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3615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4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治疗学》教案.docx

《针灸治疗学》教案

 

《针灸治疗学》教案

 

课程类别:

必修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学时:

90学时,讲授

学分:

5学分

教材选用:

人民军医出版社《针灸治疗学》高希言主编

主讲教师:

邵素菊

教案完成时间:

2009年8月28日

学科审阅意见:

同意使用

__________(课程负责人签名)

__________(学科带头人签名)

 

年月日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二章针灸的治疗作用第一节调和阴阳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针灸治疗学的概念;了解学习针灸治疗学的意义;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方、穴及针灸在临床中的治疗作用,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了解针灸治疗学的概念;

2.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及针灸治疗疾病的理、法、方、穴。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上篇总论

一、什么叫针灸治疗学?

针灸治疗学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通过辨证诊断,选取腧穴,采用针刺或艾灸等方法给予治疗(施治),并阐明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学习针灸治疗学的意义:

学习针灸治疗学的目的,就是要将以前所学的中医针灸的经络、腧穴以及将要学习的刺灸方法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机能综合的应用于临床,将它们贯穿于每个疾病的治疗之中,以充分发挥我们中医特色:

辨证施治。

三、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方、穴。

第二章针灸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调和阴阳

一、阴阳失调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一、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

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调和阴阳: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针灸确有良性调整作用:

针灸治疗学的概念、学习针灸治疗学的意义及要求(20分钟),针灸的治疗作用:

(55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针灸治疗的理、法、方、穴及针灸的治疗作用。

难点:

针灸治疗疾病之所以适应证广,疗效明显,主要是因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作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2.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针灸治疗学?

2.针灸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3.针灸调和阴阳应遵循什么原则?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二章针灸的治疗作用第二节扶正祛邪

第三节疏通经络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针灸治疗疾病之所以范围广、疗效好是与针灸的治疗作用密不可分的;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掌握针灸的治疗作用。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二章针灸的治疗作用

第二节扶正祛邪

一、疾病的发生及其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

三、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第三节疏通经络

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

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复习(5分钟),针灸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治疗作用(7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针灸治疗的作用。

难点:

针灸治疗疾病之所以适应证广,疗效明显,主要是因为针灸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作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针灸的治疗作用包括哪些?

2.《黄帝内经》中的“解结”是什么意思?

3.针对疾病的发生及其转归在运用扶正祛邪时应注意些什么?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三章针灸治疗原则第1节治神守气

第2节清热温寒

第3节补虚泻实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治神、守气在针灸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掌握针灸治疗原则,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掌握治神、守气的概念及了解治神、守气的临床意义;

2.掌握针灸治疗原则。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三章针灸治疗原则

第一节治神守气

治神与守气是充分调动医者、病人两方面积极性的关键措施.

一、治神:

二、守气:

第二节清热温寒

寒与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一、热则疾之:

二、寒则(温之)留之:

三、温清并用:

第三节补虚与泻实

虚实是区别人体正邪盛衰的两大纲领。

一、虚则补之:

二、陷下则灸之:

三、实则泻之:

四、宛陈则除之:

五、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复习(5分钟),治神守气、补虚泻实、清热温寒(7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针灸的治疗原则;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经络辨证。

难点:

针灸的治疗原则在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中的运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治神守气”在针灸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

2.针灸临床如何运用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

并举例说明。

3.对于表热里寒证,针灸如何温清并用?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周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三章针灸治疗原则第四节标本缓急

第五节三因治宜

第六节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四章八纲脏腑经络证治第一节八纲证治:

第二节脏腑证治:

第三节经络证治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八纲脏腑经络证治,熟悉针灸临床辨证论治要点,掌握标本缓急、三因治宜、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针灸治疗原则,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掌握针灸的治疗原则、经络证治;

2.熟悉八纲、脏腑证治。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三章针灸治疗原则

第三节标本缓急

一、治病求本二、急则治标

三、缓则治本四、标本同治

第四节三因治宜

一、因时制宜二、因地制宜

三、因人制宜

第五节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一、同病异治二、异病同治

第四章八纲脏腑经络证治

二者均为自学内容

第一节八纲证治

第二节脏腑证治

第三节经络证治

一、经络证治的方法:

