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反光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27196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的反光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德育的反光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德育的反光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德育的反光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德育的反光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的反光镜.docx

《德育的反光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的反光镜.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的反光镜.docx

德育的反光镜

德育的反光镜

——由学生作文引发的思考

袁英

【摘要】作文如做人。

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也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反光镜,由此分析德育的得失,引发我们在新形势下对德育工作的思考,联系学科特点,发挥作文的作用。

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作文反馈德育反光镜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作文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说,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

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

学生的作文,能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是个有心人,能从学生的作文中,反映出我们德育得失的信息,引领我们研究德育的新方向,改变德育的陈旧观念,实施德育的新举措,更好地培养适应新形势的时代新人,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德育面临时代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些成年人的价值观,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这些已经得到学生作文的反馈。

前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有同学写道:

“下了班,我开着宝马到了家,一按指纹门就开了”,“我雇佣了三个保镖、两个保姆,还有一个机械人”,“我当了庄园主,我有很多仆人,我说一句话就能挣一万多块钱”,“到那时我什么都不用干了,照样可以领工资,到处去旅游”,“我成了大公司的老板,我有很多钱”……这就是部分孩子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这其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我们部分青少年思想观念中多了奢华享受,少了艰苦奋斗。

我想,如果让我们中小学生都参加征文,这样的事例恐怕更多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与我们社会的大环境相联。

在现代社会中,大量的从未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产生了,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

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比美国、日本、欧洲国家都大。

这种贫富收入的悬殊,对人们的心理,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一种不平衡感,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进来了。

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就是青少年。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改善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上亿家庭发展利益的大事。

二、学校德育方法的粗糙带来的影响

德育方法是实施德育和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外界影响能否内化为学生自身内在的结构状态,关键在于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我曾经让学生畅谈“我能为班级做什么”的班会内容。

有的学生在交上来的作文本中这样写道:

“我能为班级管好纪律。

如果哪个同学违反纪律,我就一次罚他一元钱,充作班费”,“我就罚他打扫卫生一个星期”,“我建议老师让他罚抄作业”……由此可见,我们以前的德育是多么的简单粗糙,以致于在今天的学生的心中仍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推而广之,教师如果沿袭使用这种粗糙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显然是无法触及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造成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不稳定性。

三、德育教育要消除社会及传媒的不良影响

一般地说,高中学生已经能够独立生活和思考,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的同时,正试图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接受和适应社会。

但是,社会上消极腐朽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对人生的意义,价值取向提出质问。

在学生的作文《我所向往的……》一文中,学生向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神仙生活”,向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澳门、香港花花世界”……从一小部分的学生作文中所流露的这种思想意识,我们可以窥见,社会传媒、文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然而,后现代化的小说和庸俗低级的地摊文学同样地描写色情、性爱、凶杀、抢劫等,学生难辩优劣,于是乎沉湎于低级趣味中无法自拔。

卡拉OK、电视、电影、互联网影响极大,一小部分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黄、赌、毒、凶杀、暴力以及歪理邪说等不利因素,都可能抵消学校德育的正面作用。

作文是德育的一面反光镜,我们要从这面镜子中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

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

因此,对于新时期德育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齐抓共管形成德育链

为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我校已着手形成了学校领导亲自抓,尊重教育规律,率先垂范的领导作风。

德育工作中有预见性、系统性、原则性、创造性。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做到分工明确。

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处、、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覆盖社会、学校、家庭的工作机制,使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三教合一”,以巩固学校德育成果。

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通过网上家长学校、接待家长来访、电话家访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交流新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把校内和校外结合起来,切实强化社会实践活动,抓好社会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链。

同时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教材为载体,让学生读、听、思,用精彩的语言文字启发学生写作,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德育队伍

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时时处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爱岗爱生,与时俱进,培养良好的教风,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把课堂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做到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师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学生。

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就是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

从德育工作者自身来讲,要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信念。

应坚定地以德育为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锐意新课程改革,汲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以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感染人、团结人,构建新的理论和创立新的方式方法。

