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1927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docx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多篇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

第一篇: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

第二篇: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

第三篇:

女职工“三最”问题调研报告

第四篇:

在城市建设调研会上的讲话三

第五篇: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正文

第一篇: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xxx驻河洲村“三最”调研工作队于4月1日正式驻村开展工作。

4月1日至17日工作组通过走访调查、与村支两委座谈和召开党员组长会议等多种形式了解河洲村的综合情况,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村基本情况

河洲村今年被定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易俗河镇西部,距城区仅2千米,总面积约4.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76亩(其中水田1938亩,旱地38亩),共15个村民小组,324户人家,人口总数为1196,党员40人,XX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

全村合作医疗参与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98家庭通电话,全村劳动力输出60以上。

XX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村支书文秘部落、村长文秘部落的号召与带领下,群众生产、发展、致富的信心空前高涨,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追求日益增强,全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河洲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年共投入建设资金120余万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村长周子奇个人筹资达60余万元,为河洲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如今,齐心协力谋发展成为人心所向,全村正齐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1、“生产发展”——河洲村经济状况

目前河洲村经济发展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

第一大支柱产业是畜牧、畜禽业。

河洲村共有各类专业户有20余户。

河洲村充分利用离城区近便于销售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黑山羊养殖和鸭养殖。

黑山羊养殖专业户10户,年销售黑山羊XX头以上,户均出栏6头以上。

有一个养鸭专业户五户,年销售约4000余只,纯收入4万元以上。

目前种粮效益不高的情况下,畜牧、畜禽业是在家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

第二大支柱就是种植业中的茭瓜和油菜产业。

目前河洲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支书赵玉禄凭着多年的茭瓜和油菜种植经验,带领村民建立起了100亩的茭瓜种植基地和120亩的油菜种植基地。

XX年茭瓜每亩纯利在3500元以上,油菜每亩纯利在400元以上,仅此两项为村民创收40多万元。

第三大支柱产业是劳务输出。

河洲村离城区较近,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河洲村重视加强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工作,XX年共组织各类就业培训6次,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

全年劳动力输出600人左右,每年人均带回收入1.2万元左右,全村外出务工者每年共带回720万左右。

2、“生活宽裕”——河洲村村民生活状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河洲村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好转,XX年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比上年增长约20;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充分宣传党委和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合作医疗继续保持100的参与率;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五保户7户,全部实行供养;计划生育护助奖励户3户,各项护助奖励政策均落实到位。

首先,村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村民住房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以前农村普遍的土墙房已没有人居住,即使没有拆除的个别土墙房都是作为柴草房和牲畜房使用。

其次,村民家中家用电器和日常用品数量增多,质量提高。

目前已有200多部固定电话进入农户家庭,电视普及率100,手机约330部,有部分家庭购买了电冰箱,少数家庭还购买了电脑并入了网。

现在村部所在地设有卫生所、超市,村民就医、购物极其便捷。

3、“乡风文明”——河洲村社会风气状况

村、支两委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文明和睦互助的良好风尚。

一是组织了“五好家庭”“文明户”、“卫生户”的评比活动。

二是积极提倡敬老爱老,实施孝德工程,河洲村的孝德工程,要求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作表率,把是否孝敬老人纳入对党员、干部的选拔、考核和民主评议让文明新风感染群众;并注重依托老年协会,充分调动老年骨干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是为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去年8月成立了24人的腰鼓队和8人的狮子队,村图书室、文体室正在建设中。

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为河洲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4、“村容整洁”——河洲村村容村貌状况

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村、支两委大力推进“五改一整”工程,美化村容村貌着力打造“优美河洲”。

一是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道6.3公里,设置路灯30余个,其中4.2公里为路面宽4米绿化带宽2米的主村道,2.1公里为宽3米的入户道路,现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预计今年可达100。

二是投资30余万元,新建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的村

第二篇:

城市建设管理局三最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xxx驻河洲村“三最”调研队于4月1日正式驻村开展。

4月1日至17日组通过走访调查、与村支两委座谈和召开党员组长会议等多种形式了解河洲村的综合情况,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村基本情况

河洲村今年被定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位于易俗河镇西部,距城区仅2千米,总面积约4.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76亩(其中水田1938亩,旱地38亩),共15个村民小组,324户人家,人口总数为1196,党员40人,XX年人均纯收入4000元。

全村合作医疗参与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98家庭通电话,全村劳动力输出60以上。

XX年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在村支书文秘部落、村长文秘部落的号召与带领下,群众生产、发展、致富的信心空前高涨,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追求日益增强,全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河洲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年共投入建设资金120余万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村长周子奇个人筹资达60余万元,为河洲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如今,齐心协力谋发展成为人心所向,全村正齐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1、“生产发展”——河洲村经济状况

