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16726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般来讲,根据词的类别意义就可以确定其词类。

比如,有人问你“书”是什么词?

你根据它属于“事物名称”一类,很快就能判断它是名词,而用不着去讨论它的语法特征--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不受“不”的修饰。

但有的词从类别意义上看没有明显的差异。

如“偶然”和“偶尔”,“打仗”和“战争”,从类别意义上就很难看出它们的词性,这时必须依据它们的语法特征来确定它们所属的词类。

“偶然”能作定语、谓语和状语,如“偶然的发现”“这件事情很偶然”“偶然听到”,可确定为形容词。

“偶尔”只可作状语,如“偶尔听到”,是副词。

“打仗”能受副词修饰,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如可以说“不打仗”,不可以说“一场打仗”,可确定为动词。

“战争”能受数量词组修饰,不能受副词修饰,如可以说“一场战争”,不可以说“不战争”,是名词。

因此,我们把词的类别意义作为参考,把词的语法特征作为区分词类的主要标准。

不同的著作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是不同的。

北京大学把词分为15类:

1.名词。

如:

“牛、书、学生、松树、友谊、现在、昆明”等。

2.动词。

“读、修理、访问、认为、喜欢、是、成为、有、能、可以”等。

3.形容词。

“大、新、好、甜、干净、认真、踏实、仔细、伟大”等。

4.状态词。

“通红、雪白、红彤彤、白花花、黑咕隆咚、白不呲咧”等。

5.区别词。

“公、母、雌、雄、男、女、急性、慢性、巨型、微型、国营”等。

6.数词。

“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和“第一、第二”等。

7.量词。

“个、条、件、双、堆、公尺、公里、公斤、点儿、些、次、天”等。

8.代词。

“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这、那、这样、谁、什么”等。

9.副词。

“很、更、就、才、也、都、只、不、已经、刚刚、简直”等。

10.介词。

“把、被、往、从、以、向、自从、对于、关于、按照、本着”等。

11.连词。

“和、并、而、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

12.助词。

“了1、着、过、的、似的、等等”等。

13.语气词。

“啊1、吗、吧、呢、了2、罢了”等。

14.叹词。

“啊2、噢、唉、哦、哼、呸、嗯、啊呀”等。

15.拟声词。

“咝、嗞、叮当、当啷啷、叮呤呤呤”等。

他们将这15类词归并为三大类:

一是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代词。

从语法上说,实词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句中能充任主要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

(关于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概念,见本章第三节,下同)

二是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虚词,除了在意义上比较虚灵,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起某种语法作用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造句中不能充任主要的句法成分(关于句法成分,见下面第三节)。

三是特类词,包括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物、时、地的词。

如“书、山、纸张、报纸、文章、积极性、鲁迅、北京、现在、上边、中间、前后”。

(一)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一般能受数量词组修饰。

如“两个鸡蛋、三本书、一个人、五年计划、一种思想、一些意见、一点积极性、一批军火、”。

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鲁迅、北京、现在、今天、上边、中间”等,前面一般不出现数量词组。

(2)能出现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宾结构。

从国外(回来) 

 

向雷锋(学习) 

把椅子(搬来) 

在教室(讨论)

别类的词也可以出现在某些介词后面,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都有办法证明不是名词。

如“从生到死”可以转换为“从生下来到死去”,“从小到大”可以转换成“从很小到很大”。

由此证明介词“从......到......”后面的“生、死、大、小”不是名词。

(3)不受副词修饰。

例如,不说“不战争”“很智慧”“最青年”等。

有时也有副词出现在名词前面的,但一般只限于某些固定格式。

如“管他......不......”“......不......,......不......”“......+方位/时间名词”这几种格式中,名词前面可以出现副词。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

另外,有些名词带有某些前缀和后缀作为形式标记。

如“阿姨、阿爸、剪子、胖子、兔子、学者、劳动者、赚头、甜头、盖儿、”中的“阿-、-子、-者、-头、-儿”就是名词的标记。

(二)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以分为四类:

人物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1)人物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

如“外宾、运动员、山、河流”等。

(2)处所名词:

也叫处所词,表示处所。

如“亚洲、中国、江西、滕王阁、邮局、附近、周围、门口”等。

(3)时间名词:

也叫时间词,表示时间。

如“中秋、春季、星期天、上午、现在、将来、过去、从前、昨天、今天、明天、国庆节”等。

(4)方位名词:

也叫方位词,表示方向和关系位置。

方位名词可分为两种:

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A、单纯方位词。

也叫单音节方位词,共有16个:

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内、外、里、间、旁。

B、合成方位词。

有如下几种合成方式:

a、两个单纯方位词对举:

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外。

b、以+单纯方位词:

