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练习题学员版.docx
《公共危机管理练习题学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危机管理练习题学员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危机管理练习题学员版
《公共危机管理》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
A、危害性B、不确定性
C、超常性D、不可转化性
2、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地震灾害B、气象灾害
C、环境污染事件D、森林草原火灾
3、发生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市(地)以内或是波及两个市(地)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有关部门力量方可控制的危机事件,应属于()。
A、一般危机事件B、较大危机事件
C、重大危机事件D、特别重大危机事件
4、政府采取危机管理措施都必须控制在一定期限内,逾期仍需要采取危机措施的,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形式来延长,以防止政府利用实施危机管理的便利,滥用或者超越职权,危害公民的权利。
因此,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
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
C、责任原则D、时效原则
5、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是()。
A、《紧急状态法》B、《突发事件应对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D、《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实施时间是()。
A、2008年1月1日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8月30日D、2007年6月30日
7、下列属于公共危机管理综合办事机构的是()。
A、地震局B、应急管理办公室
C、国务院D、各级地方政府
8、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9、下列不属于危机决策特点的是()。
A、信息不对称性B、快速性
C、程序性D、高度人格化
10、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该采取的措施是()。
A、启动应急预案B、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
C、公布咨询电话D、为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尽量不说多做
11、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
A、快速思考B、面对刁钻提问,以牙还牙
C、以别的语言替代“无可奉告”D、有效倾听
12、下列有关危机处理中选择媒体应遵循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A、只选择主流媒体B、根据需求寻找选择有效的媒体
C、根据媒体的公信力选择具有信誉的媒体D、选择人们乐于接受的媒体
13、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
A、躲进卫生间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4、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5、我国的自然灾害除了()以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不断地反复出现。
A气象灾害B海洋灾害C生物灾害D火山活动
16、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A乡镇级B县级C地市级D省级
17、灾后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A分散建房为主B集中建房为主C尊重灾民意愿为主D防灾减灾要求为主
18、在()通过以后,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制度开始逐步健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体系正在逐步确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B《国家自然灾害救灾法》
C《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9、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都是()所造成的,农民工成为事故伤亡的主要群体。
A生产条件落后B管理制度滞后C疏忽大意生产D违规违章操作
20、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彻底改善和根本好转,最终必须依靠()来实现。
A党的领导B政府主导C科技进步D安全投入
21、哪个不是现阶段安全生产的特点()
A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与公众对安全需求的期望不适应
B安全状况的差异悬殊
C安全工作的进展不平衡
D安全形势较为稳定,不易发复
22、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3、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A成因的多样性B传播的广泛性C分布的差异性D治理的单一性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循序()的原则。
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25、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安全网”通常是指()。
A社会保障制度B危机预警机制C公众参与制度D科学决策体制
26、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
A以人为本原则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27、下列不属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趋势是()
A深层次矛盾突出B多样化主体参与C组织化色彩浓厚D上访专业户激增
28、()是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平息突发事件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A迅速控制事态B提出整体方案和对策
C统一行动D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29、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
A八国集团B欧安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D联合国
30、石油是能源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据估计,石油从开发使用到最终枯竭,将只有()时间,人类的生存正受到石油枯竭的全面威胁。
A100年龄B200年C300年D400年
3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B、遵循市场原则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3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B、6小时C、8小时D、12小时
3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B、基本政策C、基本思路D、基本方针
3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A、1-2人B、3-9人C、10-29人D、30人以上
3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B、组织体制C、一案三制D、信息体制
3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A、分级管理B、分类管理C、分层管理D、分群管理
37、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B、常抓不懈原则C、分级预警原则D、讲究方法原则
3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D、突发事件的善后
3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B、检查经常化C、处理及时化D、责任明确化
4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
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B、模范作用C、带头作用D、群体作用
4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
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B、紧急处置性C、程序特殊性D、社会配合性
4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A、流动性风险B、资金风险
C、房地产风险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43、下列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A、高速列车碰撞B、南方雪灾
C、煤矿瓦斯爆炸D、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健康问题
44、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
