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6898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9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音韵常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明通假

王引之說:

“至於經典古字,聲近而通,則有不限於無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見存,而古本則不用本字而用同聲之字。

學者改本字讀之,則怡然理順;

依借字解之,則以文害辭。

”如: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論語·

陽貨上)

如果按照“歸”和“時”的本義來理解,就不知所云了。

“歸”(見微)在此處通“饋”(群物),二字上古聲、韻俱近;

“時”(禪之)在此處通“待”(定之),二字同從“寺”得聲,上古聲近韻同;

或說通“伺”(心之)。

(2)明形聲

漢字裏形聲字占絕對多數,《說文》中占80%以上,現代漢字中則更多。

由於語音的演變,有的形聲字的聲旁(主諧字)今天已不同於整個形聲字(被諧字)的讀音了,所以“秀才認字讀半邊”已不太靈了。

《說文·

邑部》:

“都,從邑,者聲。

”今天“者”和“都”的語音差別很大,但在上古二者聲母很近(“者”是章母,“都”是端母),韻部相同(魚部)。

(3)明押韻

古人寫詩本來是押韻的,但是我們後人讀起來,很多地方不像是有韻的,這就是由於語音經過了長期的歷史演變,今音不同于古音,所以拿現在的讀音去讀古詩,自然就有許多地方不合轍了。

以今音讀古詩格格不入,由來已久。

宋代距離《詩經》時代也將近二千年,那時的人讀《詩經》就已經覺得不是很押韻了。

當時的人大多不懂古今音不同的道理,於是產生了一種“叶(同協)音”說。

“叶音”的意思是說寫詩的人的語音和後代人是一樣的,所以《詩經》許多地方的押韻是和諧的;

只有少數地方不和諧,就要把某字臨時改讀别的音,以求和諧。

宋代“叶音”說的代表是朱熹。

他在《詩集傳》和《楚辭集注》裏都用了“叶音”說。

如“家”字,《詩經·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這個地方的“家”與“華”押韻,就是用今天的語音去讀,也是和諧的,用不著叶音。

但是《詩經·

小雅·

常棣》: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朱熹在“家”下注曰:

“叶古胡反。

”也就是說,他認為“家”字應該與“帑”、“圖”、“乎”在一起押韻,而“家”的讀音又不同,於是他主張“家”字在此臨時改讀為“姑(古胡反)”音。

其實,“家”字與這幾個字在《詩經》時代本就是同韻部的,當時讀起來並不需要改讀;

只是到了後來,“家”字與這幾個字的韻部變得不同了。

“叶音”說是唯心論的。

朱熹有時甚至把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叶不同的音,如“家”字,在《詩經·

召南·

行露》二章:

“誰謂雀無角?

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獄?

”朱氏於“家”下注曰:

“叶音穀。

”于同一篇的三章:

“誰謂鼠無牙?

何以穿我墉?

何以速我訟?

”朱氏于“家”下注曰:

“叶各空反(今按即音公)。

”同一個字,表示的又是同樣的意思,怎麼可能會有不同的讀音呢?

這實在是朱熹主觀認識上的錯誤。

其實這兩章裏的“家”字都不入韻。

最為可笑的是,有時他還有模棱兩可的“叶音”,如《詩經·

鄭風·

女曰雞鳴》: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

”朱熹在“加”字下注曰:

“叶居之、居何二反。

”在“宜”字下注曰:

“叶魚奇、魚何二反。

”意思是說,如果把“加”字讀作“居之反”,則“宜”字讀“魚奇反”;

如果“加”字讀成“居何反”,則“宜”字讀作“魚何反”。

似乎字無定音了。

(4)明反切

古書注音,多用反切,如《康熙字典》;

近代的工具書,舊版的《辭源》、《辭海》等,也以反切注音。

如《辭源》:

“一,於悉切。

”“東,德紅切。

”如果不學習音韻學,也就不知道如何讀音。

反切的原理很科學,也很簡單,就是取反切上字的聲母和反切下字的韻母和聲調,二者相拼則得出被切字的讀音。

明白了反切的原理,對我們規範讀音和判別後人對古書的注音都有很大幫助。

如“波”字,北京話有bō、pō兩讀,我們在規範讀音時到底該選哪一個音呢?