以上、以下、以前、以后、以内、以外。

c、之+单纯方位词:

之前、之后、之间、之内。

d、单纯方位词+头:

上头、下头、前头、后头、东头、西头、里头、外头。

e、单纯方位词+边:

上边、下边、前边、后边、左边、右边、东边、西边、 

南边、北边、外边、里边、旁边。

f、单纯方位词+面: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外面、里面。

g、其他:

底下、当中、中间。

C、方位词的主要用法

a、单纯方位词是一种粘着词,单用能力很差。

它的主要用途是:

(1)作为合成词(包括合成方位词)中的一个语素,如“天上、早上、地下、乡下、后天、野外、夜里”

(2)位于其他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

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寒假后”。

(3)位于介词后组成介宾结构。

如“向后转、朝南开、往东走”。

(4)在句子中可以对举着用。

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东有村,西有店。

(5)构成成语。

如“由表及里、南辕北辙、外强中干、东奔西走”。

b、合成方位词大部分可以单用。

如“东边有山”“南面是操场”“教室在后面”。

但它的主要用途还是构成方位结构,或介宾结构。

如“长城内外、大江上下、毕业以后、离开北京以前、在旁边、从西面”。

c、方位词除了表示方位之外,有的还可以:

(1)表示时间(见上例);

(2)表示在某个方面,如“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

(3)表示界限,如“四十上下、县团级以上”。

时间词、处所词和方位词除了具备一般名词的特点(如能跟介词组成介宾结构)以外,还经常修饰动词,这是它们不同于一般名词的地方。

如“下午开会”“您前面坐”“咱们清华见”“以后再谈”。

(二)、动词

表示动作变化等的词。

如“看、做、思念、进行、来、有、可以、属于、是、使、”。

(一)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能用“不”修饰,如“不做、不来、不可以、不是、不属于”。

(2)经常作谓语,大部分能带宾语。

带宾语的动词叫做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不带宾语的叫做不及物动词,又叫自动词。

(3)大多数能在后头加“着、了、过”等动态助词。

如“看着、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由于词义的限制,有的动词能带“着、了、过”(见上例“看”);

有的只能带其中的一个,如可以说“通过了”而不能说“通过着、通过过”;

有的动词不能带动态助词,如“属于、是、使”等动词,都不能带“着、了、过”。

(4)大多数表动作的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动量,有“一下”或“反复多次的意思。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A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为ABAB。

看--看看,做--做做,聊--聊聊

学习--学习学习,讨论--讨论讨论

(二)动词的分类

可分为一般动词和特殊动词。

(1)一般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如“洗、飞”)、心理活动动词(如“爱、厌恶、尊敬”)、使令动词(如“使、让”)、比似动词(如“像、似、如”)等。

(2)特殊动词指助动词和趋向动词。

A、助动词:

表示可能、必要和意愿。

第一组:

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

第二组:

应、应该、应当、要、得、肯、敢。

a、助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受“不”修饰,多数可做谓语)之外,还可以作状语,修饰动词。

“这样做可以”“你敢吗”“他会”是助动词作谓语的例子;

“你可以走了”“你夜里敢出去吗”“他会说英语”是助动词作状语的例子。

b、助动词大都能进入“不X不”这个格式中,表示委婉或强调的口气。

第一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委婉的意味,如“不能不相信”不等于“能相信”,而是“应当相信”的意思,不过口气要委婉一些。

第二组助动词用在这个格式中有强调的意味,如“你不应该不帮他一把”比“你应该帮他一把”更强调一些。

B、趋向动词:

表示动作的趋向。

可分三组:

来、去

上、下、进、出、过、回、开、起

第三组:

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起来

第一组以说话人为着眼点,向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为“来”,离开说话人为“去”。

第二组以说话人之外的事物或位置为着眼点。

第三组兼有一、二组的特点。

如“上来”,“上”表示从低往高走,“来”表示朝着说话人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上面。

若说“上去”,“去”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处的位置,表明说话人在下面。

趋向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如能受“不”修饰,能作谓语)之外,还能作补语。

如“寄来、脱下、跑回去”。

有的趋向动词还有引申用法,词义虚化。

如“热起来、好起来、坚持下去、瘦下去”中的“起来”和“下去”表示动作或性质变化的“开始”和“继续”。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和状态。

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1.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

少数带有表示程度语素的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

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

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 

 

(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 

(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 

(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高高兴兴 

踏踏实实 

勤勤恳恳 

干干净净 

和和气气 

随随便便

b、A里AB:

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

小里小气 

古里古怪 

慌里慌张 

糊里糊涂 

马里马虎

c、ABAB:

