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04146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docx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

 

聚酰亚胺基础知识-1(横田力男)

第一编基础编

第1章聚酰亚胺合成法

1.前言

正象主链含酰胺结构的聚合物被称为聚酰胺那样,主链含亚胺结构的聚合物统称为聚酰亚胺。

1)其中亚胺骨架在主链结构上的聚合物,也就是直链型聚酰亚胺不仅合成困难也无实用性。

相反具有环状结构的聚酰亚胺,特别是五元环状聚酰亚胺已知的品种很多,实用性很强。

因此,一般所说的聚酰亚胺都是指后面这种环状聚酰亚胺。

环状聚酰亚胺与聚苯并咪唑等同是含氮的杂环聚合物的一种。

图示1

聚酰亚胺进一步还可分为由芳香族四羧酸和二胺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缩聚型聚酰亚胺和双马酰亚胺经加聚反应(或缩加聚)得到的加聚型聚酰亚胺。

其中前面的缩聚型聚酰亚胺是大家最熟悉也是应用最广的,一般所称的聚酰亚胺都是指这种缩聚型聚酰亚胺。

本书也是以这种缩聚型聚酰亚胺为主。

而后者为加聚型聚酰亚胺实际属耐热性热固型树脂的热固型聚酰亚胺(参考应用编第2章)。

具有代表性的聚酰亚胺就是由美国杜邦公司1960年开发成功,1965年商品化的二苯醚型聚酰亚胺。

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称为[Kapton]聚酰亚胺,经过40多年后至今仍然在高耐热性塑料中保持领先地位的一种优异的材料。

关于这种聚酰亚胺开发的经过Sroog(Dupont公司)有过详细的介绍。

2)

图示2

(1)

这种聚酰亚胺由于具有刚直的主链且不溶于有机溶剂,而且还不熔融,所以是用特殊的两步合成法合成制造的。

即是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二苯醚二胺ODA为原料,合成可溶性聚酰胺酸,在这个聚酰胺酸阶段进行成型加工后,通过加热(当然发生化学反应)脱水环化(亚胺化)得到Kapton薄膜等一系列聚酰亚胺制品(反应式1)。

3,4)

从这种聚酰亚胺开始,一系列芳香族聚酰亚胺作为高耐热性塑料虽然在广泛产业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芳香族聚酰亚胺都是不溶不熔的,所以都通过

(1)式所示的两步法来合成和制备。

由芳香族四甲酸酐和芳香族二胺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一般反应式如

(2)式所示。

(2)

这种通过聚酰胺酸的两步合成法是从60年代开始采用的一种古典且具代表性的合成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存在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在溶液状态的贮存稳定性不好等问题,但其重要性至今仍保持不变。

在本章中作为聚酰亚胺合成方法,首先叙述这种通过聚酰胺酸的两步合成,之后再对不经过聚酰胺酸这种复杂过程的合成方法进行介绍。

也就是把一步法合成聚酰亚胺和经过聚酰胺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作叙述。

作为参考列出了聚酰亚胺合成的有关文献。

5)~16)

2.经由聚酰胺酸的两步合成法

2.1聚酰亚胺的形成过程

(3)

在介绍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合成、制备之前,先看一下由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通过两步法合成聚酰亚胺的过程。

聚酰亚胺的形成过程可分成由(3)式到(7)式的五个基本反应。

(5)

(6)

(7)

其中,(3)式的由环状酸酐和胺的开环反应形成酰胺酸和(4)式的由酰胺酸脱水形成环状酰亚胺是主反应。

(5)式到(7)式是经过环状酰亚胺互变异构化的环状异构酰亚胺(环状酰亚胺的异构体)的形成和由它的异构化形成环状酰亚胺的过程。

另外(3)式的酰胺酸的形成反应是一个平衡反应,为便于参考把这个逆反应也考虑在内,则如(8)式所示:

(8)

现在把(3)式的形成酰胺酸的反应再详述一下。

酸酐在羧酸衍生物中反应活性是仅次于酰氯的17),18),环状酸酐1和二胺2在适当的溶剂中,在室温下会很快发生放热反应,得到开环的酰胺酸4(3式)。

这个反应是属于二胺与环状酸酐的开环加成反应,从反应机理来讲是二胺2的氮与酸酐的羧基碳之间的亲核加成,形成环状四面体的中间体3(不稳定),接着是从四面体中间体进行羧酸分子内异构形成酰胺酸结构的开环加成物4,即由亲核加成-异构两步形成的亲核酰基置换反应。

