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015721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word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关于“《新青年》与新觉醒”一目,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新文化运动兴起。

建议教师:

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思考分析: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其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53的学习思考:

为什么说复古尊孔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为下面讲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突破重点做铺垫。

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同时多媒体展示:

《青年杂志》图片、有关人物图片及生平资料。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及其实质是什么?

为什么《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关于“高扬科学民主大旗”一目,主要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

新文化运动是在科学和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他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

两条战线交织进行,所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⒈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愚昧和专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分析归纳:

当时的中国为什么要提倡科学和民主?

它们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可先设问:

什么是旧道德?

什么是新道德?

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等。

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文学革命”的主要代表及其作品。

学生阅读后教师分析指出:

胡适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主要是文学内容和文体方面的改革;

陈独秀号召建立新文学。

最后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以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他们的价值,以此引入下一目内容。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目,建议教师: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利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

在上述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

今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

本课小结可帮助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加深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先进人物奋斗的结果。

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着自身的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理解。

教师应注重移情式教学的方法,选取相关的电影和文学作品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切身体会,最后给予适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历史的进步并不是直线式的,经常会有曲折,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那些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作出巨大

贡献的人都具有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勇气,尽管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他们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流程】

投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观察一:

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想

材料一 郭沫若(1910年前):

中国的不富不强就因为清政府存在,只要把清政府一推翻了,中国便立地可以由第四等的弱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等的国家。

这是支配着当时青年脑中的最有力的中心思

——郭沫若《反正前后》,上海创造社,1930年第3版

材料二 陈天华:

推翻清专制以后,“中国人的能力不但可以恢复,而且可以在最短时日内恢复;

一旦恢复,即可享有西方民族现在享有的完全的权利。

”“中国醒悟之后,发愤自雄,五年小成,七年大成。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

请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志士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答:

……

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十分强大,帝国主义侵略依然严重威胁中国,中华民族依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这是志士们对辛亥革命的哀叹,谁能解开他们的困惑呢?

为什么在欧美、日本行之有效的东西一到中国就面目全非了呢?

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值得回顾,更要重新审视。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

回顾近代中国人探索的历程,即接连的几个运动,都各有其主导的革新目标,一个比一个深化,事后作历史检讨,又感到其目标的不完整、不深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们,是从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角度来学习西方,反对封建。

他们认识到,中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国力的落后,更是文化发展上的落差。

新文化运动提出要在思想观念上作彻底改造的目标,才触及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问: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

(板书)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

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与科学

一、背景

二、兴起

三、主要内容

四、意义

  投影: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3最后一段,找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主阵地和中心。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思想

主阵地:

《新青年》

中心: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语录串烧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你们知道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吗?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民主理念

赛先生——Science——科学

——自然科学、科学精神

为什么要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

这幅对联反映了什么?

专制制度仍旧根深蒂固。

所以提出“德先生”就是反对什么?

反对封建专制。

投影

镜头二: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

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

至于流血的是谁?

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

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人民的愚昧、迷信。

所以提出“赛先生”就是反对什么?

反对愚昧迷信。

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要活动基地)?

老师:

“老爷们请起立。

众生:

(懒懒散散做动作)

“老爷们好!

(齐声)“大人好!

“老爷们辛苦了!

(齐声)“升官发财!

这是北大课堂

上曾经的一幕,这样的学校给人怎样的感觉?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京

师大学堂。

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

学生称教员为“大人”。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是看他的教学

水平和学术水平,而是看他在政府中的官阶。

教师在这里也多是敷衍塞责,上课时只顾自己读讲义,而不管学生听与不听;

考试时把题目和范围都告诉学生,以避免学生怀恨以及顾全自己的饭碗。

那么,是谁让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呢?

他就是蔡元培。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蔡元培到校后,在就任的演说中说: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我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改变中国的国民性。

我不去整顿谁去呢?

为了塑造新北大,蔡元培不辞辛苦地聘请众多学术精英来北大任教。

例如在聘请陈独秀主持北大文科时,就曾多次拜访陈独秀,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睡觉醒来。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左边的这幅油画,北京大学的教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图中前排第一位、戴瓜皮帽穿马褂顶红缨辫的是文化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一生积极主张皇权,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走向。

但由于他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精通西方文化,蔡元培邀请他来北大执教《英国诗》和《拉丁语》。

图中还有西装革履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胡适,还有大专学历的鲁迅……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登上北大讲

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有关。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当时有人攻击北大教师胡适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要求北大校长蔡元培予以裁断。

蔡元培说:

“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采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请思考: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思想自由”:

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

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蔡元培

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胡适

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

蔡元培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成为研究学术、传播新思想、培养新人才的基地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

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胡适转述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话

本社同人……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敬告青年》,《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从陈独秀的这段话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⒈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⒉十月革命后:

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

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

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请同学们判断:

“旧道德”指什么?