这是指()。
A、以人为本原则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D、讲究方法原则
45、在危机状态下,由于时间紧迫,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搜集大量信息,只能依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
A、事态的严峻性B、时间的紧迫性C、信息的不充分性D、资源的有限性
46、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负责制定,按照有关规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公安机关批准后实施,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A、投资单位B、协办单位C、主办单位D、承办单位
47、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以及()等。
A、布告B、广告C、举行新闻发布会D、电视报道
4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是国家层面的总体应急预案,总体预案共分()。
A、5章B、6章C、8章D、10章
49、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
A、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小时
50、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A、国务院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能否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A.直接考验了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B.成为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标志
C.成为检验执政能力如何的一个标志
2、应对突发事件的规律包括:
()
A.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B.快速判断、果断处理
C.整合资源、协同应对
3、适应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要求,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当中要实现:
()
A.由自发应对向自觉应对的转变
B.由个别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变
C.由常态管理向应急管理的转变
D.由单一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的转变
4、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存在的不足有:
()
A.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明确
B.统一协调、灵敏应对突发事件的体制没有形成
C.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
D.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充分、不得力
5、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提高:
()
A.这对突发事件应对过程当中依法办事的要求自然也就高
B.这种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C.这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得到的一种好的结果
D.这样会使公务员办事情要好办的多
6、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包括:
()
A.常态管理
B.非常态管理
C.危机管理
D.应急管理
7、《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预防和应急准备的制度,包括:
()
A.规定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
B.建立了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应急议案体系
C.建立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信息收集报告制度
D.建立了社会大众学习安全知识,并参加应急演练的制度
8、关于《突发事件突发法》,下面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确立了一个系统的预警制度
B.“预警机制”是这部法律里最大的亮点
C.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物资的储备制度”
D.第一次把我国的救援队伍体系建立起来,而且不同的救援队伍都具有法律地位
9、关于有效控制危机原则,下面正确的是:
()
A.这是应急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B.这是这部法律从原则到具体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
C.为了体现这一原则这部法律在立法思路上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D.有效控制危机就得要有手段、有措施
10、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包括:
()
A.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优先权
B.要把对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
C.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
D.要把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11、关于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和保护相统一,下面正确的是:
()
A.确立了比例原则
B.用公民个人财产时要给予补偿
C.预警措施都是防范性、保护性的措施
D.要选择对公民权益损害最小的应急处置措施
1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综合协调包括政府的协调和办事机构的协调
B.分类管理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特性实施相应的管理
C.分级负责是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
D.任何突发事件都必须要坚持属地管理为主
13、《应对法》总体思路包括几个方面:
()
A.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
B.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C.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和保护相统一
D.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综合协调的应对体制
14、下面哪些不是突发事件的主要特点?
()
A.信息的充分性B.突发性C.高度确定性D.紧迫性
15、应急管理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B.突发事件的预防
C.突发事件的运行机制
D.突发事件的处置
16、面对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挑战,我们必须要:
()
A.树立忧患意识
B.加强应急管理
C.完善应急机制
D.健全应急法制
17、建立信息报告机制包括:
()
A.建立应急报告制度
B.建立举报制度
C.建立信息分析制度
D.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18、执行机制包括:
()
A.分级负责B.决策执行过程C.单级负责D.以上选项均是
19、制订重建工作计划的基础是建立信息库,具体包括:
()
A.历史上有关灾情的报告、文字记载、相关资料
B.灾后的评估报告、为灾区所收集的资料、信息的储存、数据参考
C.在救援阶段的资料、信息、报告
D.国际救援机构提供的报告
20、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哪些方面的结合?
()
A.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结合
B.直接任务与间接任务结合
C.职能机构和协理机构结合
D.国内与国际结合
21、下列属于应急培训的对象的有哪些?
()
A.卫生应急管理干部
B.疾病预防控制人员
C.医疗救治人员
D.执法人员
2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群众形成了哪些观念?
()
A.以人为本
B.安全是最大效益
C.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23、下面哪些选项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环节?
()
A.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B.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24、目前,我国将应急预案的级别分为哪些级别?
()
A.国家级B.省级C.市╱地级D.县、市╱社区级E企业级
25、事故现场救援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影响范围继续扩大,并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26、在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的过程中,需要做哪些事情?
