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8202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准确了解问题B.提供理论指导C.预测并干预学生D.结合教学进行研究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14.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A.学生B.教学目标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

15.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

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

3.以下属于学生群体差异的是()。

A.年龄差异B.学习方式差异C.兴趣差异D.性别差异E.社会文化差异

4.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下列属于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的是()。

A.温度和照明B.座位的排列C.师生关系D.校风E.社会文化背景

5.以下关于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A.它包括五种因素三种过程采集者退散B.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

C.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D.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E.评价/反思过程会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

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

7.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___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学生可以从群体差异和_______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_______和_______。

4.教育心理学是_______的一种,是介于_______、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5.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环境和_______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6.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_______,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___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_______,组织_______,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8.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20世纪_______年代到70年代末。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_______,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10.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包括总论、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1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处于__发展_____时期,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12.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_______或_______。

13.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从西方引进的,自_______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学经过十年动乱重新复苏繁荣,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14.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15.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_______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2.A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A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两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B[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6.C[解析]略。

7.D[解析]见大纲第10页。

8.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9.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0.D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11.D[解析]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2.C[解析]见大纲第8页。

13.C教学环境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对学生认知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14.B[解析]学校教育需要教师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15.C[解析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见大纲第4页。

2.ACDE[解析]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风格。

3.ADE[解析]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等。

4.C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等。

5.ABCDE[解析]见大纲第6页。

6.ABDE[解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

7.ABCDE[解析]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三、填空题

1.学与教2.个体3.教材、课稗4.应用心理学、心理学5.物质、社会6.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7.教学情境、教学活动8.609.结合教育实际10.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11.发展12.原则、技术

13.7014.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15.学习

2010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二)

第2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模拟自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智商(IQ)的计算公式为A.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B.IQ=MA/CA*100C.IQ=MA/CA*100%D.IQ=MA/CA-100

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B.初步形成时期C.初步成熟时期D.成熟时期

4.“印度狼孩”的事实说明,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先天遗传素质外,还有()。

A.后天的饮食因素B.居住条件因素C.后天的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

5.青少年期一般指()岁。

A.6~12B.11~18C.6~18D.10~20

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72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

8.()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

9.()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B.问题解决C.自我意识D.行动过程

1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l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

11.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

12.()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

13.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人格的()。

A.复杂性B.独特性C.功能性D.统合性

14.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

3.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4.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

D.安静型与兴奋型E.辐合型与发散型

5.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6.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7.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B.外倾型C.内倾型D.顺从型E.发散型

8.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有()。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易怒

9.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功能性

10.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B.人际关系C.社会环境D.学校教育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2.B智商简称IQ

3.B[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二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

4.C[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

遗传和环境。

5.B[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

6.A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7.B[解析]见大纲25页。

8.B见大纲23页。

9.A见大纲24页。

10.A[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11.D见大纲25页。

12.C[解析]鲍姆宁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其中民主型下的儿童最成熟。

13.C14.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解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大纲中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

2.ABC[解析]群体差异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等的差异。

智商分数与同龄团体的差异属个体差异。

3.ABC[解析]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4.ACE[解析]见大纲25页。

9.ABCDE10.ACD

5.ADE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6.BCDE[解析]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

7.BC[解析]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8.ABCD[解析]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和冒险精神是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2010年江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1、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完善于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

A.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B.儿童思维现有的发展水平

C.最高水平D.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

3.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A.教师对上课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表扬B.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4.小红总是叫妈妈陪她去买衣服,妈妈认为哪件衣服漂亮,她就买那件。

小红的认知风格是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性D.沉思性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张强的嗓音变粗了B.运动员越跑越慢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小明学习了3+4=7后,很容易就学会了3a+4a=7a,这是A.垂直迁移B.水平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

7.在学习较简单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B.中等C.较高D.以上都不对

8.小林总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

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9.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C.命题学习D.下位学习

10.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A.1岁B.2岁C.3岁D.4岁

11.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标志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2.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13.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这种需要奥苏伯尔称为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成就内驱力

1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15.下列不属于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的是A.家庭教养模式B.学校模式C.同辈群体D.小说

一、选择题⒈D⒉D⒊C⒋A⒌D⒍A⒎C⒏D⒐C⒑B⒒C⒓B⒔C⒕C⒖D

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教育心理学部分(3)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金纳

2、掌握概念的行为指标是()A、能记住概念的定义B、能理解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C、能区分概念的正反例D、ABC都对

3、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B、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

C、态度所涉及的范围要比品德大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

4、客观测验的主要优点是()A、能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B、出题简单和方便

C、能测量学生的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D、可以避免学生作弊

5、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A、学生的智力开发B、教师的教学活动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

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

7、经过人类复杂的认知操作活动形成的既有一定的信息意义又有一定的智能意义的命题,称为()

A、联结性陈述知识B、联结性程序知识C、运算性陈述知识D、运算性程序知识

8、根据陈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9、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

10、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判断题(对的打个“√”错的打个“×

”)

1、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2、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3、刺激替代是操作条件反应形式()

4、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

5、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

6、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也称弱方法()

7、根据概念的定义,天安门、地球等都是概念()

8、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

9、从思维过程看,真创造与类创造无实质性区别()

10、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

11、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

12、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

13、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1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15、布鲁纳与皮亚杰都同意教育对认知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16、留级和跳级都能缩小班级中学生能力的差距,但留级的效果往往不好()

17、斯金纳将动机与学习作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解释()

18、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

19、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对学生同化成人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

20、测验的信度越高,其效度也会越高()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选择题

1.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

2.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

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

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8.()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

9.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10.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11.学生学习“功=力×

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12.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分化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行为强化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

1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

15.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16.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17.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18.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A.攻击性行为B.亲社会行为C.性别角色的获得D.观察能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C解析∶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因此,答案选C。

5.C6.A7.C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8.B9.D解析∶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但是也不能把个体一切持久的行为变化都归之为学习,那些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