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243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docx

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争做班级小主人

活动1:

班费收支细打算

一、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表格的一般结构,学会简单表格的设计和建立

2.学会使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学会使用Excel排序、分类汇总等功能进行数据统计

4.了解表格修饰的原则,学会表格修饰的方法

5.学会基本的表格编辑方法

6.初步掌握表格打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数据表格

2.能够运用多种输入方法和技巧,快速准确地输入数据

3.能够根据表格修饰的原则,合理地调整修饰表格

4.通过活动,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2.通过修饰表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公式的复制,单元格的引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边学边练

本活动的重点是公式的运用,对于公式的教学,要注意讲解公式输入的不同方法和技巧,保证公式输入的准确性,在介绍公式的复制时,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使用公式复制数据的好处,同时注意分析复制公式后单元格引用发生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收集了上学期的班级班费收支情况的文字材料,大家是不是早想把它输入到电脑里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完成这个任务。

二.讲授新课

1.输入收支数据

[教师示范]

启动EXCEL软件,打开收支表。

[教师讲解]

对照收支表,介绍表格的结构。

由表格标题、表头、数据和落款4个部分组成。

[学生操作]

(1)参照“加工坊”,输入表格标题名称和栏目名称。

(2)在A3单元格输入“06213”,按Enter键。

观察该单元格的显示内容。

[提出问题]

为何输入“06213”,却自动显示“”?

[教师讲解]

原因:

Excel自动将输入内容转换为相应的默认的显示格式

日期的输入可以采用多种的方式,如“06213”、“”、“213”等均可以。

Excel会自动将输入内容转换为相应的默认的显示格式。

[学生操作]

请学生尝试多种日期的输入方式,掌握日期的默认的显示格式。

[提出问题]如果不喜欢这种显示的格式,能不能修改显示格式?

换句话说,Excel默认的显示格式能否修改?

如何修改?

[学生操作]

参照“加工坊”,继续输入“日期”列、“收支事项”列数据。

[提出问题]

在“经办人”列,有“王飞飞”、“黄忆军”等数据多次出现,有没有快速输入技巧,一次输入成功呢?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操作并讲解,如何在不连续的单元格中一次输入相同的数据。

[归纳总结]

在不连续的单元格中一次输入相同的数据的方法:

三步走

第1步:

利用Ctrl键,选定单元格。

第2步:

输入文字。

第3步:

按CtrlEnter键,实现快速输入。

[学生操作]

参照“加工坊”和教师的示范,完成“经办人”列的数据输入。

[学生操作]

继续输入完成收支表的其他数据的输入和落款的输入,并保存。

2.计算收支结余

[提出问题]

如何计算结余?

计算方法:

本次结余=上次结余+本次收入-本次支出

[教师示范]

在F4单元格输入计算公式“=F3D4-E4”,按Enter结束。

提醒学生注意:

输入公式前,不要忘记输入“=”号,否则输入的仅仅是文字,而不是计算结果。

[学生操作]

计算F4单元格的结余。

再次提醒学生注意:

输入公式前,不要忘记输入“=”号。

[学生操作]

尝试完成其它单元格的结余计算。

[提出问题]

F5至F9单元格结余的计算方法和F4一致,能不能利用复制公式的办法,快速实现计算呢?

[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尝试操作。

[教师示范]

利用拖动填充柄,快速实现了复制公式

[得出结论]

利用填充柄,不仅可以快速的复制文字、数值,也可以复制公式。

[观察思考]

(1)选中F4至F9的任一单元格,在编辑栏看到的是数值还是公式?

为什么?

(2)看到的公式一样吗?

为什么?

[回答问题]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分析讲解。

[提出问题]

为什么在公式中不使用具体的数值而是使用单元格地址?

[学生阅读]

请学生阅读“知识库”单元格引用的内容,并在计算机上尝试操作,区别单元格地址引用和具体数值的不同,体会使用公式法输入数据的好处,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3.修饰收支表格

首先让学生明确修饰表格的基本原则,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表格进行修饰。

4.打印收支表格

通过打印设置和打印预览,将修饰好的班费收支表打印输出。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页的“创新园”第2题,计算出人口密度。

三.小结

1.表格的一般结构。

2.数据输入的方法和技巧。

3.公式的组成,使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快速填充有规律的数据和复制公式的方法

第一单元争做班级小主人

活动2:

班级评比力争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知道不同类型的数字有不用的输入方法。

(2)了解Excel的排序、分类汇总等数据统计功能。

2、技能性目标 

(1)掌握各种数字的输入方法,掌握冻结窗口等输入技巧。

(2)学会使用Excel排序、分类汇总等功能进行数据统计。

(3)学会多表之间复制数据。

(4)进一步熟悉表格修饰的方法。

3、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

(2)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在数据统计中的高效和快捷。

(3)通过修饰表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数字的输入。

2、使用Excel排序。

3、分类汇总功能的使用。

 难点:

