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备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合作备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备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要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一些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不断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知识的海洋里变得越来越小,而衬托教科书的背景越来越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
由此,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他不仅在教书,而且是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心智上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至少给予我们这样一点启示:
要想备好一节课,必须加强学习,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来武装自己的教学观念、育人观念、教育观念,为此我们坚持理论先导,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各级各类教学杂志,树立起至少以下几种正确的教学意识:
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
人文意识: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很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目标意识:
依据学情,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目标,严格按课程标准是出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教学目标,目标具体明确,达成要分层推进,教学目标的高低轻重要适当,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真正达到面向全体的教育;
实践意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又是语文实践。
教学过程就是语文实践的过程,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始终;
大语文意识: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新课标指出: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时间。
为此,我们结合温岭市教研室、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指导小组制定的校本教研系列活动之《理论学习活动》和我校的特色工程《教研科研一体化工程的实践》的各项活动制订了周详的理论学习计划,并按时高效地进行学习与研讨。
(二)改革备课格式,采用专用备课纸
传统的备课格式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线性封闭的教学思路贯穿课堂的始终,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真正地落实到位。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难以体现和落实,这一备课格式很大程度上也束缚了教师的个性与创造性。
为配合每一节课,力求做到理念的确定到三维目标的定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探究预见性学生学习情况,进而预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与调控都能十分明确地在教案中展示出来,此外,突出强调反思性小结在教学中的干预与促进作用,一是对具体教学环节的反思,二是对整课教学方案设计的反思。
大溪小学合作探究式备课纸
(课题)
设计者日期执教者 日期
一、教材理解与分析(相关背景等):
二、设计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操作注意事项及教学准备(重难点的确定,课件的准备等)
五、教学设计
教学板块
预设教师活动
预见学生活动
课前调整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反思:
温岭市大溪小学
(三)合作探究式备课的操作流程
合作探究式备课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为基础,通过教研组同教材教师的多层面合作、探究(讨论设计理念、讨论预见性学生学习情况、讨论对教材重难点的落实情况、讨论教学特色、讨论教学环节设计、讨论备课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及有争议的问题教学反思。
)进行集体备课的一种形式,其基本操作流程为:
①把握知识点,前后衔接点,教学重难点,教材特点等
备课前合作讨论教材
②探讨学情(地域性学生特点及学生学习起点,知识库存)
③寻求设计理念的支撑
①查阅备课方面相关资料
明确分工,自主
备课,形成初稿
②确定设计理念及教学目标
③依据学情精心设计出教案(方案)初稿
课前合作
探究教案
①中心发言人说学案(从理念的落实到目标的选择,预见性学生活动到教师导学活动及课堂效果预计)
②批判式论述初稿的可行性与理念的达成度。
③修改后定稿打印并发至各个执教教师
再度创造,形成
个性化教案
①考虑授课班级学生实情情况,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调控能力
②教师的教学特色、风格
③形成个性化教案
①
上 课
理念的落实情况
②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③
课后反思性小结
课堂即时闪现的亮点的捕捉
课堂成败的成因分析
对教案进行再创造
……
1、备课前合作讨论教材备课前的合作讨论是合作探究式备课实施有效的重要环节讨论力求,做到三个明确:
A、明确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法重难点,知识的前后衔接,教材特点;
B、明确学情,探讨本地区学生的特点及对学生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
C、明确理念,依据教材特色、学情,选择某一理念来支撑本课的教学。
这为自主备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明确分工,自主备课形成初稿备课前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后,组织者依据教师特点和喜好,由教师自主选择一组教材中的一课进行自主备课。
(但要做到明确分工,做到课课有人备,人人有课备)教师在所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从查阅各方面的相关资料(相关教学案例、课件、课的相关知识),到依据学生及教材特点确定教学理念,最后在教学理念的支撑下精心设计出自己认为较完整的教案(学案)初稿。
自主备课环节是整个备课改革的关键。
3、合作、探究课前反思式研讨这一环节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备课的核心环节,是集众人智慧于一体,实现教师优势互补,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提高,提升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先由备课教师展示自己设计的教案(以试讲的形式展示)从理念的选择到目标的定位,从预见性学生学习活动到教师点拨调控,到预见性课堂效果等。
然后组内教师依据此教案展开课前批判式反思型讨论,为了保证讨论质量,要求每人至少提出几点改正意见式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思路。
(这也促进各教师钻研自己没备到的课文,使得面上得到提高。
)最后修改定稿,打印后发至每个执教教师。
4、再度自主创造,形成各教师个性化教案 讨论定稿后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结晶,有极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然而受授课教师的教学特色、个人素养、课堂调控能力以及授课班级学生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各教师必须在共同探讨形成共识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更高自主创造,使共性的教案成为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教师个人特色的个性化的教案,达到备课的最优化,这是整个合作探究式备课的拓展与延伸。
5、个性化教案在课堂中的落实——课堂教学 由于教师以合作探究备课后的学案为依托,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视野得到了开拓,教学思路也广阔,所以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以往个体备课的两张皮现象,也促进了动态生成课堂的诞生。
6、课后探究,反思小结,调整教案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顾冷沅著名的青蒲实验等多种研究已证实这一定论。
由此可见反思在促进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份量。
为此,在使用完教案后,对教学过程、教案设计进行反思,我们将它定位为是整个合作探究式备课的升华与深化。
各教师课后及时地反思性小结。
①教学理念落实情况地反思;
②教学环节的反思与批注;
③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④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剖析;