18,19)

接着通过(4)式,酰胺酸结构的开环加成物4(环状酰亚胺的前驱体)的酰胺基的氮对分子内的羧酸的羰基碳进行亲核进攻形成环状四面体中间体5,接着从5经脱水反应形成环状酰亚胺6。

这个脱水环化(环状亚胺化)反应也是由亲核加成-异构两步机理的亲核酰基置换反应18,19)。

下面的(5)式,是酰胺酸的羰-醇互变异构。

酰胺酸在一般情况取热力学稳定的酮型4,但有时也会取醇型7(不稳定),如(5)式所示。

这里由(5)式的互变异构酰胺酸的醇形7的羟基的氧,对分子内的羧酸的羰基碳进行亲核攻击后,按(6)式形成环状四面体中间体8(不稳定),接着由8脱水后形成环状异构酰亚胺9。

一般情况下酰亚胺是热力学稳定的生成物,与其相比相当于它的异构体的异构酰亚胺则是动力学的生成物,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结构。

因此,异构酰亚胺通过加热很容易发生异构化(chapman型分子内旋转)形成热力学稳定的酰亚胺。

实际上环状异构酰亚胺9(不稳定结构)也会因加热按7式很容易异构化为环状酰亚胺6。

前面形成酰胺酸结构的开环加成体4的(3)式反应是个平衡反应,为更准确把逆反应也考虑进去,则如(8)式所示。

这个(8)式中酰胺酸4的羧酸基在分子内是具有亲核-亲电子催化作用的双官能团催化剂的功能20),会由它使环状酸酐1与二胺2生成更容易。

这个反应过程与前面同样,酰胺酸4的酰胺羰基与分子内的羧酸羟基的氧通过亲核加成(经过环状四面体10),此后形成环状酸酐和二胺2的脱离。

也就是说,(3)式正反应四面体中间体3与逆反应(8)式的四面体10实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从上面可看到,与环状酸酐及其衍生物的相关反应,全都是环状酸酐的羰基碳是反应点,因此通过这个羰基碳的亲核取代反应,都是由亲核加成-脱离两步构成的亲核酰基取代反应18),19)。

这个反应过程是以后叙述的所有环状酸酐衍生物的相关反应有共同之处。

2.2聚酰胺酸的形成

一般的聚酰亚胺如前面的

(2)式所示,由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通过两步合成法很容易合成制备。

首先第一步把芳香族二胺溶解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者N-甲基吡咯烷酮NMP这种极性酰胺类溶剂中。

然后再把芳香族四酸二酐以固体状态(粉末)加入,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固体四酸二酐溶解的同时,与二胺发生放热的开环加成反应,可以看到聚合溶液粘度急速增加,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而第二步由聚酰胺酸脱水环化(环化亚胺化)反应生成聚酰亚胺,只要加热聚酰胺酸就很容易完成4,21,22)。

因此,只要手头有了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不论谁在任何时候,就能简便地合成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这是两步合成法的最大特点。

不过

(2)式的开环加成反应是个平衡反应((3)式)。

例如

(1)式的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二苯醚二胺ODA反应的情况,在40℃的DMAc溶液这种极性酰胺类溶剂中,其平衡常数K为105L/mol以上,非常大,在(3)式所示的反应体系中与反应物(左侧)相比之下,很大程度上偏向生成物(右侧),这使平衡聚合度P达到300以上(P大约等于K的平方根),分子量大约在10万左右,表明很容易形成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23)。

聚酰胺酸生成的难易取决于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的反应活性。

这两类成分的反应活性从反应论角度可从(3)式进行预测。

芳香族四酸二酐的反应活性(亲电子性),从(3)式看酸酐1的羧基碳的电子密度愈低活性愈高。

即芳香环上带有吸电子取代基芳香族四酸二酐反应活性就高,具有给电子取代基的反应活性就低。

具体是均苯四甲酸酐>砜二酞酸酐>酮二酞酸酐>六氟异丙叉二酞酸酐>联苯四羧酸二酐>二苯醚二酸酐,按顺序反应性降低。

(这些化学式参照实用材料篇第一章。

另一方面芳香族二胺的反应活性(亲核性)是(3)式的胺2的氮电子密度愈高反应活性愈高。

即芳香环上带给电子的取代基胺反应活性高,相反有吸电子取代基则反应活性低。

比较具有连结基X的芳香族二胺H2N-(P-C6H4)-X-(P-C6H4)-NH2的反应活性时,是按X为-O->-CH2->->-(C=O)->-SO2-的顺序反应活性降低。

