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价格与市场经济 价格概论宏观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价格与市场经济 价格概论宏观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价格与市场经济 价格概论宏观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格调节就是指价格是经济运行的中心调节者,由市场竞争所决定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中心手段。
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中价格对经济的调节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价格机制。
因此,要了解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就首先要了解价格机制这个概念。
什么是价格机制呢?
我们先来介绍“机制”这个词。
“机制”是从“机器”与“制动”这两个科技术语中各取一字构成的。
原意是指机器构造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
后来生物学和医学借用机制一词来指生物体尤其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即它们内在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4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维纳提出控制论以后,人们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机制一词被用来说明社会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价格机制又称市场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所以,价格机制概述了市场经济中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及其内在规律。
二、价格如何调节经济
1.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价格调节经济也就是价格机制在发生作用。
价格机制要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是以市场经济的存在为其基本前提的。
具体来说,这种条件就是:
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经济中的基本单位是居民户和厂商,居民户又称消费者或买方,是能作出独立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
厂商又称生产者或卖方,是能作出独立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
它们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有权拥有并使用自己的资源(或收入)。
它们根据最大化的原则(即居民户消费的唯一目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生产的唯一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作出自己的消费或生产决策。
第二,存在市场。
市场是各经济单位发生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
它可以是一个具体场所,例如,某农贸市场或商场。
也可以不是一个具体场所,例如,世界石油市场就不是在某个地方的石油交易场所,而是指把石油生产者、加工者、批发商、零销商、使用者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他们之间的电讯联系、交易程序、结算与交割方式等。
各经济单位都是独立经营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市场来实现。
只有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才能形成调节经济的价格。
这里所说的市场是一个市场体系,从种类来说,包括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
而且,就一国范围来说,这种市场应该是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分割的地区性市场。
第三,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这就是说,市场上的竞争不应受到任何限制或干扰,特别是价格只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同时,各个经济单位在竞争中是平等的,任何单位没有超经济的特权。
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垄断或国家干预市场活动,特别是干预价格的形成及其作用。
在存在垄断或国家干预的情况下,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就会受到某种限制。
2.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M·
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三种:
“第一、传递情报;
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
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
”
这三种作用实际上就是说解决了资源配置所包括的三个问题: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从价格调节经济,即决定“生产什么”的角度来看,价格的作用可以具体化为:
第一,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市场的供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这种变化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但它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上,人们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来确切了解供求的变动。
这正如锅炉中水的温度是无法知道的,只能反映在温度计上,人们正是通过温度计来了解锅炉中水的温度一样。
价格受供求的影响而迅速变动。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就表示这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
反之,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就表示它的需求小于供给。
价格这种作为供求状况指示器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
第二,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消费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一定要按价格的变动来进行购买与消费。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享有完全的消费自由,他们的购买行为只受价格的支配。
因此,提价可以减少需求,而降价则可以增加需求。
价格的这种作用也是其他东西所不能代替的。
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定要按价格的变动来进行生产与销售。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厂商会减少产量;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厂商又会增加产量。
在市场经济中,厂商享有完全的生产自由,他们的生产行为只受价格的支配。
因此,提价可以增加供给,降价可以减少供给。
第四,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
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社会资源通过价格分配于各种用途上,这种分配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本化得以实现,从而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那么,价格如何调节经济的运行呢?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这种商品会出现供给过剩,供给过剩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
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会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这样,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增加了对该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生产,减少了对该商品的供给。
价格的这种下降,最终必将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同理,当某种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也会通过价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
价格的这一调节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每日每时进行的。
价格把各个独立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协调他们的活动,从而使整个经济和谐而正常地运行。
还应该指出的是,价格机制是自发地调节经济的。
自发性也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特点。
没有自发性就没有价格机制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任何一种外力的干预;
价格也可以调节经济。
如果要消除这种自发性,人为地利用价格机制,那么,价格也就无法发挥作用了。
但是,自发性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因为存在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结果是资源配置的非最优化。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公共产品。
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物品,一类是公共物品。
简单地讲,私人物品是只能供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食品、住宅、服装等。
而公共物品是可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
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另一个人的享用,非排他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享用无需付费。
例如国防就是公共物品。
它带给人民安全,公民甲享用国家安全时一点都不会影响公民乙对国家安全的享用,并且人们也无需花钱就能享用这种安全。
2、垄断。
对市场某种程度的(如寡头)和完全的垄断可能使得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
对这种情况的纠正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
3、外部影响。
市场经济活动是以互惠的交易为基础,因此市场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实质上是同金钱有联系的利益关系。
例如,甲为乙提供了物品或服务,甲就有权向乙索取补偿。
当人们从事这种需要支付或获取金钱的经济活动时,还可能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其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于他人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然而,无论有益还是有害,都不属于交易关系。
这些处于交易关系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被为外部影响,也被称为经济活动的外在性。
例如,建在河边的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对他人造成损害。
工厂排废水是为了生产产品赚钱,工厂同购买它的产品的顾客之间的关系是金钱交换关系,但工厂由此造成的对他人的损害却可能无需向他人支付任何赔偿费。
这种影响就是工厂生产的外部影响。
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害时,就称之为外部不经济。
当这种影响对他人有益时就称之为外部经济。
比如你摆在阳台上的鲜花可能给路过这里的人带来外部经济。
4、非对称信息。
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一些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诈,这会损害正当的交易。
当人们对欺诈的担心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时,市场的正常作用就会丧失,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失灵了。
此时市场一般不能完全自行解决问题,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转,政府需要制定一些法规来约束和制止欺诈行为。
如何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价格政策
一、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
根据价格理论,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调节着生产与消费,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但价格调节是在市场上自发进行的,有其盲目性,所以在现实中,有时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
这就是说,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所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一种情况是,从短期来看,这种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从长期来看,对生产有不利的影响。
例如,当农产品过剩时,农产品的价格会较大幅度下降,这种下降会抑制农业生产。
从短期看,这种抑制作用有利于供求平衡。
但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的低价格对农业产生抑制作用之后,将会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后,农产品并不能迅速增加,这样就会影响经济的稳定。
特别是当农业中的基本生产要素土地被改作它用(如改为高尔夫球场或建房)后,再无法用于农业。
这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农业,使之陷入无法恢复的衰落。
因此,供求关系引起的农产品价格波动,从长期来看不利于农业的稳定。
农业的发展需要一种稳定的价格。
另一种情况是,由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
例如,某些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时,价格会很高。
在这种价格之下,收人水平低的人无法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必然产生社会动乱。
这就是某些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当牛奶价格很高时,富人可以用牛奶喂狗,而穷人的儿子却喝不上牛奶,能说这种价格是合理的吗?
