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12302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1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docx

通讯工程技术交底

XXX通讯管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编号:

工程名称

XXX

施工单位

施工部位

XXX街

施工内容

通讯管道工程施工

交底负责人

施工期限

年月日至

年月日

交底内容:

1概述

XXXX街通信管道在XX路-XXX街段双侧布置,管位分别位于中东49米、中西49米;在XXX路~XXX路段单侧布置,管位位于中西38.5米;在XXX街~XXX路段单侧布置,管位位于中东49米。

正常路段开挖施工,现状道路、过河及燃气管道时定向顶管施工。

本次设计XXX街为城市主干路,正常路段开挖施工,XXX路~XX街及XXX路~XXX路段通信管道双侧布置,每侧管孔数15根(5根*3层):

10根PE7孔梅花管,5根PVC-U110双壁波纹管;XXX路~XX路、XXX街~XXXX路段通信管道单侧布置,管孔数32根(8根*4层):

22根PE7孔梅花管,10根PVC-U110双壁波纹管。

2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基础浇筑→排管敷设→管道包封→人(手)孔砌筑→沟槽回填。

3施工工艺

3.1沟槽开挖

(1)沟槽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沟槽断面图开挖,沟槽开挖长度以整井段长度控制,即一个或数个井段一次性开挖。

(2)在进行沟槽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机械挖土时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槽底预留15~20cm厚土方作为人工修理,以免基底土壤被扰动,沟槽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3%。

②挖出的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堆土应堆在距槽边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以确保沟槽边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③管沟开挖时,与其他管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注意原有管线的安全。

④挖掘通信管道沟(坑)时,严禁在有积水的情况下作业,必须将水排放后进行挖掘工作。

⑤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以及热力、燃气、雨(污)水等管线的检查井、雨水口及测量标志等设施。

⑥横穿车行道的管道沟应支撑护土板,支撑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木撑板构件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长度不宜小于4m;

2)横梁或纵梁宜为方木,其断面不宜小于150mm*150mm;

3)横撑宜为圆木,其梢径不宜小于100mm;

2、撑板支撑的横梁、纵梁和横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横梁或纵梁不得小于2根横撑;

2)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1.5~2.0m;

3)撑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小于1.5m;

4)横撑影响下管时,应有相应的替撑措施或采用其他有效的支撑结构;

3、撑板支撑应随挖土及时安装

4、横梁、纵梁和横撑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梁应水平,纵梁应垂直,且与撑板密贴,连接牢固;

2)横撑应水平,与横撑或纵梁垂直,且支紧、牢固;

3)采用横排撑板支撑,遇有柔性管道横穿沟槽时,管道下面的撑板上缘应紧贴管道安装;管道上面的撑板下缘距管道顶面不宜小于100mm;

4)承托翻土板的横撑必须加固,翻土板的铺设应平整,与横撑的连接牢固。

⑦沟槽开挖时如遇与其它管道冲突,可调整通信管道的坡度,但不得改变坡向。

⑧沟槽开挖完成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沟槽底土基压实度不小于93%,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3)通信管道沟底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其沟底宽度应为混凝土包封层的宽度+工作面宽度(2*300)。

沟槽开挖断面图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土方

±20

两井之间

3

用水准仪测量

石方

+20、-200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挂中线用钢尺量测,每侧计3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规定

两井之间

6

用坡度尺量测,每侧计3点

3.1.4基础包封施工

(1)基础包封采用8cm厚C30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符合要求,无离析现象。

(2)通信管道基础包封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不应大干±10mm:

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0mm。

(3)为方便侧墙包封模板安装,基础包封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加宽200mm(即每侧各加宽100mm)。

基础包封宽度和厚度不应有负偏差。

(4)接入人(手)孔时,应做2米长8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钢筋应搭在窗口墙上且不小于100mm。

(5)基础包封浇筑的混凝土应捣固密实,初凝后应覆盖土工膜、草帘等物并洒水养护。

基础包封模板拆除后,基础侧面应无蜂窝、掉边、断裂及欠茬等现象,如发现有上述缺陷,应进行认真的修整、补强等。

如发现上述缺陷严重时应进行返工处理。

基础的混凝土应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及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6)基础包封达到养护龄期后及时对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边线进行测量放样,弹好墨线,为管道敷设提供基准线。

