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8935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docx

6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主备教师:

邓以志蒋朝强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本节内容主要是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是在理解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也掌握了一些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规范训练。

由于本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所以本节内容有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作用。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定位

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掌握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

掌握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含义。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建立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解答模式。

感受古代诗歌的形象美。

(二)目标解析

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明白诗歌形象的涵盖范围,便于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内涵。

握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便于分析诗歌的形象。

掌握古代诗歌常见意象的含义,便于在答题时采用规范的术语。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明白诗歌的形象是作者寄托思想感情的依托物。

建立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解答模式,规范答题结构。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分析诗歌形象不到位和难以用规范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须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情感,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教学《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时,运用多媒体(PPT)辅助教学。

因为运用PPT可以将相关的文言知识更更便捷、更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

课前检测

设计意图:

感性地认识关于古诗词形象的鉴赏方法。

师生活动:

例1:

(2011·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解析】注意诗歌中的“几问津”“忙于我”“孤枕”“乡国梦”“交游落落”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联系全诗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解析】联系全诗,结合“孤枕不胜乡国梦”“交游落落俱星散”两句,便不难理解作者面对江面上上下翻飞的沙鸥时的孤独感和看出诗歌使用的衬托手法。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问题2:

明确考纲要求。

设计意图:

明确考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师生活动:

(1)关于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考纲有何要求?

【明确】关于古代诗歌形象的鉴赏,考纲的要求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

(2)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往年的高考是怎样考查的?

【明确】①时间范围:

上起先秦的《诗经》下至晚清的诗歌均属考查对象,并且从往年新课标的高考试卷中有所显示,但侧重于唐宋诗词。

②体裁范围:

以唐宋诗为主,唐诗宋词元曲均有考查。

③作家范围:

不论诗人著名与否,不管诗作知名度高低,均纳入命题的范围。

④选材类型:

单诗鉴赏和比较鉴赏并存,以单诗鉴赏为主。

⑤设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并行,以简答题为主。

(3)根据往年的高考,2013年的考向如何?

【明确】

①题型、题量及分值,各省仍会延续自己已考查的惯例,不会有太大的变更。

②材料来源将会继续保持不限时代、以唐宋为主的态势。

这与诗歌发展的历史情况一致,命题者不会着意考虑选哪个时代的材料,而会主要考虑诗歌的思想性、艺术性,这样便于设题,利于考查考生的实际鉴赏能力。

从体裁上看,诗、词、曲都有可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但三者的入选率也是按这个顺序递减的。

命题者会继续选择篇幅相对短小、文字比较清新、意境比较优美、思想比较健康、情感相对纯正的作品。

③试题难度不会太大。

考查点主要涉及意象、意境、人物、景物、情感、思想、语言、表达技巧等。

考查角度会与课本教学要求相一致,但理解难度不一定比课文大。

④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

诗歌鉴赏题目不会笼统地要求写鉴赏文字,而总是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方面给出具体要求,但是,思考的背景肯定还是整个作品。

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问题3:

了解古代诗歌的形象。

设计意图:

掌握理论知识,为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做铺垫。

师生活动:

什么是诗歌作品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可以分为哪几类?

【明确】①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②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类。

问题4:

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

设计意图: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师生活动:

(1)什么是诗意象?

【明确】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

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即托“物”言志,其所托之物就是“物象”,即所谓的“事物形象”。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另外,古典诗歌中的乐曲往往有特定含意、情感,而这又对全诗的整体形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作用。

著名的有“关山月”“梅花落”“霓裳羽衣曲”“后庭花”“行路难”等。

如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梅花落》就是曲调名。

作者由《梅花落》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

例2:

品读《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饱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

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将“远道”的意思说得淋漓尽致。

例题3:

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参考答案】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2)什么是诗歌作品中的事物形象?

应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明确】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梅、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例4:

(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

秋风。

②怆悢(liànɡ):

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解析】这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写了凤凰的悲剧。

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

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以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阮籍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志向高远的艺术形象,那就是奇鸟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两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怀才不遇,没有知音。

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己的处境一致的。

阮籍曾经多么意气风发地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然而当权者荒淫腐朽,昏庸无道,在这种局面下,诗人的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正如志向远大、心系苍生的凤凰,本想展翅追求理想,却被秋风摧折了羽翼,只能怆悢心伤——这个凤凰正是阮籍的化身。

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因为他身仕乱朝,处境危险,不得不处世谨慎,所以反映在诗歌中,则表现为运用象征来寄托自己的思想,从而形成若即若离、隐晦曲折的表达特点。

