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10474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docx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适合或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能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历年考题

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2003年单选)

35、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就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F)(2005年判断)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它适合或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能够对经济基础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历年考题

36、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2007年论述)

参考答案: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1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1分)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分)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2分)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1分)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1分)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1分)

(3)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

(1分)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

(1分)

(4)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

(1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2分)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

我国民主制度和法制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

(3分)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分)(2007年论述)

简要分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唯物史观的问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来回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的特点。

本题与(试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联系我国国情,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05年论述)思路完全相同,在命题上也基本为同一知识点的重复。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社会整体,即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

通过两对矛盾的三个层次(生产力、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可以把握全部社会结构。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运动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3)这两对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这两对矛盾是相互制约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也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解)

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在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中,社会基本矛盾居于基础的地位,它决定或制约着其他的矛盾。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都是受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科学技术的作用也是首先通过作用于生产力来影响整个社会生活的。

历年考题

22、社会基本矛盾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革命和社会改良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

(2008年多选)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理解)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各民族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历史就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1页)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历年考题:

9、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

A物质基础;B最终决定力量;C基本动力;D直接动力。

(2008年单选)

3、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掌握)

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哲学与政策解释学)。

生产力标准就是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思想,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年考题

41、试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联系我国国情,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05年论述)

参考答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并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因此,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然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8分)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

总体水平低,而且呈现出多层次不平衡的分布,由此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薄弱,上层建筑不尽完善。

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7分)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选择上,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可以激发广大劳动者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增强。

(10分)

简要分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唯物史观的问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问题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来回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的特点。

学生答题只要懂得运用论述题的分析模式加以做答,完全可以稳操胜券,即答出原理要求、我国实际、中心问题就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若能在最后加以概括总结,必定是最理想的收获。

38、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以后,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秦始皇毕竟是封建帝王,还在兼并过程中,他就大兴土木,兴建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

其它如筑长城、修驰道、征匈奴、伐百越等,虽对巩固全国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因旷日持久地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不仅加重了人民负担,而且使广大农民无暇从事生产,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人民动辄触犯刑律,导致社会矛盾逐步激化,人民群众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一些儒生和游士也针对时政,引证《诗》、《书》,以古非今。

于是秦始皇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统制政策,采取了“焚书坑儒”等严酷措施,希望以此杜绝政权不稳是隐患。

然而仅仅四年之后,就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王朝的黑暗统治。

(1)秦王朝“焚书坑儒”的严酷措施,说明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

(2)这一史实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所给材料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2007年材料分析)

参考答案:

(1)社会意识是指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

(1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

(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派生的和第二性的。

(1分)因此,社会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决定社会的发展。

(2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秦末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焚书坑儒”等文化钳制政策,不过是加剧了这种矛盾的激化。

(2分)

(2)物质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生产力是主导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分)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但没有注意与民休息,稳定社会,恢复经济。

其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导致秦王朝的迅速崩溃。

(2分)

(3)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分)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分)秦末农民大起义以风起云涌之势推翻了秦王朝统治,正是人民群众历史创造作用的生动体现。

(2分)

简要分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唯物史观的综合材料分析题,题中只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将材料分解,抓住每一层次的重要词并与设问相结合,从而做出回答。

2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05年多选)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的起源及其本质

(1)阶级的起源。

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产品交换的扩大,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聚和集中,逐渐产生了财产的私人占有。

私有制的产生,使阶级的产生由可能变为现实。

(了解)

历年考题

4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战争和暴力。

(F)(2009年模判断)

(2)阶级的本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理解)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了解)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这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突出表现。

(2)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使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得到一定缓解,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于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

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3、社会革命

(1)社会革命(政治革命在阶级社会的变革中具有决定意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基本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理解)

历年考题

47、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贫困落后。

(F)(2009年模判断)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其次,社会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理解)

第二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英雄史观及其产生的根源

1、英雄史观(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占据统治地位的旧历史观,都没有正确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种英雄史观通过唯意志论或宿命论的形式表现出来。

2、英雄史观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理解)

(1)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不能透过历史的现象看本质,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

(2)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

(3)从阶级根源看,反动统治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愿意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1、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

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是质和量的统一。

从量上讲,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上讲,人民群众是指哪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推动的历史(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创造的,因此,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人的思想动机实现程度取决于它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程度)(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此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错误。

虽然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之中而非之外,每个人的活动都有主观性,但合起来出现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前人的活动<客观的>制约后人的活动;他人的活动制约自己的活动;个人以前的活动、现在的活动与将来的活动)具体说就是: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历年考题

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根本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大多数;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2004年单选)

8、“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2007年单选)

29、人民群众都是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F)(2008年判断)

2、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个人按其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普通人物和历史人物。

所谓历史人物,就是对社会历史起重大作用的一些个人(希特勒)。

其中,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历史人物,称为历史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1)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倡导者。

(2)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指挥者和组织者。

(3)历史人物能对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具体历史事件,但决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年考题

29、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F)(2007年判断)

29、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F)(2008模判断)

19、“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历史主义;D自然主义。

(2009年模单选)

15、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直线式的不停顿的进步;B前进的、上升的,暂时的倒退改变不了这个总趋势;C一个阶级战胜另一个阶级;D不断循环。

(2009年模单选)

48、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2010判)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掌握)

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唱好《国际歌》,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神仙皇帝,一切都要靠自己,树立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为了人,依靠人);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同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的。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历年考题

7、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03年填空)

15、人的思想动机实现的程度决定于:

A它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符合的程度;B人的意志坚定与否;C人的动机善良与否;D支持者人数的多少。

(2004年单选)

38、材料分析题(2006年)

材料1:

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吸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材料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惩治腐败,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回答: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什么原理、什么观点?

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

(1)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原理。

(5分)

材料1、2、3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5分)

(2)材料1、2、3共同说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强调以下观点:

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的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5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观点。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