3.1.5管道敷设

管材选用聚氯乙烯PVC-U110双壁波纹管和PE7孔梅花管,PVC-U110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小于8KN/㎡,管材的规格和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

管道基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安装前对管材逐根检查,有无裂纹、弯曲质量等缺陷,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不能使用。

凡规定必须进行管道变形检测的断面,必须事先量出该管道断面实际直径尺寸,并做好标志。

(3)下管采用人工进行,人工下管时,可由地面人员将管材递给沟槽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放至沟槽,严禁将管材由槽顶滚入槽内。

(3)通信管道在人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7米,车行道下覆土不小于0.8米。

管道进入人(手)孔处的管道基础底,距人(手)孔基础顶不应小于0.5米,管道包封顶距人(手)孔上覆底不应小于0.3米,人孔内通信管道高度不宜小于0.5米。

(4)通信管道坡度正常段应为3‰~4‰,不得小于2.53‰;局部路口为躲避排水管道埋深较大时,可增加坡度和人孔内管道高差,特殊路段可调整管道高程、坡度,以免与雨污水管线冲突,管道坡度尽量与排水坡度一致。

特殊情况通信管道两端可向下弯曲,弯曲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弯管道的转向角θ应尽量小,同一段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及S形弯)或弯曲部分的转向角θ>90°的弯道管(即U形弯)。

(5)管道进入人(手)孔时,管口不应凸出人(手)孔内壁,应终止在距墙体内侧100mm处,并应严密封堵,管口做成喇叭口。

管道基础进入人(手)孔时,在墙体上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40mm。

(6)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PVC-U110双壁波纹管采用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PE7孔梅花管采用中性胶合黏剂套管连接,最小粘度为500MPa·s,应插到底,挤压固定;承插式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②塑料管材标志面应朝上方。

③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错开距离不宜小于300mm;弯曲管道弯曲部分的管接头应采取加固措施。

④波纹管组成管群应间隔3m左右用勒带绑扎一次,梅花管采用配套支架分层排列整齐。

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整体绑扎;大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绑扎,然后整体绑扎。

⑤塑料管的切割应根据管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裁管刀,管口断面应垂直管中心,平直、无毛刺。

⑥进行连续作业时,先检查密封圈是否完好,并将承插的内、外口清理干净,不得残留淤泥杂物,然后将密封圈放置在承插1:

1的中间一个波纹槽内,方向不应放反,在承口内涂少量肥皂水,将插口端对准承口插入,直至牢固为止。

将B管插口插入A管承口的示意图

⑦管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进入人孔时多孔管之间应留50mm空隙。

两个相邻人孔之间的管位应一致,且管群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6)排管施工完成后所有管道的头部应用棉布填塞、包头,并用铁丝扎紧,以保证管道内没有杂物影响以后穿电缆。

3.1.6M15水泥砂浆填充

管道间隙采用M15砂浆填实,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实验后确定的各种配比并严格按规定进行配置。

水泥砂浆浇筑完毕经初凝(约lh)后,应覆盖土工膜、草帘等物并进行洒水养护。

3.1.7管道包封

M15水泥砂浆填充完成后侧墙及顶板采用混凝土全包封,两侧及管上方混凝土包封厚度均为8cm。

管道包封混凝土采用钢模板支撑体系,钢模在加工场按图集和图纸配制,经检查合格后运至现场安装。

模板安装前应打磨干净,涂刷脱膜剂。

模板安装高程、位置应准确,整体平顺,安装完成后经监理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包封混凝土浇筑。

5.1.8包封混凝土浇筑

砼浇筑采用水平分铺筑层浇筑,浇筑层厚控制在0.4m,考虑砼浇筑时对模板侧压力,防止模板变形,每层砼浇筑时间控制在1h。

浇筑时,人可以下到仓内的,振捣工下至仓内平仓振捣;人无法下到仓内的,振捣工站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振捣作业。

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砼振实而与下面砼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砼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出现的空隙。

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以砼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棒插点按梅花型排列,以免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大于60cm。

