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18542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Word下载.docx

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山水田园诗到了宋代以后,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之作,但山水诗的境界上子已远远比不上唐朝。

陶潜

陶谢作为山中田园派开宗立派的诗人,他们都明显地受到了玄学思潮的影响,但由于地位及生活道路不同,玄学在他们诗中又有不同的印迹。

陶诗中的玄旨和理趣,不只表诗中多有饱含人生经验的理悟,更重要的是那种玄旨就渗透在诗中"

此中有真意"

的田园画面上。

而谢诗主要是通过那些"

空翠难强名,渔钩易为曲"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之类的玄言理悟来表达,"

玄旨"

并未完全化入到他的诗中。

陶诗虽然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并崇尚自然,但是追求的不是外物自身,而是心灵之趣。

他的诗,是写意,而不是摹象。

陶渊明原本是飞翔于田园的慧鸟,至情至性,自由自在是他的本性。

因性真直率,故做不了污浊世态下的好官,一旦脱离樊笼,复返自然,喜庆之情,不能自已。

《归园田居》(五首),《移居》(二首)活脱脱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悠闲、适性的伟大诗人。

透过晨雾暮霭,他葛衣芒鞋,荷锄走来。

简朴的居处,平常的村落,作者却以十分欣赏的口吻一一道来,甘于淡泊、守拙归真。

诗人率真的心性和卓迩的气节,犹如芰荷滚露,月白风清。

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

写诗,对他来说只是那种"

旷而且真"

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苏东坡说"

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

,元好问说:

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

谢灵运

如果说陶渊明开寄意田园山水之先河,与陶同时代而稍后的谢灵运则开模山范水、雕缕字句的先河。

谢灵运山水诗句秀辞巧,如善于调度语言的匠师,往往一字而传山水情态,在提炼诗意,感悟语言方面有过人的才气,这一点连李白也佩服之至。

如"

林壑敛冥色,云霞收夕霏。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乱流趋正绝,孤屿嵋中川。

(《登江山孤屿》)"

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

(《过始宁野》)"

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

(《登池上楼》)"

春晚绿野秀,岩高自云屯。

(《入澎蠡湖口》)"

野旷河岸净,天高秋月明。

(《初去郡》)对山姿水态、昏晓阴晴的变化穷貌极形精雕细刻,细微独到描摹,再现了一种自然美的艺术境界。

从这一点上看,谢灵远绝对的灵慧,观察事物十分精微,驾驭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山水风光,经他妙手剪辑,即刻制成了流光溢彩的清丽画面,因而在魏晋时代汉族诗歌中独树一帜,令后人有"

谢诗如新发芙蓉、自然可爱"

之说。

孟浩然

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寄情山水,一生不仕,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流名千古的布衣诗人之一。

李白有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乃真隐者。

古代士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他选择了第二条路,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

他的诗近于陶诗,而又自有风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这类气象雄浑的诗并不多见。

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

他诗写隐者的情怀: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

……"

(《秋登兰山寄张五》)他诗写田家的欢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然而掩饰不了内心的孤清和寂寞。

抱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心高气傲的诗人郁郁独行在山道上,山风吹拂着飘逸的长衫。

王维

王维写过政治诗,边塞诗,但能反映他独特成就的还是他那别有胜景的山水田园诗。

他目睹了官场倾轧,世情翻覆,并且自身也体验到了仕途的沉浮不定后,"

愿得燕弓射天将,纵死犹闻侠骨香"

功业心和热情迅速冷却下来。

中年以后,即抱持了"

漆园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但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的生活态度,内隐外仕,选择了一条亦官亦隐的生活道路。

他的山水田园诗,既是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王维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更多见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

如: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再如《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前一首诗,写江汉风光,运用了水墨山水的造境和运笔,大处落墨,勾勒出江汉雄浑壮阔,水天一起浮动,山色若有若无的景色。

后一首诗,写终南山的胜境,意象朦胧,含蕴极富,山中的青岚叠翠,千岩万壑尽都笼罩于茫茫"

白云"

,蒙蒙"

青霭"

之中。

但是,王维诗中更多是那些带有几分禅思玄意的清逸雅致的画面,他是一位悟性极高的人,超人的才气不仅在诗、书、画多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在参禅悟道方面,也有大彻大悟的智慧。

画家的眼光,音乐家的听觉,诗人的感觉,佛家的心态,赋予他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力量,他几乎把每一项景物都注入特有的灵魂和感觉,又把自我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庄禅境界。

王维的山水诗,以境写心,了无痕迹,象外有象,景外有景,意外有意,韵外有致,有一种悠远的意境。

如《鹿柴》、《竹里篁》、《鸟鸣涧》、《草荑坞》等。

空山、翠竹、溪水、明月、花鸟……这里是一个多么清静幽美,纯洁无暇的天地,又是一个多么独立而封闭的世界。

这种静谧、空灵的无人之境,正是诗化了的物我两忘的庄禅境界!

