱神之事

B、鉴真和尚是为了弘扬佛法而到日本的

C、老子的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22“礼,王之大经也”出自于哪部著作?

()

A、《礼记》

B、《尚书》

C、《论语》

D、《左传》

正确答案:

D

23以下是目前我国主要国内问题的是()。

A、贫富差距

B、城乡差距

C、地区差距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24孙志刚事件促进了以下哪项法律法规的废止?

()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D、《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正确答案:

D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一学派的处事原则?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正确答案:

D

26《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A、朱熹

B、张居正

C、董仲舒

D、荀子

正确答案:

C

27“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句出自()。

A、《论语》

B、《中庸》

C、《礼记》

D、《大学》

正确答案:

C

28以下诗句中,很好地体现了“学仕关系”的一句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正确答案:

B

29以下不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A、为政以德

B、礼治

C、人性本恶

D、有教无类

正确答案:

C

30《资治通鉴》一书的根本目的是()。

A、总结军事经验

B、梳理民族关系

C、以史为鉴,帮助统治

D、批判历代君王

正确答案:

C

31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哪一年举行的?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正确答案:

C

32新闻工作的先天弱点是()。

A、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地位低

B、对事实需要进行歪曲和粉饰

C、竞争激烈导致三俗内容多

D、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社会事物的调查、认识、判断和选择

正确答案:

D

331978年著名的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初发表在哪份报纸上?

A、人民日报

B、参考消息

C、光明日报

D、新华日报

正确答案:

C

34古典西方文明属于()。

A、农业文明

B、游牧文明

C、海洋文明

D、工业文明

正确答案:

C

35“天下为公”是由谁最早提出的?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A

3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指的是物质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总和

B、礼俗、民俗等属于行为文化层

C、价值观是人的精神内核之一

D、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它不依赖于历史和环境

正确答案:

D

37在中国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

A、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正确答案:

D

38下列国家没有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是()。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澳大利亚

正确答案:

C

39“章台柳”的典故出自哪位诗人?

()

A、韩翃

B、元稹

C、白居易

D、苏轼

正确答案:

A

40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最大的成就是()。

A、教育改革

B、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

D、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

C

4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形容的是以下哪个职业?

()

A、新闻工作者

B、律师

C、教师

D、政治家

正确答案:

A

42中国1949年人口约为()。

A、一亿

B、两亿

C、三亿

D、四亿

正确答案:

D

43“既来之,则安之”出自()。

A、《大学》

B、《论语》

C、《中庸》

D、《礼记》

正确答案:

B

44《左传》中“三立”标准不包括()。

A、立德

B、立功

C、立言

D、立名

正确答案:

D

45“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自以下哪首诗?

()

A、《神农诗》

B、《游仙诗》

C、《神人诗》

D、《神童诗》

正确答案:

D

46汉武帝时期确立的官吏选拔制度是()。

A、钦点制

B、科举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

正确答案:

D

47以下文学作品中,不属于悲剧作品的是()。

A、《赵氏孤儿》

B、《窦娥冤》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钦差大臣》

正确答案:

D

48推行简体字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识字率

B、促使国民掌握基础文化知识

C、减少文盲数量

D、使字形美观大方

正确答案:

D

49儒学的神学化是从()开始的。

A、孟子

B、董仲舒

C、荀子

D、程颐

正确答案:

B

50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A、高等院校教育

B、学前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实用型人才教育

正确答案:

D

二、判断题(题数:

50,共50.0分)

1阴阳观念是强调了两种事物之间的对立性。

()

正确答案:

×

2现代的“礼”的意思和古代的“礼”概念是一样的。

()

正确答案:

×

3东汉的王符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认为其他行业都可以忽略。

()

正确答案:

×

4在科举制之前曾存在着察举制等选用人才方式。

()

正确答案:

5《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的竞争对越南战争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正确答案:

×

6《俄狄浦斯王》属于古罗马悲剧。

()

正确答案:

×

7管子的《水池篇》,提出了玉的“五德说”。

()

正确答案:

×

8客观、公正、真实、准确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

正确答案:

9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全面的判断,离不开其平时对于社会现状的了解和知识积累。

()

正确答案:

10“和谐社会”理念是在2008年提出的。

()

正确答案:

×

11中国古代只有儒家一家提倡“和”的观念

正确答案:

×

12从社会影响而言,新闻最根本的属性是每日都在影响社会的工作。

()

正确答案:

13《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

正确答案:

14亚洲四小龙是:

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和中国上海。

()

正确答案:

×

1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出自《中庸》。

()

正确答案:

×

16温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向型的。

()

正确答案:

17和谐是小康的子概念,小康社会是对社会整体状况的描述。

()

正确答案:

18经济越发达,幸福的指数越高。

()

正确答案:

×

19“天人感应”论的提出者是老子,他认为自然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社会政治的变化。

()

正确答案:

×

20我国现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数量远远多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正确答案:

×

21重土重农思想可以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因此在古代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

正确答案:

22培根认为,我们应当为了辩驳,为了言谈与议论而读书。

()

正确答案:

×

23小康社会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时,最主要的指标是经济指标。

()

正确答案:

24“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很大程度是中国家族式制度造成的。

()

正确答案:

25中国古代思想流派虽然众多,但是共同点是它们都将纲常和伦理。

()

正确答案:

26单边主义的实质是主张文明的单一化和同质化。

()

正确答案:

27《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

正确答案:

×

28在中国识字在5000以下的即被认为是文盲。

()

正确答案:

×

29唐代科举制中进士的考取比明经更为容易。

()

正确答案:

×

30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很多著名的观点,都渗透着和谐的概念。

()

正确答案:

31“李约瑟难题”是有关中国文学的反思。

()

正确答案:

×

32“阴阳”指的是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