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0227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的基本概念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2.学校教育的定义:

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P5)

4.教育的功能:

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P9)

5.现代教育的特征(P10)

6.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

(P12)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1.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

适宜的物质环境利于儿童的生长发展。

3.对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P16)

4.经济与教育的关系(P16)

5.政治对教育的影响(P18)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1.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

2.儿童发展的定义:

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P28)

3.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P29)

(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柏拉图:

<<理想国>>

格塞尔:

“成熟势力学说”“双生子实验”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

孔子:

“性善论”“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洛克:

“白板说”

华生:

“教育万能论”

4.个体发展的特征:

规律性、个别差异性、阶段性。

(P35)

5.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哪些?

(P37)

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儿童牙齿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

6.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哪些?

(P41)

智力的发展、语言(词汇、语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

7.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

维持、促进、诱导。

(P47)

8.我国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为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明确以下观点:

(P47)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室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5)家园配合,协调发展。

第四章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1.学前教育的起源(P51)

氏族社会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军事民主时期。

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P53)

(1)古埃及的皇族子弟要进入宫廷进行学习,教师由富有经验的僧侣、官吏、文人、学者担任,国王也亲自授课,学习的内容除了做游戏、听故事、习字书写、学习初步知识外,还要被灌输说教,模仿宫廷习俗和礼仪。

(2)古希伯来的家庭教育认为,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祭司,幼儿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会堂教育认为,无论大人小孩,应经常到会堂聚会和做礼拜,倾听教士宣读圣经和上帝的教诲。

(3)古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所统治。

(4)古希腊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3.近代学前教育思想(P58)

夸美纽斯:

对0-6岁儿童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倡循序渐进原则,

代表作:

《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世界图解》《母育学校》,其中,《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

洛克:

“白板说”《教育漫话》他的教育内容有德育、智育、体育。

卢梭:

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观(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他把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婴儿期,通过触摸四周的物体进行学习;2-12岁期,以形象记忆为主;12岁到15岁期,培养认知、学习、劳动等能力;15岁到成人期,进行道德教育)

裴斯泰洛齐:

主张自然教育,倡导爱的教育

代表作:

《爱弥尔》《林哈德和葛笃德》

福禄贝尔:

“幼儿教育之父”在勃兰根堡开设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为儿童设计了恩物(活动玩具材料)

代表作:

《人的教育》

儿童发展三段论:

“自然儿童”—“人类儿童”—“神的儿童”

儿童的四种本能:

活动、认识、艺术、宗教(前三者的本能归宿)

4.现代学前教育思想(P69)

杜威:

“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倡导“儿童中心论”

代表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

蒙台梭利:

她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

(P74)

皮亚杰:

提出发现式教学法、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

加德纳:

多层智力观(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幼儿的完整学习(全面发展)

维果斯基: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戈尔曼:

情感智力理论,在《情感智力》中提到EQ,“孩子未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5.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家(P92)

陶行知:

我国著民的人民教育家,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他认为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反对“教死书,死读书”

代表作:

《创造的儿童教育》《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幼稚园之新大陆》

张雪门:

我国现代著民幼儿教育家,认为幼稚园教学应做到做学教合一、教学与教法融为一体、自由自动教学。

陈鹤琴:

“我国幼儿教育之父”,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政治思想方面、业务修养方面、教学技术方面、优良品质方面、幼儿园的惩罚。

第五章学前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P104)

2.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P104)

3.学前教育面临的的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

(P105)

(1)培养全面素质;

(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3)重视培

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4.我国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内容):

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

(P108)

第六章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游戏

1.定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游戏的特点:

自发自愿的、自由自在的、愉快的、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P110)

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P111)

(1)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3)有利于儿童情绪发展;(4)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3.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

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观察和评估游戏。

(P122)

第七章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1.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P130)

(1)独立自主性原则

内在含义:

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基本内容:

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学习的自主性。

(2)发展适宜性原则

两个层面的含义:

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

(3)保教结合原则

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P144)

达到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

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达成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做法:

消除幼儿教师的恐惧、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P146)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所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的素质很重要、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不可为综合而综合。

(P151)

(5)启蒙性原则

学前启蒙教育的内容:

品德方面、智力方面、体能方面、美的启蒙教育。

(6)活动性原则

如何实施活动性原则?

(P156)

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是多样的;活动不是装饰品。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1.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P161)

直观形象法、游戏化法、语言法、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环境体验法、行为操练法、发泄法、表扬鼓励法、批评惩罚法。

第九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家庭的社会功能:

(P199)

繁衍后代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

2.家庭的教育功能:

(P201)

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行为规范、指导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

3.家庭教育的特点:

(P202)

率先性、密切性、丰富性和生活性、多样性、终身性、深刻性。

5.影响家庭教育的家庭因素:

(P204)

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文化、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子女人数、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期望。

6.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P207)

和谐的生活气氛;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属于儿童的天地。

7.家长育儿守则:

(P212)

(1)做好榜样:

务必对儿童的要求身体力行、完善自我,道德高尚、自身缺点

不宜回避。

(2)尊重儿童:

重视尊重儿童、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需要、、耐心对待儿童。

(3)理智的爱:

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控制情感,掌握分寸、增长儿童

的爱心。

(4)规矩明确。

(家长应该怎样建立规矩?

教会儿童做好自己生活的事、懂文明礼貌、不打扰他人、关心环境、遵守社会生活秩序)

(5)步调一致:

夫妻双方互相配合,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两代教育之间保持协调一致。

(6)适当回避。

(原因:

由于叫停成员年龄、知识和需要的差异很大,对家庭责任承担上不同、对问题和事物的理解上也有很大悬殊,为了儿童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儿童应该适当回避。

8.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细心观察、满足兴趣、动手多练、游戏学习鼓励成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巧用提示、公平适度、做轻松父母。

(P222)

第十章托儿所(含托儿班)的保育和教育

1.托儿所的性质:

福利性、保教性。

(P229)

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设乳儿班(10个月或1岁以下),小班(1岁左右-1岁半),中班(1岁半-2岁),和大班(2-3岁)。

2.托儿所保育和教育的原则:

(P234)

寓教于养,保教并重;个别教育为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适应婴儿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婴儿的发展。

3.托儿所的选址:

选择地势平缓、空气新鲜的地方;宁静的环境;有托儿需求的社区。

(P236)

第十一章幼儿园教育概述

1.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3-6岁。

2.我国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和未来):

(P258)

(1)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幼儿园的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幼儿园仍为少数;

(3)市场经济下幼儿园的一些不良倾向。

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P265)

(1)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特点

1.幼儿园小班(P270)

对象:

3-4岁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