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的脉络与机制以大学生求职为例.docx
《社会流动的脉络与机制以大学生求职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流动的脉络与机制以大学生求职为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流动的脉络与机制以大学生求职为例
社会流动的脉络与机制
——以大学生求职为例
郑丹丹/张芳
2012-8-199:
42:
36 来源:
《青年研究》(京)2006年5期第7~13页
【专题名称】青少年导刊
【专题号】D421
【复印期号】2006年09期
【作者简介】郑丹丹/张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邮编:
430074)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考察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的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及其基础,发现网络的演化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基于一定的事件之上的;演化不仅仅表现为扩张,也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收缩,网络的演化存在此消彼涨的现象。
一、导言
社会网络是当下社会研究中的一个热门概念,目前国内的大量研究集中在中国人的社会网络结构特点、文化特点以及社会网络对社会流动的影响等方面。
研究的内容虽然繁多,但周雪光认为大都没有脱离两个思路:
结构主义思路和工具性思路①。
结构主义思路影响下的网络研究认为应该把关系看成是分析单位,把结构看成是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这样就可以深入地分析社会现象的关系本质②。
工具性思路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个人主动利用社会网络关系达成目标。
不管是结构主义思路还是工具性思路,网络分析关注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社会网络的情况。
社会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变历程则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或讨论。
伴随社会网络研究的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着手探讨社会,网络动态研究的理论建构,但是由于动态研究的纵向特征、大跨度等原因,尚缺乏经验上的实证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求职的深入考察来探讨以往社会网络研究都较少涉及到的一个问题:
社会网络的演化,并期望以此发现社会流动的脉络及机制,着重考察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的社会网络的演化过程及其基础。
考虑到定量研究难以刻画出网络演变的面貌,也不能表现出求职者本人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对少数个案的深入研究来展示个体网络演化的面貌。
本文采用个案访谈和自我记录的方式对武汉某重点大学的11名学生进行调查,包括理工科学生7名,文科学生4名,其中男性8名,女性3名。
调查始于2004年11月(即每年校园招聘开始的时间),止于2005年4月。
经过笔者努力,其中有三个人愿意采用自我记录的方式来描绘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社会网络关系建构的历程。
自我记录,即请调查对象将自己与谁交往、交往原因及时记录下来或者利用现有记录③。
为了方便被访者记录,同时方便资料整理和分析,笔者采用了自我记录表,调查对象在求职期间,每三到四天填写一次。
为了弥补自我记录可能出现的不足,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做了适当的补充访谈,以完善个案情况。
表的内容如下:
接触对象与自己的关系接触地点接触方式接触原因
1
2
3
二、社会网络建构的起点——对已有关系的维持及利用
个体的社会网络早就存在,个体作为社会人存在于某一或某些社会场域,就处于场域之中的关系网络之中。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拥有了独特的社会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缘、地缘关系。
利用先赋性关系是中国人共同的行动逻辑。
考虑到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此不再重复,仅讨论后致性关系的利用。
后致性关系主要是指基于感情、兴趣爱好和共同的目标等达成的一些关系,例如:
朋友、同事等,在求职时,也是作为一种已有的关系而存在的,也可以作为工具性的转化。
个案shh和zq本身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两人在求职过程中关系逐渐加深,考虑到在学校找工作比较困难,深圳的机会更多,就相约一起前往深圳。
在学校找了一个多月,始终没有合适的工作,shh说她想去深圳,那边机会也多,我很犹豫,去那边花费很高负担不起。
后来shh说她阿姨说帮忙找房子,我们就一起去了。
