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5627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文科政治选修班10测试文档格式.docx

自主减缓 

强制减排

C.二十国集团 

自主减缓

D.二十国集团 

自主减缓 

6.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______发展规划》。

规划的实施,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中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A.沿海地区 

B.沿江地区 

C.沿海城乡 

D.沿江城乡

7.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______,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______。

A.1000亿元 

6次 

B.1200亿元 

3次

C.1000亿元 

3次 

D.1200亿元 

6次

8.汽油价格回落,会带动汽车热销。

这说明某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______。

A.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减少 

B.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9.假定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10.科技部发布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数据显示,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能够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少用一个塑料袋,能够减排二氧化碳0.1克;

5层以下,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每次平均可减排二氧化碳600克;

选择应季蔬菜水果,每千克减排二氧化碳400克;

夏季空调调高1℃,每台每天可以减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消费应该量入为出 

B.消费不能盲目跟风

C.个人消费可以标新立异 

D.绿色消费要从小事做起

11.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这表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各类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B.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D.非公有制经济经营围完全放开

12.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劳动者依法享有各项权利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3.2009年沿海某省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出口分类江

外商直接投资江

走出去江

一般贸易

高技术产品

第三产业

笫二产业

对外承包工程

劳务输出

绝对数值江

(亿美元)

1066.5

98.5

57

73

18

6

所占比重(%)

80.2

7.4

35.6

45.6

48

16

从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来看,该省要促进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

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原则②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

这是国家通过_______让公民参与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15.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在2009年联合开展“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行动,这是政府在积极履行______的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6.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属于行政系统部监督的是:

A.权力机关的监督 

B.审计部门的监督

C.人民政协的监督 

D.新闻媒体的监督

17.今年春运期间,为防止票贩子趁票源紧之机,高价倒卖车票、制贩假票坑害旅客,铁路警方集中开展了打击票贩子专项行动。

对票贩子的不法行为,警方应:

A.依法行政,坚决打击 

B.公正司法,严格审判

C.加强引导,教育为主 

D.制定法律,规管理

18.建国6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这些政治制度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中方将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绝对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这主要表明: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今年5月,“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举行”的消息令中国人自豪、兴奋。

这座城市是一本历史教科书。

走进去阅读,就能够了解它的文化,回忆一个国家的发展史。

这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

A.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大脑 

B.一切物质现象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C.人们的文化素养是生来就有的 

D.精神产品要通过物质载体来体现

21.“海外赤子常思祖,岁岁清明同归根”,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

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传统文化适应了社会变迁④传统文化涌动着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世博会会徽“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CHINA”巧妙组合,充分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观。

之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在要求 

②各国都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3.2009年10月9日,世江界媒体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国家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不分文化异同、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

A.发展文化需要博采众长B.大众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学习借鉴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可以相互吸收

24.2009年12月1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发布了《关于打击手机传播淫秽信息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

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A.手机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B.手机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淫秽信息属于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

D.淫秽信息属于落后文化,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5.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27.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①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②解放思想、实事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

《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9.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规律 

B.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 

D.规律具有主观性

30.生活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穿上竖条衣服时,给人收缩感,显得稍瘦;

穿上横条衣服时,给人扩感,显得稍胖。

不同纹路的衣饰产生不同视觉效果表明

A.错觉实际上是一种假象B.感性认识是易变、不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1.中国语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D.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3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说:

“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这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B.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量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正确解决矛盾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

这反映了:

①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无条件的联系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

二、简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其中第34题、第35题为必答题,第36题为选做题。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

表1:

2007—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

2007

2008

2009

安排金

额(亿元)

同比

增长(%)

安排金额(亿元)

同比增长(%)

同比增

长(%)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

2019.27

25.1

2761.61

24

3401.69

13

社保支出

2000

10%

3000

20%

4000

30%

表2: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

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不断出台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更能彰显民本思想。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

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

35.材料一:

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及其选举人大代表比例的调整

年份

城乡人口比例

城乡人口选举人大代表比例

1953年

13∶87

8∶1

1995年

29∶71

4∶1

2010年

47∶53

1∶1

选举法的修改是大势所趋。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2009年10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选举法修正案草案;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明确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同票同权”时代。

选举法的修改,促进了我国选举制度不断完善,使得组成各级人大的代表名额分配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我国目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客观实际,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

(1)选举法的修改过程,是如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

(2)我国城乡人口选举人大代表比例的调整,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36.[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下面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日程安排(节选) 

(1)上述工作日程安排是如何体现全国人大的组织活动原则的?

(2)有人认为:

“只要充分发扬,就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三、探究题:

本题18分。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为了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某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让我们共同参与!

【走进历史】

通过回顾中外历史,同学们知道,自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阐述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文化根基。

【透视生活】

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

(2)请你用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献计献策】

同学们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都地广人稀,资源富集。

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森林和水力资源蕴藏量,以及天然气等基础储量,均超过或接近全国的一半。

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3)你认为应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2010.10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1.A 

2.B 

3.D 

4.C 

5.A 

6.A 

7.C 

8.D 

9.B 

10.D

11.C 

12.B 

13.C 

14.C 

15.C 

16.B 

17.A 

18.D 

19.B 

20.D

21.D 

22.D 

23.A 

24.C 

25.C 

26.A 

27.D 

28.C 

29.A 

30.C

31.C 

32.B 

33.B

二、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34.

(1)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及相关惠民政策的出台,2007—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逐年增加,增长速度加快;

但中国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事业水平还比较落后。

(2)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为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要加快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和有效手段。

要通过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35.

(1)①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出修改选举法的建议,体现党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执政。

②十七大报告提出“同票同权”的建议,体现党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执政。

③提出修改选举法的建议,按照立法程序修改,体现党依照法定程序使党的主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

(2)

(2)①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时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对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调整城乡人口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道理。

③调整城乡人口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客观条件结合起来,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统一起来。

36.B

(1)①全国人大实行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审议、表决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最高行政权、最高审判权和最高检察权。

(2)①实行集中制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所以要充分发扬;

②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相结合;

③要更好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践中。

(若从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也可。

三、探究题(本题18分)

37.

(1)文化根基: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铸就中华文化,使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①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与整体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

②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家作为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自治地方将获得快速发展;

作为部分的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更加强大。

(3)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发挥自然资源富集的优势,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强宏观调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