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083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考试基础理论单选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基础心理单选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4.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

5.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6.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7、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8、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9、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0、(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11、(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2、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实际的原则)。

13、心理学的研究除了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外,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4、心理学研究除了运用一般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外还要运用(个案法)。

15、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16、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的。

17、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18、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19、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等几种。

20、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21、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组成。

23、大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

24、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25、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26、丘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27、皮下较高级感觉中枢位于(丘脑)。

28、下丘脑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29、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0、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组成部分。

31、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32、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33、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34、中央前回是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

35、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36、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

37、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表现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

38、对一般人来说,语言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在(左半球)。

39、1860年(布洛卡)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

40、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语言中枢)。

41、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42、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4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44、(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45、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46、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叫(无条件反射)。

47、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48、吃酸梅流口水是(无条件反射)。

49、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0、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51、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52、感觉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5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54、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55、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56、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58、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59、(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60、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61、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62、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红绿色盲和黄蓝色盲)。

63、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在多数是由(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

64、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HZ—20000HZ)范围内的空气振动。

65、人耳对(1000HZ—4000HZ)范围内声音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声音的基本特性是(单调、响度和音色)。

66、(声波的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67、嗅觉适宜刺激的一个主要特性是(具有挥发性)。

68、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味)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69、基本的味觉有(咸、甜、苦、酸)。

70、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71、生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

72、运动觉又叫(动觉)。

73、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等感觉。

74、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75、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76、痛觉的生物学定义在于(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77、(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78、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9、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80、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等多种。

81、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82、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双眼视差)。

83、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时间知觉)。

84、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节律的变化叫(生物钟)。

85、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86、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87、似动现象(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88、(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性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89、(记忆)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90、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五种)。

91、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92、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93、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94、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95、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96、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97、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98、(表象)是指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99、表象具有(直现形象性、片面不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概括性)

100、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

101、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102、(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103思维反映是(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104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有(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105、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是(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

106、把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形态划分的)。

107、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辐合思维)。

108、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

109、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110、概念所包含个体叫概念的(外延)。

111、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迁移)。

112、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摩托车是(正迁移)。

113、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114、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定势)。

115、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116、言语活动的形式有(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117、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18、(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19、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120、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21、想象可分(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22、(幻想)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想象。

123、(意识)是指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124、(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125、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126、梦境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出现。

127、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128、生物节律是指以24小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129、梦(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30、(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31、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

132、(知觉)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133、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34、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

13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散)

136、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137、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38、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39、(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存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140、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141、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动机,可把动机区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142、定式往往是下种(无意识动机)。

143、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4、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叫(缺失性需要)。

145、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叫(自我实现的需要)。

146、(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47、绪变化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148、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

149、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150、表情的产生是(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份)。

151、关于表情下列廉说法中正确的是(在一些是全人类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差异的)。

152.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

153、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种类的度量)。

154、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产的特性)。

155.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

156、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157、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的划分叫(情绪状态)。

158、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59、情感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