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8445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经济复习重点Word格式.docx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布成立。

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英国承认北美13州的独立。

从此,美国开始从一个前殖民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独立战争后,美国于1861-1865年又爆发了因两种经济体制相互冲突引起的“南北战争”,战争以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宣告结束,为资本主义在全国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因地缘上的两洋优势而未受到战火的打击,反而趁机大做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确立了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人口和土地面积仅占世界6%,而工业产量、外贸出口和黄金储备分别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3、1/3、3/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商品出口、金融和资本输出国家。

2.美国经济地位提高的原因:

(1)两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这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一战前,美国是欧洲的债务国,共欠欧洲各国债务60亿美元,但到了战争结束时,美国不仅还清了外债,而且变成了拥有100多亿美元的债权国。

二战期间,美国是反法西斯国家联盟的兵工厂,美国各大公司在对外提供军事物资上获纯利600亿美元;

1940-1945年,美国联邦政府全部军事采购支出为3060亿美元;

战时建设的全部新厂中,5/6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

战争刺激了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使美国的工业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其他国家因遭受战争的巨大破坏,无法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匹敌。

(2)战后有利的国际国内市场。

战后初期,美国面临着一个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就国外市场而言,西欧和日本对美国商品和资本的巨量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带来的“战争景气”,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几乎没有什么外部竞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就国内市场而言,战争结束以后,国内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和扩大,国内需求的增加,就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扩大的国内市场,从而促进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逐年增长。

(3)利用多种途径来确立其经济霸主地位。

美国通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夺取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权;

通过设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按照美国意愿制定国际贸易原则;

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加强对欧洲国家经济的控制;

通过实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控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样,在战后初期,美国确立起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2.经济实力的相对削弱

尽管美国经济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保持一定的发展优势,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速度较慢。

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现代共和党主义”,采取了自由放任同国家干预相互渗透,传统经济学同凯恩斯主义互为补充的二重性的经济政策,其目的在于既反危机又抑制通货膨胀,但事与愿违,失业率不断增长,物价继续上涨。

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衰落。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逐渐缩小。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1960-197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9%,同期,日本、西德、法国和意大利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10.8%、4.9%、4.8%和5.5%。

美国的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份额逐渐缩小,1955年、1970年、1980年、1987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36.3%、30.2%、22.1%、21.1%。

这一切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2)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战后在凯恩斯经济理论指导下,每当经济衰退时,美国政府便采取赤字财政和发行公债的对策以扩大需求。

从1947年到1996年的半个世纪中只有二战刚结束的8年间略有盈余,其余年份均有财政赤字,1980年的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1992年财政赤字就达到2904亿美元。

(3)国债数额巨大。

由于赤字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大举借债,这使美国国债总额有增无减。

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为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引起高利率使外国资金大量流入,从1985年起,外国拥有的美国资产开始超过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1989年,美国联邦政府外债已达2.7万亿美元,1991年升至近3.5万亿美元。

(4)是出口贸易份额不断减少,进口贸易份额不断增加。

由于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日本出口商品竞争力的迅速上升,美国失去了一部分原来的市场。

1965年,美国对日贸易开始出现逆差,1966年美国对西德贸易也开始出现逆差。

1970年,美国出口所占的世界份额由1947年的1/3下降到略高于1/10。

美国在出口份额下降的同时,进口份额增加,从1965年的11.8%上升到1985年的20%,超过西德、日本和法国的总和。

战后,美国贸易逆差于1971年首次出现时,数额仅几十亿美元,1984年,美国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高达1233亿美元。

(5)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逐渐减少,美元地位下降。

1950年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占世界黄金外汇储备的70%多。

美国凭借其拥有的绝对优势,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拥有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权,成了世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

可是随着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逐年下降,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只占世界黄金外汇储备的15.6%,1971年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只剩102亿美元。

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表明战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趋于瓦解,美元失去了与黄金等同的地位。

80年代美元汇率发生大幅度波动说明美元的疲软,美元丧失了在世界金融市场中的霸主地位。

 

日本经济:

(一)经济复兴阶段(1945-1955)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

当时支配日本的联合国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

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

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

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位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

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日本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

在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三)经济稳定增长时期(1974-1990年)

1971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20年的固定汇率之后第一次上调了16.8%,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至1美元兑308日元。

1973年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260日元。

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爆涨了4倍,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扬。

日元升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重因素对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是个沉重打击。

1978年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

虽然在1979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滑坡、物价上涨的情况又有所发生,但由于较好地总结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教训,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8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前提下,日本开始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扩充社会资本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

到1985年底,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达492亿美元。

(四)经济衰退期(1991-2000年)

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

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

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曾是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但当时,这个因素的作用大大减弱,日本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迫使企业不得不削减设备投资。

