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4474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检测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检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4章 检测试题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1.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1

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3,7

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6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4,8,9,10,14

5.综合考查

11,12,13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甲、丙装置中A、B、a、b溶液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乙、丁装置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甲、丙装置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D )

A.h1>h2、Ma>MbB.h1>h2、Ma

C.h1Mb

解析:

由于Ma=Mb>MA>MB,所以甲和丙装置中的水分子都会流向漏斗,分别使漏斗液面升高h1、h2。

根据题设条件,Ma-MA乙中液面上升高度h1。

由于丁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多于乙中漏斗得到的水分子,因而达到平衡后Ma>Mb。

2.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失水变得萎蔫,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B )

A.根系细胞无法呼吸,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解析:

由于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引起植物细胞渗透失水,因而作物萎蔫。

3.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如图为将人体中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的变化示意图。

请分析:

该图说明的问题是( D )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该现象是由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析:

当红细胞放入0.9%的生理盐水中时,细胞吸水与失水达到平衡,细胞维持原有形态;当红细胞放到蒸馏水中时,细胞渗透吸水过多,会造成细胞涨破;当红细胞放到浓盐水中时,细胞渗透失水而皱缩,丧失功能,可见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4.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到细胞外。

VLDL排出细胞的方式最可能为( D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D.胞吐

解析:

VLDL是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属于生物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

5.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不同的

B.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蛋白质的性质有关

D.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功能特性的物质基础

解析:

线粒体膜与叶绿体膜的功能不同,因此其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细胞膜各种组分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不仅与蛋白质分子有关,也与脂质分子有关。

6.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③既有亲水性也有疏水性

B.细胞膜结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有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解析: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用打孔器取同一萝卜5cm长的直根条分成4组,其中3组分别置于20g/L、60g/L、80g/L的KNO3溶液中,测量结果如图,预计在40g/L的KNO3溶液中的测量结果最可能是( D )

解析:

在2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变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在6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收缩后又变长,说明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随后由于KNO3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又吸水;在80g/L的KNO3溶液中,萝卜条收缩至长度不变;萝卜条处于40g/L的KNO3溶液中,长度变化介于在20g/L与60g/LKNO3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变化之间。

8.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

的浓度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

的方式是( D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

解析:

由图知,N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9.图中正确表示水稻细胞在不同O2浓度下,K+吸收量变化的是( D )

解析:

在氧气浓度为0时,无氧呼吸为K+运输提供能量,随氧气浓度增大,运输速率加快,但由于膜上载体数量限制,最后达到平衡,选D。

10.在培养玉米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D )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

解析:

主动吸收过程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

加入某种负离子后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表明此负离子并不影响主动吸收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的生成,也就是不影响呼吸作用,故很可能的原因是运输该负离子的载体和运输Cl-的相同,从而影响了该植物对Cl-的主动吸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1.(12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3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

玻片。

步骤二: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

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

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

(1)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①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③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①由于发生质壁分离,A处为蔗糖溶液,为无色;B处为细胞质有叶绿体显绿色。

③要看得更清晰需要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

高温下使细胞死亡,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答案:

(1)①③ 

(2)①无色、绿色 ②红色、绿色 ③改变光圈大小 调节反光镜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12.(8分)下图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黑点代表物质分子,圆圈代表载体,请回答:

(1)①表示    方式,②表示    方式,③表示    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②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

 

(3)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

与③相比,②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填序号)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解析:

图①显示物质分子透过细胞膜时可完全依靠浓度差——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应属自由扩散。

图②显示物质分子跨膜运输需载体协助且消耗能量应属主动运输。

图③显示物质分子跨膜时需载体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应属协助扩散。

答案: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K+

(3)载体 核糖体 需要消耗能量 (4)②

13.(14分)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根部吸收无机盐离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吸收方式是        。

 

(2)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3)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会因缺少

    而呈现黄色,原因是  

 。

 

(4)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    现象,补救措施是        。

 

(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

 

解析:

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应向溶液中通入空气,促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如果缺乏镁元素,植物无法合成叶绿素,叶片变黄。

培养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有关,因此是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不但需要能量还需要载体,d点后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是受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的限制。

答案:

(1)根毛区 主动运输 

(2)促进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进而促进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叶绿素 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4)萎蔫(烧苗、失水) 及时补水 (5)主动运输 bc 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

14.(16分)一项研究发现,某植物根系对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该物质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P点后吸收速率不再增加。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表明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吸收,也有人认为是被动吸收,请设计一个实验加以

确定。

(1)设计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放入                 培养。

 

②使甲组的根系          (状态),乙组的根系        (状态)。

 

③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 。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①若          ,说明 ; 

②若          ,说明 。

 

解析:

由题干中曲线可看出,植物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存在最大值,因此可确定该物质的吸收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在确定实验思路时,应针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不同点进行单一变量处理,再根据实验结果予以判断。

由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可以从抑制细胞呼吸的角度去考虑。

至于实验的预期结果,需要考虑周全,不要遗漏。

答案:

(1)①适宜浓度的含有该营养物质的溶液中 ②正常呼吸 完全抑制呼吸 ③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

(2)①两组植株的根系对该物质的吸收速率一样 该植物的根系对该物质不是主动吸收 ②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者完全不吸收 该植物根系对该物质是主动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