《辋川集》及晚年那些山水作品都闪耀着一种仍有的禅意玄思,显现出一种物我冥一,思索境谐的画面。

在这里,诗人把自然吸入自我之中,又把自己的生命消融在景物里,形成了物即是我,我即是物的"

无人之境"

;

那"

青苔上的阳光、林中的明月、月下的山鸟、自开自落"

辛荑花"

……,它们既是外在的物象,又是诗人寂静内心的幻化。

王维这类思与境谐的山水诗,不仅内涵了一种静态之美,而且显示出"

澄澹精致"

深厚闲雅"

的艺术特色。

李白

继王、孟之后,李白又为山水诗开拓新境界。

李白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

山水诗本来就是诗人审美理想的对象化,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山水诗必然要表现诗人自我。

但是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画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

自我"

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

而在李白,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强烈的主体意识,使诗人"

不是消融隐没在自然山水画中,而是使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

他那些最有个性的诗句,如"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登高壮观天地阔,大江茫茫去不返"

表现了诗人不拘捡,肆性情的诗人自我,这里自无而落的黄河,依傍星斗的庐山、飞流千仞的瀑布,都已融入了诗人狂放不羁、傲岸不群的鲜明个性。

李白诗中自然山水,多带有流动飞扬、奔放不羁的特点,显示了一种动态美,与王维形成对照。

如果说,王维在静态的山水中隐没了自我的话,那么,李白则常常借助动态的自然山水而浮现出诗人自我。

以道教、道家的那种"

道"

的宇宙观来看待自然,自然万物不只是动态的,而且,正是这种动态显示着万物乃是有"

生命"

的存在。

于是,诗人便能够在"

天地与我弃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体验中,与那些动态的,有生命的自然万物融通相与,亲密往来了: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

白云见我去,亦为好我飞翻。

(《题情深树寄象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白云、明月、山花、清风、……都成了有情的存在,与诗人默合符契,相与往来。

物我合一的艺术思维,产生了移情作用,诗人独坐敬亭山时,留下了"

众鸟高飞去,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样的诗篇。

李白的山水诗,还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如《登太白山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谈,为我开天关。

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山,何时复更还。

这里与其说是诗人在写山水,不如说是借山水而游仙。

实际上李白把陶谢山水与郭璞游仙诗熔于一炉,自成风貌。

杨万里

杨万里从"

师法古人"

迈进到"

师法自然"

,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

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开创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衬得陆(游)范(成大)都保守或稳健了。

(钱钟书《宋诗选注前言》)评论家称其诗法为"

生擒活捉"

法,具体说,就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当万象毕来时,用新鲜的语言把亲身的观感生动形象而巧妙地描绘出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极常见的事,写得活而且新,情趣盎然,并透出某捉哲理。

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往往在平凡中捕捉到不平凡的情趣,如:

新秧乱插成井字,却道农夫不解书。

(《暮行田间》)他还善于捕捉自己刹那的感受,用白描的手法或拟人化的手形象凸现出来,如:

好山才皱无人见,却斜阳拈出来。

(《舟过谢潭》)流云是"

一峰忽被云偷去"

,写狂风是"

拜杀芦花未肯休"

同代词人姜蘷和他开玩笑说:

处处山川怕懈君"

范成大以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之作--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进入两宋优秀诗人行列。

这一组诗是个多侧面的立体,是风俗画和风情画的结合,现实感强,散发出烈的泥土气息,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指出: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使脱离现实的田园诗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气息,根据他的亲切的观感。

抒一年四季的农村劳动和生活鲜明地刻画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面貌,使田园诗又获得了生命,扩大同境地,范成大就可以和陶潜相提并称,甚至比他后来居上。

南宋后期。

有以"

永嘉四灵"

江湖诗人"

为代表的诗人写过一些写自然小景的山水诗,但大多模山范水、寄寓闲情逸趣。

至明清两代,山水田园诗走向衰退,尚模拟,少独创,虽有"

独抒性灵"