《廣韻》作“博禾切”,幫母戈韻,正確的切音聲母就應該是b,所以《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審定為bō,擯棄pō,是符合語音演變規律的。

《詩經·

鄘風·

柏舟》: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兩髦,實為我儀。

”王力《古代漢語》注:

“髧,dà

n。

”北大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注:

“髧,音毯,tǎn。

”余冠英《詩經選》注:

“音膽,dǎn。

”三種注音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呢?

《廣韻》作“徒感切”,定母感韻上聲,正確的切音應該是“dà

n”。

二、音韻學基本概念

漢語音韻學已經有了近兩千年的歷史,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術語,我們先來瞭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談到音韻學,往往有人把它看得很神秘,似乎這是一門玄妙的學問,可望而不可及。

其實這是由於人們因不瞭解而產生的一種錯覺。

音韻學跟其他任何科學一樣,具有很強的規律性,並不是不可捉摸的東西。

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也會遇到一些困難。

產生困難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

首先,音韻學是研究漢語的歷史語音的。

研究歷史語音不象研究現代語音那麼方便:

現代人說的話,我們可以直接聽到,隨時隨地都有現成的、活的材料供我們研究。

古人已逝,他們說話的聲音今人是無法聽到的,漢語的語音歷史只有間接地從文字記錄中去推求;

而漢字又不是拼音文字,不能直接表示讀音,要從一大堆方塊漢字中去尋找古代的讀音,追尋語音發展變化,當然會遇到不少困難。

其次,古代的音韻學家在運用名詞術語或解釋某一概念時,往往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甚至有人標新立異,故作玄虛,因而,一些簡單的問題其說法卻是五花八門,使初學者望而生畏。

如果我們運用現代語音學知識,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名詞術語作了科學解釋,大家學習起來就會輕鬆得多,也就不會覺得這門學問高深莫測了。

1.字母聲紐聲類聲母

蘇州大學sūzhōudà

xué

這裏的s、zh、d、x,現代漢語中都叫做“聲母”,古人也叫做“聲母”,同時古人又把它們稱作“字母”、“聲紐”(也可單說“紐”)、“聲類”等。

這些名詞都是古代稱呼聲母的別名而已,名稱雖然不同,所指的都是音節(通俗說就是一個漢字)開頭的輔音。

古人沒有漢語拼音,他們怎麼表示聲母的呢?

他們就是用漢字來表示的:

從眾多聲母相同的漢字中選取一個字來作這個聲母的代表。

如:

聲母b[p],古人就用“幫”字來代表,稱為“幫母”,凡是跟“幫”字聲母相同的,都稱之為“幫”母字;

聲母p[p‘],古人就用“滂”字來代表,稱為“滂母”,凡是跟“滂”字聲母相同的,都稱之為“滂”母字。

關於聲母的分析,古人注意得比較晚。

韻書中反切上字是用來表示聲母的,按理說,有多少個聲母,每一個聲母只需用一個字來代表就行了,那麼幾十個不同的聲母頂多也就需要幾十個不同的反切上字。

可是事實上,早期韻書的不同的反切上字太多(《廣韻》有452個),就是由於古人還沒有注意到用統一的“字母”,同一個聲母用了多個不同的反切上字造成的。

例如,在《廣韻》這部韻書裏,一個聲母d[t],就用了“都、丁、多、當、得、德、冬”等七個不同的反切上字。

後人探求古代的聲母,主要就是根據韻書中反切上字歸類而形成的。

最早創立字母的人是唐末一位名叫守溫的和尚,他創立的字母共有三十個,始見於敦煌發現的唐代寫卷《守溫韻學殘卷》中。

現在音韻學上流傳的“三十六字母”,就是後人(宋代)在守溫三十字母的基礎上增補形成的,它大致代表了唐、宋間漢語語音系統的三十六個聲母。

它們是:

幫、滂、並、明

非、敷、奉、微唇

端、透、定、泥

知、徹、澄、娘舌

精、清、從心、邪

照、穿、床審、禪齒

見、溪、群、疑牙

影、喻、曉、匣喉

來舌(半舌)

日齒(半齒)

這三十六字母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大家需要記住。

2.五音七音九音

輔音可以根據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類。

聲母(除了零聲母以外)都是輔音,所以,古代的音韻學家根據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成不同的類。

所謂“五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為唇、舌、齒、牙、喉五類;

所謂“七音”,就是把三十六字母分為七類,即在“五音”的基礎上,又將“來”母別立為“半舌音”(即今“邊音”),將“日”母別立為“半齒音”;

所謂“九音”,就是在“七音”的基礎上,將唇音又分為“重唇音”和“輕唇音”,將“舌音”分為“舌頭音”和“舌上音”,將“齒音”分為“齒頭音”與“正齒音”,而將“半舌”與“半齒”合併為“舌齒音”(7+3-1=9)。

五音七音九音全清次清全濁次濁全清全濁

唇音唇音重唇幫b[p]滂p[p‘]並[b]明m[m]

輕唇非[pf]敷[pf‘]奉[bv]微[ɱ]

舌音舌音舌頭端d[t]透t[t‘]定[d]泥n[n]

舌上知[ȶ]徹[ȶ‘]澄[ȡ]娘[ȵ]

齒音齒音齒頭精z[ts]清c[ts‘]從[dz]心s[s]邪[z]

正齒照[ʨ]穿[ʨ‘]床[ʥ]審[ɕ]禪[ʑ]

牙音牙音牙音見g[k]溪k[k‘]群[g]疑[ŋ]

喉音喉音喉音影[Ǿ]喻[j]曉h[x]匣[ɣ]

舌音半舌舌齒來l[l]

齒音半齒舌齒日[ȵʑ]

下面我們用現代語音學知識去解釋一下:

“唇音”包括現代的“雙唇音”和“唇齒音”,“重唇”即“雙唇”,“輕唇”即“唇齒”。

“舌音”包括現代的“舌尖中音”(d、t、n)和“舌面前音”(ȶ、ȶ‘、ȡ、ȵ),“舌頭”即“舌尖中音”,“舌上”即“舌面前音”。

“齒音”包括現代的“舌尖前音”(z、c、s)和“舌面音”(j、q、x),“齒頭”即“舌尖前音”,“正齒”即“舌面音”。

“牙音”,現代稱“舌根音”(g、k)。

“喉音”包括現代的“零聲母”([Ǿ])、“半元音”([j])和“舌根音”(h[x]、[ɣ])。

“半舌音”,現在叫“邊音”(l[l])。

“半齒音”,有人說是舌面的鼻音加摩擦([ȵʑ])。

“七音”的劃分比“五音”更準確;

“九音”把唇、舌、齒各分兩類,是進步,但把“七音”的“半舌”、“半齒”合併為“舌齒音”,是把兩個發音部位不同的音混成一類,是一種倒退。

3.清濁

古人除了按發音部位對聲母進行分類,還根據發音方法將三十六字母分為“清”、“濁”兩大類。

前人對“清”、“濁”的解釋非常模糊,我們就不去說它了,我們按照現代語音學對它進行解釋:

“清”和“濁”的區別在於發音時聲帶的振動與否。

發音時聲帶不振動的,就叫“清”音;

發音時聲帶振動的,就叫“濁”音。

元音發音時聲帶都是振動的,所以,元音都是濁的;

輔音發音時,聲帶或振動,或不振動,振動的叫“濁輔音”,不振動的叫“清輔音”。

4.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古人又把“清”和“濁”各分為兩小類,即“清”分“全清”、“次清”,“濁”分“全濁”、“次濁”。

語音的演變跟這些發音方法有關係,所以,我們就用現代語音學知識來對這些術語作些解釋。

“全清”,指不送氣、不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和不带音的擦音(擦音都是送氣的),包括上表第一豎行的“幫”、“非”、“端”、“知”(塞音)、“精”、“照”(塞擦音)、“見”(塞音)、“影”(零聲母)和第五豎行的“心”、“審”、“曉”(擦音),共十一個聲母。

