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9025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汇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档格式.docx

宣讲“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投身“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建设;

宣讲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更好地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共同努力。

只有着力把五中全会精神讲充分、讲明白、讲透彻,才能更好地把全党全国的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举国上下共襄盛举的热情和干劲,引导亿万人民奋发有为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当前正处在“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局的重要时间节点上。

各级党委一定要充分认识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抓住时间节点,创新形式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美好前景,以此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迎来“十二五”良好开局、实现 

“十二五”宏伟蓝图、开创中国现代化的崭新未来而不懈奋斗。

大力弘扬防汛抗洪救灾精神 

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12月04日08:

10 

 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授予辽宁省西丰县成平满族乡中和村党支部、甘肃省舟曲县公安局党委等31个基层党组织“防汛抗洪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授予马德华等22名共产党员“防汛抗洪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袁友等23名共产党员 

“防汛抗洪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这些受到表彰的先进典型,是防汛抗洪救灾、甘肃舟曲抢险救灾众多英雄集体和个人中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洪涝灾害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区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防汛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行动迅速、组织有力,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各级干部坚定地同人民在一起,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把党的关怀和夺取防汛抗洪救灾胜利的信心带给群众,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奋战在哪里,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非受灾地区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踊跃捐款捐物、自愿多交纳党费支援灾区,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与灾区人民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成为灾区人民的坚强后盾。

防汛抗洪救灾斗争的胜利再一次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不负人民重托和期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克艰难英雄行动的集中体现。

他们用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誓言,为党旗增添了光彩,为党史谱写了新的篇章。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繁重,任务艰巨。

我们要大力宣传和学习防汛抗洪救灾先进典型,学习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坚定性和组织纪律性;

学习他们牢记宗旨、服务人民,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使命意识和热血忠魂;

学习他们不怕疲劳、不畏牺牲,敢于胜利的责任意识和英雄气概;

学习他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援助的大爱情怀和奉献精神;

学习他们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的先进意识和崇高追求,努力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奋发进取、创先争优,为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来之不易的“七连增”

2010年12月09日05:

 “七连增”来之不易,“七连增”可喜可贺。

  今年是个大灾之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交替袭来。

年初西南5省区发生百年不遇特大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亿亩。

入汛后多数省份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长江上游出现超1998年的特大洪水,1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的特大洪水。

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遭遇了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寡照。

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多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异常严重的威胁,稳定粮食生产面临异常严峻的考验。

  这样的大灾之年夺得大丰收,全年粮食实现连续7年增产,确实了不起,真是来之不易。

手里有粮,心里就不慌。

粮食再获丰收,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赢得了主动,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七连增”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来自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自于各地区各部门的艰苦努力。

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各地各部门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全社会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形成合力。

今年支持农业生产政策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中央连续第七年出台一号文件,中央财政在年初预算安排“三农”支出8183亿元的基础上,追加支农资金投入81.8亿元。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关键时期,国务院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业抗灾救灾和粮食生产工作,先后出台了冬小麦弱苗施肥、西南旱区覆膜种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补助、南方双季晚稻和东北粳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等政策措施,有力保护和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七连增来自于亿万农民的辛勤劳动,来自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灾害面前,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奋起抗灾救灾,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实现了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其他地区多增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了全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

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科技兴粮,牢牢掌握了农业生产的主动权。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粮棉油高产创建大规模铺开,科技入户深入推进,农业专家与农民手拉手,“大学堂”建到了田间地头,新品种、新技术在广袤的田野开花结果,增产路径不断创新,高产纪录不断刷新,农业生产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

  无农不稳,无粮不安。

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通胀预期加剧等一系列现象表明,越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越是要“手中有粮”;

越是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越是要加强农业基础。

“七连增”来之不易,保持粮食和农业发展的好势头更加不易。

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发展仍然滞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七连增”是一个辉煌的成就,也是一个新台阶、新起点。

我们绝不能麻痹,绝不能懈怠,坚定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目标毫不动摇,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人民日报:

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能抓住发展机遇

——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0年12月14日00:

00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点,我们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

  机遇难得,机遇稍纵即逝。

能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不仅在于能不能正确认识机遇,更在于能不能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

机遇提供了发展的可能,只有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才能乘势而上,把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处于经济上升长周期但又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时,只有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资源利用能力,才能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发展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

工业化、城镇化继续加快,经济发展动力仍然强劲,综合国力持续增强,物质技术基础比较雄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方向。

但也有不少难题和矛盾,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艰巨。

从全球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主要国家纷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既给我们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严峻挑战。