不过在实际合成聚酰胺酸的时候,与芳香族四酸二酐相比是芳香族二胺的种类不同对酰胺酸生成的难易影响更大。

关于聚酰胺酸的合成方法,向芳香族二胺溶液中直接加入芳香族四酸二酐固体(粉末)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做法,不仅实验采用,生产现场也广泛采用。

实际上,对这个反应混合物溶液进行搅拌时,固体芳香族四酸二酐并不是一下全溶,而是在固体酸酐表面溶解的同时就与接触它的芳香族二胺之间进行反应,这一现象可以观察到。

既可看到在固体四酸二酐的附近,溶解下来的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呈当场浓缩状态,呈现红黄色(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并随反应的进行,这种颜色变淡,同时反应体系溶液粘度增大4,21)。

这是所有四酸二酐溶解消耗了,从反应体系整体看两反应成份在化学当量上达到均衡反应已经完成以前的情况,也就是两种反应物当场立即反应生成部分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不过严格来讲溶液粘度与重均分子量MW相对应,而对数均分子量Mn并不敏感,因此,当场是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急激增大24)。

当然就局部而论,两种反应物的化学当量失调的地方也存在,这时就会生成低分子量(重均分子量小)的聚酰胺酸,这样一来生成了分子量分布宽的聚酰胺酸(MW/Mn>2),这个反应体系不是均一的溶液反应,与开环加成反应速度相比,反而是固体芳香族四酸二酐的溶解速度要慢。

它具有固体溶解扩散速度起决定作用的固-液界面非均一反应的特征25)。

这样一来刚反应生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一点很早大家都承认21),22),26),关于这一现象(聚酰胺酸的不稳定性)将在下面的2.3项讨论。

生成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的关键是反应所用的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必须保证高纯度,聚合溶剂也要高纯度,同时不仅反应容器就是装两种反应物和溶剂的容器都要完全干燥(无水状态)且无氧氛围(芳香族二胺很易氧化)。

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的精制(高纯化)与其用重结晶方法,不如用升华方法更有效。

关于聚合溶剂,例如DMAc或NMP这类极性酰胺溶剂可用加入P2O5后真空蒸馏来得到无水溶剂,同时也可除去溶剂中存在的胺等不纯物。

之所以要非常重视反应体系中的水分,是因为反应体中具有高反应性的芳香族四酸二酐会与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如(9)式所示的邻苯二甲酸,由于它的反应活性低,在室温附近不能与芳香族二胺反应,将使部分芳香族四酸二酐失去反应活性,从而丧失了形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必要条件,即不能保持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1:

1的化学当量。

(9)

这里再考虑一下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加料的顺序和形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的关系。

为了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很早就采用向芳香族二胺溶液中直接加入固体(粉末)芳香族四酸二酐进行反应4),21),22)。

这种情况下如果假定反应体系中存在微量水分时,芳香族四酸二酐就不仅会和二胺反应也有与水反应的可能性,但由于二胺的亲核反应活性远大于水,则它将优先与二胺反应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如果相反,向芳香族四酸二酐溶液中加入芳香族二胺时,在没加入二胺进行反应之前,四酸二酐在溶于溶剂的过程中,就会因为聚合溶剂和反应体系中存在的少量水而使部分酸酐按(9)式进行水解反应而失去活性的机会很大,从而丧失反应的等当量性,很难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在前面提到的理想的反应条件下,也就是用高纯度的芳香族四酸二酐PMDA和芳香族二胺ODA加入高纯度酰胺类溶剂(NMP,用真空蒸馏精制后马上用)中,在确保体系中无微量水和氧的条件下反应,则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的浓度和它们的加料顺序,即不论是向二胺溶液中加入四酸二酐,还是相反向四酸二酐溶液中加入二胺,对生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并无影响,这一点最近已被实验所证实25)。

不过一般的实验室或生产现场,要使反应器内或反应体系中严格除水很难,因此作为聚酰胺酸的合成方法向芳香族二胺溶液中把芳香族四酸二酐固体(粉末状)直接加入(或者把粉末状芳香族四酸二酐分散在酰胺类以外的溶剂中)进行反应的方法,也是现在被采用的主要方法。

这里希望大家记得,聚酰胺酸的分子量对最终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特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拉伸模量)有很大影响。

也就是说从聚酰胺酸溶液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拉伸特性(特别是断裂伸长),对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有很大依赖性,希望其重均分子量在20000以上,而与数均分子量没有太大关系27)。

