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0814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docx

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专题练习

(2011-05-1018:

51:

52)

转载

标签:

杂谈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请回答:

(1)坚持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意义?

(2)国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3)“坚持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

(1)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重视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的制度;规范教育收费,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

(3)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为本;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保证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温家宝总理在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

请回答:

(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要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呼声很高的什么问题?

(2)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是什么?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保护老百姓的什么权利?

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参考答案:

(1)“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

(3)生命健康权。

因为:

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公民最高的人身权益。

健康权是我们最重要的人身权利。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3、“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某校九年级(3)班在毕业前夕组织了一次为“为祖国喝彩、加油”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过去的五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请问我们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五年来我们积累了哪些弥足珍贵的经验,创造了怎样影响深远精神财富?

(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3)同学们在活动结束前就如何“立志成才,建设祖国”互赠毕业留言。

请你根据要求也给同学写出一条。

(共3分)

参考答案:

(1)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①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要大力弘扬和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等。

(言之有理即可)

(3)略。

(所写留言只要符合“立志成才,建设祖国”这一主题均可)

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为此,2010年12月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环环紧扣“保民生、促发展”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十二五”纲要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

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4分)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4分)

 (3)近几年我国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但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不协调,今后五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请你向当地政府对农民增收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参考答案:

(1)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发展是硬道理,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等等。

(3)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入园难问题;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民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

5、《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目前,给普通百姓感受最深的是,“菜市场的蔬菜一天一个价,你无法预料明天的菜价有多高,‘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糖高宗’……往日里温顺平和如绵羊的生活消费品,如今都变成气势汹汹的猛虎,其涨价威力让人不寒而颤。

土豆、鸡蛋、白酒、方便面、大米、羽绒服也在酝酿新一轮的涨价高潮。

身陷涨价的四面楚歌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通货膨胀的威力和压力,眼看着刚刚鼓起来的钱包又一天天瘪下去。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身感悟,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参与:

(1)明察秋毫:

面对此种情况,我们的政府是如何密切地关注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请你列举政府两个最新举措试加说明。

(每点1分,共计2分)

(2)条分缕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我们的各级人民政府为何要如此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简要阐述。

(每点2分,共计4分)

(3)明辨是非:

有人认为,“只要政府能够有效控制物价,就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早日构建和谐社会?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共计6分)

参考答案:

(1)明察秋毫:

诸如①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4日宣布,从2011年2月1日起,上调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从960元调整为1140元,增加180元。

②上海、江苏等地相继出台二套房限购令,打击商品房炒作。

③各地陆续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中低价商品房。

④各地陆续推进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反映基本事实,列出两点举措即可给2分,如果笼统地按照文本P131回答最多给1分)。

(2)条分缕析: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既非常必要,又非常重要:

①根本原因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②实践意义是:

有利于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每个角度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共4分)

   (3)明辨是非: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分)①社会矛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物价上涨引发的社会恐慌和社会矛盾只是其中一种;(1分)②这些种种社会矛盾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托于社会根本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2分)③即便这些矛盾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也不能迅即构建了和谐社会。

因为,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要真正建成这一社会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2分)

6、2011年3月3日至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热烈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2011年3月5日至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

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代表们阵阵掌声。

这份2011年政府施政纲领,直面民意关切,经过密集调研和反复修改,对会前媒体等调查中所涉及的十大“民意热词”一一作了回应。

有人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上联:

议国情,商国是,图国盛,共谋科学发展.下联:

问民生,解民意,汇民智,同建和谐社会。

(1)这副对联主要强调了哪两个问题?

(2)“谋科学发展”要求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问民生”“解民意”?

参考答案: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或关注民生)。

(2)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3)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

7、“十一五”期间,中央政治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2010年第二季度,日本GDP总值为1.28万亿美,中国为1.33万亿美元,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超过4亿、新农合8.3亿,覆盖面超过12亿;2009年以来,12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层面;到201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十一五”期间,各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陆续启动实施。

1、“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我国为什么要提倡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3、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应该如何做?

参考答案: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努力等。

2、

(1).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教育和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2).这是缓解我国目前严峻资源环境形势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只有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才能真正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3、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8、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1、“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有何积极意义?

2、“十二五”期间,需要重点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为做好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怎么做?

参考答案:

1、这样做,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效缓解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才能调动劳动者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共享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等等。

3、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9、“十二五”规划建议,连接着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走向。

“节能减排”再次成为五年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誓言要l在5年内将能源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削减20%,但实践证明实现这个目标颇有难度。

尽管如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预计仍将继续制定能效目标,并增加一个碳排放强度目标。

与之对应,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头戏。

未来中国的“绿色版图”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中国为什么要把“节能减排”再次列为五年规划中的重中之重?

(2)中国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预计仍将继续制定能效目标,并增加一个碳排放强度目标。

这说明了什么?

(3)请你列举近几年党和国家采取节能减排的典型事例。

(4)为建设中国“绿色版图”,你今后应怎样做?

参考答案

(1)能源紧缺,人类面临一场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已成不争的事实,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持续型、循环经济等概念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这是由我国资源、环境的国情决定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节能减排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与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2)面对世界资源和环境问题,中国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3)举办绿色奥运会,推广节能灯,建风力、太阳能发电厂.关闭小煤窑、小造纸厂、发电厂,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等。

(4)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能源危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让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

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并勇于同各种破坏环境、浪费瓷源的行为作斗争。

10、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

十二五,我们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

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根据材料完成下题:

(1)【回归教材】两会的成功召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什么?

说出坚持这一领导核心的重要性。

(2)“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3)【思考探究】反映民生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形式?

要注意些什么?

(4)【各抒己见】全会提出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请你就如何缩小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2)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三个代表”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媒体监督等。

①必须是合法有序的②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4)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进一步改革现行的分配体制,防止两级分化③通过税收调节等。

11、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

自从邓小平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直白而有力的表述就被当做党政工作的主线。

在此规划中,近年来在中央重要文件中几乎从未缺席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没有被写入。

取而代之的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在受访专家看来,从过去的经济转型到现在的全面转型,完成了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丰富。

叶笃初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不再表述,但这个中心并没有动摇。

只是,我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为什么不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2、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不再表述,但这个中心不能动摇?

参考答案:

1、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然不是疏忽和遗漏,而是在讲发展中强调科学发展。

经过30年的发展,再继续单纯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不够了,而且这样讲也容易导致只顾发展经济,只重GDP,忽视社会发展,忽视民生,忽视环境保护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大系统,经济只是这个大系统之中的一个环节,是增进人类福祉的一个方面。

一个社会如果在政治、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社会系统瘫痪,使人类最终丧失幸福感。

发展经济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中心动摇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基本路线就动摇了。

12、2011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

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

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4.32亿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8.35亿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

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

1.近年来,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不少于三个方面)

2.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与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

2、它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3、解决民生问题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现代化建设;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回眸“十一五”分析说明

“十一五”正渐行渐远,“十一五”以坚定果敢的步伐走过了属于它的历程,它身后是一连串辉煌、坎坷的道路和努力的脚印……

“十一五”成果盘点

2010年第二季度。

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力应对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让l亿农民喝上干净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

2010年1月24日.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告: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十一五”以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

1、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成绩?

2、“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