的公安、竞陵二派,袁枚、郑夑等才气横露的诗人,但杰出的诗人寥若星辰,山水田园诗因资本主义的萌芽渐渐走到了古典诗歌的终点。

出自《山水田园诗的发展》

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杨万里不但是南宋著名的中兴诗人,也是中国诗史上重要的一员,他开创的“诚斋体”在当时及后代都享有盛名。

杨万里的创作道路主要经历了尊奉江西——学习晚唐——辞谢诸人而师法自然三个过程,首先是沿袭发展江西诗论;

其次是推崇晚唐异味和半山风格;

最有意义的,是那些跳出前人窠臼、师法自然的主张。

杨万里较好的摆正了“源”和“流”的关系。

为此他提倡要敢于创新、敢于超出前人,自成一家,因此他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可用一个“活”字来概括,这一点,被历代评论家所公认。

他们每用“活法诗”、“生擒活捉”、“活泼泼”、“活泼剌底”等形容诚斋体,恰如刘克庄所评:

“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圜美如弹丸者,恨紫微公不及见耳。

”而短小轻灵的绝句最易体现活法,所以,从体裁上讲,杨万里又以绝句的成就为最高。

具体讲,诚斋体的“活”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细腻小巧,机智敏锐

  杨万里的绝句最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和感受,于他人难见或忽略处提炼事情,且能使之富有情趣。

比之于其他文学作品,就更像一出出活泼的小品。

如: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此诗写景抒情十分传神,如“留”字写初夏梅子的特征,“分”字画出家居的幽静环境。

“闲看儿童捉柳花”以动态描绘之笔传达作者悠闲心情,有锤炼之功,无斧凿之痕。

  二、想象奇特,立意新颖

  在处理常见的题材时,杨万里善于别出心裁,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落笔。

这一点在写景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达到了他自我标榜的“别眼看天工”的境地。

“柳条百尺拂银塘,切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新柳》)诗中的“水中柳影引他长”运用拟人的手法,既体现新柳的勃勃生机,又呼应第一句的“百尺”之长,更表现了杨万里的“别眼看天工”的境地。

  三、调侃谐谑,幽默风趣

  这类作品往往写的俏皮轻松,有的使“见者无不大笑”,这正是他的特色。

值得指出的是这类作品能在不经意间隐约体现一种理趣,为哲理诗的幽默化作出了贡献。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此诗作者在轻松的谈笑中,以“一山放出一山拦”诗句,将人生之路的坎坷不平,人应该不断的与困难、挫折作斗争的道理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在调侃中使人受到教益。

  四、清新自然,平易通俗

  杨万里的诗风,正如姜夔所评“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以自然美取胜。

语言很接近口语,使诗幽默活泼。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作者以口语化的诗句,活画出了农村生活的场景,生动、活泼。

杨万里的诗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特色,与他受理学及禅学的影响分不开。

加之自成一家的风格,对诗歌艺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出自《城斋体诗的特点》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出自《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赏析

杨万里简介

广师博学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

张浚对他说:

“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

”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

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

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

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千虑策论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逊位于太子赵昚(即宋孝宗),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孝宗即位后,锐意恢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年)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

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

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隆兴二年(1164年)正月西归吉水。

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服丧。

  乾道三年(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谒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

  《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治理奉新

  乾道六年(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

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

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

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

杨万里在奉新任职虽只半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颇获治绩。

  十月,因右相虞允文推荐,杨万里被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在京任职。

历职内外

  乾道七年(1171年),张栻之前因反对宠臣近习执掌要职而得罪虞允文,于此年被挤,出知袁州。

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

七月,转太常博士。

  

  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

宰相王淮问他:

“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

孝宗亲自将其升为东宫(太子)侍读,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给杨万里。

  淳熙十三年(1186年),转任枢密院检详,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任秘书少监。

享庙之争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

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因此惹恼孝宗。

孝宗说:

“万里以朕为何如主?

”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复召还朝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太子赵惇(即宋光宗)。

杨万里于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入京。

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爱护人才,防止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第三札子》)。

十月,除任秘书监。

  绍熙元年(1190年),以焕章阁学士职充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

八月,《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命礼部郎官傅伯寿作序,杨万里于是自劾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

接着又因要进《孝宗圣政》书,本应由杨万里奉进,但孝宗犹念旧恶,大不痛快,于是外调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

  绍熙二年(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并请求任祠禄官,获授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于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

自此幽屏,便与世绝。

  嘉定六年(1213年)十二月,朝廷宣敕,赐杨万里谥号“文节”。

出自《杨万里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