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19496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市政案例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拌成的混合料堆放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将影响二灰混合料的强度,失水后再碾压将影响基层的质量。

4.有两处违反施工技术规程要求:

①为防止扬尘,对基层洒大水;

②采用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

其危害主要有:

①对基层洒大水,改变二灰混合料的含水量,将影响压实度,水渍集中处还可能造成翻浆。

②采用二灰碎石薄层贴补方式进行找平,将影响道路基层的整体性,投入使用后当重车碾压时,薄层将脱落,甚至造成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破损。

5.应密切跟踪计划,监督计划的执行,当发现进度计划受到干扰时,应采取调整措施,控制进度计划的有效实施。

项目进度控制要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案例2

背景材料:

某项目部中标承建某项道路工程。

其中道路基层结构为15cm厚石灰土和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15cm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为2004年5月15日开工,2005年4月30日完工。

1.在石灰土基层施工时,发现在消解后的石灰中仍含有较多未消解的生石灰块。

便派人用2.5cm的方孔筛将其过筛。

2.将4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每层20~m厚。

为保证碾压密度,施工员将现有的三台12t压路机全部调换成15t三轮压路机。

3.配合完工日期的要求,项目部将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按流水节拍安排施工。

这两项工序定在2004年8月10日~12月25日完成。

1.上述项目部的三项做法有无不妥之处?

请作评论并简述正确处理方法。

2.石灰土基层养生要求?

3.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项目有哪些要求?

面层外观质量要求有什么?

1.对上述做法的评论如下:

第一项做法不妥。

在筛除未消解的生石灰块时,应使用10mm方孔筛,不能使用2.5cm方孔筛。

孔眼过大,不能保证质量。

第二项做法不妥。

施工员虽然有保证压实度的意识,但15t压路机仍不能满足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要求,应换成18~20t的压路机。

第三项仍有不妥。

应考虑石灰土和水泥稳定碎石对施工温度的要求:

①施工期间最低温在5℃以上,②并且在—5~—3℃天气到来之前0.5~1.0月完成。

项目部将最后完成日期安排在12月25日,气温偏低不符合要求,应参照历年大气气温资料,将最迟完成日期提前,满足上述两项施工工序对气温的要求。

2.石灰土基层碾压完成后,应洒水养生,保湿养生致上层施工为止,至少洒水养生7d。

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

3.我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规定:

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项目包括:

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检测。

面层外观质量要求:

(1)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2)用10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3)接缝应紧密、平顺,烫缝不应枯焦;

(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案例3

某拟建道路为规划城市主干路,全长1.99km,断面为双幅路形式,为上下6条机动车道,机非分行;

道路结构为:

15cm沥青混凝土面层,48cm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

工期为当年的3月至9月。

1.该道路工程沿线穿过多处现况道路,并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等,与之交叉的现况道路交通量较大且有公交车辆通过,在新建道路北侧有一条7m宽现况道路与其顺行,经过该道路上的社会车辆较多。

2.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

3.本工程中与道路同步实施的有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配套工程。

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

1.针对该工程的情况,项目经理部施工前应做好哪些现场准备工作?

2.本工程中应如何控制道路基层的施工质量?

3.项目经理部对电信、电力工程应如何控制?

1.该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多条现况管线,现况路口交叉多,交通流量大,周围又是居民区。

因此,项目经理部在进行现场准备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并以此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根据施工现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以及水、电、交通等供应方便的地域设

置办公区、生活区及材料库房。

(2)施工区域现况地下管线复杂,涉及产权单位多,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做好调查工作。

如现况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等,与新建管线有矛盾的,应协商解决。

(3)拟建道路与多条现况道路相交或顺行,且部分道路车辆较多,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如社会交通便线和施工便线的设置、路口交通等,做到施工、居民出行两照顾,并注意施工与交通安全。

(4)配合业主做好施工区域内的拆迁工作。

2.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层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路床施工质量,平整度、压实度的抽验合格率应达质量标准要求,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石灰粉煤灰砂砾进场时,需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要求来料拌合均匀,色泽一致,级配符合要求,且无明显离析现象.外观不合格严禁使用。