目前河洲村经济发展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

第一大支柱产业是畜牧、畜禽业。

河洲村共有各类专业户有20余户。

河洲村充分利用离城区近便于销售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黑山羊养殖和鸭养殖。

黑山羊养殖专业户10户,年销售黑山羊XX头以上,户均出栏6头以上。

有一个养鸭专业户五户,年销售约4000余只,纯收入4万元以上。

目前种粮效益不高的情况下,畜牧、畜禽业是在家农民收入的一大来源。

第二大支柱就是种植业中的茭瓜和油菜产业。

目前河洲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支书赵玉禄凭着多年的茭瓜和油菜种植经验,带领村民建立起了100亩的茭瓜种植基地和120亩的油菜种植基地。

XX年茭瓜每亩纯利在3500元以上,油菜每亩纯利在400元以上,仅此两项为村民创收40多万元。

第三大支柱产业是劳务输出。

河洲村离城区较近,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河洲村重视加强劳动力培训与转移,XX年共组织各类就业培训6次,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

全年劳动力输出600人左右,每年人均带回收入1.2万元左右,全村外出务工者每年共带回720万左右。

2、“生活宽裕”——河洲村村民生活状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河洲村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明显好转,XX年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比上年增长约20;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充分宣传党委和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合作医疗继续保持100的参与率;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五保户7户,全部实行供养;计划生育护助奖励户3户,各项护助奖励政策均落实到位。

首先,村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村民住房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以前农村普遍的土墙房已没有人居住,即使没有拆除的个别土墙房都是作为柴草房和牲畜房使用。

其次,村民家中家用电器和日常用品数量增多,质量提高。

目前已有200多部固定电话进入农户家庭,电视普及率100,手机约330部,有部分家庭购买了电冰箱,少数家庭还购买了电脑并入了网。

现在村部所在地设有卫生所、超市,村民就医、购物极其便捷。

3、“乡风文明”——河洲村社会风气状况

村、支两委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爱老、文明和睦互助的良好风尚。

一是组织了“五好家庭”“文明户”、“卫生户”的评比活动。

二是积极提倡敬老爱老,实施孝德工程,河洲村的孝德工程,要求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作表率,把是否孝敬老人纳入对党员、干部的选拔、考核和民主评议让文明新风感染群众;并注重依托老年协会,充分调动老年骨干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是为活跃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去年8月成立了24人的腰鼓队和8人的狮子队,村图书室、文体室正在建设中。

一系列的文明创建活动为河洲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4、“村容整洁”——河洲村村容村貌状况

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村、支两委大力推进“五改一整”工程,美化村容村貌着力打造“优美河洲”。

一是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道6.3公里,设置路灯30余个,其中4.2公里为路面宽4米绿化带宽2米的主村道,2.1公里为宽3米的入户道路,现入户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预计今年可达100。

二是投资30余万元,新建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的村

部办公大楼,完成村部前坪的有硬化和绿化并改造600平方米的废弃校舍为6个商用门面。

三是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实现庭院净化,村容村貌美化。

5、“管理民主”——河洲村民主管理状况

村支两委注重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针对河洲村的实际,村支两委本着建设“和谐河洲”的宗旨,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村民对村支两委非常信任,关系非常融洽。

并制定了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

建立例会制,季度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和季度公布财务帐目制,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对村级财务逐一审核。

设立村务公开栏,向广大村民及时通报村“两委”的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河洲村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的原因

1、政府引导

几年前虽没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但河洲村上却在进行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前几年为改善村容村貌,镇政府和村支两委决定要进行居民点建设,这样,既节约土地,又方便公益设施建设,但当时村民思想不通,还是习惯零散建房。

这时的镇村两级基层组织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2、村民自身的要求

河洲村解放前就有定时赶集的传统,但由于场上道路泥泞,环境脏、乱、差,村民有着强烈的改善仁和场条件的愿望,近年来镇、村两级基层组织顺应了村民的要求和呼声,加大力度,村民积极响应,在投资、投劳方面积极响应村委会的号召。

使河洲村的村容村貌,各种风气有明显好转。

3、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河洲村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后,村民思想得到解放,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各种畜牧畜禽养殖业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全村经济势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村民才有实力进行新农村建设,有钱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各种传统落后的乡风得到转变。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全国农民的希望,也当然是河洲村农民的希望。

在这个大环境下,河洲的新农村建设将迈出新的步伐。

三、河洲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本土经济实力不够强大

纵观河洲的经济结构,目前劳务输出业占整个村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占四分之三,一个地方劳务输出业占的比重过大,就会出现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要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有强大的生命力,劳动力不应是输出而应是输入,河洲村经济增长后劲乏力。

2、村民再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河洲村人均农民收入达4000多元,但这些收入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份额却很少,不足30。

村民收入中40用于修建漂亮的房屋,购买较好的家用电器,还有一部分用于子女读书和养老等。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生产落后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