⑤对教案进行高度创造,达到最大优化。
(四)合作探究式备课课堂评价标准
验证自主、合作、探究式备课有效性的主渠道——课堂教学。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备课改革的有机保障,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参考。
为此,我们在人本主义理念的指导下,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宗旨,制定了合作探究式备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如下表所示:
)
合作探究式备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班级授课教师课题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A
B
C
D
得分
1
教学目标
10%
1、符合课程准要求,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注重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培养。
5
4
3
2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理念22%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中下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
6
2、激活课堂,强调自主学习,实现互动合作,重在鼓励,引导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3、重视指导学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15%
1、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力求灵活多样。
2、是真正的启发式,讲授生动、精当,能举一反三,提问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思考。
3、是有效有讨论式或小组合作式,讨论时有组织,有中心,有突破,有反馈。
教学手段15%
1、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手段,力求恰当和有效,充分恰当地运用校园网络等现代教育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
2、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
3、板书设计合理,精当,书写工整规范。
1
业务素质
28%
1、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教态亲切。
2、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流利,富有启发性,引导性。
3、组织教学能力强,注重及时反馈,及时调控能力强而合理。
4、专业知识丰富,专业技能娴熟,无错误。
5、熟悉课程标准要求,熟悉教材,教学目的明确,恰当。
6、用得体的语言和体态信息跟学生拉近距离,促使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完成。
个人特色7%
课堂教学富有个人特色情况。
从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业务素质的专业化、教学效果及教学特色来综合阶段性评定(自评每人每月一次,教研组互评每人每学期一次)教师的课堂教学、以调整、优化合作探究式备课。
(五)建立合作探究式备课的保障机制
1、建立常规的学习机制
为更广泛的涉猎教育教学动态与趋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更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的理论修为,教研组建新常规的学习机制:
“自学+论坛+团队”的学习模式。
自学:
每个教师自主选择教育专著,每学期至少研读1本以上的教育专著,并做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每天至少阅读一篇以上的教育教学论文。
论坛:
每周组织一次,(每月第二周的周四晚),围绕一个主题,讨论明确主题后,要求各成员围绕主题搜索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主持人组织发起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吸取精华。
2、建立常规的深度汇谈研讨机制
合作探究式备课成败与效益起决定因素的是团队的合作精神与探究热情。
而深度汇谈能促进人们之间的自由对话,超越任何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共同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将之引用到我们的教研活动中,以改变研讨探究的虚假性的局面。
建立常规的深度汇谈研讨机制为团队合作与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物质保障。
开展深度汇谈的主要内容为:
备课前的讨论教材,形成初稿后的批判式讨论,互动后的集体反思。
3、建立反馈评价激励机制
开展经常性的组内观摩与赛课活动,并用课堂教学评价量表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对教案使用情况,课堂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的反思与探讨,提出优化策略,并给予教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三、合作探究式备课的成效:
(一)合作探究式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近三年来的合作探究式集体备课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内涵得到充实,实践智慧得到提升,反思能力得到增强,在行动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促成了专业化教师的成长。
1、充实知识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
一般地说包含三方面知识即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在合作探究式备课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教研组成员积极地参与自学(见建立常规的学习机制)、论坛、丰富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并在参与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内涵,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知识保障。
2、改善反思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进行解析和修正已经发生的有关问题,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合作探究式备课非常重视培养教师形成反思习惯,进行有效反思,并在个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反思优化措施,将原来仅仅停留在活动后的反思延伸至活动前讨论反思,活动中实践反思,活动后调整反思。
使反思——批判精神贯穿与合作探究式备课的全过程。
并通过教案的二度设计与优化,撰写教学反思,开展个例研究与剖析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参与行动研究,促成教师专业成长 合作探究式备课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为基础,以合作研讨为关键,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合作探究式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效果)为基石的实践性研究,教师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实践与实施新课程的主体。
因此在集体探究智慧的交融碰撞中,反思性评价等活动中,拓展教师的视野,不断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合作探究式备课,提升教师课堂设计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设计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究式备课所产生的每一份课堂设计都是凝聚集体的智慧,每一份都是高效的课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课程的实施。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结合几经优化后定型的专用备课纸的操作中,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得以更新,促成了一批生成的、开放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的诞生。
1、更新教学目标的设计理念:
从知识本位到注重发展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的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着眼于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更新教学的过程设计理念:
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与传统的以教定学和以知识为中心不同的是,合作探究式备课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更多的是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注重学生新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实践,树立起“学生即目的”的教学理念。
3、更新教学方式的设计理念:
由单向灌输到情境建构 传统的以“知识本位”和“教师本位”的教学理念导致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无味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与新课程倡导的建构学习,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完全相悖,为此我们努力寻求建构在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的结合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体验并建构知识体系。
4、更新课堂设计观:
从静态预设到动态生成新课程认为:
课程不再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经验和体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建构过程。
在合作探究式集体备课过程中,更多地采用框架式设计和流程式设计,将预案视为一个框架、一个思路,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考虑学生的变化情况,把弹性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引入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成为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式备课,促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诞生
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合作探究式备课,使课堂从封闭到开放,由线性的单一走向立体的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变了,它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与以往只注重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截然不同。
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质疑和创新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知识和能力和谐和发展。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视野得到了开拓,教学思路也广阔,所以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使得课堂教学活起来了。
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则听得很乏味。
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探究式备课讲究“活”,讲究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起点与目的。
学生被赋予了更多权利和自由,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
学生的学习活动空间不是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达到师生双方的知识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生命活。
在市实验学校这种新的课程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挖掘潜能,多方位成材。
备课组成员以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一切以学生为本,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都装在教师心中。
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识。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可怜的解读者和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教师有强烈的“对话”意识,即教师与学生彼此思考、交流,求得新发现,促成了动态生成发展的新课堂的诞生。
四、合作探究式备课留给我们的启发
过去,由于我们对集体备课的理解有失误,对其功能定位有偏差,对其目的、任务把握不准,致使集体备课走入误区,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听到“集体备课,想说爱你真不容易”的声音,而我们提出的合作探究式备课,是基于推进课程改革的浪潮下,着眼于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着力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智慧,理解正,目的明,定位准,方式新,效率高,从内容、形式、制度等方面为长期困扰教师在集体备课进程中的若干疑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合作探究式备课的思维指向既注重求同,又注重标新立异传统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是求同,学校对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教案,这种统一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个共性化教案,以利于用老教师的知识经验去克服和弥补年轻教师的稚嫩和不足,使教师教学水平“拉平补齐”。
这种“统一”,轻多元,重共性,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只关注教师教学,无视学生特点,它既使集体备课中的集体优势难以充分显现,又压抑和束缚了教师个体的作用,使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合作探究式备课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为基点,以“吃透”学生为起点进而进行合作探究备课实践,在几度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认识(知识点、前后衔接点、教学重难点、教材特点、地域性学生特点及学生学习起点、知识库存,较为完美的教学设计与相对理想的教学理念的支撑)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学案,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在这分学案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班级的学情再度设计学案(详见P4专用备课纸“教前调整”一栏),要突出班级的特色,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以避免格式化的刻板效应,以适应学生个性一化的要求,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这样,既发挥了集体的优势,又彰显了个性与特色,有利于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真正满足学生、教师的需要。
2、合作探究式备课功能定位为既注重形成学案,又注重解决问题这里涉及到对集体备课外延的认识问题,传统的集体备课往往只注重形成统一的教案,将集体备课的外延等同于利用大家的力量来设计教案,这实际上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这样意识下的集体备课使研讨的内容狭窄化,使教师的视野只停留在设计教案,只关注教案本身,也容易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更为要害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探究”,使集体备课无法深入,只停留在肤浅片面的设计教案的程序上,无法实现在探究与合作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无法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合作探究式备课将集体备课的外延拓展延伸到教学的全过程,(详见P5-P6操作流程)将设计学案定位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同等重要的还有理论的学习(保障)、学情的分析、教材的深度剖析(起点)、教学主题(专题)的确定、理念的选择与确定、相关知识的搜集、筛选与重组、学案的探讨与设计、课堂教学与调控分析、教后的反思调整与二度设计等环节,并在每一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教材和种种复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确定专题研究,使得教师在合作探究备课的过程中始终在反思与探究,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参阅附件《探究篇》)使得教师在合作与探究中获得提升,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进程,而避免传统的不良倾向。
3、合作探究式备课的互助合作既注重平等交流,又注重专家引领合作探究式备课教师互助合作的有效形式,它能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发挥群体的作用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