(3)应掌握随上料随摊铺随碾压成活。

(4)摊铺前,检查土基纵断高程、横坡、宽度以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土基平整,如有缺陷及时修补。

(5)根据设计厚度基层分三层摊铺,每层厚度均为16cm。

(6)碾压前检查其含水量,使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

2%范围内碾压。

(7)注意养护期内的养护。

禁止重型施工车辆通行。

(8)本工程施工时处于雨期,应充分考虑制定雨期施工措施。

3.本工程中电信、电力工程为工程分包项目,应将工程分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分包单位在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方面应对总包单位即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应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案例4

背景材料:

某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城乡结合部,道路结构层为:

4cm改性沥青混合料AC一13表面层;

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一20中面层;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一25底面层;

36c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30cml2%石灰土底基层;

结构总厚度为81cm。

路线全长2.98km,主路大部分路基为填方路基。

施工红线范围内存在数量较多的拆迁物,如各种树木、高、低压电杆、民房等,业主要求工期为当年4月1日至7月30日。

1.由于工期紧迫,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部经理签批后开始准备施工,搬移拆迁物,建工地临时设施,导行交通等。

2.道路施工正值雨期,施工单位做了雨期施工准备,购置了防雨物资,要求值班巡逻,发现险情立即排除。

3.对填土路基施工要求按2%~4%以上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

当路基因雨造成翻浆时,应换灰土或砂石重做。

4.施工单位认为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只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多压几遍就可以达到质量要求。

1.该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签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效?

准备工作中如何解决矛盾?

2.基层雨期施工方案是否完善?

应补充哪些内容?

3.填土路基雨期施工更应强调哪些做法?

4.工地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特点的认识是否全面?

请补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

工要点。

答案:

1.施工组织设计应有项目经理部的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审批手续,才能生效,项目部经理签批就执行是不对的。

搬移拆迁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

对树木、电杆要找园林、电力部门,对民房要找居民充分协商,按政策办事,切不可强行施工,引发矛盾。

2.不完善。

应补充:

(1)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

(2)工期安排紧凑,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3)做好排水系统,防排结合。

根据工程特点集中安排机具和劳力,组织快速施工,分段突击,本着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当日进度当日完成,做到随挖、随填、随压。

不全面。

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施工温度(拌制、摊辅、碾压)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高10~20℃。

改性沥青混合料要随拌随用,如工程量大又需集中供料,需要储存时不宜超过24h,储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现象。

运输中一定要覆盖。

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

摊铺后紧跟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

因厚度为4cm,可采用高频低振幅的振动压路机碾压。

接缝:

纵向缝采用热接缝,横向缝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

案例5

某项目经理部承接了一项道路、桥梁综合性大型工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工程按合同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

由于分包单位对安全管理缺乏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安全隐患。

项目经理部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了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培训班。

在培训班结业时,对分包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了书面考核。

问题:

1.在实施项目控制过程中,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责任应如何划分?

2.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哪些内容?

3.安全检查的重点是什么?

4.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5.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6.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总包方负责,分包方服从总包方的管理。

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

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遵守承包方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方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

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验证安全计划的实施效果。

5.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①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点和危险点;

②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③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④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⑤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6.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

①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案例6

背景资料:

某城市高架桥工程,全桥共56跨,每跨长30m,安装预应力简支T形梁,桥梁下部结构为φ1.2m×

2根钻孔灌注桩上接承台、墩柱。

在钻孔桩孔深范围内有2层砂层和1层厚3~4m的砂砾石层,钻孔采用反循环钻孔工艺。

鉴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迫,进场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经理审批后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安全专项方案中缺少“高处及主体交叉作业防护、地面及深坑作业防护”等内容,将施工组织设计退回,要求项目部修改补充后再行申报。

钻进作业前,由劳务队人员挖坑埋设φ1.3m钢护筒,钻机作业场地经简单平整后,开始钻进至15m时发现钻进困难,抽升出来的钻渣卵石颗粒较大,成孔后测量发现钻孔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

采用泵送混凝土工艺浇筑墩柱时,现场检查新定制的异型钢模板符合安装尺寸要求,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现钢模板下端有两条螺栓丝扣滑移,模板胀缝有灰浆跑出,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拆模后发现墩柱底部接缝处混凝土有麻面现象。

1.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是否妥当?