振动棒使用时,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接地极引上线、预埋件等。

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对于拌和物不能直接到达的边、角等部位,采用人工平仓、捣实。

振捣作业在砼初凝前进行。

3.2人(手)孔施工

3.2.1基槽开挖

人(手)孔基槽与排管沟槽开挖同步进行,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槽,开挖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分区、分段施工。

基槽开挖放坡同排管沟槽,相应扩大即可,土方全部运走,基槽边不允许堆土,土方回填时回运土回填。

根据实际情况本工程划分施工段,各施工段同时流水施工,施工段之间的连接必需步调一致保证顺利进行。

每段施工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施工前首先要搭好围护,清除障碍,平整场地,将地表覆土运走,放好基槽开挖线,临时道路安排一辆铲车随时平整,修理,汽车上路做好防尘、及清洁工作,做好冬季施工措施的准备工作。

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20cm土层人工清底找平,从而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

土方开挖前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在基坑2米范围内严禁堆土,基坑周围用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高出自然地坪1.2米,栏杆刷警示漆,悬挂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警示灯。

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仍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材料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基坑下施工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下人通道设在基槽开挖宽敞地段不影响正常施工,采用脚手架管搭设,双管踏步,两道扶手高1.2米,坡度为1:

0.6,悬挂安全通道标志。

3.2.2人(手)孔基础施工

(1)本工程人孔分为砖砌中号直通型人孔、砖砌中号三通型人孔、砖砌中号四通型人孔;手孔采用砖砌70*90手孔井。

人孔采用30cm厚C30混凝土基础,手孔采用12cm厚C15混凝土基础。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塌落度符合要求,无离析现象。

(2)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00KPa。

人孔基础采用木模板,模板外上下各一道水平向方木背肋,背肋底部用短钢筋加固,顶部采用横向方木钉子钉牢。

手孔基础模板采用15*15方木,方木外侧用短钢筋加固,间距2m。

基础支模前,必须校核基础形状、方向、地基高程等。

(3)人(手)孔基础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其外形偏差应不大于±20mm,厚度偏差应不大于±l0mm。

(4)基础的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浇灌混凝土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草等物,并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挖好积水罐安装坑,其大小应比积水罐外形四周大100mm,坑深比积水罐高度深100mm;基础表面应从四周向积水罐做20mm泛水(如下图)。

(5)基础浇筑的混凝土应捣固密实,初凝后应洒水养护。

垫层模板拆除后,垫层侧面应无蜂窝、掉边、断裂及欠茬等现象,如发现有上述缺陷,应进行认真的修整、补强等。

如发现上述缺陷严重时应进行返工处理。

基础的混凝土应表面平整、无断裂、无波浪、无明显接茬及欠茬,混凝土表面不起皮、不粉化。

3.2.3墙体砌筑施工

人(手)孔、通道内部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墙体的垂直度(全部净高)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墙体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0mm。

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的内外侧应用1:

2.5水泥砂浆抹八字(如下图)。

抹墙体与基础的内、外八字角时,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基础与墙体抹八字

人(手)孔四壁采用非粘土砖砌体结构,墙体砌筑采用M10水泥砂浆,严禁使用掺有白灰的混合砂浆进行砌筑。

人(手)孔、通道墙体的预埋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穿钉的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穿钉与墙体应保持垂直。

②上、下穿钉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应大于5mm,间距偏差应小于10mm。

③相邻两组穿钉问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偏差应小于20mm。

④穿钉露出墙面应适度,应为50~70mm;露出部分应无砂浆等附着物,穿钉螺母应齐全有效。

⑤穿钉安装必须牢固。

⑥拉力(拉缆)环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与对面管道底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

⑦拉力环露出墙面部分应为l00mm,安装必须牢固。

管道进入人(手)孔、通道的窗口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应呈圆弧状的喇叭口;人(手)孔、通道内的窗口应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

管道窗口外侧应填充密实、不得浮塞、表面整齐。

管道窗口宽度大于700mm时,或使用承重易形变的管材(如塑料管等)的窗口外,应加过梁或窗套。

人孔墙体砌筑完成后内外壁均采用2mm厚M10防水砂浆抹面。

手孔采用1:

2.5水泥砂浆抹面,内后15mm,外后20mm。

(7)人孔内的托板为四层。

人(手)孔内的托板、支架、拉力环及穿钉均采用金属材料,并作热镀锌处理。

3.2.4人(手)孔上覆施工

本工程上覆参见《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5178-2009),上覆混凝土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钢筋直径提高一级;人孔上覆厚度由200mm增大至250mm,手孔上覆厚度由120mm增大至150mm。

上覆钢筋制作与安装

①进场检验:

每批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必须符合GB/T99及JGJ95-95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原材复试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且见证取样数必须≥总实验数的30%,钢筋进场应按批检查和验收。

进场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热轧钢筋进场时每批由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应≤6个炉号、每炉号含碳量之差应≤0.02%、含锰量之差≤0.15%。

原材料实验报告单下部栏内必须填上“根据HRB400标准”,该组钢筋力学性能符合HRB400技术条件:

屈强比大于1.25,屈标比小于1.3。

③外观检验:

进场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带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漆污等。

直筋每1m弯曲度≤4mm(用凹形尺测量)

④力学性能: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⑤钢筋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及03G101、GB50204—2002规定执行,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设计变更洽商,掌握施工中结构变化情况。

⑥钢筋加工:

配料时在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有利于保证 加工安装质量,要考虑附加筋。

成型钢筋形状、尺寸准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弯曲点处不得裂纹和回弯现象。

⑦钢筋绑扎:

墙体钢筋绑扎先绑外侧,再绑内侧;顶板钢筋绑扎时先清理模板上面杂物,放出下层主筋间距线,按间距先放主筋,再放分布筋,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放上马凳再绑上层钢筋。

钢筋绑扎同时要注意预埋件、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钢筋保护层采用2.5cm厚垫块控制,呈梅花状布置,间距60*60cm。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绑扎骨架

宽、高

±5mm

尺量

±10mm

2

受力主筋

间距

±10mm

尺量连续5个间距

排距

±5mm

3

保护层厚度

底板、墙

±3mm

尺量

顶板

±3mm

4

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搭接

+10、5

尺量

锚固

±5mm

预制上覆安装就位前后,应用M10水泥砂浆座浆和封堵。

上覆、盖板外形尺寸、设置的高程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外形尺寸偏差不应大于20mm,厚度允许最大负偏差不应大于5mm,预留的位置及形状,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预制的上覆、盖板两板之间缝隙应尽量缩小,其拼缝必须用1:

2.5砂浆堵抹严密,不空鼓、不浮塞,外表平光,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人(手)孔、通道内顶部不应有漏浆等现象,板间拼缝抹堵见下图。

板间拼缝断面图

上覆、盖板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以后,方可承受荷载或吊装、运输。

上覆、盖板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上覆、盖板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应用1:

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八字抹角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元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上覆、盖板与墙体抹角见下图。

上覆、盖板与墙体抹角

3.2.5口圈及井盖施工

(1)人(手)孔的外盖、口圈底座、子盖及附件均为球墨铸铁材质,人孔井盖荷载应满足D400要求,手孔井盖荷载应满足C250要求

(2)每套井盖上必须有承载等级、制造厂名或商标、生产年份等永久性标志,并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

(3)人(手)孔口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不应大于20mm。

(4)稳固口圈的混凝土(或缘石、沥青混凝土)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自口圈外缘应向地表做相应的泛水。

(5)人孔口圈与上覆之间宜砌不小于200mm的口腔(俗称井脖子);人孔口腔应与上覆预留洞口形成同心圆的圆筒状,N腔内、外应抹面。

口腔与上覆搭接处应抹八字,八字抹角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茬、无飞刺、无断裂等。

(6)人(手)孔口圈应完整无损,必须按车行道、人行道等不同场合安装相应的口圈,但允许人行道上采用车行道的口圈。

(7)人孔井盖设置在路面时,井盖应与路面高程齐平,允许偏差为±5mm;设置在绿化带等非通行场地时,井盖与路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20mm,采用销轴联接的人孔井盖座,安装时销轴宜与道路侧石平行,并设置在靠近侧石方向。