在深圳,shh的阿姨帮我们找了房子,而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没有地方住的话,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去深圳,在深圳这半个月除了自己外出,坐车、吃饭几乎所有的钱都是shh的阿姨出的,在深圳,也投了不少的简历,收到了一些公司的OFFER,但是总是没有非常满意的,就先临时签了一个,学校又要开始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了,再不回去也不行了,于是第一次深圳之行就匆匆忙忙结束了,我和就业单位签了一个意向书就回到学校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虽然在求职时,她们相互也形成竞争,但是这也不妨碍她们相互间的帮助。
“相对于其他考研的同学,我们是弱势,我们和他们很难有共同语言,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变少了,我们找工作的这些人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个案shh这样看待她们现在的关系。
三、社会网络的扩展——新网络建构
原有的社会网并不能完全应付新的情景,于是一些求职者会通过一些事件来完成社会网的再建构。
当然仅靠某一事件来完成网络的再建构显然是不够的,要使得双方之间能够真正成为可以长期存在的稳固关系,还在于双方不断地互动、加深了解、建立感情。
1.求职过程中结识的求职者
几乎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表示在求职中,认识许多一起求职的人,这些人或是在招聘会上认识的,或是应聘同一个公司、一起经历了几轮面试后熟悉的,之后大家就相互帮助,长期联系。
xy在武汉奥克斯的实习期间认识了wkp、yx、ww等人。
他们应聘的都是奥克斯的营销主任一职,单位要求他们一起实习,虽然地方不同,职位也不同,但是为了争取共同利益,在和招聘单位的“讨价还价”中,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
wkp很照顾我,像个大哥一样,我就叫他大哥,有什么事情他都会通知我,我们实习了半个月,但是奥克斯一直没有对我们作出任何明确的承诺,他就和我商量一起给老总摊牌,不能老不明不白的给他干啊,我们一起去找老板,老板给了我们明确的答复。
由于待遇不是很满意,所以我和他都离开了奥克斯。
这个朋友很不错的,找工作以来认识很多人,但是像他这么照顾我的真的不多,其他人找完工作,就各奔东西了,他和我一直还有联系。
很多求职者都会在求职过程中结识新的朋友,通过聊天、跑招聘会这些简单的事件,他们有可能建立起长久的关系,个案zq一直念念不忘本校一个男生的帮助,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中,zq结识了该男生,共同的求职经历和目标让两人的聊天非常投机。
因为这个男生给了她很多建议,避免走了不少弯路。
电气学院的一个男生,很照顾我们,主动帮我们投简历,打探消息,有好几次避免我们浪费钱,因为学校外面的招聘会往往都不适合我们,要不是他提前去,我们也要跟着浪费,后来去深圳也是他的主意,因为他知道那边的情况,那边的就业机会比较多,还提前给我们说了一些那边的主管都重视哪些方面的东西,让我们提前有了一个准备,开始我一直希望可以做策划方面的工作,他也给我建议,说我比较适合做行政方面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2.用人单位的“关系”
个案xy是一个极好的发展了和招聘人员关系的求职者例子,在知道自己考研无望的时候,xy积极投入到找工作上来。
康师傅集团是他求职目标中的第二选择。
在康师傅的求职过程中,佘女士是我们招聘的负责人,最后的决策者是台湾老板。
我从进康师傅的第一轮面试就是她给我面试的,以后几轮都是她负责给我面试,所以就很熟悉,后来他们家和一个家居公司出现了一些纠纷,她知道我学过法律,就来问我,我简单给她说了一下,她还比较满意我的说法,我回来后又咨询了老师,给了她一个详细的说明和建议。
佘女士对我印象很不错。
我想要是她有决策权的话,我可能就能签约康师傅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一轮面试失败了。
她专门给我打电话,鼓励我,同时还给我推荐了康师傅下属的顶益公司,直接进入最后一轮。
xy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佘女士处理私人纠纷,让佘女士感觉到了xy办事的能力和对人的态度,佘女士对xy十分赏识,不断地安慰、鼓励他,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招聘者的职责,双方的互动从公事转到私事,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但是大多数的求职者不可能发展出像xy那样和招聘人员良好的关系,其他更多的人则是通过实习或者是亲人来建立这方面的关系。
个案tyf对农村问题非常关注。
平时很喜欢网上发帖,大学期间多次下乡做调查,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三农专家、学生、记者、公司老板等。
梦想到南方报业做记者。
但是作为中国最有实力的报业集团之一,南方报业的确很难进。
今天宿舍的同学问我,能去南方报业有多少是运气的成分。
我说如果说运气那就是十一期间我偶然参加了一个三农问题方面的研讨会,结识了花花,他推荐我去南方报业。
花花找善书照顾我,见到善书是在晚上,因为都是参与支农,所以也有共同的心境,他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刚开始几天吃饭、公交零钱很多都是他付的,之后帮我配了一把钥匙,我就这样顺理成章地住在了他家,住的问题得以解决,我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从第一天开始报名,花花的同事告诉我下午4点开通晚上10点就有5000人,我的心一下绷紧了。
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花花情况,他都说:
你急个什么啊,凭本事进来,怕什么。
他把我当弟弟看待,真心帮助我,却把嘴上的话说得很不讨人喜欢。
针对我去的第一天的头版文章,我发了第一个评论《村委会强行收地底气何在?