二是知识丰富,通晓教育规律,能以理服人。

三是品德高尚,以人格的魅力影响人。

四是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能与学生双向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协调组织、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整合自身的优势,能说、会写、善表达,通过“下水作文”,把自己的思想展示给学生,把自己的才华显露给学生,熏陶学生,耕耘好语文课堂这块主阵地,提升自己的品位和地位。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实施德育的氛围

近年来,各地、各学校在教育上加大了投入,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图书馆、阅览室的环境设施日益加强,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努力营造实施德育的氛围。

以往的说教、帮教、管教都不是教育的上乘之法,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文化陶冶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每一棵草木、每一条道路、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教育资源。

创设干净整齐、绿化优美、秩序井然的隐性德育环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寓德育于环境教育之中,如绿化校园、黑板报、名人名言、校风、学风、教风等为主要内容的隐性德育景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

“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利用宣传橱窗定期刊出时事政治、校园摄影、校园新貌等教育主题内容,使学生处处受到感染,时时受到教育,形成无声胜有声的隐性德育网络。

使德育工作在校园有声有色的开展。

我们认为,学生是天生的诗人,是天生的画家,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是天生的创造者!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潜藏着创造的天赋,或文学的,或艺术的,或科学的……我们教师教育的全部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学生潜在的创造天赋,拨动他们想要表达心声的琴弦,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

校园文化,正好为学生的写作开辟了广阔的天空,营造了德育实施的氛围。

总之,学生作文是德育的一面反光镜,它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资源,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总课题组.德育[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

[2]刘京穗主编.当代教育文献[C].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8.

2005-10-816:

14:

00

九妹

等级:

光明使者

权限:

普通用户

积分:

7936

金钱:

6968

声望:

753

经验:

7764

发帖数:

2790

注册:

2004年2月19日

资料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第1113楼

浅谈职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唐桂琴

在职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往往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把课文分解成一个句子、一个词,把有意义的课文变成枯燥的条条框框,不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滋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压制了学生掌握语言的欲望,使语言知识变得零散,不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

即使是教学中注意了整体教学,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在对文章大意整体理解后还是停留在原先的语法、词汇教学上,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不大。

因此课堂教学要在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所谓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一种能力,但无论这种能力多强,也不能算是一种真正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必须通过交际才能获得,只有把听、说、读、写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才能产生真正的交际能力。

因此,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我们应该钻研领会新教材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而把语言功能、意念、话题、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各方面因素结合起来的编写意图,把同一个话题安排在几个不同的教学阶段中,新旧交叉,循环反复,逐步深化。

我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目前在职业高中使用的英语教材(五年制高职及中职)都包含听力教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个Unit中的听力教材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这其中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并听懂听力材料。

在训练过程中应教学生如何去听,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听力技能,如理解mainidea和importantdetails;运用有助于理解的语言特征来理解;盼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

此外,教师可利用听力教材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鼓励学生大胆张口说英语,还可以让学生口头复述听力材料,说出其主要原因。

因为语言教学是不能把听说分开的,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听说结合在一起。

2.在课堂上进行专项口语练习

对于一个已经学过六七年英语的职业高中学生来讲,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应该具有简单的口语表达能力了。

教师可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专项口语练习,并注意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话题,鼓励学生张口去说,占用每节课的五分钟左右,只要长时间坚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教师首先要研究和发现最能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话题,而且话题的真实性要强,教师要通过做游戏、讨论、拟定情景让学生去对话、表演以及讲故事等方式进行,内容及语言要浅显生动,要能激发学生想开口的欲望,给他们创造开口练习的机会。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英语课外活动指的是学生课后练习听说语言的各种形式。

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把听说练习大量放在课堂进行是很不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听与说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听英语新闻和英语电视

以便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现代社会愈来愈重视交际,只要广大英语教师重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持之以恒,学生的交际能力一定会提高,也就更能适应社会。

[align=right][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014:

36:

55编辑过][/align]

2005-10-1014:

36:

00

九妹

等级:

光明使者

权限:

普通用户

积分:

7936

金钱:

6968

声望:

753

经验:

7764

发帖数:

2790

注册:

2004年2月19日

资料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第1114楼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圆的切线问题求解

张家港市第二职业中学徐贵金

[知识要点]在讲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重点是直线和圆相切的问题。

[典型例题]题1:

求经过点P(,-1)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

我请全班同学在下面做这道题,规定十五分钟后请人上黑板写出答案。

学生一:

(代数法)设直线方程为y+1=k(x-)

即kx-y-k-1=0

代入圆方程得(1+k)x-2k(k+1)x+(k+1)2-4=0

由解得:

k=

所以切线方程为:

学生二:

(几何法)因为直线和圆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设直线方程为y+1=k(x-)

即kx-y-k-1=0

有解得k=

所以切线方程为:

学生三:

(公式法)因为点P(,)在圆上

所以切线方程为:

很明显,三种解题方法中,第一种计算量大,第二种次之,第三种更简单。

[教师小结]这三种方法对这道题都好用,请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每种解题方法的适用范围。

(学生讨论几分钟后,教师总结)1.第一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它还适用与直线与所有圆锥曲线的相切、相交、相离问题。

2。

第二种方法只适用与直线和圆相切的问题。

3.第三种方法适用范围更小,它要求点一定在圆上,才能使用。

题2:

求经过点P(2,3)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

给了几分中思考后,我也选了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了他们的答案

学生一,学生二分别用的代数法和几何法,他们做出的答案一样:

切线方程为:

学生三直接套用切线公式,下面的学生很快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大家都一致认为前两位学生做的是正确的,并且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在大家都认为解题结束了时,我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思考]1.经过圆上一点做圆的切线可以做几条?

2.经过圆外一点做圆的切线又可以做几条?

学生很快回答出了上述问题。

我于是说:

“那你们刚解的题属于哪一种,应该有几个答案?

”学生开始讨论:

“对呀,应该有两条,怎么就只求出一条呢?

”同学们再次验正演算,没有出错!

问题出在哪呢?

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我建议他们作出图象,很快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

切线和轴平行,斜率不存在,当然求不出!

[教师小结]1.对于任何一道题,在解出以后,要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并及时总结哪种方法更好,更适用于所给条件。

2.题目解答完后,要认真检查过程是否完整,要擅于使用“数型结合”的数学思维方法,以便开拓自己的思维。

2005-10-129:

56:

00

九妹

等级:

光明使者

权限:

普通用户

积分:

7936

金钱:

6968

声望:

753

经验:

7764

发帖数:

2790

注册:

2004年2月19日

资料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第1115楼

数学+生活

季丽丽

作为一名职高的数学教师,使我更深的体会到了提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两年来的教育使我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而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生活,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怎样才能让数学走进生活呢?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一要求明确了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切切实实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感受。

一、联系教学典故,创设生活情境

在高一的教学内容中有等比数列,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我们就可以引用这样一个典故:

传说国际象棋是舍罕王的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发明的。

他把这个有趣的娱乐品进贡给国王。

舍罕王对于这一奇妙的发明异常喜爱,决定让宰相自己要求得到什么赏赐。

西萨并没有要求任何金银财宝,他只是指着面前的棋盘奏道:

“陛下,就请您赏给我一些麦子吧,它们只要这样放在棋盘里就行了:

第一个格里放一颗,第二个格里放两颗,第三个格里放四颗,以后每一个格里都比前一个格里的麦粒增加一倍。

圣明的王啊,只要把这样摆满棋盘上全部六十四格的麦粒都赏给你的仆人,他就心满意足了”,舍罕王听了,心中暗暗欣喜:

“这个傻瓜的胃口实在不算大啊”。

他立即慷慨的应允道:

”爱卿,你当然会如愿以偿的!

故事讲到这里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格子,计算一下要有多少麦子了,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国王上当了,接下来就可以回到这节课的主题上来。

我们知道,这位聪明的宰相所要求的麦粒总数,实际上是等比数列:

1,2,4,8...的前六十四项和,即二的六十四次方减一,为一个二十位的大数:

18,446,744,073,709,551,615。

这些麦粒究竟是多少呢?

