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9142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61套Word下载.docx

各令复故。

”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

《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条:

“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

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

“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

直出水者无罪。

主司不禁与同罪。

”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

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

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摆摊设点、取土作坯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

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有人破坏公共卫生,当事人受罚,“城管队长”也要挨打。

C.宋代对于违章建筑,不仅要强行拆除,有时还要求司法机关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治。

D.明代规定,破坏公共设施、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

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

一权量。

定法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

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

虎私以金贿之不得。

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中牍曰:

“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

“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崖人为语曰:

“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复欲于计典注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

“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

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

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

昌化额田四百馀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

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

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

注:

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与:

参加

B.一权量。

定法度一:

统一

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

议论

D.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坐:

坐:

犯了……罪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3分)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

初任昌化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B.陶元淳为官刚正。

不怕得罪上司。

在代理崖州事务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让琼州总兵“会讯”。

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

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披甲操刀的士兵冲入衙门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全无惧色,厉声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

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元淳廉得其状,列款以上。

(2)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雨夜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这首诗大约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

这时诗人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

(8)简要说说“晓晴寒未起”中的“寒”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分)

(9)“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3)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百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诗经·

氓》)

(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鸽子【美】欧·

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

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

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那疲惫的蓝眼睛,惶惑不决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装着他的命运。

虽然他心里仍然矛盾,但是他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

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再复回。

但是,他真不能相信,一个人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就此毁于一旦。

因此他取出飞机票来,困惑地审视着。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

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从大写字台移向红皮沙发,然后经过甬道、外室,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桌面插瓶里的一束玫瑰花上。

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

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

这似乎太霸道,太残酷;

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

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提起公文包,整整衣冠,悄悄走过玫瑰花旁,出门去了。

正是醉人的春天,公园里的景致,灿丽锦簇;

陶柏蒙决定在回家准备行李之前,先散散步,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

但却不曾想到这个愿望竟会实现得这么快!

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他回想起医生对他说:

“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

他和蔼地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而且告诉他:

“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一般值得别人尊敬;

我是个拐骗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

我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对于我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

但是,我在世之日已经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用。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

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把这笔款子替我投资好吗?

”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

储蓄存款比较起来是最可靠的,而且自一九二九年以来,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

“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呢?

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作声,停了半晌才说:

“是的,我在这里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

“你总该知道,这种事情多少有些冒险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真准备承受吗?

”’

“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她看看他,爽直地说,“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的。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远处,哥伦布广场已经隐隐在望了。

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自己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

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补绽斑斑。

陶柏蒙放缓脚步,许多野鸽子正围绕着那个人飞舞,争着啄食他手上的花生;

在他怀里,还露出花生袋子。

从侧面看去,那个人很和蔼,很慈祥;

满面皱纹斑驳,想是历经风霜使然。

他看见陶柏蒙正在看他,就说:

“可怜的鸽子哟!

它们经过了漫长的严冬,自从飘雪以来,它们早就被人们忘了,我只要能买得起花生,不论气候多么恶劣,我都必定会来的,因为我不愿意让它们失望。

”陶柏蒙茫然地点点头,他盯着那个孤零零的人出神:

“那个人这么穷苦,还肯把仅有的钱用来喂鸽子,那些鸽子信赖它们的穷施主……”

这个念头激起他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疵的自尊心,使他瞿然一惊。

他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六百家嗷嗷待哺的客户,其中有几家是孤苦无依的老寡妇,靠亡夫留下的一点薄产,节衣缩食地活着:

其中有一只鸽子是魏尔德小姐。

而他,就是那蹲在路边喂鸽子的人;

至少在今天以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正是这样一个人物。

但是,他不但从来不曾衣衫褴褛,而且一向丰衣足食!

羞恶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他回过头来,跑回公司;

虽然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讥嘲他重投樊笼,为人役使,太不聪明;

但是他的意念趋于坚定,不再为邪恶的企图心所撼动,心志固如金汤磐石一般。

他为那个喂鸽子的人祝福,因为那个人把他从噩梦中拯救出来,使他及时省悟,悬崖勒马。

这时,那个喂鸽子的人还在公园里:

他茫然地环视四周,回过头来,看见一只肥美的鸽子正在他掌中吃得高兴;

他熟练地把它的脖子一扭,揣进怀里,然后站了起来。

“朋友们,很抱歉!

