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个案工作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工作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案工作是最早得到认可的社会工作手法,因此个案工作的起源也就是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
英国牧师查默斯是最早对个案社会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其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
所谓程序指引理论:
是以了解贫民的个性品质、工作能力、有无亲属支持及其他社会资源帮助等个人情况作为济贫、助弱的起点,以激励、自助作为济贫工作的准则。
程序指引理论被认为是对个案工作方法的最早归纳。
▲这以理论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有:
1强调个别化的方法。
其认为应对每个个案分别予以处理,以提供适合求助者个别的适当救助,使救助更具有针对性。
这种个别化的方法后来成为个案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2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济贫原则。
其倡导对案主经行教育,只在个别的情况下,才给以物质救助,以激发起贫苦者的自尊心、进取心,提升贫苦者的道德水平。
最终使案主具备自助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助人自助思想的提出,为以后个案社会工作目标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3强调对案主“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
这一原则后来成为社会工作注重案主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个案社会工作区别于心理治疗的最显著的特征。
4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查默斯注重对友好访问员的挑选和训练,其论述了友好访问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工作方法。
5提出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
程序指引,就是以了解贫民的个性品质、工作能力、有无亲属支持及其他社会资源帮助等个人情况作为济贫、助弱的起点,以激励、自助作为济贫工作的准则。
第二阶段:
20世纪初到30年代,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学科化。
1843年,美国成立了“改善拼贫民状况协会”(AICP),是一个专门提供社会个案工作服务的实务性机构;
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COS)首先在因果伦敦成立,1877年在美国纽约成立。
个案社会工作在其专业化、学科化的过程中,从最初的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到30年代重视心理因素对人的影响。
个案社会工作不断完善。
(1)第三阶段: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个案社会工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个案工作的理论建构、个案工作的教育发展、个案工作的行业发展。
▲5.接案、转介与转案
接案:
接案过程基本上从收集身份资料开始,然后协助求助者说出其困难和需要,最终双方一起决定是否接受机构的服务。
接案的技巧:
1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
2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
3简明扼要,具体化。
4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
5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界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等。
6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地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
转介:
转介设个案工作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
是指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
转介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了解案主到机构寻求帮助不是一件简单或随意的事件;
二是要了解一个人决定与别人讨论他的困境,并真正采取行动的时候,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社会工作者告诉案主,他需求的是错误的资源,案主的自信心会受到进一步的打击。
转案:
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转案的常见原因有:
社会工作者因工作变动,离开机构,这是转案的常见原因,其他原因如社会工作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提供服务,案主和工作者之间工作关系产生问题,案主主动提出更换工作者等。
转案主要涉及三方面的人员:
原社会工作者、接替者、案主。
转案中,案主会产生一些常见的负面想法:
①对社会工作者。
觉得社会工作者不负责,不关心自己,转而产生对机构产生不信任感。
②对自己。
案主会觉得自己属于那种不被人重视的人,自尊心、自信心会受到伤害。
③对接替者。
会产生抵触、怀疑情绪,怀疑接替者的工作能力。
转案的步骤:
第一,通知案主,解释转案原因及过程。
主要目的是让案主有一个心理准备和适应的过程,消除转案可能对案主的负面影响。
第二,接替者和案主见面,原工作者作简短的介绍后,接替者离开,原工作者和案主讨论,引导案主发表对接替者的看法及内心感受。
第三,接替者以观察身份参与原工作者对案主的服务。
第四,原工作者和接替者一起开展工作,并向接替者介绍案主的有关情况。
第五,接替者开始负责,结束时,原工作者和案主道别。
▲6.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是精神动力学上常用的名词。
精神动力学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内在的潜意识上的意义,一个成年人当前对别人的态度和反应常受其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
移情有正向与负向两种。
正向的移情,表现为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甚至于把异性的工作者当做恋人:
负向的移情如敌意、激动或愤恨,表现在无助的、抗拒的、否认的或追求赞许等行为上。
以下为辅助讲解内容:
移情
-是治疗过程中不真实的关系
-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是以前冲突的重现
-案主对社工一种错误的观念与误解
-案主将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态度和感受投射于社工
-案主未完成的事项令他对社工产生扭曲的看法,可能是正面的与负面的
正移情
把社工看成一个理想的人物
-社工是个完美的人;
-案主每件事情都向社工求助;
-案主发现社工不理想时会非常失望;
社工有时会享受这种关系,但这是很危险!