1998年度日本的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比1997年度缩减了12.4%。

日本企业的过剩设备和过剩投资。

造成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阻碍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

作为一个追赶型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创新而取得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

因此,在当今需要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日本就没有了这方面的后盾。

日本科研经费投入虽然也不少,但是80%以上来自私人企业,因而长期重技术开发,轻科学研究。

而且,在广泛吸收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技术人才方面,日本的吸收能力远不及美国。

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日本在战后形成的追赶欧美型的产业结构,日益暴露其局限性。

主要问题在于相对优势产业、相对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之间存在生产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日本产业结构上的“三重构造型”。

劣势产业方面的输入低于优势产业的输出,产生了大量的贸易赤字,带来日元升值的压力;

优势产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如此循环,造成国内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国内各部门成本的提高,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创立。

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

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战后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实施了广泛的国家规制。

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当初政府建立规制的基础已开始弱化,规制体系的消极作用日益显露。

国家规制的大量存在,使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

后发效应的消失和“制度疲劳”的出现,使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带来的问题暴露无遗。

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

高新技术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金融业、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

“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包袱。

到1998年9月末,经审核,日本所有银行不良债权总额高达730270亿日元。

这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并干方百计地收回以前放出的款项,从而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致使许多企业破产。

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日本一直奉行凯思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支日益失去平衡,日本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

自“泡沫经济”崩溃以后,大型景气对策的不断出台使日本财政状况日趋恶化。

日本病的表现:

内需不足

一是由于内需不足,导致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外部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因此在国际上贸易摩擦不断,本国货币升值压力持续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资、游资不断涌入,使本国物价和资产价格水平不断高涨,从而导致本国的长期竞争力难以提升。

资产泡沫持续膨胀

二是在本国高储蓄率及外资期待本币升值的背景下,资产价格长期处于超高水平,资产泡沫持续膨胀。

资产的泡沫导致本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短期内超常规地繁荣,而泡沫一旦破裂,又反过来导致本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的破损,从而使这些金融机构贷款不力,背上沉重的呆账负担;

而政府没有采取恰当的救市方式,又导致本国金融机构变成僵尸型机构,不能创造贷款、提供流动性,最终使得实体经济长期陷入低迷的泥潭。

日本病的深层次原因

日本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部需求,导致内需无法启动,同时,企业的用工制度、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僵化,难以对资产泡沫破裂后的宏观经济环境作出应有的调整。

国际贸易和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影响国际贸易,主要是利用产品环境标准、生产和加工方法环境标准限制产品进口,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环境标准关系到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准入和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有害论:

1.环境避难假说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自由贸易的结果将导致高污染产业不断地从发达国家迁移到发展中国家。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一般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因而这些国家通常会实施相对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执行较高的环境管制标准,这无疑会推动发达国家污染产业生产成本的上升。

于是,与环境管制较为严厉国家的竞争者比较而言,环境标准较低国家的厂商将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肮脏产业自然就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结果便是后者成为前者的污染避难所。

根据这个假说,如果发达国家不断要求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标准,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使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2.根据环境标准竞次假说,自由贸易使得每个国家都担心他国采取比本国更低的环境标准而使本国失去竞争优势,为避免损失产生,各国竞相采取比他国次优的环境政策,从而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标准下降,出现环境标准竞次现象。

有益论---1.污染避难假说的缺陷,一些人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认为环境污染指数同人均收人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环境状况逐渐恶化;

当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是因为,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开始较多地关注对环境服务的消费,且已具备了改进生产工艺的技术和资金,能够对降低环境污染指数有所作为.3.贸易的技术效应,贸易自由化促使环保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减轻环境压力。

不确定论--贸易的结构效应、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的比较,在征收不同税率污染税的前提下,污染工业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结构效应使发达国家的污染减轻而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加重;

国际贸易促进经济活动扩张,规模效应降低了两类国家的环境水平;

收入的增加和两国政府提高污染税税率的行为降低了单位产品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技术效应发挥着作用。

如果对清洁环境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理论上说,技术效应有可能抵消规模效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较低的环境标准使它们在污染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也因为它们较低的环境标准,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技术效应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因此,贸易自由化减轻了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

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理解---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

(1)规模效应。

经济增长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经济增长要增加投入,进而增加资源的使用;

另一方面更多产出也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

(2)技术效应。

高收入水平与更好的环保技术、高效率技术紧密相联。

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研发支出上升,推动技术进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其他不变时,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改善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削弱生产对自然与环境的影响;

二是清洁技术不断开发和取代肮脏技术,并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

(3)结构效应。

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发生变化。

在早期阶段,经济结构从农业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增加了污染排放,随后经济转向低污染的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结构变化,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下降,环境质量改善。

规模效应恶化环境,而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改善环境。

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有害废物大量产生,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环境恶化;