二、按经论治的内容

复习(5分钟),针灸治疗的原则(50分钟),八纲脏腑经络证治(2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针灸治疗的原则、经络证治。

难点:

针灸治疗原则及经络证治的临床运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针灸的治疗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并举例说明。

2.临床采用针灸治病时如何运用经络证治?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五章针灸治疗处方第一节取穴原则

第二节配穴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掌握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取穴原则、配穴方法,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掌握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取穴原则、配穴方法;

2.熟悉针灸处方的组成。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五章针灸治疗处方

第一节取穴原则

一、近部取穴:

指在病变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腧穴,是腧穴近治作用的临床应用。

二、远部取穴:

是指临床选取与病证较远部位有关穴进行治疗。

三、随证取穴:

是根据临床辨证,结合病情,根据不同的辩证分型选取腧穴。

第二节配穴方法

一、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选取本经局部与远部的腧穴配成处方。

二、表里经配穴法:

本法是以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为依据。

三、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包括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包括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四、前后配穴法:

是将胸腹部与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五、左右配穴法:

是以经络循行借助于络脉纵横交错的特点为配穴的依据。

复习(5分钟),取穴原则(20分钟),配穴方法(5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针灸临床治疗疾病的取穴原则、配穴方法。

难点:

针灸取穴原则及配穴方法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灵活运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针灸临床中的选穴原则包括哪些?

2.局部选穴体现了什么治疗规律?

3.何谓表里经配穴法?

举例说明。

4.举例说明左右配穴法的临床应用。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五章针灸治疗处方第三节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一、五输穴的应用

二、原穴和络穴的临床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熟悉特定穴的概念、组成,掌握五输穴、原穴和络穴的临床应用,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掌握五输穴、原穴和络穴的临床应用。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三节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是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称号的腧穴。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

(一)五输主病:

《难经·六十八难》: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为异经补泻法。

(二)子母补泻:

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

临床应用分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两种方式。

(三)因时而用:

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二、原穴和络穴的临床应用:

(一)原穴:

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临床上原穴既可诊断,又有治疗作用。

(二)络穴:

络穴是表里两经相联络的处所。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

至于鸠尾、长强、大包则治疗患部及内脏病为主。

(三)原络配穴:

①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

②以表里经脉病变的主次轻重定原络。

复习(5分钟),五输穴的应用(30分钟),原穴和络穴的应用(4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五输穴、原络穴的临床应用。

难点:

五输穴、原络穴的临床应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何谓五输穴?

补母泻子法在临床上如何应用?

2.何谓原络配穴法?

临床上如何应用?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三周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上篇第五章针灸治疗处方第三节特定穴的应用

三、俞穴和募穴的临床应用

四、郄会穴的临床应用

五、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六、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七、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掌握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为学习针灸治疗各论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掌握各类特定穴的定义;

2.掌握各类特定穴的部位、作用及治疗疾病的规律。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三、俞穴和募穴的应用:

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

具有诊断和调治内脏疾病的作用。

募穴是脏腑经气汇集、募结于胸腹部的穴位。

募穴可用于诊断、于治疗。

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

二者一前一后,一阴一阳,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证疗效颇著。

四、郄会穴的应用:

郄穴是各经脉气深集的部位。

郄穴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

其中阳经郄穴偏于治疗急性疼痛;阴经郄穴偏于治疗各种出血病证。

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八个穴位。

可用于治疗相关病症。

将郄穴、八会穴配用,称之为“郄会配穴”。

五、下合穴的应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经脉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主要用来于治疗六腑病变。

六、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是人体十二经脉通于奇经八脉的八个腧穴。

既能主治正经病证,又可主治奇经的病证。

七、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之腧穴。

交会穴能够治疗所属本经、本脏腑病证,而且能够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证、脏腑病证。

复习(5分钟),原穴和络穴(50分钟),俞穴和募穴(60分钟),郄会穴(4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难点:

各类特定穴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灵活运用。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针灸临床中的各类特定穴的应用各是怎样?