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

冰凉冰凉 

雪白雪白 

通红通红 

笔直笔直 

碧绿碧绿 

鲜红鲜红

C、重叠属于形容词生动形式。

形容词生动形式除了重叠之外还有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节或多音节后缀这种形式。

a、A+双音节后缀:

这个后缀一般是叠音的。

暖洋洋 

胖乎乎 

绿油油 

慢腾腾 

毛茸茸 

直勾勾

醉醺醺 

香喷喷 

干巴巴 

沉甸甸 

羞答答 

亮晶晶

b、A+多音节后缀,如:

黑不溜秋 

黑咕隆咚 

花里胡哨 

傻不愣登 

蠢了呱叽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受“不”和“很”的修饰。

如不说“不慢慢、不干干净净、不老里老气、不活生生、不灰不溜秋、很慢慢、很干干净净、很老里老气、很活生生、很灰不溜秋”。

2.形容词的分类

形容词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如“红、黄、大、小、软、硬、伟大、平凡、美丽”。

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包括形容词的一切生动形式,如“喷香、冰凉、红红、大大方方、冰凉冰凉、直勾勾、傻里呱唧”。

3.形容词与动词的区别

(1)共同点

A、能用“不”修饰:

“不走、不高”

B、能作谓语:

“他走了、这棵树很高”

C、肯定否定相叠:

“走不走、高不高”

(2)不同点

普通形容词(以下只称“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动词一般不能受“很”修饰。

如可以说“很高、很美丽”,不可以说“很走、很学习”。

心理活动动词大都能受“很”修饰,这一点与形容词相同;

能带宾语,这一点

区别于形容词。

如“很爱(他)、很佩服(陈老师)、很了解(情况)”。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

状态词是指下面这样一些词:

通红 

雪白 

喷香, 

红彤彤 

湿淋淋, 

灰不溜秋,

马里马虎 

糊里糊涂, 

清清楚楚,通红通红 

雪白雪白……

这些词从表面看,似乎跟形容词差不多,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不妨将形容词“香”、“干净”跟这类词的“喷香”、“干干净净”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第一形容词“香”、“干净”能受“不”修饰,如“不香”、“不干净”;

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受“不”的修饰,我们不说“*不喷香”、“*不干干净净”。

第二形容词“香”、“干净”能受“很”修饰,如“很香”、“很干净”;

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受“很”的修饰,我们不说“*很喷香”、“*很干干净净”。

第三形容词“香”、“干净”能带补语,如“香极了”、“香得很”、“香得醉人”和“干净极了”、“干净得很”、“干净得一点儿灰尘都没有”;

可是“喷香”、“干干净净”都不能带补语,我们不说“*喷香极了”、“喷香得很”、“喷香得醉人”和“*干干净净极了”、“干干净净得很”、“干干净净得一点儿灰尘都没有”。

从所表示的意义看,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这些词都表示事物的某种状态。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把这类词称为“状态词”。

(四)区别词

也叫非谓形容词:

与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不能充当谓语,不能用“不”和“很”修饰。

常见的区别词如:

正 

副 

男 

女 

雌 

雄 

单 

大型 

初级 

多项 

巨额 

慢性 

新式 

长期 

特等 

万能 

共同 

个别 

天然 

人为 

主要 

高产 

亲生彩色

白色 

黄色 

西式 

男式 

上等 

恶性 

微型 

阴性 

超级 

大号 

双重

临床 

多幕 

私人 

民用 

简装 

国营 

高效 

直观 

新生 

新兴 

真正

高速 

名牌 

高频 

海洋性 

流线性 

多民族 

单方面 

喷气式

有些区别词用途极窄,只作科学技术名词的组成部分,如“高频电波、侧吹转炉”。

(五)数词

表示数目。

如“零、半、一、二、两、八、十、百、千、万、亿”。

1.语法特征

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组合成数量词组。

如“三个(班)、去了两趟、要三斤”。

2.序数

数词或数词结构前加“第、初”表示序数。

如“第一、初二”。

有时表示序数不用“第”,但实际上隐含“第”,如“一中”,等于“第一中学”;

“(住在)四楼”,等于“(住在)第四层楼”;

“十六中队”,等于“第十六中队”。

又如,分析问题时按顺序用“一、二”,等于说“第一部分/点/类”、“第二部分/点/类”。

除外,还有些习惯用法:

大儿子,小女儿,老大,老三,末班车,头一回。

3.概数

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多、几、把、来、上下、左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

千把人,一千来人,一千多人,十几斤,五十上下,五十左右,五十以上,五十以下。

表示概数的方法还有:

