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师寄语:
学习贵有疑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语:
唐太宗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
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三、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丽朝(zh®o)服衣冠(gu®n)窥(ku⎩)镜
期(j⎩)年朝(ch〈o)于齐间(ji◊n)进
(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五、学生根据文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可逐段讲解)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疏通文意(在括号内解释画线词义;在横线上翻译句子)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
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
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
()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
()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师寄语:
学习贵有疑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的语言艺术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重点】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教师对本文教学重点予以强调
(一)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
谏:
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
注意区别:
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
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
1、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2、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o)
3、孰
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
《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
(四)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
(五)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
2、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引导思考: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与吾与徐公孰美?
两个句子的句式是否相同?
明确:
两个句子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
与
孰是由孰与演变而来,意义与孰与相同,都表比较。
孰为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常前置,孰与即与孰。
2、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
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
是
格式的宾语前置
(六)注意一个成语
门庭若市:
形容来者之多。
(注意与门可罗雀区别)
二、品读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
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
妻、妾、友三答
三比:
妻私我ϒ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ϒ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ϒ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
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
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
邹忌以现身说法齐威王广泛征求意见各国皆朝于齐
四、布置作业:
读了本文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读后感训练。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孰视之()
窥镜自视() 谤讥于市朝() 期年之后() 皆朝于齐()
2.文学常识
(1)先秦历史散文体例多样,有编年体的,如《左传》,有国别体的,如《》
(2)《战国策》是由西汉学者编写而成的,分十二国策,共33篇。
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抱薪救火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4.解释下列加粗词。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能谤讥于市朝( )
(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4)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5)朝()服衣冠。
窥()镜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6.下面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例:
忌不自信( )
①城中皆不之觉 ②秦城恐不可得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莫用众人之议也 ⑤时人莫之许也
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7.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8、任选文中一位人物,分析其性格。
9、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
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
邹忌从中领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10、是怎样分析“王之弊”的?
从中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11、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结合课文和你所知道的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