”他对四散飞舞的鸽子们温和地说:

“你们知道,我也需要果腹呀!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用大景的细节和心理描写来刻画陶柏蒙的挣扎和反思,是为了向读者暗示陶柏蒙本性并不坏,不得已的错误选择根源在于社会不公。

B.陶柏蒙将自己的客户想象成了嗷嗷待哺的鸽子,这一细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鸽子象征了善良纯朴弱小美好而易被扼杀的人或物。

C.白发苍苍、衣衫褴褛、补绽斑斑的喂鸽子老人和蔼慈祥地同陶柏蒙交谈,源于他发现身边的陶柏蒙心事重重,所以想对其进行开导和宽慰。

D.人生是由很多迷途组成的,面对迷途和疑惑,我们都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来支撑和引导。

陶柏蒙最终的选择源于他内心深处的虚荣心和怜悯心。

E.小说结尾是“欧·

亨利式”的,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人物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不禁拍案称奇。

(2)魏尔德小姐因为陶柏蒙决定再投资,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3)陶柏蒙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4)对于这篇小说的结尾,有人认为应该从强烈讽刺的悲剧意义上去认识,还有人认为应该从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艰辛来思考。

你认同哪一种观点?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风流余韵话板桥

公元1765年12月12日,享年七十三岁的郑板桥离开了人世。

在当世被板桥骂过的世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也许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了。

而那些专门以造伪为生的所谓“名士”书画家,从此也可以大胆地制造赝品以骗得附庸风雅的富贾大商们的金钱。

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后,道光以前,伪造板桥作品的现象一度达到高峰。

张大镛说:

“数十年来所见先生书画,不下百余件,真迹不过十之二三。

直到20世纪40年代,赝作仍然多得吓人。

不过这些赝品的出现,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板桥作品的生命力,以及板桥名声的生命力,尽管这些可以损害板桥的名声,模糊人们心目中板桥的形象。

但是对于真正喜欢板桥、研究板桥的人来说,这些赝品是藏不住尾巴的,最终会露出作伪的破绽。

最有趣的是,板桥生前卖书卖画,并未变富,以至于晚年嫁女时,不能陪出很多的嫁妆,只好画幅兰石图轴,聊以解嘲,而作伪者却凭借赝品由贫变富。

曾经有一个叫谭子犹的人,他是乾隆时的一个木匠,曾经学板桥的字画。

板桥去世后,他竟然卖赝品而稍稍变富,而且子孙因此而变成小康人家。

板桥书画,可谓“活人一术”。

郑板桥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家。

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博物馆里收藏着,影响着有史可查的历史人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散落在广大的民间,在民众的口碑里广泛地流传着。

在我们今天的许多旅游胜地,几乎到处可以看到“难得糊涂”的横幅。

这幅书法作品是板桥五十九岁时创作的,当时他正在潍县做七品县令,正赶上潍县连年的灾荒。

在赈灾救灾的过程中,他为潍县人民做了不少的好事,却也得罪了不少的官绅。

尤其使板桥困惑的是:

为什么在灾难面前,政府不提前预防?

为什么在赈灾、救灾之后,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

为什么在赈灾过程中,那么多人冒领、滥领救灾物资,又有那么多的人被遗忘?

就是在这种既知又不知,知又不能道破的人生困惑之中,板桥写下了这浓缩人生困苦又深含人生哲理的四个大字: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在板桥的思想里,它的真意是不能糊涂。

直到晚年,他还写下了这样的对联:

“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

”这样一位充满激情的人物,他能糊涂吗?

现实的苦难,世道的不平,对一个心中流淌着正义热血的正直士人来说,他是不可能糊涂的,这样的人面对人间的种种不平,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有时不得不装糊涂罢了,这是“难得糊涂”的精髓。

可是,对于那些为蝇头小利而偷生的势利小人,要他们在利益面前糊涂一下,放松一把,那也是难以做到的。

板桥当年为大商人写有一副对联:

“打松算盘,得大自在。

”劝诫商人在金钱面前糊涂一点,但这可能吗?