1、分类汇总。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每周我们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班级卫生打扫工作,并且学校会在公告栏公布检查结果,当然在检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检查得分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统计和比较,最后再评出卫生优秀的班级,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一个表格的相关操作来学习以上内容。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1、设计检查统计表并输入数据

     教师展示示范表格,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构思检查统计表。

     ①、教师演示:

     更改工作表名:

     操作过程:

在工作表名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上选择“重命名”菜单命令,输入新的工作表名即可。

     输入编号数字:

      操作过程:

选中“编号”列的A3单元格,选输入法为英文输入法,先输入单引号,再输入01,回车,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所有编号的快速输入。

      冻结窗口输入技巧:

      操作过程:

单击选中A3单元格,选“窗口”下的“冻结窗口”命令即可。

      ②、学生练习:

      建立检查统计表。

(更改工作表名,输入表格标题,表头标题,编号,并练习冻结窗口操作)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2、计算合计得分

     学生示范:

请一位学生使用求和功能和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合计成绩的计算。

     3、统计小组成绩。

     教师提问:

若要公平的比较各小组的成绩,是应该求小组成员的合计得分还是平均分?

     学生回答:

应该求平均分,因为各小组的人数可能不同。

      教师示范:

先按组别排序,再分类汇总求平均。

      说明:

先按组别排序的目的是使各组同学能够分组排序,使下一步的分类汇总操作能正确进行。

“分类”的含义是按组别分类,组别相同的属一类,“汇总”包括多种方式,有求和汇总、求平均汇总等。

     补充:

介绍使用AVERAGE()平均值函数分步统计各组平均值的方法。

     学生练习:

仿照教师操作,完成合计成绩和各组平均值的计算。

 第三环节:

巩固和自主探究

     1、教材20页“创新园”的第1题,通过排序找出个人前3名。

     2、教材20页“创新园”的第2题,使用平均值函数AVERAGE()统计各小组的平均值和班级总平均值。

     3、阅读“知识库”中“1、数字的输入”,尝试各种数字的输入方法。

第 四环节:

小结

     1、在Excel中,不同类型的数字,有不同的输入方法。

     2、输入大量数据时,为保证表头标题等始终可见,可以使用冻结窗格的技巧。

     3、使用分类汇总功能,可以分类统计出相同类别数据的总和、平均值、数据个数、最大值、最小值等。

但在分类汇总前有时需要先进行排序,使得数据能够按需分组排列。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以学生为中心,以亲身感受练习为主线,以布置和指导预习为起始环节。

这有利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提早进入学习过程;利于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学习过程;利于减轻教师课堂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第二单元担任健康观察员

活动1:

收集健康数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沟通能力。

(2)学会简单的编辑、修改工作表。

(3)正确输入数据,保存文件。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信息收集的过程。

(2)掌握一定的电子表格规划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认真他细地完成活动任务。

(2)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相互了解,学会关心同学。

(3)引导学生关注和重视健康,及早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对应问卷调查的数据项目,设计好电子表格的栏目名称,正确无误地输入班级同学的各项身体健康数据。

2、教学难点:

复制、修改第一单元保存的“班级评比表”,建立本单元需要的班级同学名单表。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从儿童时期迈入青春期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的成长和发育状况,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在班级中,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生长方面的变化。

有的同学明显长高了,也更健壮了;也有些同学因为营养结构不合理,又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形态很不令人满意;也有的同学因为用眼不卫生,不知什么时候就配上了眼镜……上节课给每位同学发放了身体健康调查表,这节课要求同学们把上节的调查的各项数据输入到Excel电子表格中,这节课任务的完成影响到后面我们几节课的完成。

【新知探求】:

任务一:

建立班级名单表

教师演示:

教学步骤:

1、打开上一节课的检查统计表,复制上一节课的编号和姓名两列;

2、新建工作簿,粘贴编号和姓名;

3、修改工作表:

双击左下角的位置的sheet1表名,改为“身体健康数据收集表”;

4、删除一些不要的行;

5、排序:

按编号进行排序,完成班级编号和名单表的建立;

6、保存所做的“身体健康数据表”。

任务二:

设计统计项目

学生按照课本上加工坊的内容操作:

1、为“身体健康数据表”添加项目,在编号和姓名的列后添加性别、左眼视力和右眼视力,身高、体重,如:

2、在第一行前插入一行,为了添加标题;

3、用常用工具栏上的“合并居中”按钮合并A1:

H1的所有单元格,输入表题“八(3)班同学身体健康数据收集表”;

4、选中整个工作表,设置单元格文字居中。

5、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保存工作薄。

教师演示:

?

插入行和列,删除行和列的操作(鼠标右击,快捷菜单中进行操作)。

?

设置单元格文字居中(鼠标右击,快捷菜单中进行操作)。

任务三:

输入调查数据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将班级同学各项身机健康数据输入到“身体健康数据收集表”中。

注意点:

1、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2、注意操作过程中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