这首诗就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是阮籍“咏怀诗”的优秀篇目。

【参考答案】四句体现了“凤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的品行。

例5:

(2010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解析】本题考查了意象,“子规”即杜鹃,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为一种悲鸟,一种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再联系作者的经历,就可以确定“子规”意象的含义了。

【参考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①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候要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

因此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相关内容来分析。

例6:

阅读下面咏物诗,回答问题。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

【解析】在回答“诗中蜡烛的形象”时就要结合“有心”来分析。

“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

【参考答案】诗中借物抒情,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②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

任何一篇诗作咏物本身不是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

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例7:

阅读下面一首咏物诗,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参考答案】作者吟咏梅花不是目的,关键是借梅花言志。

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

③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很多作品有着较深的时代背景,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纵深的分析。

例8:

阅读下面一首杜甫的诗,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举例说说诗人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孤雁这一形象的?

【参考答案】在这首诗里,作者托物言志,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颔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路途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著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衬托出孤雁的高远追求。

表达诗人高远志向,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3)对于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高考出题者一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设置问题?

【明确】①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意象?

②这首诗刻画的意象有何特点?

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解答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题目,一般要遵循怎样的答题步骤?

【明确】第一步,概括物象。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联系情感。

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5)规范建模实训。

例9:

(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4分)

【常见错解】默默无闻、恬淡自然、清澈晶莹。

【我来评卷】得分:

1分。

误因:

没有联系全诗概括“山泉”特征,不全面具体。

【解题思路】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

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

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

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

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

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

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

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

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标准答案】(第一、二步)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第三步)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问题5: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师生活动:

(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几种类别?

应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明确】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就是主人公自己,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同时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丰富人物形象。

鉴赏这种形象要注意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交代、情节的展开以及塑造人物用到的各种手法,同时也要注意鉴赏视角——总结人物形象,挖掘所写人物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等。

例10:

《诗经·卫风·氓》中,“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地抛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例11:

《咏怀古迹(其三)》是咏史诗,重在抒情,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试分析诗歌使用了哪些手法塑造昭君形象的。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正侧面结合的手法。

侧面烘托的有:

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这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雄伟的山川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②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这一句中“空归”衬托其思念故土。

正侧面结合的有: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句中“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青冢向黄昏”侧面写其思念故国。

(2)鉴赏诗歌中抒写诗人自身的形象。

例12: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

南宋初词人。

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 ②波神:

水神。

③准拟:

准定。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

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解析】在这首词中,作者倾注了浓烈的主观色彩。

“波神留我看斜阳”“水晶宫里奏《霓裳》”等浪漫的想象,显示了他的英姿以及豪迈的气概,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采。

“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上”均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地面对风雨的情怀。

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纳出来。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达观、豪迈的胸怀来对待风波险阻的。

②“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自己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

(3)鉴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例1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 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①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

【注】 ①然:

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解析】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

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

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

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

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

而将“衣裳与枕席”喻为“山霭碧氤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

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参考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4)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①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例14: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解析】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

②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通过其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

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例15: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解析】结合诗中“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境。

【参考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③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例16: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

陈子昂,唐代诗人。

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5)对于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高考出题者一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设置问题?

【明确】①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6)解答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要遵循怎样的答题步骤?

【明确】第一步,点出特点。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

第二步,概括分析。

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第三步,概括情感。

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

(7)规范建模实训。

例17:

(2010·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

【常见错解】本诗写一条小路沿着山崖,连着山壁,山坳里寒云抱住泉石,渲染出了清幽的意境。

“隐者”在此时没有出门,清寂寂寥,远离人烟。

【我来评卷】得分:

1分。

误因:

答题没有针对性,致使远离命题者的本意,概括的人物形象特点也不够全面。

【解题思路】“山翁”,即山简,晋末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的习氏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

王维《汉江临泛》诗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即用此典。

郭祥正《春日独酌(其二)》有“且致百斛酒,醉倒落花畔”句,足见其豪放不羁、率真自然的性情。

此处以“山翁”来写隐者独酌,既表现了隐者的避世生活,也隐现出作者的隐逸情怀。

【标准答案】(第一、二步)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打扫的隐居生活。

(第三步)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问题6:

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

设计意图: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师生活动:

(1)什么是诗歌的意境?

【明确】意境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古典诗词中,意境一般表现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或给人以强烈艺术感染的艺术氛围,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2)什么是诗歌作品中的景物形象?

【明确】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