如不妥当,写出正确做法。

2.试分析造成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

3.根据螺栓滑移灰浆跑出事件,指出项目管理人员应负的责任?

1.不妥当。

项目经理审批后,仍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正确做法是: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章,总监审核。

2.钻孔垂直度超差的主要原因:

(1)钻机安装不平或钻进中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导致钻孔偏斜。

(2)钻头弯曲、钻杆接头间隙过大,造成钻孔偏斜。

(3)钻头翼板磨损不一致,钻头受力不均,造成钻头偏离方向。

(4)钻进过程中,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遇较大岩块时,易产生钻压过高、钻头受力不均的现象,造成钻头偏离方向。

3.螺栓丝扣滑移造成灰浆跑出应由材料管理员和技术人员负责。

(1)材料采购和构件加工,要择优选择。

对到场材料应认真验收其质量。

(2)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不流于形式,以消灭质量事故降低质量成本。

案例7

A公司承建的某城市高架桥长1.68km,上部结构为跨径30m的T形梁,采用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共35跨,桥梁最高处9m,为双幅式桥面。

桥梁下部结构为钻孔灌注桩上接混凝土方型承台、八棱形墩柱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

桥梁工程施工受整条快速路总体通车限制,工期限制在180d内完成。

项目部经招标将盖梁张拉分项工程分包给B专业公司,合同约定双方在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管理职责。

项目部在作业前向参加张拉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B公司自行搭设盖梁作业平台的脚手架,安装护栏后,开始张拉作业。

监理在检查张拉操作时发现油压表有脉动、有2名操作人员是新调来的,经询问得知人员、设备都是从其他工地新调来的,该油泵、张拉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监理单位随后给项目部发出整改通知书,暂停张拉作业。

项目部在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时,发现该高架桥盖梁作业现场缺少安全护网,没有设置安全梯,有部分人员攀登脚手架上、下盖梁作业平台,检查组向B公司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要求立即纠正。

1.对张拉作业只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做法是否妥当?

2.所使用的张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说明正确做法。

3.针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如何进行纠正和验证?

4.从总分包合同角度论述承包人与分包人的责任关系。

除技术安全交底外,张拉必须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具备上岗资格证书,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对于新调来的人员,项目部必须实行逐级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人员。

2.不符合。

新调来的油泵、千斤顶均已使用半年以上,不能投入使用。

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在使用过程出现异常或检修后应重新校验。

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

3.高处作业的安全护网、安全梯均是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项目部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并保存验证的记录。

4.履行分包合同时,承包人应就承包项目向发包人负责,分包人应就分包项目向承包人负责,因分包人的过失给发包人造成损失的,承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B公司在张拉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A公司未尽监督检查责任,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案例8

某立交桥工程,为三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VM锚具,钢绞线强度等级为1860MPa钢绞线,YCW型千斤顶。

由外包专业队伍负责预应力张拉工艺施工。

作业时间为2004年5月10日~15日。

在施工过程中。

1.张拉机具设备由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了校验。

2.张拉时,1号千斤顶出现了故障,施工人员从另一套张拉设备中,调出3号千斤顶临时顶替使用。

3.张拉时,只要达到控制应力,即行锚固。

4.5号压力表指针不归零,又没有备用压力表,只好现由市场采购一块压力表安上使用。

5.N2束为9股声15.2钢绞线,在张拉时,有一根断丝且不超过全断面的1%,因工期紧,没有处理,即锚固灌浆了。

6.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8%以内。

7.千斤顶系2003年6月6日校验合格使用后入库封存的。

8.原定四套张拉设备,分两组可同时进行两端张拉,为抢工期,临时由设备库调出两台YDC型千斤顶组成一组应急使用。

指出上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违规操作?

