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4290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文档格式.docx

1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第2章、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3

2。

1经营资金效益审计·

2.1。

1固定资金利用效益的审查·

2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审计·

2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3企业成本效益审计·

4

2.4经营决策效益审计·

第3章、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

5

第4章、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难点·

7

4.1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衔接·

4.2审计队伍内部建设亟待加强·

4.3实行新会计制度后的挑战·

4.4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4.5在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

8

第5章、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

9

5.1选择效益审计项目·

5.2确立审计评价标准。

5。

3编制审计计划·

10

5.3.1概况了解·

5.3。

2记录整理资料·

3。

3编制部门效益审计计划并逐年修订·

4总体计划·

4实施审计·

11

5.4.1初步检查·

4.2充分检查·

5.4.3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4.4审核·

5提交和公布审计报告·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及客观存在必然性

1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

所谓经济效益审计,就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查、评价和报告,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仅停留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在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产关系也表现的更加错综复杂。

目前,在我国所推行的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管理落后,损失浪费惊人,各地区、各单位、各部门普遍存在着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经济活动有着较高的效益.

其次,是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它不应局限于财务审计的范围,而应扩展到生产、计划、质量、决策诸方面;

不应只注重事后审计,而应扩展到事中、事前审计。

因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仅延伸了审计的范围,拓宽了审计领域,而且在财务审计合法性和合规性的基础上,进而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善了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再次,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权力下放,增强自主经营权,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的宏观调节机构尚不健全,缺乏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容易造成比例关系失调、计划失控、行为越轨等现象.因此经济越发展,就越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审计不仅要进行财务审计,以保证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与合规,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以减少损失浪费,挖掘内部潜力,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营效益,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第2章、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2.1经营资金效益审计

随着资金成本的提高,经营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大因素,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要重视对企业经营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审计和分析。

1固定资金利用效益的审查

固定资金即企业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

对企业固定资金的审计就是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果的审计。

固定资产的审计主要是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充分提高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要重视国有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

2.1.2流动资金利用效益的审计

在对流动资金进行审计时应将各项往来账款作为重点。

往来账款容易形成呆死账,呆死账的形成有外部原因所致,有一部分则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

如:

赊销产品后不及时催收货款,造成应收货款错过诉讼时效,失去法律保护,给企业造成损失。

再如,如果企业备用金的管理工作不严格,由于借款人员工作调动或恶意拖欠,使借款难以收回,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此外,还应对抵减企业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销售退回、折让与折扣的合法性进行查实。

  企业资金的体外循环也应引起重视,在进行集团式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下属的单位应上交集团公司的款项,或是下属公司故意拖欠,自行使用,达到长期占用集团公司资金的目的,在进行会计报表合并时,不将实现的全部利润或亏损反映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或是集团公司授意下属单位不上交,不作为集团公司的收入入账,而将一些不便在集团公司报账的费用在下属单位报账,或是在集团公司急需时再上交,人为地调节收入和利润,违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2.2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企业项目投资包括技改、扩建、新建等投资.在市场经济中,不确定因素较大,上项目普遍存在投资风险,实践中不少企业盲目投资,重复上马造成经济损失或投资效益不佳,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对那些有项目投资内容的企业,应将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作为重点,要进行项目投资方案可行性的评价,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与投资的风险价值,对项目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3企业成本效益审计

 成本效益体现着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低成本决定着高市场占有率和高效益,因此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效益审计就显得十分重要。

进行成本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重点,一是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制订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实现;

二是成本的高低,审查其真实性、正确性和合规性.对构成产品成本的诸要素进行查核,证实成本支出的真实性是产品成本审计的核心;

三是对成本的升降进行因素分析,提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为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决策的信息;

四是审查评价成本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4经营决策效益审计

 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好坏,有时一项决策的失误就会使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加强事前审计工作,如对决策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要审查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已提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要进行合理性、效益性审查,确保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其次,要掌握企业的经营要素,分析企业的人、财、物资源是否与经营目标相适应,是否达到合理配置和最佳效能。

第3章、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一个审计项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直接影响着审计的范围、内容、所需证据类型、审计方法与技术手段,以及审计结论的表达方式和最终的处理结果。

