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970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拔高Word文件下载.docx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第3题【单选题】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

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第4题【单选题】

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实行的主要根源

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势力的入侵

D、禁止中外一切交流

第5题【单选题】

陈锋、张建民主编的《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

“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

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一次商业革命”的是①放弃重农抑商政策②突破传统商业的时空限制③柜坊飞钱开始问世④流通领域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第6题【单选题】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第7题【单选题】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现象是()

A、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第8题【单选题】

“闭关”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如《易·

复》:

“先王以至日(冬至日或夏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指()

A、禁止对外贸易

B、关起国门

C、禁止对外交流

D、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

第9题【单选题】

《史记?

货殖列传》载: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

”司马迁认为

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皆本,经济民生

第10题【单选题】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第11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

这表明()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经商可以迅速致富

C、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第12题【单选题】

A、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促使农业税比重大幅缩小

B、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C、洋务及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税收入是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

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

……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

“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

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

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春秋)管仲《管子·

治国》

材料三: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

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

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依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

材料三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685年,康熙皇帝宣布取消海禁,实行“开海贸易”,并设立粵、闽、浙、江四大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此后,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成型的外贸体制,无力接待外来商船。

于是,粤海关官府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商行,代理海外贸易业务,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俗称“十三行”。

……专设经理广州外贸税饷事务的洋行制度,乃是清廷实施严格管理外贸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18世纪80年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英国对华贸易垄断权后,十三行的贸易对象主要是英国。

1842年“十三行”在战火中走向消亡。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

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特许状只会在公司连续三年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才会被取消。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挥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力。

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

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XX百科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对中英两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东印度公司和广州十三行这两个外贸公司都在19世纪中期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有何不同?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至18世纪,中国加入到世界革命之中,在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兴起了一些商业都会。

在富商大贾中,“儒商”人数明显增多,商人素质提高,社会责任心加强,产生了商人文化,如尊崇子贡、范蠢等富商典范,以“诚”、“信”、“义”等作为经商准则。

唐宋以来,中国传统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还诱发了商业资本渗入到城镇和乡村的生产过程,如福建崇安盛产茶乌梅、姜黄、竹、纸等,这就吸引了众多客商携资到此,列肆雇工组织生产。

——摘编自唐文基《16到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16世纪西欧的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扶持和保护政策,如法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和英国的圈地运动,都有益于商业发展。

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更是把市民、商人从天主教的禁欲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

17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完善了农牧混合经济,促进商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并与当地经济结合,创造了有效的商业行为和更高的商业利润。

如16世纪中叶,英国利用尼德兰移民的力量,成功地生产了“绒线布”,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17世纪西欧各国积极投入到世界贸易竞争大潮,特别是英国,制定优惠政策,成立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开拓世界贸易。

——摘编自王素琴《对西欧封建商业迅速跨越资本主义门槛的再认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呈现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西欧商业迅速向近代转化的原因。

并说明与西欧相比影响中国商业革命转型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