()
A.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B.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C.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D.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7、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
()
A.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B.制定切实的事故伤亡经济赔偿政策
C.做好遇难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稳定其情绪
D.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28、群体性事件的类别主要包括:
()
A.非法上访、集会、游行、示威
B.聚众包围、冲击要害部门或单位
C.阻扰施工,打砸生产现场
D.聚众堵塞交通、闹丧事件
E.暴力干扰执法事件
2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包括:
()
A.当地党委、政府负责原则
B.防止矛盾激化原则
C.慎用警力原则
D.依法果断处置原则
30、关于“统一领导、统一行动”下面正确的是:
()
A.成立处置指挥部,由党政领导任总指挥
B.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公安机关领导任总指挥
C.公安机关负责收集现场的情况,执行指挥部下达的命令
D.处置的决策不一定出自党政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处置部
31、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降低病死率D、正确舆论引导
32、政府应急处理的次级职能有()。
A、决策B、指挥与协调C、危机监测D、应急预测
33、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包括()。
A、领导与决策组织体系B、专业救助组织体系
C、专家咨询组织体系D、辅助与支持体系
34、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机制的意义()。
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B、是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必然要求
C、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D、是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要求
35、危机善后管理的意义()。
A、对危机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
B、对危机后不稳定的社会状态起到缓解和消除的积极作用
C、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供经验
D、是建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必然要求
36、强化公共危机管理的监督与审计主要是指()。
A、加强内部控制B、第三方评估
C、公众与舆论监督D、财政预算管理
37、一套完善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应当包括()。
A、宪法中的紧急状态制度条款B、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基本法
C、一般法律法规D、国际条约中的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条款
38、公共危机管理的财力资源主要来自()。
A、国家财政支出B、社会救助
C、国际援助D、政府通过其强制力取得的临时性财产征用
39、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来分级。
A、危害程度B、紧急程度C、发展事态D、控制程度
40、应急处置包括()。
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
C、应急响应D、应急总结
三、判断题:
()1、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2、对领导者来说,公共危机既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政治风险,也是考验其综合执政能力的政治机遇。
()3、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根本分界在于是否使用军事武力,也就是说对非传统安全最简单的理解是“非军事武力安全”。
()4、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6、危机期间,政府通过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行政紧急权可以采取各种危机管理措施来有效地应对公共紧急状态,特别是可以通过适当限制公民权利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
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启动危机管理机制后,可以毫不顾忌公民权利的保护。
()7、《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四级为最高级别。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9、危机决策有着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10、危机决策不属于非常规决策。
()11、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12、公共危机期间的沟通主要分为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危机的影响范围越广,外部沟通就越重要。
()13、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14、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15、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16、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7、自然灾害导致的自然性危机是人无施动行为而至的危机,所以与人的活动无关。
()18、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
()19、广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要着力开发两种资源:
一是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二是国际慈善机构的作用。
()20、人为事故危机中,人在其中是一种相对的不自觉的施动者,不管人施动与否都会发生。
()21、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规定中,要求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由省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在事故后6小时内上报至国务院。
()22、在事故处理的落实阶段,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政府应认真落实事故处理决定,并在收到事故处理决定之日起的60天内,向上级部门作出落实情况的报告。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以县以上政府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担信息的日常检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信息实施监督、建档和管理。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属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报后2小时内向上一级政府报告。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通报与公布,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或公告,以示信息透明。
()26、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不同性质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有时会相互交叉,甚至在性质上发生相互转化。
()27、建立社会预警机制,就是要使预警工作从“预控式”向“撞击式”转变,提高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28、突发事件的善后重建,不仅要注意恢复事件中受损的物质与环境,更要注意恢复和重建事件中参与人的精神和心理。
()29、受到粮食安全冲击最大的是发达国家,尤其是缺乏大面积种植地的欧洲工业国家。
()30、国务院于2001年正式确立了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的基本思路:
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
()31、迅速从紧急情况转到正常情况的能力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内容。
()32、分类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基础。
()33、虽然国际恐怖主义时有发生,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会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34、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35、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36、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度。
()3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