而要生产发展就必须加大生产投入,河洲村目前的这种消费结构导致生产发展的后劲不足。

3、村集体经济薄弱

河洲村没有一个村办企业,没有一笔固定的集体收入,由于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支两委在村公益事业建设和许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四、河洲村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经过对河洲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我们有很多收获,有许多启示。

1、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政府的引导和农民的自愿有机地结合起来,两个方面的作用任何一方削弱都是不行的。

首先政府必须进行引导。

我国目前广大农民由于认识水平、思想觉悟等方面的制约,新农村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我们到村里进行调查,还有近10的村民不知道我国正在实施建设新农村。

为此,政府必须进行示范、鼓励等,逐渐把农民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轨道上来。

但光靠政府方的作用而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一句空话,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不管是生产发展,还是村容村貌的整洁和其他方面,农民都应该是建设的主力军。

只有把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新农村建设才有希望。

2、新农村建设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切忌假、大、空。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农民有不少担忧,怕这个新农村建设是搞过场,搞形式,用农民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搞花架子。

特别是在对典型的塑造过程中,为了扩大影响不切实际地夸大农村的一些指标、数据,农民没有实实在在享受到新农村运动的好处,这对新农村建设负面效应是巨大的,它应当引起我们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xxx城市建设管理局

第三篇:

女职工“三最”问题调研报告

北方建设集团女职工“三最”问题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北方集团女职工当前最关心、最迫切、最想帮助解决的问题,以及关于女职工权益维护的要求和建议,了解女工的呼声和需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进行女职工“三最”问题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活动。

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女工工作、切实维护女工的各项权益、帮助女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一、女职工“三最”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对策

(一)“三最”问题的调查分析:

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对女职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梳理了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三最问题”,总体来看各单位能够从关心女职工的角度出发,在维护女职工权益方面基本上能够得到女职工满意,现将问题汇总如下:

1、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间休息休假及其待遇的落实问题;

2、围绕男女平等享有技术技能培训、就业晋升等劳动权益进行协商;

3、女职工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较高。

(二)分析原因及其建议对策

1、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

在基层单位定期组织展开宣传,直接面向妇女做产前知识普及。

根据妇女传统意识的特点,编写一部简明、形象、生动、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有针对性的宣传生育与健康的关系,产前检查对母子的健康意义。

2、加强对女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

增强她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3、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

她们在追求高质量的人生目标的同时,迫切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高品位的精神生活。

二、特殊群体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和对策

(一)我公司存在的特殊女职工情况:

广达劳务公司在册不在岗的女职工189名,其中低保女工50名。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改制,大批内地劳务民工涌入疆内建筑市场,对我公司固定用工造成很大冲击,大部分女职工年龄大,无技术专长,大部分女职工成为自流人员,没有固定收入,导致民困,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每年还要缴纳几千元上午养老保险金,生活来源成为她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二)促进我公司待岗女职工就业困难情况的对策

1、要注意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充分挖掘适合女性自身特点的就业潜力,不断提高待岗女职工的就业比例;

2、要针对劳动年龄内女职工的薄弱环节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促进其充分就业增强后劲,有创业需求或已初步创业的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升其创业能力,促进其成功创业和做大做强;

3、要重视加强与妇联、工会、团组织等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工作,推动待岗女职工的就业工作;

三、总结

女性能顶半边天,妇女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对我公司女职工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我公司的未来发展更具体,更实在,更贴近生活。

同时也可对女职工工作者自身进行更好地锻炼,加深对女职工情况的了解,增强工作实践能力。

此次的调研活动,我们采取的是座谈交流和调查两种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对象,收集资料。

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如不能很好的引出话题。

诱导性问题不宜控制,开放性问题不能深入。

涉及当地个人矛盾太深。

在以后的调研中我们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任务。

第四篇:

在城市建设调研会上的讲话三

概括地讲,池州这三年的城市建设,令人刮目相看。

所有曾在池州工作过的人,来池州的第一感觉就是城市变化很大。

这三年所取得的建设成果,相当于前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建设业绩,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建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意图,把规划实施好,这也是整个城市变化中非常突出的特点。

我和黄市长一起分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仅仅是做了些基础性工作,城市建设真正起步应从现在开始,一些大的项目、一些重点工程才刚刚打下基础,可以想象,未来三到五年池州市将会有更精彩的变化。

今后我们应如何做好城市建设工作?

