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1199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病学知识点.docx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

1、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

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的损害。

精神障碍包括:

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2、感染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1、应激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的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国内临床常用的三个分类诊断标准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

DSM-Ⅳ:

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17类

CCMD-3: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10类

DSM-Ⅳ系统精神障碍分类类别如下:

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做作性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精神检查

面谈检查的目的:

1、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2、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3、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4、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5、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一、面谈检查的步骤:

1、开始:

(1)不受干扰的环境:

(2)落座:

(3)自我介绍

2、深入:

(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

(2)主导谈话:

(3)非言语性交谈

3、结束

病史采集

重点:

现病史(5)1、发病条件和原因:

2、起病急缓及早期症状:

3、疾病发展及演变过程:

4、病时的一般情况:

5、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

1、精神症状:

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

2、精神病理学:

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主要是对异常心理体验,思维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并研究。

如何区别精神活动属正常与异常?

1、纵向比较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改变是否明显,2、横向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

3、应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时的处境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精神症状的特点: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精神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

存在哪些症状?

2、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评定其严重性

3、应善于分析症状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哪些是继发的。

4、应重视各症状间的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5、分析症状产生的可能诱因、原因及影响因素。

判断精神活动正常与否的原则,1是否符合当地的习俗规范,2是否符合客观现实,3是否有不可理喻的行为表现,4心理活动是否与环境协调统一,5心理活动是否与自身协调统一,6人格是否相对稳定完整

如何区别正常人的错误反映与病人的精神症状:

1是否具有特异性错误的判断是否具有特殊意义,2是否具有荒缪性错误的判断是否具有客观原因与现实基础,3是否可以用事实来纠正,是否坚信不疑

精神症综合症:

又称精神病症状群,是指某些疾病过程中,几个症状有规律的同时或相继出现,同时或相继消失,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而组成的特别的临床相,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症比单个症状更具有诊断意义。

继发性精神症状,是指继发于其它心理过程的精神症状障碍是原发障碍的解释与说明,或是原发症状的泛化。

原发性精神症状,是指症状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既找不到心里学上的解释,又具有特发性的特点,是一开始就形成的症状。

具有特别重要的诊断意义。

一,感知觉障碍

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2、感觉减退:

对一般刺激感受性减低,感觉阈值增高,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不舒服和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4,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的异常感觉

知觉障碍:

1、错觉:

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分为生理性错觉,病理性错觉和幻想性错觉。

2、幻觉:

指没有客观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

幻觉分类:

按所涉及的感官分为;1)幻听,最常见,有非言语幻听,言语幻听具有诊断意义,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障碍,其中评论性,命令性,议论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2)幻视为最常间的幻觉形式常具有恐怖色彩3)幻味4】幻嗅5)幻触5)内脏幻觉

按幻觉体验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来源部位  外部客观空间 内部主观空间

形象      形象鲜明   不够鲜明生动

感觉器官 通过感觉器官获得 无感觉器官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和心因性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

多见于癫痫、癔症等。

包括1)视物变形症2)空间知觉障碍3)时间感知综合障碍4)非真实感:

二、思维障碍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反映,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由感知所获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这个过程称为思维。

正常思维的特点:

1、目的性:

思维指向一定的目的,解决某一问题。

2、连贯性:

指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前后衔接,相互联系。

3、逻辑性:

指思维过程符合思维逻辑规律,有一定的道理。

4、实践性:

真确的思维过程能通过客观实践检验。

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内容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

联想速度增加,反应增快等多见于躁狂2、思维迟缓:

多见于抑郁3、思维贫乏:

4、思维散漫:

回答问题不切题5、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6、病理性赘述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9、思维化声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

(二)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概念,是在病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推理判断,虽不符合客观现实,但病人对此坚定不移无法说服,也不能被客观现实所纠正

妄想的特点:

1)病理性坚信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2)自我卷入性、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本人利害有关;3)个人独特性、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背景。

妄想的分类:

1)原发性妄想:

是指直接产生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其特点:

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

包括:

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妄想气氛。

2】继发性妄想,指先有其他心理过程障碍,而妄想的产生是对于原发症状的解释和说明。

临床上包括1,被害妄想2,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

(又称被控制感)4,夸大妄想5,罪恶妄想6,疑病妄想7,钟情妄想,坚信自己被异性中情8,嫉妒妄想患者无中生有的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9,被洞悉感

三)超价观念:

是在意识中站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基础。

三、注意障碍

注意:

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的过程。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和保持性的特点。

注意分为:

1,主动注意指随意注意,有外界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为既定目标的注意。

2,被动注意为不随意注意,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努力就能实现。

(一)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广度:

适当的

2、注意的稳定性:

有相应的稳定性

3、注意的紧张性:

有与现实相应的紧张度

4、注意的分配与转移:

能自觉的

二)注意障碍分类:

1、注意增强:

主动注意增强,见于偏执狂。

2、注意减退:

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3、注意涣散:

主动注意的稳定性降低4、注意转移:

被动注意的兴奋性明显增强注意对象不断变化很难稳定5、注意狭窄:

注意范围明显缩小

四,记忆障碍

记忆:

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

记忆是在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过程。

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近事记忆,远事记忆

记忆障碍的常见类型:

1、记忆增强:

对病前不能够回忆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2、记忆减退:

是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

3、遗忘:

指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

(1)完全性遗忘:

一段时间的全部经历的丧失称为完全性遗忘。

(2)顺行性遗忘:

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

(3)逆行性遗忘:

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4)界线性遗忘:

(又称心因性遗忘):

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

(5)进行性遗忘,记忆损害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加重

4、错构:

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5、虚构:

由于遗忘,患者由想象来填补自己的记忆缺损

6、柯萨可夫综合征:

当虚构+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

又称遗忘综合征。

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等。

五、智能障碍

智能:

是一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功能。

智能反映的是个体在认识活动方面的差异,是对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应用。

用以解决问题,形成新概念的能力。

智能包括:

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它涉及感知、记忆、注意和思维等一系列认知过程。

智能障碍包括:

1,精神发育迟滞:

大脑发育成熟以前,各种致病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

随年龄增长其智能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2,痴呆:

是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但没有意识障碍。

可分为1,全面性痴呆2部分性痴呆。

鉴别:

1,老年期谵妄2,抑郁症3,失语症4,假性痴呆:

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是痴呆的症状,而没有大脑组织结构的损害。

1、刚塞综合征:

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

即对简单问题给与错误地回答。

2、童样痴呆:

行为幼稚。

3、抑郁性假性痴呆:

严重的抑郁患者在精神运动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能力的降低,表现为痴呆早期的症状。

六、定向力

定向力:

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称为周围环境定向力。

对自身状态的额定向力称为自我定向力。

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重要标志。

包括1、地点或空间定向力:

2、时间定向力:

3、自我定向力:

定向障碍:

对环境或自身状况的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即称为定向障碍。

定向障碍是意识障碍的一个标志。

但正常人与痴呆患者可有定向障碍,而无意识障碍。

5、双重定向障碍:

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是妄想性的解释。

七,情感障碍

情感的特征:

1、情感的倾向性:

这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了什么,又是由什么而引起的。

2、情感的稳定性:

这是指情感活动的稳定程度而言。

如果心境的变化反复无常,或迅速减弱,那么,这种情感是不稳定的。

3、情感的深刻性:

这是指情感活动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中的普遍性和深入程度。

4、情感的效能性:

这是指情感有鼓舞人们行动的作用而言。

正常情感与异常情感的区别

1、起因:

2、反应强度:

3、情绪反应持续时间:

二)情感障碍分类:

1、情感性质的改变:

可表现为躁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