“次清”,指送氣而不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包括第二豎行的“滂”、“敷”、“透”、“徹”(塞音)、“清”、“穿”(塞擦音)、“溪”(塞音),共七個聲母。

“全濁”,指帶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包括第三豎行的“並”、“奉”、“定”、“澄”(塞音)、“從”、“床”(塞擦音)、“群”(塞音)和第六豎行的“邪”、“禪”、“匣”(擦音),共十個聲母。

“次濁”,指帶音的鼻音、邊音、半元音([j])和鼻音加摩擦音(即日母),包括第四豎行的“明”、“微”、“泥”、“娘”、“疑”(鼻音)、“喻”(半元音)、“來”(邊音)、“日”(鼻音加摩擦),共八個聲母。

5.雙聲

所謂“雙聲”,指的就是兩個字的聲母相同。

如在現代漢語中,“珍珠”二字的聲母都是zh,這兩個字就是雙聲。

現代漢語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我們一讀就知道了。

如果指古代漢語,就不能完全根據現代漢語的讀音了。

因為語音在演變,不僅是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的語音不一樣,就是古代漢語不同的歷史時期,語音也不完全一樣。

如“微妙”,在現代漢語中,“微”是零聲母,“妙”是雙唇鼻音聲母,我們自然不會把它們看成雙聲;

可是,在上古時期,這兩個字都是“明母”字,即二者的聲母都是[m],就上古時期而言,這兩個字當然是雙聲了;

到中古時期,有的學者說二者還都是“明母”,即都是聲母m,那就是雙聲了;

也有人說“微”的聲母已變成唇齒鼻音[ɱ],而“妙”是雙唇鼻音[m],那就不是雙聲了。

再如“威望”,在現代漢語中,二者都是零聲母[Ǿ],所以是雙聲關係;

但在上古時期和中古時期,這兩個字卻不是雙聲關係:

“威”是“影母”(即零聲母[Ǿ]),而“望”是“明母”(即[m])。

總之,古代漢語的“雙聲”不完全等於現代漢語的“雙聲”,這是我們判斷時需要注意的。

要想知道古代漢語中字與字之間聲母的關係,除了掌握語音對應規律,還得多查古漢語工具書,我們教材第二冊附錄四《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也可提供參考。

6.韻母韻韻部韻目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漢語中,聲母之後的部分就是韻母。

蘇州大學suzhoudaxue

這裏的u、ou、a、ü

e都是韻母。

現代漢語中把韻母分為三部分:

韻頭(又叫介音)、韻腹、韻尾。

並不是所有的韻母都具備這三個部分,但韻腹是必須的。

韻腹是韻母中開口度大的那個音素。

韻母如果只有一個音素,就是韻腹,如a、o、e、i、u、ü

韻母有兩個音素,就要看哪個音素開口度大,哪個音素開口度小,開口度大的是韻腹。

小的在前的,就是韻頭和韻腹,如ia、uo、ü

e;

小的在後的,就是韻腹和韻尾,如ai、ei、ao[u]、ou;

如果一個元音音素和一個輔音音素,就是韻腹和韻尾(輔音不充當韻腹),如an、ang[ɑŋ]、en、eng[əŋ]、in、ing[iŋ]、ü

n[yn]。

有三個音素構成的韻母,就是頭、腹、尾,如iao[u]、iou、ian、iang[iɑŋ]、iong[ioŋ]、uei、uen、ueng[uəŋ]、ü

an[yɛn]。

現代漢語中講韻母是否相同,是要看頭、腹、尾三個部分是否都一樣。

傳統的音韻學往往把“韻腹”和“韻尾”放在一起作為一個單位來看待,為了稱述的方便,音韻學家給這樣的單位(即韻腹+韻尾)命名為“韻基”。

如an、ian、uan、ü

an,這四個韻母的韻頭不同,但是“韻基”相同;

又如ai、uai,這兩個韻母韻頭不同,但是“韻基”相同。

傳統所講的“押韻”,就只要求“韻基”相同,韻頭是不管的。

傳統的音韻學裏沒有“韻母”這個概念。

那麼,現代語音學所講的“韻母”與傳統音韻學所講的“韻”等名稱是不是一樣呢?