-让社工决定自己的打算,给主意和建议
-对社工有很深的依赖
-会陷在过去的往事中
社工容易陷入这样的困境:
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
-案主把社工视为抚养者,
他会向社工“要东西”,
要社工陪他、疼他、哄他;
案主缺乏成长的动力;
如果社工打破这种依赖关系,案主会受到伤害;
如果不打破依恋关系案主永远不会学习负责。
负移情
讨厌或害怕社工
-案主会防卫、小心,不愿意表达;
-会测试社工;
社工经常会被激怒,应避免掉进陷阱
小心被案主操纵。
反移情:
所谓反移情是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应。
这种感情往往是专业人员过去与他人关系的经验之一,如今把它转到其所服务的案主身上。
反移情也有正向与负向两种,即工作者对案主的过分认同和认同过少。
反移情
正向:
-过分保护案主;
案主无法学习处理伤痛、焦虑等必须面对的问题;
-恐怕案主会生气、愤怒,以致社工的态度很“仁慈、温和”;
案主生气时,社工不敢对质;
案主会利用生气来控制、操纵社工
治疗的效果十分肤浅。
负向:
-排斥案主,对案主不公平,使他得不到实际的帮助。
-非常需要案主的认可和赞美
社工会对案主的不满而焦虑、痛苦;
解决:
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肯定你。
▲7.个案社会工作的评估
评估是指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助人服务的专家一起评定个案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效果是指,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程度。
效率是指,在服务提供上所花费的时间、费用及其他的一些资源。
评估方式:
1和案主一起对服务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
2和同事一起对服务提供进行联合评估。
3利用原先制定的计划表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
1投入评估
2行动评估
3短期成果评估
4长期成果评估
评估的功能:
-决定工作方向
-反馈调整方法
-激励工作热情
-为相关方面负责
-促进专业进步
评估原则:
客观性和主观性结合
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结合
质性方法和量性方法结合
▲.8.接纳与期望
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即不对案主本人和案主的行为以个人的价值标准作评价和判断,不论他的优缺点,他的言谈举止,我们都相信他,接受他而不去批评他。
包括:
认识、个别化、信任和期望三个基本的要素。
-接纳案主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不以他的行为来决定社工的态度。
-接纳不等于同意案主的行为和观点;
-接纳是非批评的态度;
-接纳是理解案主的处境是有原因的;
-接纳是相信人的潜力和能力;
期望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正向的希望,表明工作者对案主改变的坚定信心,而这种乐观的忒度有助于把强烈的希望植入案主的内心,使其也对自己产生信心。
▲9.同感
同感就是尝试进入案主的内心世界,用案主的眼光来看问题。
工作者允许案主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同时又会尝试进入案主内在知觉世界去体会和了解案主的感受和思想。
同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悟;
二是体悟的传达。
同感表达技术,步骤包括:
(1)放下主观的参照标准。
(2)进行有效的观察、聆听和辨别。
(3)尝试以案主的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和了解其感受。
(4)将自己认识的感受有效地传递给案主。
材料题:
用同感层次理论分析社会工作者的语言行为:
同感的五个层次程度,可以简略地分为基本同感与深度同感,基本同感是对案主的事件、感受与情绪的理解与回应,是案主觉得个案工作者了解他。
而深度同感往往把案主内心深处、自己也不太清晰的感受与期望转达给案主,帮助案主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理解。
(材料分析题较为灵活,要求对理论的融会贯通,具体可参考高教版教材103-107页)。
▲10.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称为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
个案社会工作的原则有:
1综合分析研究的原则。
这是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分析问题时所要掌握的原则。
即在掌握案主资料的基础上,将各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即重视个案问题的特殊性,强调案主个别差异,这是进行个案社会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3案主积极参与和自决的原则。
所谓参与就是案主被自己的处境和问题所困扰时,社会工作者不应取代案主而为他解决问题,积极的方式应当是引导案主参与对问题的剖析以至改善的全过程,而工作者一直处于分担、支持和提示的地位。
所谓自决就是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案主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才能对自己面临的问题负起抉择的责任,这样才能成长,才能管理自己。
4重视专业关系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要保持一种专业关系。
5承认接纳的原则。
承认接纳是指社会工作者把案主作为一个独立意志和权利、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来接受,承认其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态度和行为等。
6注意沟通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要注重与案主的双向沟通,及时了解案主的想法,同时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案主。
7维护案主的尊严和权益,严守专业秘密的原则。
维护案主的尊严和权益,严守专业秘密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前提。
11.会谈中常见情况的处理方法
①案主延长会谈时间。
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工作者可以向案主直接说“我们时间到了”,“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了”,“下次见面再继续讨论”,如果案主仍然依依不舍,工作者可以进一步说:
“你是否觉得很难离开这儿?
假如这样的话,我们下次再谈谈这个问题,看看你愿意停留在这儿的原因”。
实在不行,工作者可以站起来打开会谈室的门。
②案主要早退。
工作者要说服案主留下来共同了解案主要求早退的原因。
案主提出早退,往往由于觉得比较难堪或觉得工作者无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案主觉得不舒服或紧张是,工作者应询问有关原因。
有些案主隐藏真实离开理由,工作者可以这样回答:
“你好像相当气愤(焦虑),虽然无话可讲,你能不能想一些问题来谈谈?
”或“逃避感觉并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不妨谈谈它好吗?
”
③案主迟到。
如果常常迟到,工作者应确定其是否有实际困难。
对于有确实存在的困难,比如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到达,工作者应与案主共同重新安排时间;
如果是案主习惯性的迟到,案主会表现出来,工作者不能强迫案主作出解释,而应加以引导,如“我们双方都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同时你注意你来之前与你来之后的各种感觉,这样我们就能够获得究竟怎么一回事的线索。
④案主哭泣。
案主哭泣很常见,有些案主哭泣后会向工作者道歉,工作者可以安慰说“哭有什么不好呢?