这样如果要得到具有尽量高的拉伸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最好使用重均分子量大的,换句话讲最好使用刚合成的重均分子量大的聚酰胺酸溶液来制备聚酰亚胺膜,这是实验室所推荐的方法。

最后对合成聚酰胺酸使用的溶剂作些介绍。

用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进行开环加成反应,一般使用的是DMAc或NMP这类极性酰胺溶剂,很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

不过要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也不一定局限于这类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只要是对开环加成反应得到的聚酰胺酸可溶的溶剂都可做聚合溶剂使用。

极性酰胺类溶剂以外,可用于合成聚酰胺酸的溶剂举例来讲已知的有极性小的四氢呋喃THF22),28)~30),二甲醇二甲醚29),30)还有混合溶剂THF/甲醇31),32)等。

2.3聚酰胺酸的稳定性

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如

(2)式所示很容易通过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生成。

这样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在酰胺类溶剂中)室温下保存,很早就知道它会出现随时间的延长溶液粘度下降现象21,22,26)。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反应体系内存在的微量水分会使已经生成的聚酰胺酸发生水解,而使聚酰胺酸的分子量下降。

虽然这一解释至今仍然正确,但之后的研究表明,聚酰胺酸即使在无水条件下也会发生分子量下降,显然这一点更为重要。

这里首先考虑一下聚酰胺酸溶液中的水分问题。

根据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由于溶剂中的水分,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都会下降33)。

再详细一点讲,对6种聚酰胺酸在含水的DMAc溶液中的水解进行测定的结果,作为聚酰胺酸分子量下降的指标,不是溶液粘度或重均分子量而是数均分子量更重要,另外这些聚酰胺酸都是在30℃,10天内分子链中就有一处会因水解而断链(数均分子量下降为一半)33)。

再进一步把聚酰胺酸溶液进行长时间贮存时,会因部分聚酰胺酸按(4)式脱水环化(亚胺化),这时副产物水也不能忽视。

也就是说,虽然这种亚胺化在50℃以下进行得不快,不过还是缓慢发生,将聚酰胺酸溶液在25℃~35℃下保存6~8个月,聚酰胺酸会有10~20%发生亚胺化22),26)。

根据以上事实,为确保聚酰胺酸溶液保持稳定性,就不仅要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和聚酰胺酸溶液中的水分尽量少外,还必须尽量在低温下保存。

这里看一下聚酰胺酸水解的过程。

先从结论说起,聚酰胺酸不是象(10)式表示的那样由于水的存在直接发生水解,而是通过(8)式聚酰胺酸生成环状酸酐,接着再由环状酸酐按(9)式发生水解反应20)。

也就是说聚酰胺酸的生成反应((3)式)是个平衡反应,在溶液中由其逆反应((8)式)将分子链切断在聚酰胺酸链的末端生成环状酸酐,接着(9)式这个环状酸酐因水解反应在聚酰胺酸链的末端形成邻苯二甲酸。

这个芳香族邻苯二甲酸,在室温附近的温度下实际与芳香族二胺不反应,这样一旦下降的聚酰胺酸溶液的粘度还有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就得不到恢复。

这种聚酰胺酸水解的过程很早就成为定论。

(10)

接着再考虑一下聚酰胺酸溶液中的水分即使为零,反应完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子量也会快速下降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最近才搞清楚的24),33)~35)。

前面多少接触到一些,这里再强调一下重点。

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的开环加成反应如(3)和(8)式所示是平衡反应(可逆反应)。

无水条件下按(3)式生成的聚酰胺酸溶液保存起来时,随着时间的延长,聚酰胺酸分子链中会反复频繁进行(8)式所示的分子链断裂反应(逆反应)和按(3)式进行分子链再结合反应(正反应)实现再平衡化,聚酰胺酸分子量分布趋向一定值(MW/Mn接近2),也就是说聚酰胺酸的数均分子量Mn随着时间的延长趋向固定不变(也会有极小的降低),而相对应的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MW开始时急速下降,达到了所保存温度的平衡分子量后几乎保持不变24),33)~35)。

通过(8)式的分子链断裂反应和(3)式的分子链再结合反应使聚酰胺酸实现再平衡化的结果,在酰胺类极性溶剂中,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的开环加成反应((3)式)是放热反应,考虑到其平衡常数非常大的事实,是很令人震惊的。