首先,城市的意识应进一步强化。

强化城市意识主要是指强化规划意识,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强化人们在城市建设中遵循规划、服从规划的自觉性。

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众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的劳动创造,没有规划意识很难建设好城市。

城市人口集中,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的中心和社会公共事业的中心,至少要能辐射所辖的几个县区,它同时还应是商业的中心、物流的中心、交通的枢纽,这才是一个完整城市的概念。

既然如此,它的龙头和灵魂(更多内容请访问好范文网)当然是做好城市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

这些年,规划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做规划的热情上,但如何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非常重要。

这一点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前途和命运,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很多的。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的观念应始终贯穿于每个搞建设同志的思想中,贯穿于每位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思想中,千万不能随意变动它。

其次,城市建设要注重夯实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

无论是国内城市建设,还是国外城市建设,都验证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否则看起来是从节约的前提出发,结果反会造成浪费。

我觉得建委现在提出的铺设地下管网是非常正确的。

现在正在铺设的两条自来水管线还是太细了点,到开发区是600~800mm的管子,到齐山是300~500mm的管子,可能难以适应将来大型建设项目的需要,如搞新城区和度假村等。

我认为对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应当予以倾斜,适度超前一点。

这样可以为未来的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城市建设应坚持以扩大新城区为主,改造老城区为辅的原则。

池州的城市建设目标是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又是一个旅游城市,所以我觉得对老城的改造只能是尽可能还它的历史原貌,新城可以按现代的理念、思路和思维方式来做建设。

第四,关于开发区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开发区的建设理念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现在开发区一直留置的这一块地应如何妥善处理,看来作为新城区更合适点,它是我市新城区发展的唯一一块黄金地段。

如果开发区的规划定位做不好,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将影响巨大。

对主城区东移这一问题,我们的思想还应更解放一点,超前一点。

第五,关于几个重点工程和项目问题。

我觉得几个大的事情,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把它拎在手里抓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清溪河治理、南外环建设和清风大道改建工程,这“两路一河”可以说是这二三年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把这几件事办好了,我们城市的框架就拉开了,品位就提高了。

南外环开通以后,城市面积将进一步扩张。

清风大道改建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一直比较关心,把这十几公里的路完全按城市道路的要求改建好,拆掉路障,装上路灯,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建好,那么这个城市将非常漂亮。

城建部门和交通部门要联手建设清风大道,力争把清风大道建设得比九华山大道的标准更高。

如果目前资金有困难,可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铺好主干道,但人行道、绿化带一定要设计到位。

清溪河治理也应该这样,先贯通,再清淤、驳岸、绿化。

总之,这三项工程一定要规划好、设计好、建设好,希望城建、交通、水务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联手打造,真正把好事做好。

另外南门转盘的建设是规划建桥还是建园景,我个人倾向于建桥。

搞园景显得太繁杂,功能定位不准确,这个问题会后再研究。

第六,关于几个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问题。

一个是公共事业设施,一个是公共交通,还有一个是公厕。

这些问题应引起注意,可能它们在大格局中显得不太重要,但在方便百姓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基本功能,提高城市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是非常实在的东西。

比如公共事业设施,它包括文化、体育、文娱、卫生等方面,如果说道路、管网是城市框架,那这些就是城市的内涵。

所以我觉得在重视城市干道网的前提下,要创造条件,在最近二三年内,启动一项公共事业建设项目,如建一个体育场,或者建一个图书馆,否则城市的文化品位很难体现。

还有公厕的建设也要跟上去。

再就是公共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公共事业,是政府的义务之一,不宜简单地把它推向市场。

池州目前没有公共交通,没有公交线路,财政花点钱、贴点钱把公共交通搞起来,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公共交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五篇:

城市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属***市管辖,地处***、***、***三州、市交界处,与***市的***县、***州的***县等接壤。

全县国土总面积5312平方公里,地形山高坡陡,其中山区面积占99.8%,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18个乡(镇),164个村委会,4个社区,2239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6万人。

县内工业企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支撑主要靠农业,xx年县本级财政收入***万元,支出***万元,基本上靠国家补贴。

***县是***的北大门,通往***的交通要道,***高速公路从县城通过,过去,由于历史、体制、经济以及所处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在城市建设方面一直较为滞后,人口密集,房子陈旧老化,街道狭窄却又脏又乱,道路凸凹不平,交通拥挤,县城呈现典型的“脏、乱、差”现象。

为加快***县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县城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中心作用,***县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通东南亚、南亚通道,建立东南亚、南亚经济圈的战略部署的机遇,大兴小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城市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健全,规模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城区面积由0.9平方公里扩大到1.7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近0.90万人,城市化水平年均约提高0.5个百分点。

交通拥挤、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明显改观。

同时,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困人口从xx年的***人下降到***人。

二、主要做法

***县城市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除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县委、县政府在抓好规划的前提下,打破常规、破除“等、靠、要”思想,大胆创新,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走市场化运作路子、强化建管、通过新区建设促进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建设一年一个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立发展目标,科学规划

***县是我省经济较为落后的县之一,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产业支撑单一,底气不足。

全县除***外,多数乡镇集镇处于群山环抱,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以种植业为主,产业支撑以简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特色产业少,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