回答是:

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現代語音學講“韻母”,是不管聲調的:

只要韻頭、韻腹、韻尾相同,就認為是韻母相同,如:

ā、á

、ǎ、à

,雖然聲調不同,但我們說它們的韻母相同;

iā、iá

、iǎ、ià

,我們也認為它們韻母相同;

ā、iā、uā,就不會有人說它們韻母相同了,因為這三者的韻頭不一樣;

ān、iān、uān、ü

ān,也不會被看成韻母相同。

傳統音韻學所講的“韻”,既有比現代語音學的“韻母”包括的範圍廣的一面,又有比“韻母”包括的範圍窄的一面。

說它“廣”,是因為傳統的“韻”不管韻頭的有無或是否相同,只看“韻基”是否相同,如ān、iān、uān、ü

ān,在古人就看成同一“韻”,而現代語音學卻看成四個不同的“韻母”;

說它“窄”,是因為傳統的“韻”雖然不看韻頭,卻要看聲調:

同“韻”不僅要求“韻基”相同,聲調也必須相同,如ān、iān、uān、ü

ān被看作同“韻”,但ā、á

卻不會被看作同“韻”,因為它們的聲調不同。

總之,傳統講的“韻”與現代的“韻母”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二者之間不能劃等號。

由於傳統音韻學沒有對術語進行很好規範,“韻部”這一概念先後表示的意思不一樣。

早期,“韻部”就等於“韻”,實際上是把同“韻”的字歸在一起,然後給這個“韻”取個名稱,叫“某部”,如傳世的早期韻書《廣韻》將當時的漢字共分為206“韻”,又稱206“部”,每一“韻”(或稱“部”、“韻部”)包含若干個韻相同的字。

後來,“韻部”這一概念的用法有了變化,它不再管聲調了,只要“韻基”相同,就歸同一“韻部”,這樣一來,“韻部”的數量就大大減少了。

如元代人編的《中原音韻》就只有19個“韻部”,每一“韻部”包含了相同的“韻基”和不同的聲調。

“韻”或“韻部”分出來了,為了稱述的方便,古人給每個不同的“韻”都取了個名稱,這個名稱的用字就是從這個韻部所包含的眾多字中隨意選擇出來的。

這個被選出來的字,古人把它叫做“韻目”。

換句話說,“韻目”就是韻部的代表字。

《廣韻》有206個韻,就有206個“韻目”,如“東、懂、送、屋……”。

7.疊韻

“疊韻”是傳統音韻學的概念,那麼“疊韻”的“韻”自然也是按照傳統的理解,即這個“韻”是根據“韻基”和聲調而言的。

“疊韻”,就是指兩個字的“韻”相同。

光芒guāngmá

ng

這兩個字的“韻基”是相同的ɑng,聲調今天讀起來不一樣,但在古代都是“平聲”,所以聲調也是一樣的,那麼這兩個字就是疊韻關係。

討論“疊韻”,跟討論“雙聲”一樣,一定要有歷史發展的觀點,不能僅僅根據現代漢語的讀音,一定要按照當時的讀音。

在現代漢語中韻腹、韻尾(韻基)和聲調都相同的,在古漢語中未必也相同,如:

知識zhīshí

在現代漢語中韻母相同,但在上古漢語中,這兩個字卻屬於不同的韻部:

“知”是“支部”[ǐe],是個陰聲韻;

“識”是“職部”[ǐək],是個入聲韻,所以,它們在上古並不是疊韻關係。

也有在現代漢語中韻母不同,但在古漢語中卻是疊韻關係,如:

芣苢fú

現代漢語中二者語音差別很大,但在上古漢語中,這兩個字都是“之部”,“芣”是[ǐwə],“苢”是[ǐə],二者當然就是疊韻關係了。

語言的發展有平衡的,也有不平衡的。

平衡發展的,古代雙聲、疊韻字,到現代仍然是雙聲、疊韻,儘管實際語音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因為它們同時朝著同一個方向同步演變,其演變的結果,仍然是一致的,如“輾轉”二字在古代和現代都是疊韻關係。