经济效益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政府和公共机构的管理绩效,其具体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是为立法机构和政府提供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执行有关政策、有关财政财务和资源管理绩效的独立的信息、咨询和建议,同时,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也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要求。

从审计机关成立起,我国的经济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整个经济秩序中还存在比较混乱现象,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作为经济生活的“卫士”,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发挥着查错纠弊的作用,揭露和查处了被审计单位一大批问题,收到很好的成效。

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单纯揭露财政、财务收支中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人大、政府的决策需要,不能体现审计监督的高层次作用,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不仅要揭露和披露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分析原因,对问题的纠正提出建议.只有围绕经济效益的情况去查问题、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去研究解决的办法,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才能为政府提供决策的参考。

二是确定被审计者的公共经济责任,并为完善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提出建议。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推行经济效益审计,要搞好三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理念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确定相结合。

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经济效益审计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对被审计对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反映和高度概括。

提出了国家资金如何用得少、用得好、用得值的问题。

我们抓住这几个关键,可以明确地去查找、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在这几方面表现的明显特征,使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审计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第二,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思维模式与经济责任审计程序的确定相结合。

经济效益审计要明确回答被审计对象是否以正确的方式行事,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借助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确定审计对象有哪些经济责任、怎样履行的经济责任、结果如何这样的思路,并围绕这三个方面,确定审计程序,收集资料、证据,进行评价分析,从而提高审计行为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第三,把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操作相结合。

如审计标准的确定,调查、访问、座谈、统计分析等非财务性资料查证方法的应用,审计报告质量的控制等,这些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都有助于丰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提高审计的质量。

三是确定并分析显示政府项目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被审计单位或者政府部门整体改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第一,经济性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少支出;

第二,效率性指一定的投入所能得到的最大产出,即支出合理;

第三,效果性指商品、服务和其他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经营目标以及其他预期效果,即支出得当。

这三者各具特殊意义,既不互相取代又不孤立存在,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因此,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必须从以上诸方面展开有纵向、有横向并纵横结合性的立体思维,进行客观公正的全方位审计.

第4章、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的难点

4。

1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衔接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有一部分是由内部审计部门完成的,内部审计在经济效益审计中,有责任帮助本单位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本单位的目标,并协助本单位的管理人员了解信息,评价经营方案、经营决策,但这些方案和经营决策最终仍是由企业管理人员确定并负责实施的,内部审计人员只是根据审查评价的结果提出建议,而内部审计机构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独立性是相对的。

其次,外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不认同或认同程度较底,造成重复审计和审计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有一个很好的链接点,外部审计既能很好地利用内部审计已有的审计结果和审计资源,又能保持外部审计较高的独立性,建立一个合理的经济效益审计模式.

4.2审计队伍内部建设亟待加强

为了适应转型期间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审计队伍的自身素质必须不断加强:

一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复合性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水平.审计中所遇到的各类经济活动,均与审计规范、法律法规紧密相连,为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需要加强对审计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实行新会计制度后的挑战

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一是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审计技术需要升级;

二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4.4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与有效性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企业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现在许多公司经营不善,出现贪污腐败现象,归根结底与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何帮助企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内控制度,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的内控制度,并用这套制度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

4.5在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

涉及对企业经营决策审计时,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如由国家审计来做,在某种意义上就有审批的成分,这样国家审计就保持不了其独立超脱的地位,再者国家审计也不能干预影响企业决策。

如由内部审计来做,内部审计所处的地位又使它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且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比较单调,大多数内审人员对会计知识比较熟悉,对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不是很熟悉,进行企业决策审计困难较大,形成审计部门实质上不进行决策前的审计,只是在决策项目失误或收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时才进行审计,起不到经营决策审计应有的作用.

 总之,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济效益审计程序,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要紧紧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挑起为企业“诊断”的这一重担,促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5章、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

1选择效益审计项目

  由于公共资源用途广泛,政府部门职能不同,审计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对每项效益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作出适当的限定以避免出现事倍功半的审计结果.从目前状况看,可以选择一项财政专项资金和重要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专项效益审计,并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某一力一面有所侧重,把效益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真实、合法、效益的检查和评价。

因为这些资金和项目具有财政投入大,政策性强,容易得到社会关注的特点,有的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由此入手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更能取得新效果,取得新突破,摸索积累新经验.