》,后来基本上每周发一个评论,胡记者和林记者都说我评论写得不错,之后他们也经常指导我,训练我把网络上那些不规范的言论用严谨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报纸的写作风格,带我的记者也很照顾我,我一连发了几篇文章,而这对于一个“外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些为我后面的考试做了准备,事实证明,笔试就考了这个,写一篇评论,这对于我来说不算难,我根据在南方报业的实习收获,写下了《给南方报业的评论:
让“青天”归位》。
对农民问题的共同关心,使tyf结识了一些朋友,这些人在求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这并不是当初结交朋友的初衷。
花花推荐去深圳实习、善书对他亲人般的信任,两位记者帮助修改写作,都让他觉得感动。
因此他说:
“我什么也没有,没有金钱,没有父辈的基业,也更没有权力,相反却有助学贷款,有许多朋友的帮忙让你一辈子去感激。
”
3.同事关系的建立和强化
找到工作以后,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出现了同事这个关系。
留意学校的BBS就知道,一旦某个公司招聘结束之后,马上就会出现一个以某公司命名的QQ群,例如:
美的—hust群、波导—hust群等等。
通过群,大家可以商量如何履行离校手续,一起关注公司的发展。
在这些互动中,同事关系得以强化。
更重要的是,群里都是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到了公司相互之间以校友相称,以后就能相互照应。
班尼路公司在中南地区只招收10名培训生,前往广州培训,一年半以后这10个人都要回到中南地区任职,负责公司的某一个环节。
签完协议后大家都相互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QQ、手机号码等,相约一起前往广州。
谁可能最近遇到麻烦了,谁考上研究生、放弃工作了,都相互联系,相互通知。
正如班尼路的主管所说:
“这一年半之后,比起其他管理人员,你们的优势就在于认识40个管理层的人(班尼路每两年招收培训生40人),这是你们最大的财富。
”
求职者“关系”的建立基于一定的感情因素,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共同点是关系维持的重要因素。
仅仅是基于求职本身建立起来的单一、短暂互动形式,往往不能发展出长期的关系,关系的强化和维持需要双方在求职之外的其他方面不断地投入。
求职成功后,主体间的不断的你来我往、合作和沟通,才能不断巩固主体间的关系,成为个体网络随时可以调用的关系资源。
四、社会网络的弹性——关系网的收缩
个人网络的发展是极具弹性的。
网络规模在扩张的同时,在特定情况下也会出现收缩。
这一收缩的特性也同样体现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网络演化的灵活性。
1.求职过程中原有关系的弱化
人们处于诸多的情景中,面临不同的事件和人群,在社会网络的建构上,求职者一方面在扩大自己的网络,另一方面却面对的是网络的缩小或者是原有强关系的弱化。
访谈中发现几乎每个求职者都有和原来的一些关系的疏远。
“考研的同学是不能理解我们的累,他们只要做题目就可以了,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往返于招聘会和学校之间,我们不得不一次次地接受打击,调整目标,虽然他们也鼓励我们,安慰我们,但是毕竟他们也每天忙得不见人影,经常我们还是自己管自己。
以前一些关系很好的同学这个时候联系也少了。
”(个案zq)
“我们都自己忙自己的,大家的目标不同,而且我一直觉得我们班上的氛围不够好,现在没事做了,寝室就是打牌、玩游戏的,好像他们都不太着急找工作,我不一样,我没有资本去玩,所以就去了广东,和同学的联系几乎都断了,除了偶尔几个很好的朋友有时候网上聊一下。
不过我想同学关系应该是很快能拣起来的,就算现在淡一点,以后见面了,一会也就能热乎起来。
”(个案tyf)
“现在关系不怎么样了,以前挺好的。
不过也是,人家都去工作去了,而且地方和单位都很好,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工作,感觉在一起压力挺大,她估计也意识到这个,也不像以前那样经常来找我了,所以就不怎么在一起了。
”(个案zll)
“不玩了,早就不玩游戏了,那些一起打拼的弟兄也不见人影了,现在大家都忙啊,找工作是大事,估计以后也很难找到他们了,大家以后天涯海角,以前都是靠游戏联系起来的,不玩游戏自然就散了。
”(个案tj)
“我是一直就比较独立的,现在我一个人在北京实习,这里有以前的熟人照顾我,一切都还算可以,同学、朋友相对联系就少了一些了。
”(个案ach)
“我和班上的同学关系都很一般,因为之前在外面自己做了点小生意,所以和同学关系很疏远,现在也很自然没有什么联系,不过目标不一样,以前生意上认识的人现在联系也少了。
”(个案pj)
“联系少了些了,不过关系还是不错,有什么事情,别人也会通知我,还不至于被排斥吧,同学总归是同学,关键时候还是能帮忙的。
”(个案zxw)
本研究调查的11个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和以前的一些关系疏远了,这些疏远的关系全部都是后致性关系,例如同学、朋友、网友等,而没有一个人提到血缘关系的疏远,印证了血缘关系的稳定性。
2.求职结束后:
新建立关系的弱化、隐性化
