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3393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班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找规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1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品白、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课前预习

课本第85页做一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图形学具、多媒体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课件出示同学们过六一的情境图,并配上(快乐的节日)这首音乐。

师:

同学们,你们看看大屏幕上的小朋友们是怎么过六一的?

现场布置的漂不漂亮?

你们想不想也布置那么漂亮的地方过六一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布置。

揭示课题---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学

观察例题图

图上有哪些图形?

你能找出几种?

它们分别是怎么排列的?

把自己找出的图形说给同桌,并用学具把你找出的图形摆给同桌看。

看谁找到的最多。

3、展

 

挑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看到的图形,并把它们的排列规律边说边在投影仪摆出来。

 

4、讲

1、彩旗。

△▲△▲△▲△▲△▲△▲△▲

彩旗是按一面白色一面黑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2、彩花

○●○●○●○●○●○●○●

彩花是按一朵红色一朵紫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3、灯笼

灯笼是按一个红色两个蓝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4、学生

学生是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画面上的彩旗、彩花、灯笼都是按照不同颜色有规律地排列。

5、练

1、书上第89页第一题

2、书上第89页第四题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

彩旗是按一面白色一面黑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彩花

○●○●○●○●○●○●○●

彩花是按一朵红色一朵紫色依次重复排列下去的。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班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2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由图形的变化规律探讨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的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数量的变化规律;掌握数字的变化规律。

课前预习

书上第86页做一做第1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投影、小棒、多媒体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找规律,发现规律。

(从图形中去看形状的变化、数量的变化,发现规律)

2、学

 

自主观察例2例题图

和同桌说一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这些物体是从什么变化形成规律的。

 

3、展

 

挑学生上台汇报。

1、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2、这些物体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4、讲

 

精讲

第一组图:

用碗摆的

碗的个数是2、3、2、3、2、3、。

这样变化的。

第二组图:

母鸡和小鸡图

这一组是按1只母鸡、3只小鸡的顺序排列的。

从数量上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观察下面的数字,是按1、3、1、3、1、3.。

这样的规律变化的。

 

5、练

 

1、书上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2、练习二十第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第一组:

碗的个数是2、3、2、3、2、3.。

这样变化的

第二组:

按一只母鸡、3只小鸡的顺序排列的。

从数量上是按1、3、1、3、1、3.。

的规律变化的。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班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找规律—数字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3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找数字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计算找数字排列的规律。

课前预习

书上第87页做一做第1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学具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

12121----

□△□△□△----------

434343--------

¤◎◎◎¤◎◎◎¤◎◎◎

-------------------

每列的图形和数字都是按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

2、学

自主观察例3例题图

1、观察第一组图形的变化,和同桌互相交流,尝试用学具卡片边说边摆一摆。

2、第二组图形的变化,看一看途中对应的数字,找一找这行数的规律。

并在书上把空格处按规律继续填好。

自主观察例4

仔细观察,数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展

挑多名学生依次上台汇报展示和同桌的交流结果以及自己观察到的数字变化。

4、讲

例3教学

1、第一组图:

通过摆图形,发现正方形的个数不断增加,后一个图形总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正方形。

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3,相邻的两个数相差3

所以后面的数应该是36912151821

第二组图:

这行数每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2.

这两行数,每行数相邻两数的差都相等。

3、第一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5;第二行数,每相邻两个数相差4.

用多媒体展示出空白处的答案。

例4教学

第1朵花:

40+50=90

第2朵花:

30+40=70

第3朵花:

20+40=60

所以这组图中每朵花中3个数是按下面花瓣上的数和右上方花瓣上的数的和等于左上方花瓣上的数的规律排列。

5、练

1、书上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练习二十的第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字的变化规律

(1)36912151821

(2)1197531

相邻的两数相差3每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2

 

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表找规律导学案

学校

班级

一()班

主备人

参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找规律—变化规律

课时—总课时

4-4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出失误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运用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预习

书上第88页做一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小圆片

导学流程

导学步骤

具体内容

复备栏

1、导

多媒体出示:

一串美丽的珠子

有一串珠子,不小心被弄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

请你猜猜看。

2、学

投影出示例5图

自主观察例题图,这串美丽的手链掉了2颗珠子,仔细观察这串手链是按怎样的规律穿的。

用小圆片把手链的规律摆给同桌看。

3、展

挑学生上台汇报展示手链的排练规律。

并全班交流。

4、讲

投影出示例5图

这串手链是按2颗○、1颗●、2颗○、1颗●。

穿起来的。

 

○●

○○

●○

○●

○○

●○

5、练

1、练习二十的第4题;

2、练习二十的第9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变化规律

○●

○○

●○

○●

○○

●○

课后反思: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内容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

难点:

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学法指导

自主整理,合作复习

学习过程

一、合作学习

1、复习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100里有()位数,1在()位上。

讨论,合作完成。

2、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2)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学生口答。

3、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100四个数。

(2)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3)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讨论。

二、练一练:

(1)45的个位是几?

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讨论,汇报结果:

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

(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讨论,汇报结果:

11、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

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讨论,汇报结果:

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

它是几位数?

口答:

100,三位数。

4、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出示课本第93页第1题表格)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59○7158○8598○92

提出问题:

a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

b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

讨论,交流。

三、检测达标

1、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2、完成课本第9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3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交流,讨论。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

学习内容

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16-9=13-4=

12-8=11-6=9-6=

3+5=7+4=5+8=

学生口答完。

小组讨论怎样算的?

汇报结果: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2、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

讨论,交流汇报。

应注意三点:

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练一练:

1、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75-6=□974-20=□4

54+9=□337-8=□935+30=□5

2、综合练习。

让我们来比一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3、踩地鼠。

(1)54+6=50()

(2)73-20=71()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4)23+30﹥53()

4、智慧果。

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

开动脑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

谁先来试试?

()+62=68

()-40=53

76-()=70

54-()>50

5、课本第56页第4、5、6题,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1、分别请学生说一说在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指名说一说: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两痊数加整十数不进位

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不退位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小括号———要先算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

学习内容

复习图形、分类统计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

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过程与方法:

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几何图形和分类统计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复习

学习过程

一、复习过程:

1、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

(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拼一拼。

一、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1)该怎么分呢?

小组讨论,交流。

2、练习巩固,复习统计。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复习图形、分类统计

图形名称:

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

学习内容

复习人民币和找规律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加强学生对“人民币”“找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法指导

合作练习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过程:

1、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口答:

元、角、分。

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2)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3)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4)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5)总结进率。

2、练一练:

(1)1元2角=()角15角=()元()角

(2)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3)课本第96页第10题。

复习找规律。

(1)完成课本第96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1题。

 

(2)完成课本第97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3)完成课本第97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再找规律填数。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复习人民币和找规律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找规律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5课时

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

学校

备课日期

审核人

备课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讨论交流: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独立完成。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大家有什么收获?

自主交流汇报。

 

解决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