“新道德”又指什么?

旧道德:

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

自由、平等、独立……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最后一段,寻找答案。

对旧道德攻击最为猛烈的是鲁迅,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的发表,如同冬夜的一声惊雷,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吴虞看了《狂人日记》后,称赞说:

“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与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却被他把黑幕揭破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革命的锋芒必然同时指向作为旧文化“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

你说我说大家说:

你眼中的新文学和旧文学相比具有怎样的优点?

胡适是第一个提出把文言文变成白话文的人,他当时也面临很大压力。

有一个学生问胡适:

白话文就没有缺点吗?

白话文语言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

胡适说:

“不一定吧!

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

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事我复电拒绝。

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复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是这样写的: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

‘干不了,谢谢!

’”

新文化运动不但要进行文学形式的变革,还要进行文学内容的变革。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第一段,看看陈独秀是怎样在内容上进行变革的。

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发展时期

地位(阶段)

代表人物

主张/行为

春秋

开始创立

仁/礼/德治

战国

发展完备

孟子/荀子

仁政/礼

秦朝

秦始皇

汉朝

宋—明

复兴发展

程朱/陆王

理学/心学

明清

反对专制

近代

陈/李/胡/鲁

当今

新的曙光

————

精华糟粕

孔子

受到摧残

焚书坑儒

成为正统

董仲舒/汉武帝

独尊儒术

受到批判

李/黄/顾/王

动摇崩溃

民主科学

(板书)四、意义

        ⒈进步性

材料三 《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他们说: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

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⒈进步性 促进民众觉醒

       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⒉局限性

以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的《新青年》为其最突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是对全部文化遗产彻底的

——全面的抨击,这是整个运动的特点。

——许华茨(哈佛大学史学教授)

漫画和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局限性?

板书)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将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了

国学大师钱玄同主张“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言。

一个白话学堂门口的楹联:

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学堂里还有一间“毙孔堂”,堂前也有一副楹联:

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

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

  (板书)

⒉局限性:

否定一切中国文化

       肯定一切西方文化

第二部分:

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本课教材上的叙述比较完整,可以参考岳麓版教材的相关内容,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设计参考了陈长锁老师的《历史课堂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有效学习——以岳麓版必修Ⅲ第22课〈新文化运动〉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4期)和李杰老师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新文化运动的多元理解——兼谈

阅读与思考对深化历史认识的意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

第三部分:

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53页“学习思考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课本第55页“学习思考”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文学革命等。

李大钊猛烈指向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逆流,率先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文学创新,提倡白话文。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罪恶。

蔡元培在北大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

课本第56页“学习思考”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两回事,而且彼此没有多少关联,因为在他们看来,五四运动并不是由新文化运动直接引发的,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也不曾

领导过五四运动。

在他们看来,新文化运动只是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制造了一些便利的条件,而五四运动反过来使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扩展。

也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也坚持认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并不是一回事。

他们认为,新文化运动是独立存在的。

胡适是这种看法的代表。

在他看来,五四运动是一种学生爱国运动,而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文化革新运动。

相比之下,文化运动要比这种社会运动更为重要一些。

有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看法。

在他们看来,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个方面,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对学生们的启蒙,也就很难说会有五四运动。

冯友兰和周策纵是这种看法的代表人物。

周策纵还在他的《五四运动史》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他的理由如下:

第一,那些鼓励大众游行、示威、罢课、罢市、罢工和抵制日货的领导人物,有不少正是那些提倡新文学、新思想和社会改革的新兴分子,而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反对者则是中国固有传统的代言人,或自称为固有传统的代言人。

第二,当时思想改革家的反军阀、反强权活动的根据,乃是早期一群知识分子所鼓吹普及的民主思想。

由此看来,五四的示威活动实在是那早两三年前就开始的新思想运动顺理成章的结果。

第三,许多与示威运动有密切关系的学生领袖从一开始就觉得,五四的真精神并不只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基于对民意至上、民权至上和思想觉醒的信念。

他们活动的宗旨不只是要推翻军阀的统治;

他们所关心的也不止限于外交问题。

在示威事件展开以后,他们对社会和思想改革与对爱国运动同样付出了心血。

结果自1919年到1920年间的运动给人最深刻而磨灭不了的印象,就是他们在思想界造成的革命和社会上造成的种种改革,这一切活动的中心思想则是对社会上、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偶像破坏,所以,五四运动应该包括新文化运动。

课本第56“自我测评”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从历史上看,新文化运动虽然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从现实看,中国传统思想的余毒仍然时时在社会中出现,传统并没有消亡。

课本第56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接受了新思想,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新文化运动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反封建精神。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则是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

因而二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为辛亥革命补课,补思想启蒙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