当经济发展到新阶段,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胜出,环境恶化减缓。

世界经济中的中国和印度

(1)比较一、中印对外开放的初始条件不同

在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中国的初始条件是:

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有数量庞大的过剩劳动,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没有真正的企业家,并且还是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

这样,中国的对外开放只能采取出口导向和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模式。

通过采取积极的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中国有效解决了由内需不足而造成的生产过剩问题;

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有效增加了投资总额,而且还激活了市场竞争,激发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了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

当印度开始改革与开放时,它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

改革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改革前有更好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系;

但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基础设施非常糟糕,政府效率低下。

因此,印度的选择只能是对外投资和自由贸易。

只要印度本国的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将面临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发展瓶颈,而这正是印度制造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为数很多的印度企业要到海外投资的原因所在。

二、对外开放模式的不同--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而印度则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

原因就在于两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初始条件完全不同。

三、中印经济增长的道路不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人们所熟悉的增长道路,即第一步摈弃农业、转向制造业;

再后来则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国家会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

中国是沿著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采取了后一种经济增长道路。

这可以从两国经济的产出结构及其增长速度上明显地观察到。

中印的禀赋特征非常相似,但经济增长道路为何还会产生重大差别呢?

这就有必要对两国的投资和商业环境加以比较。

——从商业环境看,也是中国在总体上要比印度好得多。

商业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企业可以投资于规模较大的制造业,而印度企业则更愿意投资于小规模的服务业。

中国的商业环境要比印度更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而中国的商业环境之所以要比印度更加优越,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因为中国事实上存在著地方政府之间极其激烈的、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争夺企业的竞争。

并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竞争,反而使得政府的租金率大幅下降,腐败行为也会因为竞争而趋于减少。

——从劳动力市场看,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也要比印度好得多,所以中国就要比印度更加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服务业所需要的劳动者并不一定都是均质的,但制造业所需要的却是比较均质的劳动要素,特别是在制成品生产部门,通常所雇用的都是训练有素的职工。

所以,在劳动力素质平均水平较高的中国,制造业获得了极为充分的发展,而在劳动力素质平均水平较低的印度,制造业发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但是,在印度,与其教育结构比较相匹配的、既可以接纳低素质劳动力、又可以吸收高素质人才的服务业却得到了相对较快的发展。

总之无论从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还是从外国直接投资等数据来看,中国的对外开放度都要比印度大得多,而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拥有规模巨大且高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制造业,而印度却只有以满足内需为主的服务业,因为服务部门的很多产品都是不可储存的非贸易品。

正因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度要大于印度,所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要比印度更大,不仅如此中国从外部世界得到的资源和知识也就自然要比印度多得多,而这也正是最近十年来中国为何在世界上比印度更加有影响、经济增长比印度更快的原因所在。

(二)中印经济增长比较研究的争议性话题

一、人口问题

印度收获人口红利所面临的主要制约---人口抚养比下降产生的人口红利,只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必须在教育、健康和就业方面具备相应的条件。

而印度,恰恰在这几方面面临相当大的制约。

1、基础教育滞后。

在殖民地时期印度公共基础教育的缺失,独立之后,印度实施义务基础教育,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近年来,印度政府实施多项政策促进基础教育,中小学的入学率明显上升,但教育质量依然不乐观。

基础教育长期滞后的结果之一,是文盲率居高不下。

这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是极其不利的。

2、人口的普遍健康水平低。

健康状况不但影响预期寿命和死亡率进而影响人口增长率,而且影响劳动年龄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就业形势严峻。

印度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大多属于技能和技术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难以创造足够岗位,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

中国是成功收获人口红利的典型。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收获人口红利,得益于新中国成立

之后大规模地普及良好的基础教育,大规模地普及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在广大农村),

这两项措施极大地改善了绝大多数人口的教育和健康状况,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中低端制造业提供了大量合格的劳动力。

加上改革开放释放经济活力,造就了最近三十年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

印度要想收获人口红利,必须花大力气弥补独立以来在人口的基础教育和健康方面欠下的巨额“赤字”,并且促进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以吸纳新增的劳动力,改善就业增长乏力的局面。

2、如何认识技术的作用--印度的软件产业是印度朝阳产业,近几年来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是目前世界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其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居世界首位。

软件业拉动了印度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的差异--中国有比印度更好的基础设施,因此,中国要比印度更适合发展制造业。

中国比印度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的原因,在于中印的财政结构完全不同。

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商品和服务税,其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则主要来自所得税、利得税、资本收益税和国际贸易税,而其支出则主要用于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付。

如此巨大的结构性差异,必定会使印度国内的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

4、外资问题印度:

基础设施难以吸引外资,主要输对外投资

5、市场自由度问题:

在经济活动的自由度上,印度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