一到九之间,相邻的两个数连用,表示范围在这两个数之间。

如“一两百人,二三百斤,四五千斤”。

还可用“成...上”或“几...”,表示概数。

如“成千上万、几十天、几百斤、好几百年”。

4.倍数和分数

A、倍数以“数词+倍”表示。

如“一倍、十倍、三十倍”。

倍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如“百分之二百”等于两倍,“百分之三百”等于三倍。

B、分数常用固定结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

如“三分之一”“百分之五十”。

口语中也用“成、分”表示分数。

如“五成”等于“百分之五十”,“一成”等于“百分之十”,“三分”等于“百分之三十”,“三分象人,七分象鬼”。

C、倍数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不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可以说“增加了两倍”,不可以说“减少了一倍”。

分数既可以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以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可以说“提高了百分之百”也可以说“减少了百分之百”。

表示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a、表示增加:

“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上升了”--不包括底数,指净增数。

“增加到,增长到,提高到,上升到”--包括底数,指总数。

原来是5,现在是10,可以说:

增加了一倍,增加了100%或增加了5;

增加到两倍,增加到200%或增加到10。

b、表示减少: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减少到,降低到,下降到”--指余额。

以前是10,现在是7,可以说:

减少了30%或减少了3;

减少到70%或减少到7。

5.两和二

A、个位数在一般量词前用“两”。

两本书、两倍、一年零两个月。

多位

数中的个位数用“二”。

二十二、一百零二次。

B、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二”都可以用,重量单位“两”前只用“二”。

两升(二升) 

两丈(二丈) 

两斤(二斤) 

二两(酒)。

新兴的度量衡单位大都用“两”。

两吨 

两公里 

两英尺。

C、“十”前用“二”,“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

二十 

二百二十块(两百二十块) 

两千元(二千元) 

两亿。

D、序数、小数、分数只能用“二”。

“半”前用“两”。

第二,二哥,二月,零点二,二分之一,两半。

注意区分:

“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次世界大战”;

“二儿子”与“两个儿子”。

另外,“两”还可以表示不定数目(限于二至九),相当于“几”。

过两天再说(=过几天再说),我说两句(=我说几句)。

注意区分“两”和“俩”。

“俩”是“两个”的合音。

俩人(=两个人) 

俩馒头(=两个馒头) 

兄弟俩(=兄弟两个)。

6.“一”的活用

A、“一...一”,前面的“一”是“每一”的意思。

一人一本,一个萝卜一个坑。

B、用在名词性词语前,有“同一”或“满”的意思。

他们各干各的,不一条心。

(同一)

他走出了一身汗。

(满)

一房子人。

(满)

一肚子阴谋诡计。

C、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动作“快”或“突然发生”。

一学就会 

(快)

心一凉,鼻一酸 

(突然)

他把眼一瞪 

(六)、量词

表示计算单位。

如“个、寸、斤、双、趟、遍”。

1.量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能跟数词或指示代词组合。

如“一个、两寸、三斤、四遍、这位、那本”。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

回回吃亏(每回) 

句句是实话(每句)

歌声阵阵,白云朵朵(强调“多”)

2.量词的分类

量词可以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

A、专用的物量词

a、度量衡单位:

寸、尺、米、丈、里;

分、亩、顷;

升、斗、石;

两、斤、磅、吨。

b、个体单位:

个、只、件、支、朵、把、条、张、本、片、辆、架、颗、块、 

篇、匹、场、阵。

c、集体单位:

双、对、副、堆、批、群、帮、班、打。

d、不定单位:

点儿、些。

“点儿”和“些”可以和“有”组合成“有点儿”“有些”。

“有些”“有点”后面可以接名词性、动词性或形容性词语。

接名词性词语时,“有”是动词,“些”“点儿”作定语。

如“有些水、有点儿灰尘”。

接动词或形容词时,“有些”“有点”不表量,而是表示程度,应看作副词。

如“有些想家、有点后悔”。

B、借用的物量词

a、借用名词:

一尾鱼、一杯水、一盒饼、一枝笔、一碗饭、一线希望、一道闪电、一轮满月、一眼磨、一车货、一肚子气、一桌酒席、一箱衣服、一处风景、一笔交易、一床被子。

b、借用动词:

一发炮弹、一挑水、一包东西、一捆柴、一封信、一捧米、一挂鞭炮、一抹斜阳、一弯新月。

数词和物量词组成的词组一般作定语,当它不在句首且其中的数词是“一”时,“一”常可省略。

我去买套衣服。

有个村子叫李庄。

喝杯水吧。

(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A、专用的动量词:

次、回、趟、遍、场、阵、顿、下、遭、番。

B、借用的动量词:

往往借用名词来表示动作的量。

看一眼,踢一脚,砍一刀,开一枪,抽一鞭子。

数词和动量词组成的词组一般作补语,如“读三遍、打一拳”。

有些量词既可以是物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