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内容.docx
《级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内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内容
2012级“中国古代文学1”期末考试内容
先秦部分:
一.什么是神话,神话的产生与功能。
P33
神话是远古时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形式创作的神异故事。
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都在《淮南子》中。
P35
《山海经》是保存中国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书(P35)。
其他有《诗经》、《楚辞》、《左传》、《庄子》、《淮南子》等,也有神话记载(P34)。
二.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P35
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
1创世神话。
盘古开天地。
2始祖神话。
女娲造人、补天。
3洪水神话。
鲧禹治水。
4战争神话。
黄帝战蚩尤。
5发明创造神话。
后羿发明弓箭,射落九个太阳。
仓颉造字。
三、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P40
1,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反抗精神。
四.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P41
1以己观物。
2具体形象。
3情感体验。
4象征隐喻。
(可以简单记为3个特点:
朴素美、怪异美、悲壮美)
五、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P44
1神话历史化(主要方法是删削和改造)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
2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
P45
六、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P45:
1提供素材2方法借鉴
七、诗经的编定和体制P5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
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
《诗经》的来源及编定,有“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
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
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
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
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八、诗经的流传:
三家诗、四家诗、毛诗P53
秦火后,汉代出现了鲁、齐、韩三家诗(今文),另有古文毛诗。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毛诗出自鲁人毛亨。
三家诗加毛诗又称“四家诗”。
今传本《诗经》即“毛诗”。
九、诗经的内容P53
《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P53):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的歌功颂德之作。
这些作品也有其历史和文学价值。
如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2农事(P54):
《诗经》中的《臣工》、《丰年》,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七月》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3燕飨(P55):
《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燕飨诗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
4怨刺诗(P55):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
《魏风·伐檀》对不劳而获无功受禄者甚为愤慨,
5战争徭役诗(P57):
有的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中的《江汉》,小雅中的《出车》。
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
如《小雅·采薇》: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中的徭役诗,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如《唐风·鸨羽》。
《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
6婚姻爱情诗(59):
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周南·关睢》写男子对女子的爱幕之情,《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诗经》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如《卫风·氓》和《邶风·谷风》,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的代表作。
《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
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
十、《诗经》的艺术特点(P61):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1赋、比、兴的运用(P61),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方,兴则是触物兴词。
赋、比、兴三种手法,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如《七月》主要用赋法。
《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鸳鸯》。
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
如《郑风·野有蔓草》。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2句式和章法。
四言为主,重章叠唱(P63)。
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3《诗经》的押韵方式(P64)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
还有句句用韵,也有一诗之中换用两韵以上的,甚至还有极少数无韵之作。
4《诗经》的语言不仅有音乐美,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明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如《芣苡》,将采芣苡的动作分解开来,以六个动词分别加以表示。
后世常用的修辞手段,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夸张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对比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5《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P65),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但雅、颂与国风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不同。
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
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雅、颂与国风在语言上的不同的特点,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创作主体身份的差异。
十一、《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P65:
(1)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
(3)比兴典范。
(4)四言长存。
(补:
变风变雅:
原出自《诗大序》: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
“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
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多是讽刺现实之作。
[此题课本不明确,因为考研常考到,据有关资料整理])
十二、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这是根据游国恩本总结的):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
从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当时文史哲界限不清,人们的思维还带有文明史初期具象思维的诸多特点,因而其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
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十三、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尚书,春秋,春秋笔法(P74-76)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其中《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颇有语言技巧,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
《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
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
《春秋》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具备了明确的时间观念和自觉的记事意识。
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春秋笔法是《春秋》在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出思想倾向,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写作方法。
《春秋》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词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
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P76)
十四、《左传》及其艺术持色(P76-81):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相传作者为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
《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1叙事完整生动。
(如重耳出亡)戏剧性。
2善于描写战争。
如五大战争:
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崤(xiáo)之战和齐晋鞌之战(P77)。
另外如鲁齐长勺之战(见《曹刿论战》)。
3人物个性鲜明。
(郑庄公)
4善写行人辞令。
(文典而美,语博而奥)《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这类记言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
5用语词约义丰。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如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之状云:
“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简练的一句话,写尽晋师争先恐后、仓皇逃命的紧张混乱场面。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史通·叙事》)
十五、《国语》的文学成就(P81):
《国语》又称为《春秋外传》,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
《国语》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
《国语》中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总的说来,《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
由于国别史的特点,《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