可见,价格是无人性的,社会当然不能容许这种价格维持下去。
’
价格政策正是要纠正这些问题的。
价格政策的形式很多,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二、支持价格
1.什么是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可用图形来分析支持价格。
2.农产品支持价格的运用
许多国家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政策,以稳定农业。
在具体运用中,农产品支持价格一般采取了两种形式。
一种是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或其代理人按照某种平价收购全部农产品,在供大于求时增加库存,或出口,在供小于求时减少库存,以平价进行买卖,从而使农产品价格由于政府的支持而维持在某一水平上。
另一种是稳定基金法,也是由政府或其代理人按照某种平价收购全部农产品,但并不是建立库存,进行存货调节,以平价买卖,而是供大于求时努力维持一定的价格水平,供小于求时使价格不致于过高。
这种情况下,收购农产品的价格也是稳定的,但销价不稳定,同样可以起到支持农业生产的作用。
各国对农产品平价,即支持价格的确定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美国是根据平价率来确定支持价格。
平价率是指农场主销售农产品所得收入与购买工业品支付价格(包括利息、税款和工资等)之间的比率,即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关系。
它反映了农民购买力的变动情况。
美国以1910—1914年间的平价率作为基数来计算其它各年的平价率,并按平价率的变动来调整支持价格。
法国是建立由政府官员、农民、中间商和消费者代表组成的农产品市场管理组织,由这一组织制定目标价格(能得到的最高价格)、干预价格(能保证的最低价格,即支持价格)和门槛价格(农产品最低进口价格)。
当农产品低于干预价格时,由政府按这一价格收购全部农产晶,当农产品高于目标价格时,则由政府抛出或进口农产品。
法国95%左右的农产品都受到这种价格干预。
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各国都存在农产品过剩问题。
欧共体成立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共体各国共同实施了以支持价格为中心的农业政策。
1962年成立了小麦、猪肉、蛋、家禽共同市场组织,1963年成立了乳品、大米、牛肉共同市场组织,1966年成立了食糖、水果、蔬菜共同市场组织,1970年成立了葡萄酒、烟草、水产共同市场组织。
为了保证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实施,还在1962年成立了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
该组织承担了各国用于农产品干预收购开支以及农产品出口补贴等方面的费用。
3.支持价格的作用
支持价格的运用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其积极意义。
以对农产品实行的支持价格为例,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这在于:
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
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正因为如此,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国家,农业生产发展都较好。
但支持价格政策也有其负作用,这主要是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以美国为例,1982年以来,用于农业的补贴(包括支持价格和其他补助)每年都在100亿美元以上,1985年和1986年分别高达210亿美元和258亿美元。
此外,在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政策时,过剩的农产品主要由政府收购,政府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出口。
这就引起这些国家为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而进行贸易战。
在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第八轮多边谈判,即“乌拉圭回合”中,美国和欧共体各国就农产品出口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美国与日本和韩国为大米市场的争执(最后日本和韩国被迫向美国开放大米市场),都属于这种情况。
三、限制价格
1.什么是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可用图形来分析限制价格。
为了维持限制价格,政府往往要实行配给制。
2.限制价格的运用
限制价格政策一般是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使用。
但也有许多国家对某些生活必需品或劳务,长期实行限制价格政策。
例如,法国在二次大战后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电力、煤气、交通与邮电服务等,都实行了限制价格政策。
在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则对房租实行限制价格政策。
还有一些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限制价格政策。
此外,规定利率上限等作法也属于限制价格的一种形式。
3.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限制价格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但这种政策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
这主要是:
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对价格限制,尤其是较长期的限制,是限制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低房租政策是各国运用较多的一种限制价格政策,这种政策固然使低收入者可以有房住,但却会使房屋更加短缺。
所以,有的经济学家说,破坏一个城市建筑的方法,除了轰炸之外,就是低房租政策了。
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例如,埃及的大部分粮食依靠进口,但却对面包实行相当低的限制价格,每个面包仅两皮阿斯特(皮阿斯特为埃及的一种货币单位,两皮阿斯特相当于一美分)。
这样,面包的价格比动物饲料还便宜,饲料的价格l0倍于面包。
用宝贵外汇进口小麦制成的面包有30%一40%被用作饲料。
第三,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
配给制之下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有权者会利用他们手中的权力套购物资进行倒卖,无权者只有通过贿赂等方法,以得到平价的短缺物资。
价格水平不合理是社会风气败坏,官员腐朽等不良风气的经济根源之一。
正因为以上原因,一般经济学家都反对长期采用限制价格政策。
价格政策还是相当广泛的。
除了对产品的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外,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可以实行管制。
例如,最低工资法就是一种支持价格,而最高利息率限制,最高租金限制等,则是对资本和土地的限制价格。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补贴、进口关税都属于变相的价格管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