并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1.对的。

符合规范要求。

2.如3号千斤顶没有与1号千斤顶组的其他机具配套校验过,则这样随意的顶替组合使用属违规操作。

千斤顶属张拉机具设备,规范规定,张拉机具设备应配套校验,配套使用。

3.不对。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验。

4.不对。

有两点需要强调指出:

(1)新采购的压力表,即使是合格品也应进行检验,取得合格证方可使用;

(2)还须与其他张拉设备配套校验,然后在本配套组合内使用。

5.是对的,符合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6.不对。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7.该千斤顶不能使用,因为超过6个月应重新校验,合格才能使用。

8.这样做是不行的。

因为使用的锚具是()VM锚,与其匹配使用的是YCW千斤顶。

而YDC千斤顶与()VM锚具不匹配,无法使用(Ⅵ)C千斤顶是与XM锚具相匹配的)。

案例9

某斜拉桥塔柱基础长30m,宽40m,高10m,系大体积混凝土,按照施工总体进度安排,正逢冬期施工。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为大方量的混凝土在冬期施工适合于“蓄热法”养护,属常规的做法,没有较多的技术含量和难点,故没有作为一个专题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项目经理部为保证工程质量,除按常规做法外,又有针对性地决定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为提高入模温度,采用热水拌合混凝土;

2.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提高和易性;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

结果,使混凝土产生许多裂缝。

1.造成上述质量问题的机理是什么?

2.分述上述措施是否妥当?

依据是什么?

3.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内部与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物的质量;

2.上述措施均不妥当。

(1)用热水拌和混凝土固然可以提高入模温度,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是要求降低入模温度。

即便是冬季,也应控制在人模时以不冻结为度。

因为自身水化热足以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受冻害。

(2)增加和易性,可以通过其他无副作用的手段。

此时,非但不应增加水泥用量,还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

(3)52·

5级硅酸盐水泥属于累积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增加水化热;

应使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要点:

(1)合理分层分块,控制其每次浇筑的几何尺寸,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2)控制水化热;

(3)降低混凝土人仓温度;

(4)控制混凝土体的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措施:

(1)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2)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

(3)高温季节应冷却骨料,或加入冰块;

(4)按规定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5)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降温;

(6)混凝土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7)采取温控措施,加强测温工作,并实施监控;

(8)区别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分别采取浇水、覆盖、积水等相应的养护方法。

案例10

某高架桥工程,其中有三跨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需现场浇筑,跨径组合为30m+40m+30m,桥宽18m,桥下净高9m。

模板支架在已经上一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详细的专项设计。

项目经理为节约成本,就地取材,使用了附近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结构形式,在浇筑主梁混凝土的过程中,承重杆件产生变形、失稳,导致支架坍塌,造成一人死亡、两人重伤的安全事故。

1.项目总工编制了变更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即付诸实施。

2.方案中对支架的杆件强度作了验算。

3.项目经理按一般安全事故进行了处理,对死、伤者家属作了抚恤、补偿。

1.变更方案审批程序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写出正确作法。

2.对支架的验算是否全面?

在支架上现浇混凝土主梁时,支架与模板应满足哪些要求?

注意哪些事项?

1.该变更方案的审批程序不对。

项目经理批准后,仍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

按有关文件规定: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

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2.对于支架的验算不全面。

应包括稳定、强度、刚度三个方面的验算。

3.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是:

(1)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应符合规范要求。

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l/400。

(2)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3)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案例11

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6.24m,盾构区间长1328m,隧道净覆土11.5m。

项目部施工前对参加盾构施工的机械工和辅助生产工人进行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

为保持隧道内空气清洁安装了轴流式通风机和照明设施。

为保证盾构管片的安装质量,项目部根据质量计划将管片防水拼装工艺作为特殊过程加以控制,由质量员编制拼装作业指导书,经质控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项目部为了保障安全生产,定期由安全员带队检查安全生产作业的执行情况。

1.盾构机械工人经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可否独立操作?

说明理由。

2.盾构隧道仅安装通风机和照明设施是否满足职业健康要求?

如不满足,说明正确

作法。

3.特殊过程的编制、审批是否符合要求?

如不符合,给出正确作法。

4.定期安全检查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说明正确的检查方式和检查内容。

1.盾构机械工只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