十六、《战国策》的文学成就(P83):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军政大事。
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
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如苏秦、张仪,荆轲、鲁仲连,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战国策》采用虚构的手法使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如对苏秦落魄而归时的外貌神情描写,绵密细致,极为传神。
《战国策》在写人上,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2语言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战国策》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如《齐策一》记苏秦说齐王合纵,排比对偶层出不穷,文辞瑰丽多姿。
《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张渲染和精细的描写。
如荆轲刺秦王的场面,清晰详尽,有条不紊。
3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
《战国策》的说辞往往引类譬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
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从切身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贴切深刻,饶有风趣,很有说服力。
《战国策》巧妙运用寓言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
《战国策》文章辩丽横肆的文风,雄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体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十七.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P85):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史传创作]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如《史记》体例是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后世史传文学继承先秦叙事散文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和《左传》、《战国策》高超的写作艺术。
先秦叙事散文是我国史传文学最初成就,沾溉于后世。
2[散文楷模]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
秦汉以后,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把《左传》作为学习对象。
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绪。
3[小说先河]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对我国古代小说的产生发展及其独特的艺术个性的形成,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先秦叙事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
第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
第四,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十八.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P91):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老子》、《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
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十九、《论语》、《老子》(P92):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的语录体散文。
《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
主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老子》具有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二十.《孟子》及其艺术成就(P93)
《孟子》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谈话,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
孟子的主要思想有“仁政”、“性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艺术特色:
(1)气势充沛,笔带锋芒。
(2)善于推理,引人上当。
(3)长于譬喻,生动形象。
(4)语言简约,明白晓畅。
(最后一点,影响深远)
二十一.《庄子》及其艺术特色(P96):
《庄子》是先秦说理散文,共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
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1寓言曼衍。
2怪生笔端。
3恢诡论辩。
4诗意语言。
5影响深远。
二十二.《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P99)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有所批评,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融汇贯通,自成一家。
荀子的学说范围很广,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
《荀子》现存32篇,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
这32篇绝大多数是说理散文。
荀子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荀子的说理文擅长论辩。
荀文思想的深邃丰富,理论的系统严整,使其不仅单篇行文缜密,而且全书各章相互照应,论证严谨周详。
《荀子》在文辞上,也相互呼应,层层论述,反复推详,一篇中首尾一贯,一气呵成,整体理论系统严密,各篇之间颇有照应,故而绵密严谨,恢宏博大,风格浑厚。
《荀子》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荀子》用大量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韩非子》中,其文多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其文峻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
韩文中的长篇大论,如《显学》、写得波澜壮阔,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短篇辞旨简洁爽利。
《韩非子》以论辩的透彻,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韩非寓言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如“棘刺母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韩非子》所载寓言故事在先秦典籍中数量最多。
二十三.荀子和孟子的差别(P99)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孟、荀各执一端以立论。
孟子专就内在之仁,主张性善,荀子就外在之礼,主张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
二十四.先秦说理(诸子)散文的历史影响(P102):
1文体模式:
对话问答式。
2说理方式:
形象,寓言,气势。
3风格启示:
庄、孟。
4语言范式:
(文必秦汉)
二十五.屈原与楚辞(P109)
“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
“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楚辞的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南方祭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楚辞与汉赋有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有“屈赋”之称。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二十六.《离骚》的艺术特点(P112)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艺术特点:
1浪漫主义。
2比兴手法。
3结构宏伟。
4独创新体。
5峻洁人格。
6瑰丽语言。
二十七.《九歌》《九章》《天问》《招魂》(P116)
《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
《九歌》主要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
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
《九歌》共11篇。
从内容上说,《九歌》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赞颂和祭者的虔敬之情,还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
《九歌》中对人神情感的摹写,缠绵哀婉,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间爱情的种种哀愁和悲伤。
如《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世贞推为“千古情语之祖”。
《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
首先它是歌、乐、舞三者合一的。
其次,《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和合唱。
如《湘君》、《湘夫人》,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
《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
此外,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
如《山鬼》中的景物描写真切地表现了山鬼的孤独和绝望之情。
《九歌》的语言自然清丽,优美而富有韵味,节奏舒缓深沉,写情摹景,曲尽其态,有极强的表现力。
在传达悲剧性的意境中,尤能低徊婉转,韵致悠长。
《九歌》中,《东皇太一》为至尊之天神,《云中君》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湘君》、《湘夫人》皆祭湘水之神(楚地以舜妃娥皇、女英附丽在她们身上),《大司命》祭主寿命之神,《少司命》祭主子嗣之神,《东君》祭太阳神,《河伯》祭河神,《山鬼》祭山神,《国殇》祭阵亡将士之魂,属于人鬼。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9篇作品。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九章》的内容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
屈原念念不忘故都,情感沉郁愤慨,发出了对楚国即将覆亡的哀叹。
《九章》具有更多的纪实性,为研究屈原生平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浪漫色彩则略逊于《离骚》。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
所谓“天问”,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共有172个问题,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线索基本清楚。
很能显示屈原的现实政治态度。
使人感受到屈原那焦虑而急切的情感状态,感受到他的失望和愤懑,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天问》以一个“曰”字领起,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
简短而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地宣泄积蓄已久的激情,这是《天问》的特点。
全诗基本上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的五言、六言、七言;四句为一组,每组一韵,也有极少数两组一韵。
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
《招魂》是在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
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是以宏美的屋宇、奢华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以招徠楚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