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有利条件,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就要根据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和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把资源更好配置到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领域和环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通过创新来抓住机遇,甚至危中寻机、转危为机,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5年特别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着力化解突出矛盾的过程。

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对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提出了更新、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我们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在更长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创新推开机遇的大门,以转变夯实发展的基础。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奋发有为,创新不止,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实现“十二五”的开门红。

搞好非公企业创先争优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十六

2010年12月14日09:

06 

 在非公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当前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一项重大措施,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以创先争优促企业争先进位,激发内在活力,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构建和谐新局面。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要和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竞争力提供动力和保证。

要组织党员和职工,在强化管理、开拓市场、革新技术、节能减排中贡献力量,在创名牌、创信誉、创效益、创质量中建功立业,在学技术、学文化、学法律中提高素质,在诚信经营、文明服务、遵章守法中争当一流。

企业要认真维护职工权益、解决劳资矛盾、创建和谐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就要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影响力。

重点探索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方式,抓好书记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辐射带动作用。

采取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党政机关扶持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组织与“工青妇”联动等措施,形成创先争优的合力。

非公企业情况千差万别,要因企制宜,采用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

  让我们在创先争优中,营造奋发进取、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构建非公企业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

市场作用和政府调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0年12月15日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期指导性。

  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

不同的经济体制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有不同的配置效果。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也是30多年改革开放最重大的成果。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迅速告别短缺,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我们正从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缺陷,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解决市场失灵,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更显重要。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普遍越来越重视宏观调控的作用。

特别是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无不采用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减少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复苏。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用好市场机制无形之手和宏观调控有形之手,是题中应有之义。

两个优势都要强,两只手都要硬。

  市场作用和政府调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需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相机抉择。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出台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提振信心,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实践证明,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积极有效的,在紧急关头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其乘数效应不可替代。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需要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有清醒的认识,有准确的把握。

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就能既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活力,又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认真做好领导点评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七

2010年12月16日00:

 实地查落实、当面作点评、现场解难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倾听群众呼声,指导基层实践。

“领导点评、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激发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光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领导点评,是创先争优活动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

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结合得怎么样?

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政策落实了没有?

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兑现了多少?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得准不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创先争优活动的质量,关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

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认真点评,积极推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领导点评不能留空白、留死角,要“全覆盖”。

年底之前,各级党组织书记都要下去点评创先争优工作,所有的党组织都要接受上级党组织点评,所有的党员都要接受党组织点评。

先进的,要充分肯定,落后的,要关心帮助,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领导点评不能“蜻蜓点水”,不能走形式、走过场。

领导点评要动真格,点到点子上,评到心坎里。

群众评议要广泛,议要听真话,评要讲民主。

年终考核要科学,有量化指标,有激励机制。

考核结果要公示,“亮”出成绩和不足,接受检验和监督。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好创先争优工作的责任意识,率先垂范、点评督导,形成人人创先进、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既要做大"

蛋糕"

又要分好"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0年12月17日06:

4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搞好收入分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也关系经济的良性循环。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

生产与分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促进生产。

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没有合理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合理分配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

合理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立有效机制,合理配置生产和分配环节的资源,是确保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

经济发展的内涵既包括较快增长,也包括合理分配。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在坚持抓增长的同时,要把搞好收入分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矛盾比较突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矛盾也越来越被关注。

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不强。

改革中的矛盾要靠深化改革来破解。

抓紧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提高职工工资,强化收入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收入分配公平的有机结合。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事关全局,任务紧迫,又非常复杂,任务艰巨,需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

在继续坚持发展并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重视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既不能以放弃经济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收入分配的绝对均等化,更不能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找到平衡点,逐步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维护中央权威 

发挥地方积极性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0年12月20日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把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发展活力。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和政府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又要充分发挥各地各方面积极性。

国家大,人口多,矛盾纷繁复杂,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加强宏观调控。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才能集中力量办成大事,处置难事,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需要从实际出发,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发展才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把维护中央权威与发挥地方积极性统一起来,上下一条心,全国一盘棋,大局下行动,实际中开拓,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越是危急关头,越能体现解决复杂问题的“国家能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各地迎难而上,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全国上下形成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才使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发展势头良好。

实践证明,把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统一起来,就能牢牢把握战胜困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挑战和风险也无处不在。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叠加。

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当更加强调维护中央权威,增强政策执行力,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胸中有大局,眼光放长远,才能把握发展趋势,用好发展机遇。

同时,要坚持科学决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地的积极性、创造性。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事求是确定发展目标,防止借“十二五”开局搞指标层层加码、盲目攀比速度,要多发挥比较优势,用创造性的工作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责任

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新修订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