5.2确立审计评价标准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根据审计项目实际情况,需要对审计评价标准进行必要地拓展和修正。

如果项目没有合适的评价标准,就不能实施效益审计。

合适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具有可靠性、客观性、有用性、易懂性、可比性、可接受性等特点.我国公共部门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加之长期忽视管理工作,没有建立起完整、严密、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这给开展公共部门效益审计带来了困难。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被审计单位、不同的审计目标,对效益审计评价体系进行开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审计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要围绕选用的有关指标。

如:

总体评价类指标、人力资源类指标、经费投入类指标、资产负债类指标、收入基金类指标等,搜集数据和资料,运用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等经济分析方法揭示问题,为审计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3编制审计计划

3.1概况了解

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的概况的了解,不仅仅是在受领审计任务后才进行,而是在日常工作中都要开展.了解的内容包括:

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如关于收入、支出、资源、资产方面的财务资料和组织结构以及经营活动及其面临的限制;

目标资料,如方针目标和优先项目、经营目标活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相关评价。

2记录整理资料

对被审计单位概况的每次调查了解,都要进行及时记录、分类和整理,并记入审计档案,以保证审计档案信息的新颖性。

在记录和整理时,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

3编制部门效益审计计划并逐年修订

部门计划是效益审计计划的核心,包括效益审计的主要方面,每次审计的主要内容、重点及时间、人力安排。

计划应简要说明审计的目标和调查的战略设想以及对经济效益风险和审计风险的评估,计划实行年度检查和年度滚动,并提交上级管理部门.

5.3.4总体计划

是协调和控制各部门效益审计的大纲,保证各部门效益审计计划的协调平衡。

5.4实施审计

4.1初步检查

通过进行初步检查,确定充分检查是否必要。

初步检查要求尽可能省时和简练,结束后审计人员应提交一份说明初步检查所承担的主要工作、主要发现、经济效益风险、需要进行充分检查的方法、计划、预算和时间安排等内容的报告.

5.4。

2充分检查

充分检查并不意味着检查的对象和内容无所不包,在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应考虑相关性和有效性。

3审计取证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效益审计在搜集证据过程中除运用了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调查和统计分析是效益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但不论审计人员决定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

4审核

分为主审人员的审核和处室领导的审核。

主审人员的审核主要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审核不是简单地重复审计人员的工作,要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证实作用:

审计项目已按批准的计划进行了完整彻底的检查;

没有遗漏任何重大事项;

审计结论是建立在充分、相关和可靠的审计证据基础之上的,是正确和合理的;

各种汇总资料和相关数据是正确无误的。

处室领导的审核主要对主审人员审核工作的恰当性进行审核,保证审计证据的范围和性质能对审计结论和建议起到支持、证明作用。

5提交和公布审计报告

效益审计报告通过以下阶段形成:

组织报告大纲;

撰写报告初稿;

征求意见、修改和审定;

送给有关人员。

效益审计报告要做到:

行文简练;

结构严谨、清楚;

用语通俗、准确,直接了当、不模棱两可;

内容有层次,重点突出;

在审计证据信息使用上注意有效性、充分性和经济性,善于运用实物证据和事实来增强对揭露出问题的说服力。

总之,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重心。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于完善我国的管理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加速经济发展进程都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广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日程会越来越近

致谢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两年多来,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生活的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

参考文献

【1】竹德操,吴云飞,达世华.经济效益审计[M]。

中国审计出版社.

【2】马永清,马儒冠。

新编实用内部审计[M].山西经济出版社。

【3】陈思维等编著,《经济效益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8月

【4】李金华主编,《审计理论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

【5】冯均科,《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中国内部审计》,2006年6月

【6】赵小青,《谈效益审计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浙江内部审计》,2005年9月

【7】 

会计目标与经济效益,李心,1998,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8】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的探讨,华欣锋,2010,财经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