(8)人孔井盖座安装施工时,应在井筒内壁、井盖座下的混凝土圈梁处设置铝制标牌,标牌上应注明检查井类型、检查井编号、产权单位名称及联系电话、井盖材质及等级、服务热线等内容。

3.2.6人孔井口加固

人孔盖座设置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采取井口加固措施,详见下图:

井口加固断面图

井筒砌至混凝土加固层底面的高度时,用钢板临时覆盖井口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完工后,反开槽开挖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浇筑C30混凝土(外径2100mm、内经840mm)加固井筒及井周。

混凝土顶面高度控制在路面设计标高-100mm,混凝土厚度为360mm。

在浇筑C30混凝土层时,应根据上图预留井盖支座安装位置。

(3)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前,应按照设计说明要求喷洒透层油、粘层油,并在C30混凝土加固层与车行道结构基层衔接处铺设一道玻纤格栅(宽1000mm)。

玻纤格栅技术要求:

抗拉强度≥50KN/m,最大负荷延伸率≤3%,网孔尺寸为其上铺筑沥青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玻纤格栅质量及施工方法均应满足《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中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前在混凝土加固层上和井框外围满刷沥青粘层油,保证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粘结。

3.2.7进人井筒施工

进人井筒采用240厚MU10.0蒸压粉煤灰砖MU10.0水泥砂浆砌筑,内外抹20mm厚M10防水水泥砂浆,粉刷1~2遍,粉刷后的进人井筒表面应光洁。

3.3回填施工

回填分为四种情况:

通信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及顶面回填、过路通信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及顶面回填、路面外人孔井周回填和路面下人孔井周回填。

3.3.1通信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及顶面回填

回填土前,应先清除沟(坑)内的遗留木料、草帘、纸袋等杂物。

沟(坑)内如有积水和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2)在管道两侧和顶部300mm范围内,应采用细砂或过筛细土回填;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土,每回填土150mm厚,应夯实;管道顶部300mm以上,每回填土300mm厚,应夯实。

回填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4.6节的要求。

刚性管道沟槽回填土压实度要求表

检查项目

最低压实度(%)

检查数量

检查

方法

重型击实标准

轻型击实标准

范围

点数

1

石灰土类垫层

93

95

100m

每侧每层一组(每组3点)

用环刀法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其它方法检查

2

沟槽在路基范围外

胸腔部分

管侧

87

90

两井之间或1000m

管顶以上500mm

87±2(轻型)

其余部分

≥90(轻型)

或按设计要求

农田或绿地范围表层500mm范围内

不宜压实、预留沉降量、表面平整

3

沟槽在路基范围内

胸腔部分

管侧

87

90

两井之间或1000m

每侧每层一组(每组3点)

管顶以上250mm

87±2(轻型)

由路槽底深度的范围算起(mm)

≤800

快速路

及主干路

95

98

次干路

93

95

支路

90

92

>800~1500

快速路

及主干路

93

95

次干路

90

92

支路

87

90

>1500

快速路

及主干路

87

90

次干路

87

90

支路

87

90

(1)沟槽回填分层进行,回填料虚铺厚度严格按回填施工前击实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执行。

(2)分段回填时,接槎处修整成台阶,错槎搭接。

(3)沟槽回填顺序,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

(4)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块、砖块等杂物。

(5)回填时,槽内应无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质。

(6)回填土压实每层虚铺厚度见下表:

回填土压实每层虚铺厚度表

压实工具

虚铺厚度(mm)

木夯、铁夯

≤200

轻型压实设备

200-250

压路机

200-300

振动压路机

≤400

注:

具体的回填厚度由现场回填试验确定的试验参数确定

3.3.2过路通信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及顶面回填

过路通信管道包封混凝土两侧及顶面回填材料采用水泥石灰土稳定土(4:

12:

84)分层回填,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回填至路面顶,回填水泥石灰土的压实度应不小于路基回填压实度。

3.3.3路面外人孔井周回填

绿化带范围人孔井周采用素土分层回填;人行道下人孔井周采用12%灰土分层回填,回填范围为井周围50cm,回填至井顶。

人(手)孔坑每回填土300mm时,应夯实。

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应有直径大于10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人(手)孔坑的回填土,严禁高出人(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