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8078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云港中考化学试题Word下载.docx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B.硫离子:

S﹣2  C.两个氮分子:

2N  D.氧化铝:

Al2O3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A、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

B、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进行解答;

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D、根据氧化铝的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A、钠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此图表示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硫离子表示为:

S2﹣,故B错误;

C、两个氮分子表示为:

2N2,故C错误;

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化学式Al2O3.故D正确.

故选:

D.

解题时要记住表示原子、分子、离子个数的数字都是写要其对应符号的前面.

3.(2012•连云港)下列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锅生锈  B.冰雪消融  C.玻璃破碎  D.车轮爆胎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A、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消融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车轮爆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2012•连云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产物之一是锰酸钾.锰酸钾(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A.+7  B.+6  C.+5  D.+4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锰酸钾(K2Mn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

2+x+(﹣2)×

4=0,则x=+6.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5.(2012•连云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盛H2集气瓶放置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引燃酒精灯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测量容器-量筒。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确定其放置方法.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A、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过量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生成物是固体,可以形成气压差,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2012•连云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纯碱属于碱  B.不锈钢属于纯净物  C.干冰属于氧化物  D.C60属于化合物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根据碱、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的特征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镍、铬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本题考查碱、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因HCl和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因K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因BaCl2和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因KNO3、NaOH、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8.(2012•连云港)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硬水易生水垢,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C.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以利于资源再利用  D.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90g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配得9.8%的稀硫酸

硬水与软水;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A、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考虑;

B、根据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考虑;

C、根据垃圾的分类回收考虑;

D、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A合理;

B、微量元素摄入少了会得病,摄入多了也会得病,所以要合理摄入微量元素,不能过多摄入,故B不合理;

C、废旧报纸、废弃铝制品易拉罐和塑料饮料瓶都属于可回收垃圾,能做为制取纸张、金属、塑料的原料,故C合理;

D、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90g水的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9.8%.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常见的回收垃圾种类.

9.(2012•连云港)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

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

②Z+HSO4(稀)=ZSO4+H2↑;

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Z>X>Y  C.Y>Z>X  D.Z>Y>X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来解答此题: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①X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X在H后;

②Z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Z在氢前;

③X能置换出Y,说明X在Y前;

综合归纳可得Z>X>Y.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0.(2012•连云港)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A  B.B  C.C  D.D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A、空气中含有氧气,但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酸碱盐的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根据在原子中黑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A、空气中含有氧气,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

B、某些溶液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氯化钠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错误;

C、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故选项正确;

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项错误.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012•连云港)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酸碱溶液的稀释;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的情况下铝生成的氢气比铁要多;

铝的金属性比铁强,反应速度快;

B、氢氧化钠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在有硫酸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氢氧化镁不会出现;

C、加水稀释水为中性,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进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

而图象中铁反应速度快;

故错

B、氢氧化钠与两者都能反应的情况下因反应生成的沉淀物氢氧化镁溶解于酸,故开始时应无沉淀物生成;

C、加水稀释水为中性,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进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而图象小于7;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应是水平线;

故对

故选Dwww.xkb1.com

此题涉及知识面广,与图象结合理解题意,增加思维空间,题的难度较大,因而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程度.

12.(2012•连云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

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

1和1:

1;

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  B.A不一定是含CO32﹣或HCO3﹣的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物质的鉴别、推断。

根据题干中关于物质的叙述找到一些特征物质,并判断物质的情况,据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可推知B是二氧化碳,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

1,可推知D是H2O,F是H2O2,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可推知E是CuO,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据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可推知B是二氧化碳,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

1,可推知D是H2O,F是H2O2,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可推知E是CuO;

A、E转变为B即氧化铜转化为二氧化碳,采用一氧化碳对氧化铜进行还原可完成转化,但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A与B的转化中A可以通过含有CO32﹣或HCO3﹣的盐加酸完成,A也可以是碳酸,因为碳酸分解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碳酸,故说法错误;

C、由于D是H2O,F是H2O2,两物质中氢的化合价相同都是+1价,而氧的化合价分别是﹣2和﹣1,故说法错误.