不平衡的發展,古代雙聲、疊韻字,後來就變得不再雙聲、疊韻,如“芣苢”;

而原來並非雙聲、疊韻關係的字,也有可能演變後卻成了雙聲、疊韻關係,如“知識”。

要瞭解古代的疊韻,除了掌握語音演變規律,還要多查古代的韻書,教材附錄三《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也可參考。

8.陰聲韻陽聲韻入聲韻

這一組概念是根據韻尾的不同來劃分的。

所謂“陰聲韻”,就是無韻尾或韻尾是元音的韻母,如:

a,ia,ua,o,uo,e,ie,ü

e(無韻尾);

i;

u;

ü

ai,ei,ao[au],ou(元音尾)。

現代漢語的元音尾有兩個:

[i]、[u]。

所謂“陽聲韻”,就是韻尾是鼻音的韻母,如:

an,ian,uan,ü

an,en,uen,in,ü

n(前鼻音);

ang,iang,uang,ong,eng,ueng,ing,iong(後鼻音)。

現代漢語只有兩個鼻音韻尾n[n]、ng[ŋ];

古代漢語還有一個雙唇鼻音韻尾[m],如“今”、“甘”、“添”、“三”等都是。

普通話中,這些字的雙唇鼻音韻尾大多都變成了前鼻音韻尾,但在有些方言(如廣東話)還保留這類韻尾,如“甘”讀[kam],“添”讀[t‘im],“三”讀[sam]。

所謂“入聲韻”,就是指韻尾是清塞音[-p]、[-t]、[-k]的韻母。

入聲韻在普通話中已經消失了,但在有些方言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粵方言保留有三種塞音尾:

以[p]結尾的如“立”[lap]、“急”[kap],以[t]結尾的如“日”[jat]、“七”[ʨ‘at],以[k]結尾的如“北”[pak]、“敵”[tik];

戇方言保留[-t][-k]兩個塞音尾,[-m]併入[-t],跟[-m]併入[-n]是一致的;

吳方言合併為一個喉塞尾音[ʔ](也有學者認為吳方言還有三個塞音尾);

在安慶話中,絕大多數古入聲字今天都讀一種短促的中平調,但沒有了塞音尾,如“集”、“學”。

9.開口合口洪音細音

在現代漢語中,我們講“開、齊、合、撮”四呼。

這四呼的不同,是按韻頭來劃分的。

所謂“開口呼”,就是說開口度比較大的韻母,指沒有韻頭,而且韻腹也不是[i][u][y]的韻母,如a,ai,an,ang,ao,o,ong,ou,e,ei,en,eng。

所謂“齊齒呼”,就是指韻頭是[i]或韻腹是[i]的韻母,如ia,ian,iang,iao,ie,iou,iong,韻頭是i;

in,ing,韻腹是i。

所謂“合口呼”,就是指韻頭是[u]或韻腹是[u]的韻母,如ua,uai,uan,uang,uo,uei(ui),uen(un),ueng,韻頭是u;

u,韻腹是u。

所謂“撮口呼”,就是指韻頭是ü

[y]或韻腹是ü

[y]的韻母,如ü

e[ye],ü

an[yan],韻頭是ü

[y],ü

n[yn],韻腹是ü

古代的音韻學家對韻母作了兩級劃分。

先是按韻頭的不同,把韻母分為“開口”和“合口”兩類。

古漢語中韻頭只有兩個,即[i]和[u],而沒有今天的[y]。

但是,古代的韻頭[i]和[u]可以同時出現於一個韻母中,即作[iu-]([iu-]後來就演變為[y-])。

如古代相同的一個韻基[an],它的韻母可以有[an]、[ian]、[uan]、[iuan]四個。

前兩個韻母都沒有韻頭[u](一個沒有韻頭,一個是[i-]),古人把它們叫做“開口”;

後兩個都有韻頭[u](一個是[u-],一個是[iu-],含有[u]),古人把它們叫做“合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