这又是“难得糊涂”的警世之意。

当然,一些乡愿之辈,圆滑之辈,世故之辈,也可以把板桥的“难得糊涂”作为人生的座右铭,那就是清人钱泳在《履园从话》中对“难得糊涂”的庸俗解释:

“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铭,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

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

若一味聪明,变生荆棘,必遭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

”这样解释,就把板桥作品中蕴含的“真气”、“真意”、“真趣”一扫而空了,使之了无余韵了。

在现实生活中,板桥敢于冲破种种流俗观念。

在学术、艺术思想领域,板桥坚决主张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独立的见解,反对人云亦云,反对囿于古人,在今人之下。

因此,板桥告诫他的弟弟要善于读书,只有“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

”总而言之,“读书要有特识,依样画葫芦,无有是处。

节录自《郑板桥》(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郑板桥去世后,那些所谓“名士”书画家便可以大胆地制造赝品来卖给那些富商大贾们,只要一般人难以辨别出真假,富商们就愿意买,因为他们不过是附庸风雅。

B.作者举谭子犹靠卖板桥书画赝品而变富一例,并得出结论:

板桥书画,可谓“活人之术”,意在说明板桥对后世人的贡献。

C.“难得糊涂”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郑板桥的书法作品“难得糊涂”蕴含着“真气”、“真意”、“真趣”,可以说是郑板桥精神的一个写照。

D.在郑板桥看来,人生不必过于认真,“难得糊涂”嘛!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能活得逍遥自在。

E.在今天的许多旅游胜地,几乎到处可以看到“难得糊涂”的横幅,可见郑板桥的书画在广大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仅在于书法本身,更重要的是“难得糊涂”成了很多人的人生信条。

⑵本篇传记侧面写了郑板桥哪些事?

各有什么作用?

⑶郑板桥告诫弟弟“读书要有特识”,请简要分析怎样做才能“有特识”?

⑷“难得糊涂”在郑板桥思想里是“不能糊涂”,但郑板桥又劝诫商人在金钱面前“糊涂一点”,而清代钱泳把“难得糊涂”理解为一种“处世守身之道”。

你怎么理解“难得糊涂”?

请联系本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近年来看多了电视上、舞台上一些“腕儿”们的假唱,以及出乖露丑的表演,我对国内某些所谓的专业团体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信任、欣赏,直至尊重。

B.虽然,指责铁道部门,也是希望铁路运输前进,不过,与其求全责备铁道部,不如个个都当诸葛亮,为铁道建设和铁路客运献计献策。

C.据知情人爆料,男友是音乐人的吉克隽逸没有和《中国好声音》签约,而是和男友另起炉灶。

D.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的话说,好记者固然难得,但是,好记者如果遇不到一个好领导,也是明珠暗投,无法表现出“好”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读懂十八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助于世界更深地理解中国道路的未来前景。

B.南京的军史专家戚厚杰告诉记者,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是一支训练精良、装备齐全的精锐部队。

C.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

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D.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有的网站推出帮助学生完成作业非常愤慨,认为网站抓住了学生对低分的恐惧心理,从中牟利,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马远在我国绘画史上享有盛誉,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大家。

他的山水画成就最大,独树一帜。

他笔下的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的概括、剪裁。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

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

③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①③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③① 

C.③②⑤⑥④① 

D.③①②⑤④⑥

16.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续写内容,要求与前后内容连贯,语言简明。

当国外的商场9月底再次换上中文海报,当各个景点再次上演人山人海的“胜景”,我们看到,“黄金周”成功地从经济上包装了国庆。

当此之时,我们更应思考, 

① 

在美国,每年7月4日都会敲响费城的自由钟,各种主旨演讲宣示国家精神;

在法国,插在墙头、印在衣服上的三色旗在7月14日汇成海洋;

在“城市之国”新加坡,8月9日会有70个国庆晚宴,近10万人参加。

在“国庆假”的背景中突出“国庆节”,让社会多想些“国”少想些“庆”,才能 

② 

17.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请根据文意和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展现20世纪江湖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几千条污染了的河流和几百个污染了的湖泊,是20世纪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

有了这笔“遗产”,我们就不必再到那河里捕鱼,从而也就少了制造渔船和渔网的麻烦;

有了这笔“遗产”, 

,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