这个平衡常数虽然随芳香族四酸二酐和芳香族二胺的种类和反应温度不同而各异,以

(1)式为例,在PMDA和ODA进行反应的情况,平衡常数在105L/mol以上23)。

不过这是事实,如前面2.1项所示,这可能是(8)式的分子链断裂反应因酰胺酸分子内羧酸基的催化作用变得非常容易反应(羧酸基具有对分子内亲核-亲电子催化起双官能催化剂功能)20)。

这样一来,在前头讨论的聚酰胺酸因水分作用在溶液保存中受水解反应而使分子量下降的现象,也可以通过(8)式分子链断裂反应和(3)式分子链再结合反应引起的聚酰胺酸再平衡化过程中,受到(9)式水解反应的影响来说明。

不过由于(3)式的开环加成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常数变小,这意味着生成的聚酰胺酸的分子量下降。

在合成某种聚酰胺酸时,在无水条件下反应平衡温度从-20℃到40℃取不同的几点做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由63500连续下降到其1/2以下36)。

如上所述,聚酰胺酸的生成反应是平衡反应,而且聚酰胺酸很容易再平衡化的事实,可以用两种聚酰胺酸溶液的混合事实来确认。

例如用高分子量(平均聚合度为150)聚酰胺酸与低分子量(平均聚合度10)聚酰胺酸(化学结构相同的聚酰胺酸,两者的MW/Mn比均几乎等于2)在NMP溶液下混合,在重量浓度为10%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聚酰胺酸发生再平衡化约两周后达到平衡态,变成与溶液混合比例相应的分子量,MW/Mn比也几乎为237)。

另外将两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聚酰胺酸溶液混合后室温下不断搅拌,形成由这两种成分构成的嵌断共聚物,进一步延长时间最终形成了无规共聚物38)。

如上所述,由于聚酰胺酸很容易发生再平衡化反应,在用两种聚酰胺酸制备共混薄膜后对其物性进行评价时,必须确认是否发生了这种聚酰胺酸的再平衡化,这是做聚酰胺酸共混薄膜时一定要注意的。

关于聚酰胺酸稳定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把这种溶液长期保存时,有时会出现溶液发生凝胶化。

这个现象与(4)式所示的聚酰胺酸的亚胺化会在室温左右的比较低温情况下缓慢进行(下面的2.4节将详述)有关22)。

也就是聚酰胺酸部分发生亚胺化后,分子链硬化而失去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引起聚酰胺酸溶液的凝胶化。

此外,还可认为由聚酰胺酸物理性集合形成有序结构也会使聚酰胺酸溶液形成凝胶39)。

将上面论述总结一下,在保存聚酰胺酸溶液时为使

(1)式(3)的聚酰胺酸生成反应和对聚酰胺酸溶液保存条件有利(即使平衡常数变大),为了防止

(2)式(8)式的聚酰胺酸生成反应的逆反应发生;为防止(3)式(4)式的聚酰胺酸生成水的副反应发生;为了抑制(4)式(9)的聚酰胺酸末端的环状酸酐水解;就有必要使这些反应的温度和聚酰胺酸的保存温度尽可能降低。

具体讲,已知聚酰胺酸在溶液温度低于8℃时,即使时间延长其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几乎不下降24),所以建议在这个温度以下,最好在冷柜(5℃以下)中保存聚酰胺酸溶液。

