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2719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docx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

专升本?

土木工程材料?

_08050350

[题型]:

单项选择

[分数]:

2

1.要想减小水泥混凝土的变形,应该()。

A.减少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

B.增加水泥用量,增加水灰比

C.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水灰比

D.增加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

答案:

A

2.过火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A.降低水化温度

B.引起膨胀破坏

C.消解速度过快

D.降低产浆量

答案:

B

3.通常气硬性胶凝材料都具有()的特征。

A.变形小

B.耐水性差

C.强度低

D.防火性差

答案:

B

4.可重复加热再生使用的树脂是()。

A.聚氨酯

B.有机玻璃

C.不饱和聚酯树脂

D.酚醛树脂

答案:

B

5.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A.密实堆积状态

B.绝对密实状态

C.自然堆积状态

D.自然状态

答案:

D

6.混凝土碳化的最大危害是导致()。

A.钢筋锈蚀

B.强度降低

C.抗渗性降低

D.收缩变形

答案:

A

7.表征建筑油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的指标是()。

A.针入度

B.延伸度

C.软化点

D.蒸发损失

答案:

D

8.建筑油沥青的平安性指标是()。

A.闪点和燃点

B.软化点

C.蒸发损失

D.针入度

答案:

A

9.水泥混凝土中假设含有较多的氯离子,就易造成()。

A.混凝土强度降低

B.水泥水化变慢

C.钢筋腐蚀加剧

D.水泥腐蚀破坏

答案:

C

10.通常情况下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用()检验。

A.沸煮法

B.泡水法

C.蒸压法

D.回弹法

答案:

A

11.有较高抗碳化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可优先选用()。

A.普通硅酸盐水泥

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铝酸盐水泥

答案:

A

12.建筑塑料是在()使用。

A.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

B.粘流温度以上

C.低温下

D.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

答案:

A

13.比较以下四种材料,隔热保温性能更好的是()。

A.天然材

B.木材

C.烧结砖

D.水泥混凝土

答案:

B

14.六个规定频率吸声系数的平均值大于()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0.5

B.0.2

C.2.0

D.0.1

答案:

B

15.边长200mm的混凝土立体试件,其抗压强度应乘以换算系数()。

A.1.00

B.0.85

C.0.95

D.1.05

答案:

D

16.灰爆裂的原因指的是()。

A.过烧灰含量大

B.灰消解不完全

C.烧结粘土砖中有生灰颗粒

D.水泥的安定性不好

答案:

C

17.α型半水膏硬化后强度比β型半水膏要高的原因是()。

A.水化结晶程度低

B.水化结晶程度高

C.隙率较小

D.结晶颗粒大

答案:

C

18.材料的软化系数大说明该材料()。

A.耐水性优

B.防水性能好

C.硬度大

D.抗渗能力强

答案:

A

19.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角()。

A.≥900

B.>900

C.<900

D.≤900

答案:

D

20.亲水性材料的润湿角()。

A.>900

B.≤900

C.≥900

D.<900

答案:

B

21.硅酸盐水泥中C3S和C3A含量大时,其()。

A.水化放热量高

B.早期强度低

C.凝结硬化慢

D.膨胀变形大

答案:

A

22.一材料干重100g,体积为

吸饱水后重120g,其质量吸水率为()。

A.30%

B.36%

C.16.7%

D.20%

答案:

D

23.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为()。

A.不迟于60分钟

B.不早于60分钟

C.不早于45分钟

D.不迟于45分钟

答案:

C

24.要求对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进展隔断时,应选择()的材料。

A.轻质多

B.轻质疏松

C.厚重密实

D.薄质纤维

答案:

C

25.对用于吸水基层的砌筑砂浆,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和()。

A.水泥强度,水灰比

B.水灰比,水泥用量

C.水泥用量,灰膏用量

D.水泥强度,水泥用量

答案:

D

26.构造设计时,软钢应以()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A.极限抗拉强度

B.比例极限强度

C.屈服强度

D.冷拉强度

答案:

C

27.甲、乙两直径一样的钢筋,在冷弯试验时的弯曲角度一样,但甲的弯心直径较小,那么两钢筋的冷弯性能()。

A.甲较好

B.乙较好

C.不能比较。

D.一样

答案:

A

28.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应优先选择()。

A.铝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硫铝酸盐水泥

答案:

B

29.低温环境下承受动荷载的构造钢材更应具备良好的()。

A.冲击韧性

B.冷弯性能

C.强度性能

D.可焊接性能

答案:

A

30.夏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宜使用()。

A.早强剂

B.发泡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答案:

C

31.对于现浇混凝土工程最适宜选择()。

A.高铝水泥

B.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硅酸盐水泥

D.复合硅酸盐水泥

答案:

C

32.作为防水材料,()更适合于炎热及辐射强烈的地区。

A.SBS改性沥青

B.焦油沥青

C.10号建筑沥青

D.APP改性沥青

答案:

D

33.通常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表示。

A.抗渗等级

B.润湿角

C.软化系数

D.饱和吸水率

答案:

C

34.混凝土的变是指混凝土()。

A.的瞬时弹性变形

B.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C.的塑性变形

D.B+C

答案:

B

35.()不属于活性混合材畴。

A.生灰

B.矿渣粉

C.粉煤灰

D.火山灰

答案:

A

36.除了振捣密实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外,还可用()的法。

A.引入密闭微气泡

B.增加砂率

C.增加水泥用量

D.减少粗骨料

答案:

A

37.以下耐热性能较差的材料是()。

A.聚氯乙烯

B.建筑瓷

C.钢材

D.混凝土

答案:

A

38.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主要会影响到水泥的()。

〔I水化活性的发挥;II早期强度;III凝结硬化速度;IV抗碳化能力;V耐硫酸盐腐蚀性。

A.I、II、IV

B.I、II、III

C.II、IV、V

D.II、III、IV

答案:

B

39.()是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最好的一种活性掺合料。

A.磨细灰

B.磨细英砂

C.磨细灰

D.硅灰

答案:

D

40.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的意义在于()。

A.评价其早期胶结能力

B.表征其早期强度

C.控制其早期变形

D.给予混凝土充分的施工时间

答案:

D

41.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越细()。

A.变形越小

B.抗渗性越好

C.强度越高

D.水化越快

答案:

D

42.()更适合于寒冷地区。

A.10号建筑沥青

B.SBS改性沥青

C.APP改性沥青

D.焦油沥青

答案:

B

43.对钢材进展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处理是为了提高其()。

A.抗拉强度σb

B.冲击韧性Ak

C.伸长率δ5

D.屈服强度σs

答案:

D

44.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和()划分的。

A.抗压强度平均值,强度标准差

B.变异系数,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

C.抗压强度平均值,变异系数

D.强度标准值,抗压强度平均值

答案:

C

45.水化过程中产生较大膨胀的材料是()。

A.水玻璃

B.生灰

C.建筑膏

D.硅酸盐水泥

答案:

B

46.C40表示的是混凝土的()等于40MPa。

A.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

B.立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C.抗压强度

D.立体抗压强度

答案:

B

47.消除过火灰的危害主要采取()的措施。

A.用开水消解

B.伏消解

C.磨细后消解

D.降低煅烧温度

答案:

B

48.憎水性材料的润湿角()。

A.>900

B.≥900

C.<900

D.≤900

答案:

A

49.工程材料试验中常采用排液法求得砂、的()。

A.密度

B.堆积密度

C.近似密度

D.体积密度

答案:

C

50.砂在细度模数一样时,其级配()。

A.与细度模数没有关系

B.不一样

C.不一定一样

D.一样

答案:

C

51.导致建筑油沥青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都降低的组分是()。

A.蜡

B.地沥青质

C.油分

D.树脂

答案:

A

52.材料的软化系数用于表征材料()。

A.在一定温度下的强度

B.防水渗透的性能

C.抵抗水破坏的能力

D.在水中的硬度

答案:

C

53.在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假设膏掺量过多,那么易发生()。

A.较大收缩变形

B.体积安定性不良

C.快凝快硬现象

D.硫酸盐腐蚀

答案:

B

54.砂的细度模数在()围时定义为粗砂。

A.3.7~1.6

B.2.2~1.6

C.3.0~2.3

D.3.7~3.1

答案:

D

55.蒸压硅酸盐砌块不宜用于()的建筑部位。

A.长期受热超过200℃

B.急冷急热

C.有酸性介质侵蚀

D.A+B+C

答案:

D

56.边长100mm的混凝土立体试件的破坏荷载为480kN,其抗压强度为()MPa。

A.50.4

B.45.6

C.48.0

D.52.8

答案:

B

57.普通砼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天的立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A.3、7、28

B.7、28

C.3、28

D.28

答案:

D

58.以下建筑材料中,()的防火性能最差。

A.铝酸盐水泥

B.聚苯乙烯

C.硅酸盐水泥

D.水玻璃

答案:

B

59.可以减缓大体积混凝土热膨胀破坏的外加剂是()。

A.速凝剂

B.早强剂

C.减水剂

D.缓凝剂

答案:

D

60.木材在枯燥过程中的变形()。

A.弦向最大

B.纵向最大

C.径向最大

D.各向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类]:

专升本?

土木工程材料?

_08050350

[题型]:

多项选择

[分数]:

2

1.在新拌混凝土拌和物中增加用水量,可使混凝土()。

A.变形增加

B.抗渗性增强

C.流动性增加

D.强度提高

E.密实度提高

F.耐久性降低

答案:

A,C,F

2.建筑钢材随着碳含量的增加,()。

A.强度先增加后降低

B.可焊性降低

C.冲击韧性下降

D.脆性增加

E.硬度降低

F.伸长率增加

答案:

A,B,C,D

3.通常塑料由()等所组成。

A.固化剂

B.树脂

C.增塑剂

D.填充剂

E.润滑剂

F.稳定剂

答案:

A,B,C,D,E,F

4.水玻璃的用途有()。

A.加固土壤根底

B.配制速凝防水剂

C.配制耐酸砂浆及混凝土

D.配制耐碱砂浆及混凝土

E.配制耐热砂浆及混凝土

F.用做防水材料

答案:

A,B,C,E

5.硅酸三钙与水反响生成()等产物。

A.水化硅酸钙凝胶

B.氢氧化钙

C.水化硫铝酸钙

D.水化铝酸钙

E.硅酸钠

F.氧化钙

答案:

A,B

6.隔热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有()。

A.烧结实心粘土砖

B.加气混凝土

C.建筑膏板

D.中空玻璃

E.轻骨料混凝土

F.水泥混凝土

答案:

B,C,D,E

7.通常用于建筑防水的材料有()。

A.合成橡胶

B.木材

C.有机树脂

D.沥青混凝土

E.沥青及改性沥青

F.普通水泥混凝土

答案:

A,C,E

8.减缓大体积混凝土外温差的措施有()。

A.使用缓凝剂

B.增加单位用水量

C.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D.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E.用局部粉煤灰取代水泥

F.混凝土部设置冷却水管

答案:

A,C,D,E,F

9.塑料可用于生产()等产品。

A.建筑涂料

B.建筑门窗

C.构造梁柱

D.防水密封材料

E.建筑幕墙

F.管道管线

答案:

A,B,D,E,F

10.硅酸盐水泥易受腐蚀的根源是其中含有易受腐蚀的()。

A.CaCO3

B.水化铝酸钙

C.CaO

D.C3A

E.水化硫铝酸钙

F.Ca(OH)2

答案:

B,F

11.木材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随含水率的增加()。

A.体积收缩

B.体积不变

C.强度下降

D.强度增加

E.强度不变

F.体积膨胀

答案:

B,E

12.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应满足()的要求。

A.粘聚性

B.保水性

C.耐久性

D.力学强度

E.经济性

F.流动性

答案:

A,B,F

13.通过蒸养、蒸压等水热合成式生产的硅酸盐建筑制品有()等。

A.粉煤灰砖

B.粉煤灰加气混凝土

C.烧结煤矸砖

D.水泥砖

E.灰砂加气混凝土

F.小型混凝土砌块

答案:

A,B,E

14.导致水泥被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水化产物中的()。

A.水化铝酸钙

B.水化铁酸钙

C.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D.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E.Ca(OH)2

F.C-S-H凝胶

答案:

A,E

15.在梁、柱等建筑构件上主要利用的是木材的()强度等来承受荷载。

A.顺纹抗压

B.横纹抗压

C.抗剪

D.横纹抗拉

E.抗弯

F.顺纹抗拉

答案:

A,E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