D、由F、D、C及E的转化可知C是氧气,所以除掉二氧化碳中的氧气时可以将其通过灼热的通网,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是不但不能除掉氧气,而且会使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B.xkb1.com

此题是一道推断判断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判断物质,并通过相互的转化关系对整个过程进行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2012•连云港)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Ⅰ.食品、药物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1)2012年4月17日经央视新闻频道曝光的用工业明胶制成的医用“毒胶囊”震惊全国.据悉,其中混有的重金属铬对人体有害.这里的铬是指 元素 (填“元素”或“单质”或“元素”).

(2)我市盛产的海产品鱼虾中富含基本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中的 蛋白质 .海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不能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保鲜(填“能”或“不能”).

Ⅱ.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用下列三种材料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塑料制品属于 A .

(2)棉花、羊毛属于 C .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航天飞机等的钛合金属于 B .

Ⅲ.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1)开发 太阳能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SO2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与生活。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中含有的是元素;

鱼虾中富含蛋白质,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

根据材料的类别即可作出解答;

可供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等;

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

I、

(1)胶囊中含有的铬指的是铬元素,故填:

元素;

(2)鱼虾中富含蛋白质,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故填:

蛋白质,不能;

Ⅱ、

(1)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

A;

(2)棉花、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填:

C;

(3)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

B;

Ⅲ、

(1)可供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等,故填:

太阳能(任填一项即可);

(2)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填:

SO2.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4.(2012•连云港)如图为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31.6 g,以下实验中:

10mL水

x

y

z

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 y .

(2)若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至饱和 或 加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 .

(3)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

加水溶解、 蒸发浓缩 、 降温结晶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1)根据溶解度的观察方法和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考虑;

(2)根据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考虑;

(3)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来分析

(1)从20℃向上作垂线与硝酸钾曲线的交点,再向纵坐标作垂线,正好对应31.6g,所以硝酸钾在该温度下溶解度为31.6g;

因为20℃时硝酸钾在该温度下溶解度为31.6g,即10mL水中最多溶解3.16g;

第一次加入2.5g,没有达到饱和,再加入2.5g,成了5g,所以已经饱和了,且没有全部溶解;

升温到50℃,溶解度变为85.5g,即能溶解8.55g;

加入的才5g,所以升温后不饱和,故饱和溶液只有y;

(2)使NaCl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是蒸发溶剂,也可以增加溶质;

(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要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先加水溶解,加热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进行降温结晶,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就可以得到硝酸钾了.

故答案为:

(1)31.6;

y;

(2)蒸发溶剂至饱和;

加氯化钠固体至不再溶解;

(3)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要根据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考虑.

15.(2012•连云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OH﹣

SO42﹣

CO32﹣

Mg2+

Ca2+

Ba2+

(1)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 NaOH、BaCl2、Na2CO3 、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OH+HCl═NaCl+H2O 、 Na2CO3+2HCl═2NaCl+H2O+CO2↑ .

(2)制碱原理为: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

①CO2+NH3+H2O=NH4HCO3和

②NaCl+NH4HCO3=NaHCO3↓+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的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3)X的化学式为 CO2 .

(4)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氨气 ,Y的化学式为 NH4Cl ,写出Y的一种用途 制取氮肥 .

纯碱的制取;

盐的化学性质;

反应类型的判定;

物质的制备。

(1)根据加入碳酸钠的两个作用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加入盐酸的作用来考虑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判断方法考虑;

(3)根据碳酸氢钠煅烧的产物考虑;

(4)根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可推出Y物质,再根据Y与Ca(OH)2反应的产物推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名称.

(1)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BaCl2、Na2CO3;

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碳酸钠,生成物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2)根据CO2+NH3+H2O=NH4HCO3可以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这一反应物中的CO2、NH3、H2O用NH4HCO3代替,所以产物是通过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碳酸氢钠煅烧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

(4)根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由图示可知过滤后的产物是碳酸氢钠和滤液,所以结合前面的方程式可知滤液是氯化铵溶液,所以Y是氯化铵;

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又因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且氨气在前面已经用过,所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氨气;

氯化铵可以用来做氮肥.

(1)NaOH、BaCl2、Na2CO3;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2)复分解反应;

(3)CO2;

(4)氨气;

NH4Cl;

制取氮肥.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于循环物质的判断,在后面的生成物中的物质,如果在前面的反应物中用到过该物质就可以循环使用.

16.(2012•连云港)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资料获悉】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