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655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所以通过对人的行为观察描述使我们可以探讨其内部的心理活动。

人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正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具有不同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人,其心理活动有很大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就不一样。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件事情的行为反应也有可能不同。

但他们的心理活动及其外显行为都受多种共同规律制约。

由于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被认为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2.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

(1)个体心理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异常复杂,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

一是共同的心理过程.即个体心理活动形成及其行为表现的一般过程;

二是个性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在心理活动倾向性与稳定性的心理活动特性上的差异。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指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指个体在心理过程的发展与进展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倾向与心理过程特点。

心理活动倾向性主要指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主要指能力、气质、性格等。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这种相互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并揭示这些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

总是生活在各种社会团体之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关系,如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国家关系等.有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个体社会化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称为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被定义为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的觉知。

人的意识活动包括:

①对外部事物的觉知,觉察到外部正在发生的事情;

②对内部刺激的知觉,感觉到自身内部发生的事;

③对自身的觉知,觉知到自己正是上述各种体验的主体,这时将自己当做一个客体来认识,即所谓的自我意识;

④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觉知,觉知自己正在下决心认真学习。

争取下一次成功;

觉知自己了解哪些事物,不了解哪些事物,自己能否了解还未了解的事物。

人的意识使人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尤其是人的自我意识使得人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

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表现为注意,注意出现在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和行为中。

人的心理活动除了意识外,还存在无意识现象。

这是人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现象。

人的梦境中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人不能预先计划梦境的内容.也无法支配梦境的进程。

人在清醒的时候,有些心理现象也是无意识的。

如人有时能意识到自己听到或看到了什么,但对听觉和视觉的过程却意识不到。

在人的正常生活中,大多数心理活动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也存在无意识现象,它对人的行为也有重要作用。

无意识现象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源流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

另一方面,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心理学自身不断分化。

衍生出了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使得心理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的发展源流。

1.心理学的流派

1897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取向明显受当时以实验为研究基础的化学与物理学的影响。

特别是化学研究主要探究物质的结构成分,并以分析与合成的方法来控制物质的变化。

冯特试图通过类似化学研究的元素分析与合成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实质,分析人的心理结构。

冯特的这一思想被称为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提出后,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普遍反对,其结果是构造主义衰落了,但同时因为反对者的主张各有不同,演变成了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

(1)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冯特的学生铁钦纳、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其研究方法就是内省法,即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

研究者经过研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这些元素通过联想和统觉就构成了所有复杂的意识经验。

心理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内省而了解不同刺激情境下的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

构造主义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铁钦纳的去世而逐渐衰落,对后来的心理学发展影响也不大。

但是,其他一些学派正是以它为攻击的标靶而兴起的,因此,它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2)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的。

詹姆斯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任何物种的特性必定是为某种目的服务的,人类的意识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只有通过研究它的功能才能了解它。

因此,心理学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詹姆斯批评构造主义只静态地研究意识的元素,而忽略了意识像流水一样有其动态的连续性,即他所谓的“意识流”。

此外,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可用观察、测验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考察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

要求的。

机能主义的主张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注重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的思潮是分不开的。

(3)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在德国出现了另一个心理学派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觉和意识的组织过程。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明确指出:

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

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人的知觉和意识不等于、也不能还原为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至今关于知觉的实验中还包括很多格式塔规律。

格式塔心理学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4)行为主义

20世纪初,在美国正当构造主义学派与机能主义学派争沦不休时,出现了另一个学派——行为主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l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认为意识带有主观性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对它进行可重复性、客观的研究,主张科学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应当把人的意识当做一个黑箱,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只需考察在刺激影响下的反应活动,行为就是由这些反应活动构成的。

同时,行为主义反对内省法,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用内省法得到的资料不是客观资料,主张心理学应当采用实验法。

此外,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他曾经说过一段偏激的话:

你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小偷。

行为主义后期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由于他发展了行为主义,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宗旨,并明确指出,任何机体当前的行为结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

这一原理不仅适合动物训练,也适于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社会行为的塑造和矫正。

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

它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强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的科学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致使心理学在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形象突出,影响了当时行为科学的兴起。

但是,由于它极端排斥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研究的重要性,窄化了心理学的内涵,因此又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故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

(5)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有《精神分析引沦》《梦的解析》等。

弗洛伊德是从治疗精神病的需要出发,从变态心理的角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

弗洛伊德指出.变态行为应当被看做心理疾病,是由心理功能失调导致,只有研究病人的心理障碍的原因后才能治好病人。

通过长期的精神病治疗实践,并依据对自己的焦虑、冲突和愿望等内心活动的观察,弗洛伊德认为,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所谓潜意识,是指一些因受环境的要求与社会文化限制而不能表现出来的想法、记忆和愿望,尤其是与性本能有关的欲望.它们由于长期被压抑,因而处于不被知觉的意识下层,常常会在梦中、口误以及心理防御行为中表现出来,对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

人对潜意识尤其是性方面的潜意识压抑过度或不当,就会表现出多种心理障碍。

弗洛伊德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的病根。

所谓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动机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有些概念,如潜意识、自我等也都渗透到了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之中。

但是,弗洛伊德是根据自己多年对病人的观察和

记录对正常人的心理进行推论、解释的,难免以偏概全。

而且.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把性欲看做支配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过分夸大了性欲的作用,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一点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其继承者对此加以修正,出现了新弗洛伊德学派。

(6)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与其他学派不同,不是由某个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而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l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使得认知心理学明确成为一种学说。

