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39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知识真题_精品文档_001.doc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2004年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5个因素,对该5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直接原因;事故;伤害

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

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人本原理巾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A.内在潜力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D.合作精神

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

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动力原则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D.整分合原则

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

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5、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A.劳动组织不合理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D.操作体位不良

6、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系统安全理论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类。

A.17B.21

C.20D.42

8、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A.人的不安全行为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D.员工安全素质低

9、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确定。

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

C.危险性与危险源D.可能性与严重性

10、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A.承受程度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D.预计范围

11、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贮存危险物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B.20

C.36D.48

1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是以()考核为主。

A.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实际操作技能

C.安全生产管理知识D.事故现场勘验技术

13、不属于一般安全监察基本内容的是()。

A.职业危害管理B.安全技术

C.安全管理D.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15、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具体实施。

A.建设单位

B.建设项目设计单位

C.当地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D.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意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

1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的标准一次发给。

A.生前本人工资B.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C.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D.统筹区职_T平均工资

17、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下列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做法()。

A.使用前先做外观检查

B.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

C.使用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的产品

D.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待遇项目中,暂不统筹并由企业支付的项目的是()。

A.工伤护理费B.工伤津贴待遇

C.残疾补助器具费D.工伤医疗待遇

19、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基本原则的是()。

A.根据标准选用

B.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C.根据岗位实际情况和防护用品防护性能选用

D.防寒保暖

2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

A.国家机关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外资企业D.合资企业

2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要求的是()。

A.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

B.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C.符合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

D.同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等制度

22、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

A.隔离与屏蔽B.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C.疏散和救援D.消除危险源

23、征收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其中差别率反映()的差别。

A.行业规模等级B.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劳动条件

C.行业风险等级D.企业不同时期安全卫生状况

2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的意见》,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厂(矿)B.总公司

C.车间(工段、区、队)D.班组

25、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内容的是()。

A.复查整改落实情况B.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

C.实施安全检查D.公示检查结果

26、利用布尔代数定律化简事故结构函数T=X1+X2(X1+X3),化简结果是()。

A.T=X1X2B.T=X1X3

C.T=X1X2+X3D.T=X1+X2X3

27、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凶,研究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是()。

A.可靠性分析B.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

C.LEC法D.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法B.故障树分析法

C.故障假设分析法D.危险指数法

29、不属于安全检查表常用类型的是()。

A.专业性安全检查表B.个人安全检查表

C.厂级安全检查表D.车间用安全检查表

3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未涉及的内容是()。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程度D.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31、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

A.安全检查表法B.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C.概率风险评价法D.故障假设分析法

32、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

A.半年B.1年

C.2年D.3年

33、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

A.安全验收评价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D.专项安全评价

34、某县城国庆期间将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游艺活动,如果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开展()。

A.消防综合评价B.安全预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D.专项安全评价

35、针对某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全面评价其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是()。

A.专项安全评价B.安全生产可行性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安全验收评价

36、对于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安全评价文件之一是()。

A.安全预评价报告B.专项安全评价报告

C.事故调查分析报告D.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37、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

A.便于提高生产效率B.为领导提出管理建议

C.便于行业归口管理D.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38、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A.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B.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C.生产、经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

D.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小于

39、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40、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是()。

A.物质的临界特性及数量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1、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进行风险评价D.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4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500mB.400m

C.600mD.550m

43、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