如果一升小麦按150,000粒计算,这大约是140万亿升小麦,按目前的平均产量计算,这竟然是全世界生产两千年的全部小麦!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二、联系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我教学的是一个计算机班,在现代社会很多数据整理、数据统计都是有计算机来完成的,所以我在教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突发灵感来了一个“学生教老师,老师教学生”,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这部分内容中有好多概念,首先是中位数,而且是个简单的概念,由简单的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充分调动,我一问学生的教育欲就开始膨胀,开始告诉我定义怎样求,接下来由我总结并告诉他们怎样由折线图求中位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就这样我们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生活感染学生,生活感染教师

人的生活总需要那么一点激情,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更需要生活赋予的激情。

设想一下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在为一教室没有活力的学生上课,那么情况该有多糟啊!

所以我们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这样就能为自己找到生活与学习的动力。

人和知识都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的知识就好比一潭死水,作为自然科学的数学更离不开生活,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融入生活,数学才能更加美好。

2005-10-1311:

26:

00

九妹

等级:

光明使者

权限:

普通用户

积分:

7936

金钱:

6968

声望:

753

经验:

7764

发帖数:

2790

注册:

2004年2月19日

资料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第1116楼

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英语组李永清

著名的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说:

“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

”在他的潜心研究下,得出这样的结论:

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他对小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事实证明了这一结论。

的确如此,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

这句古老的谚语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

只有乐于去学习,去研究,才能真正地学深、学透。

而学生的乐于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诱导。

怎样才能使学生快乐学习呢?

那就得做教师的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

就像米卢的“快乐足球”观一样。

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结合自己三年来的英语教学。

似乎只有最近所上的那节英语课才让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寓教于乐所带给我和学生们的快乐。

课文的题目是:

SandandStone.它是Unit2FriendsandFriendship中的一篇阅读。

咋一看题目,同学们似乎不能把SandandStone和FriendsandFriendship联系起来从他们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们的疑惑。

于是,我趁此机会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

用“沙漠、打耳光、绿洲、沼泽、淹死、摸去、雕刻”这些词语和同桌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

当然,这些词语都曾出现在课文后面的单词表上,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那么陌生。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热烈的讨论。

五分钟过去了,从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小脑袋里一定有许许多多无奇不有的故事。

果真如此,很多同学主动走到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

有的很可笑,有的很感人。

使我吃惊的事,他们在短短的五分钟之内竟然能编出这么好的故事,他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的可以。

大家的故事得到了我和全班同学的充分肯定。

借大家乐此不惫的时机。

我又安排了下一个任务:

一桌的两位同学分别充当故事的口述者和口译者。

即:

英汉结合再次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这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同学们却很乐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一番快乐的讲故事中,同学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付出努力后的成功的喜悦。

此番景象煞是动人。

于是,我向大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既然大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么,大家一起阅读我们课本上的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SandandStone到底和我们讲的故事以及FriendsandFriendship有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又怀着好奇,带着兴趣融入了这篇课文的阅读中。

原来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时所发生的是事情。

此时此刻,我又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愉快的表情。

因为他们中有的同学编的故事与课文内容不谋而合。

大家通过阅读课文,得出这样的结论:

1)Wemustlearntowriteourhurtsinsandandtoengraveourbenefitsinstone。

2)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

当大家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让同学们以书面的形式把自己所编的故事用英语表达出来,已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真是其乐融融。

同学们在开开心心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受到了启发。

也许在将来的日子里,这节课将会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快乐教育的甜头。

2005-10-1714:

40:

00

九妹

等级:

光明使者

权限:

普通用户

积分:

7936

金钱:

6968

声望:

753

经验:

7764

发帖数:

2790

注册:

2004年2月19日

资料短消息编辑删除引用第1117楼

英语课堂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市二职中陆贤

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而烦琐的心理学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分为二种:

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

前者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主动发起的注意。

后者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生的注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是至关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英语水我们教师要根据两种注意的特点,灵活地掌握、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