所谓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其内部心理活动,内部认知过程是可以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的。

他们在研究推理、决策以及问题解决等复杂的认知过程时采用口语报告的方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口语报告法也称“出声思维”,即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让被研究者在解决某个问题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研究者对其进行分析。

认知心理学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通过人的知觉、注意、记忆、学习、理解、想象以及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的所有研究;

狭义指解释人接受、存储和利用的信息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西蒙。

目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深人,逐渐与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心理学。

7)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年代较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晚,故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需要、动机、价值观、情感、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个层面的问题。

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强调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想的生物.其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

人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成长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不只是了解人的这些本性,而目.要寻求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主张以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给人的心理本质作出了新的描绘,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指明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但是,人本主义理论不能用实验加以证明,主要依靠理论上的思辨和推测,其风格与自然科学研究截然不同,难免使人感到人本主义的理论方向是正确的,但从事研究时在方法上却很困难。

2.心理学的谱系

一百多年来,科学心理学由于实际生活的需求和受临近学科发展的影响,研究领域越来越广,逐渐演变出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在这些分支学科中,有些继续着重基础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些则走向实际应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基础心理学

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

(2)应用心理学

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3.心理学的研究

(1)心理学研究的价值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2)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主要包括:

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作出结论。

(3)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等。

①观察法

心理学探讨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心理及行为现象表现为可观察的活动。

研究被试各种行为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顺着可观察的活动来追踪和记录其现象和变化。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心理学家进行观察时,有时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然后分析解决,从而获得有关行为变化的规律,这种观察属于自然观察法;

有时则是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控制观察法。

观察法还可根据观察者的身份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在参与观察中,观察者参与被观察的活动,作为被观察者的一员,将所见所闻随时加以观察记录;

在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随时观察并记录其所见所闻。

无论是参与观察还是非参与观察,原则上都要尽量客观,不宜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被别人观察而影响观察的效果。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观察法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前期研究,可以先用来发现问题和现象,可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即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②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嗣,预先拟定问题.让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这种渊查是调查者事先编制好问卷,由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发放问卷的方式可以是邮寄.电可以是集体发放或个人发放,因此可以同时调查很多人。

另一种方式是访谈凋查,也称访谈法,这种调查是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个人资料的问题,即个人属性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

另一部分是所要填写的问题,被调查者的答题方式有是非法、选择法、简答法等,被调查者在各个问题上的回答称为反应变量。

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分析被研究者的属性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调查法与观察法一样,只能了解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还需要其他方法来弥补其不足。

③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

根据需要,研究者也常对被试做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了解情况,或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所写的材料等进行分析。

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被试,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如家庭、班级、工厂等)。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之后,可为研究者设计实验研究假设提供参考。

④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

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为了控制无关变量,实验者必须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并使两个组除了在自变量的变化上存在差异外,其他各个方面的条件大致相同。

至于系统的操纵则指实验者对自变量变化的控制是周密而谨严的。

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控制和变化自变量,客观地测量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

因此,实验法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

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是在学校或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

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之父是()。

A.华生B.铁钦纳C.斯金纳D.冯特

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

A.纽约大学B.莱比锡大学C.巴黎大学D.剑桥大学

3.科学心理学诞生是在()年。

A.1896D.1867D.1897D.1879

4.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

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马斯洛

5.韦特海默是()的代表人物之一。

A.认知心理学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D.格式塔学派

6.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铁钦纳B.詹姆斯C.斯金纳D.马斯洛

7.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

A.华生B.弗洛伊德C.冯特D.铁钦纳

8.构造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铁钦纳B.弗洛伊德C.斯金纳D.马斯洛

9.罗杰斯是()的代表人物之一。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行为主义

10.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A.自然观察法B.控制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D.非参与观察法

11.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为()。

A.因变量B.无关变量C.自变量I).调节变量

12.可以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13.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个案法C.实验法D.观察法

14.“潜意识”是()学派的概念。

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格式塔D.精神分析

15.()学派提倡“强化”。

A.行为主义B.认知心理C.机能主义D.人本主义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行为

3.意识

4.无意识现象

5.精神分析

6.观察法

7.调查法

8.自变量

9.参与观察

三、简答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

2.观察法的优缺点。

3.个案研究法及其优缺点。

4.调查法及其优缺点。

5.简要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

6.简要评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与局限。

四、论述题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

“你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小偷。

”这段话是谁说的?

代表了哪一个理论的基本思想?

参考答案

1.D2.B3.C4.B5.D6.B7.C8.A9.Al0.Bll.Cl2.Dl3.A

14.Dl5.A

第二章脑与心理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突触的功能;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功能;

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功能;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

脑潜能的开发途径。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3)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4)突触的功能;

(5)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功能;

(6)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功能。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

3.应用:

了解脑潜能开发的途径并能指导自己科学保护和利用大脑。

一、周围神经系统与心理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神经三部分。

1.脊神经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脊间孔外出,共31对。

脊神经中的神经元有两种,一种为感觉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其功能是将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传人神经,传达至中枢神经系统。

另一种为运动神经元,与反应器相连,其功能在于将中枢神经系统的命令向外传导,传送至效应器官。

它们在神经活动的反射过程中起着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作用。

2.脑神经

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l2对。

按顺序分别为:

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3.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由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等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所构成。

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

“植物神经系统”一词是19世纪德国学者莱尔最先提出来的,后来英国科学家兰格莱将植物性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