如上所述,还没有可以完全消除聚酰胺酸溶液不稳定性的方法,不过要是把聚酰胺酸的邻位羧基用化学法封锁起来变成其它聚合物则另当别论。

也就是把聚酰胺酸转变成聚酰胺酸酯或硅酯等聚酰胺酸衍生物。

采用这种方法就可使(8)式的相当于聚酰胺酸生成反应的逆反应从本质上去掉。

关于这个问题在后4节中详述。

2.4聚酰胺酸的加热亚胺化

用两步法合成、制备聚酰亚胺,是把上述第一步得到的聚酰胺酸,第二步进行脱水环化(亚胺化)来实现(

(2)式)。

具体讲就是把聚酰胺酸从溶液状态涂膜成形后,用下述两种方法,即用加热法或是用化学法实行亚胺化。

第一种加热法就是把聚酰胺酸单纯加热到250℃~300℃转化成聚酰亚胺的方法。

其次化学亚胺化法是用环化脱水试剂进行处理,反应之后再加热除去试剂的同时完成亚胺化的方法。

前者的直接加热亚胺化法是既简便又很实用的方法,在工业上或实验室中一般都广为采用。

不过后者的化学亚胺化法虽然是一种需要费用的方法,但为得到均匀的薄膜在工业上部分被采用。

这里只涉及加热亚胺化法。

各种聚酰胺酸的加热亚胺化,一般采用在100℃加热1小时,200℃加热1小时,300℃加热1小时的分段加热法来实现的40)。

这里的问题是这样得到的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是否达到100%。

如果亚胺化不完全,就会在使用时遇到加热发生亚胺化,这时副反应生成的水会使包括聚酰亚胺在内的制品产生新的问题。

例如对用PMDA和ODA体系的聚酰胺酸在NMP溶液中制成的薄膜的亚胺化进行考察的结果,85℃10分钟,150℃30分钟,200℃30分钟,300℃30分钟分段加热的情况下,亚胺化率达到95%以上41)。

这个结果初看好象不可思议,可是在聚酰胺酸加热亚胺化之际,由于对亚胺化有促进效果和可塑化效果的酰胺类溶剂的蒸发,能使这个体系从橡胶态转变成玻璃态这个事实密切相关。

将聚酰胺酸的DMAc溶液流延后室温,真空下干燥得到的薄膜还残存相当多的DMAc(大约是重量分数28%)。

另外将PMDA-ODA体系的聚酰胺酸的NMP溶液在90℃干燥1小时后,将聚酰胺酸加热到350℃的结果是,在150℃以下主要是溶剂蒸发,150~250℃范围是残存溶剂蒸发和发生亚胺化的副反应放出水(当然从室温到150℃亚胺化也会缓慢发生),到250℃以上残留溶剂的蒸发几乎停止,亚胺化也几乎完成。

这个过程也已搞清。

在这个聚酰胺酸亚胺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不是纯属固相体系,还残存有溶剂,亚胺化是在一种橡胶态下进行。

这样残留的DMAc或NMP这类酰胺类溶剂会使亚胺化易于进行。

原因是酰胺类溶剂与聚酰胺酸溶剂化,使酰胺酸部位向便于亚胺化的结构取向,同时酰胺类溶剂又能起聚酰胺酸和刚生成的亚胺的增塑剂作用形成橡胶态,使玻璃化转变Tg下降,促进分子链的运动增强。

进一步在聚酰胺酸亚胺化的后期与残留溶剂最后蒸发的同时,增塑作用也消失变成了玻璃态,使得到的聚酰胺的Tg上升。

不过这种Tg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亚胺化的完成。

因为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两者本质上都是Tg高的聚合物,有增塑剂效果的溶剂的失去使生成过程中的聚酰亚胺(含聚酰胺酸结构)的分子运动性被冻结而使Tg升高也是可能的。

这样一来,不论在什么加热条件下进行聚酰胺酸的亚胺化,为了完成聚酰亚胺的亚胺化,都要在最后把正在形成的聚酰亚胺加热到这种聚酰亚胺固有的Tg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处理,这一点一定要铭记。

例如象PMDA-ODA体系这种高Tg的聚酰亚胺(Tg=410℃)就更要在较高的加热温度(400℃以上),使其完全亚胺化,否则得不到它本来的特性。

作为聚酰胺酸亚胺化的另一个相关问题是,亚胺化过程中聚酰胺酸分子量变大的问题。

早已知道在把聚酰胺酸薄膜加热进行亚胺化时,在中间加热阶段(150℃~200℃)薄膜较脆弱,到高温时(300℃)又恢复到有柔韧性的薄膜22),40)。

这个问题与前面2.3项讨论的聚酰胺的稳定性完全相同,用(3)式和(8)式再加上(4)式很容易说明。

如前所述,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的开环加成反应形成聚酰胺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3)式),随着聚酰胺酸的加热平衡常数变小,(3)式的平衡向左移(即从生成物向反应物移的逆反应(8)式)。

由于这种聚酰胺酸的逆反应使分子链断裂,即发生分子量下降,并出现酸酐基团和胺基的增加。

具体例子看一下六氟异丙叉二酞酸酐-含氟芳香族二胺体系的聚酰胺酸薄膜(由DMAc溶液流延后40℃干燥3天之后)在50~325℃加热下,聚酰胺酸的重均分子量Mw(20万)从50℃开始下降到125~225℃的中间加热阶段达到最低(大约为原来的1/3),到这个温度以上开始缓慢上升,到325℃时生成的聚酰亚胺的Mw恢复到10万多一点。

另外在这期间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也显示类似的过程43)。

根据红外线吸收谱分析44)~46)聚酰胺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