前文提到很多人在求职过程中建立了新的关系,和一些人成为了朋友,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求职者和大多数人的互动却是短暂的。
到最后,求职过程中结识的人真正成为经常联系的朋友却不太多。
这些人可能在求职时有频繁的互动,结成比较好的关系,但是往往在求职结束后就疏于联系。
Wm在我实习的时候很照顾我,不过我想我以后也不会和她联系了,毕竟我最后也没有去奥克斯上班,她照顾我,我也心领了,以后估计也没什么机会联系了,在奥克斯实习一结束,我手机上奥克斯人的电话号码几乎都删了,除了wkp、yh等人,大家都投缘,挺罩着(帮助)我的,现在还经常联系。
(个案xy)
“没什么好联系的,本来找工作就是大家自己找自己的,对路(谈得来)的朋友也就一两个,其他的都是泛泛之交,时间长了,走到大马路上,记性好的,还能想起来是见过面,记性不好的,估计想都想不起来。
”(个案wah)
“也许会吧,这也说不好,说不准什么时候还会找到别人帮忙。
”(个案llx)
“不太可能了,现在不去这个公司,以后也没有什么机会联系。
要是找人帮忙,肯定更不好意思找她了,所以还是不联系的好一些。
”(个案wbb)
“我不知道找他(前文提到的给了她很大帮助的电气学院男生)干什么,现在工作也找到了,大家在一起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找他也不知道干什么,以后工作也不在一个地方,没什么机会联系,干脆就算了吧。
”(个案ZQ)
“现在不联系也很正常,这个社会太现实了,我对她没有什么利益,她对我也一样,双方自然就淡化了,说不准什么时候需要帮忙,我还是会找这些人的。
”(个案zxw)
“联系方式,我都留着呢,反正多存一个号码又没什么,也许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呢。
”(个案pj)
正如林南所说,弱关系往往是工具性的资本。
上文提及的案例,双方关系不能长期维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互动仅仅陷于求职这一事件中,双方是基于工具性的需要,而没有在此基础上增添新的互动内容,发展出表意性的目的。
因此当求职这一过程结束时,关系的隐性化就难以避免了。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求职者相对比较在意保留自己的关系网络,虽然现在没有联系也依然保存电话号码,“说不定关键时刻还能派上用场呢”,“说不准什么时候还能帮忙”,都向我们展示了行动者对于网络资源重要性的理解,也从侧面反映了网络的流动性和复杂性。
就算现在联系中止,还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再联系。
五、总结及思考
通过对大学生求职这一事件中的个体社会网络的演化进程的描绘,本文发现:
(1)网络的演化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基于一定的事件之上的;
(2)社会网络的演化不仅仅表现为扩张,也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收缩;(3)社会网络的扩展和收缩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即网络的演化存在此消彼涨的现象。
齐美尔对关系有这样的论述:
“人……只是以他的自我的一部分进入到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且他总是同时既处于这样一种社会关系之中,又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之外。
”利奥塔借助关系网络来描述个体在后现代社会的处境:
“没有一个自我是孤零零的岛屿,每个人都存在于关系网络之中,而这个网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来得更复杂、更流动。
”④二者都指出了个体网络的复杂性,在个体的社会流动中,网络的运作机制更加复杂。
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社会网络有一些是显性的,在行动者视野之内,也有一些是隐性的,处于行动者视野之外。
对于日常生活而言,依靠一些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就足以处理了。
而在一些特殊情景当中,行动者则会把一些隐性的网络显性化,紧急调用曾经处于视野之外的关系,或者是人为创造的新关系。
同时,行动者也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和以前一些关系主体的互动,使以前的关系由弱化或者是干脆由显性转为隐性。
当这些特殊情景出现的时候,也正是社会网络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
个人经由关系的利用、网络的建构、关系的维持或放弃等方式改变社会网络的结构,而不是单方面的为结构所限制。
一方面个体通过网络的建构、资源的利用再生产自身的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已有社会网络的资源、结构也影响个人的社会网络再生产。
而无论是已有的结构,还是个体能动性都是根植于文化中的。
因此,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化应是镶嵌于一定的文化、结构与个体能动性的联合框架中。
吉登斯认为,结构限制行动,但不可夸大限制的重要性。