2.郄穴的主治特定是什么?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下篇第十章内科病证第一节中风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风发病的基本原因,中风在临床上各证型的表现特点,掌握中风病的辨证要点,为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了解中风的发病情况;熟悉中风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2.掌握中风的辨证要点。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中风

一、概述:

中风是以突然昏到、不省人事,伴口角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

二、病因病机:

中风发生,风,火、痰是其主因,病及心、肝、脾、肾等脏。

三、辨证施治:

(一)辨证:

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

2.中脏腑——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

根据病因病机及表现常分为闭证、脱证。

复习(5分钟),中风的概述、病因病机(40分钟),辨证(30分钟),小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中风的发病特点,辨证要点。

难点:

中风的辨证要点。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怎样?

2.简述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的区别。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下篇第十章内科病证第一节中风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掌握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选穴处方为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掌握中风病的辨证施治。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中风

三、辨证施治:

(一)辨证:

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角喎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

2.中脏腑——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

根据病因病机及表现常分为闭证、脱证。

(二)治疗:

1.中经络:

(1)半身不遂:

治则: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处方:

上肢取肩龋、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

(2)口角歪斜:

治则:

疏调阳明,通经活络。

处方:

地仓、颊车、合谷、内庭、太冲。

2.中脏腑:

(1)闭证:

治则:

启闭开窍。

处方:

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官。

(2)脱证:

治则:

回阳固脱。

处方:

关元、神阙(隔盐灸)

四、其它疗法及现代研究:

1.“醒脑开窍针刺法”;

2.头针:

取用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复习(5分钟),辨证治疗(30分钟),其他疗法及现代研究(4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中风的辨证施治。

难点:

中风的辨证施治。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针灸治疗中风之中经络的主穴处方。

2.试述针灸治疗中风之闭证、脱证的主穴处方。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四周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下篇第十章内科病证第一节中风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影响针灸治疗中风病疗效的因素,以及中风病的调护,为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了解影响针灸治疗中风病疗效的因素,掌握中风病的调护。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一节中风

一、偏瘫恢复的几个有关问题:

1.中风性质对偏瘫恢复的影响:

2.针灸疗效的预测:

3.针灸治疗偏瘫的时机:

4.针灸治疗偏瘫的法则:

5.坚持锻炼对偏瘫恢复的影响:

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较满意,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应配合功能锻炼。

2.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衰、颅内压增高、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时,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中风患者应注意防止褥疮,保证呼吸道通畅。

4.本病应重在预防,如有中风先兆,应加强防治。

二、生活调护:

1.慎起居劳累:

2.节制饮食:

3.避免精神刺激。

复习(5分钟),注意事项、生活调护(70分钟),总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中风的防治。

难点:

中风的防治。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1.高希言.针灸治疗学.第一版.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3.王雪苔.中国针灸大全.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6月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针灸治疗中风的注意事项。

2.治疗中风时应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课后小结(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程名称

针灸治疗学

年级

(2006)4年级

专业、层次

针英本科

授课学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方式

传统讲授

授课教师

邵素菊

授课章节或知识点

下篇第十章内科病证眩晕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

使学生了解眩晕发病的基本原因,眩晕在临床上各证型的表现特点,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选穴处方,为临床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了解眩晕的发病情况;熟悉眩晕的概念及病因病机。

2.掌握眩晕的辨证施治。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第二节  眩晕

一、概述: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觉症状。

二、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

本证与忧郁恼怒、恣食厚味、劳伤过度和气血虚弱有关。

三、辨证施治:

本病以头晕目眩、视物运转为主要表现。

(一)辨证:

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常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不足、肝肾阴虚。

(二)治疗:

治则:

肝阳上亢者平潜肝阳,清头明目;痰浊上蒙者健脾除湿,化痰和中;气血不足调理脾胃,补益气血;肝肾亏虚者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处方:

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

加减:

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痰浊上蒙加中脘、丰隆;气血虚弱加气海、足三里;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

四、临床体会:

主穴:

大椎、风池、合谷、行间。

配穴:

随症加减。

复习(5分钟),眩晕(70分钟),小结(5分钟)。

采用理论讲授、提问、讨论及自学交互的方式进行。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眩晕的辨证施治。

难点:

眩晕的辨证施治。

主要教学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