⑤个人现有的社会网络会限制或促进个体社会网络的动态变化,人们利用规则与资源互动时也在再生产社会结构。
当个体已有社会网络过于简单和贫乏,使得求职者不能依靠现有网络求职时,求职者便可能会构建新的关系,生产利于自己的社会网络。
本文所说的行动者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是指可以透过有目的的、反思性的行为而改变其生活环境的个体,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个体均是绝对理性的、善于斤斤计较的理性人。
个体的能动性应该是这样一种能力:
它是为社会文化结构所形塑的可以改造社会文化结构的能力。
正如布迪厄所言:
在通过社会和历史建构而成的感知和评价范畴的基础上,社会行动者将积极主动地去决定那个决定他们的情境。
行动者通过有意无意的致力于再生产,以习惯的方式将特定的结构性必要条件内在化了,成为积极主动的生产者。
在这些行动者的合作之下,结构的这种自我再生产趋向得以实现⑥。
在求职中,当个体借助原有的社会网络不能够轻松获得职位或者难以应付求职带来的诸多事件的时候,个体开始有意无意地调用、建构自己的社会网络。
这时,个体原有网络一方面表现为限制作用,网络规模的大小、网络中其他人的社会地位都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轻松获得职位以及网络的再建构。
另一方面求职者对已有网络的调用促进了行动者网络的再建构。
与此同时,求职者也充分发挥能动性,基于求职不断发展、收缩网络,不断构建自己的新的网络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网络的动态演化总是基于一定的文化、结构与个体能动性的联合框架中。
注释:
①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二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③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Lyotard,Thepostmoderncondition,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15
⑤吉登斯: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⑥布迪厄:
《科学的社会用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费孝通: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大出版社,1998年。
[2]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边燕杰:
《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年第4期。
[5]周雪光:
《组织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5]肖鸿(张文宏):
《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6]张其仔:
《社会网与基层社会生活——晋江市西滨镇跃进村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李煜:
《文化资本、文化多元性与社会网络资本》,《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8]赵延东:
《再就业中的社会资本:
效用与局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LinNan.,1999,ThePositionGeneratoraMeasurementforSocialcapital.TheSocialNetworksandSocialCapitalConference,October30-November,1998,DukeUniversity.SocialNetworksandStatusAttainment.AnnualReviewofSociology.
[10]Granovetter,1985,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
TheProblemofEmbeddednes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1]Stockman&Doreian,1997,“EvolutionofSocialNetworks:
”Amsterdam,Australia:
GordnandBreachPublishers,1997.
[12]Emirbayer&Goodwin,“NetworkAnalysis,Culture,andtheproblemofagency”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94,Volume99.
[13]Bourdieu,Pierre,TheFormsofSocialCapital.InHandbookofTheoryandResearchfortheSociologyofEducation,(ed.)byJohnGRichardson,Westport,CT.GreenwoodPress.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