”,但成人案主不能用身体接触来安慰。
当工作者和案主都对原因不清楚时,案主无法控制,工作者要想法将案主带回到现在的实际情况中。
重要的是,工作者一定不要跟着哭。
⑤案主向工作者询问私人问题。
工作者不应将自己的有关个人资料提供给案主,可以简单回答,然后将会谈重点重新转移到案主身上。
⑥说谎。
一方面应接受及尊敬案主;
另一方面很巧地向案主询问矛盾之处,是案主面对现实,以防止案主继续作不必要的撒谎。
⑦赠送礼物。
工作者必须了解案主的动机以便决定是否接受。
如果案主企图建立私人关系,应拒绝并详细解释理由,可以简单告诉其机构禁止接受礼物的规定。
其他情况下,可以接受一些适合的不贵重的小礼物。
⑧邀请。
工作能否接受,主要看他与案主的专业关系的性质及辅导的目标。
不过接受之前,双方应讨论工作者参加该场合的意义及如何向其他人介绍工作者,如果案主不愿他人知道真相,不宜接受邀请。
▲11.个案工作提问的技术
①围绕案主的关注点提问;
②提出问题后,要给案主必要的时间来回答;
③一次提一个问题,堆积问题会“压迫”案主,他可能回答最不重要的问题。
④尽量避免指责性、评判性的问题,指责性的提问令人产生防卫心理。
⑤提不要提漫无边际的、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帮助案主具有实质意义。
⑥提问时将注意力放在案主身上;
开放式提问:
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什么时候”、“什么人”等词来发问,让案主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说明,案主自由地发表,从而获得较多的信息。
案主以陈述句完成。
封闭式提问:
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提问,回答是“是”、“否”、“对”、“不对”等简单答案。
▲12.记录
记录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以专业知识判断为基础,选择适当内容,详细记录与案主有关的资料及工作的过程。
记录在个案工作中的作用:
1促进工作者思考,提高工作成效
2有利于服务的持续
3有利于正确的诊断
4有利于督导
5有利于检验服务计划和目标
6有利于促进和案主的有效沟通,维持良好的专业关系
记录的方法和原则:
记录的原则是指在记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记录原则有:
1记录案主完整的基本资料。
2会谈后记录为主
3有选择地记录。
选择那些客观的、事实性的、有助于作出诊断的内容进行记录。
4记录要简明扼要。
5记录基本要件。
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机构名称等,结尾应签上工作者姓名。
6撰写会谈评价和服务计划。
每次记录的最火,要撰写会谈评价,工作者主要感受,未来采取的措施与努力方向及下一项工作的内容简介。
7进行摘要记录。
对每一个阶段作以摘要,方便今后查阅与资料分析。
8注意资料保密。
记录的主要形式:
1叙述记录。
又称过程记录,是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
其主要用于:
某些特定的困境;
工作者与案主的互动过程;
刚刚开始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因其有利于提升工作者能力。
一个理想的叙述记录,应包括:
基本资料;
会谈内容(过程的记录)可以对话式,也可以用概述总结式;
对双方的任何语言或非语言行为的描述;
工作者对会谈内容的感受、观察及分析;
会谈摘要;
下次计划的开展及主要内容。
2▲问题趣向记录。
问题趣向记录的目的是为了使记录易于阅读和理解,因此以S、O、A、P的的方式来撰写,内容主要包括:
主观因素(S):
即案主对自己所处状况的看法,包括认为问题再哪里,哪些因素造成的,最迫切需在哪里。
客观因素(O):
指客观的事实和案主周围的环境。
诊断(A):
分析案主问题的真正原因。
计划(P):
协助案主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步骤。
3摘要记录。
摘要记录一般是按明确的大纲与标题将各种资料组织起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基本观点或看法。
摘要记录的形式有:
接案摘要;
转案和接案摘要;
联合摘要,主要针对案主在长时间的接触后没发生什么大的改变,此时将这段时间的内容联合起来,简短摘要,加以分析;
阶段摘要,指按个案工作程序开展每一个阶段并在阶段后进行的摘要。
▲附:
个案记录卡和个案登记表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籍贯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
父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转案日期___________
诊断:
接案日期___________
结案日期___________
工作者___________
附录一个案记录卡
附录二____________个案记录表(正面)
登记日期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号数__________
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性别籍贯
现在住址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
个案来源文化程度
职业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每月收入
学校名称年级地点
个案工作者:
_______
附录三_____________个案记录表(背面)
家庭
成员
姓名
关系
年龄
教育
职业及地址
年收入
健康
状况
其他
关系人
有关机构
名称
地址
登记号
服务事项
附注
13.访视
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的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为个案社会工作的访视。
个案社会工作的访视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确定访视对案主的影响和需要。
2认清访视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3选择适当的访视形式。
4和案主进行访视前的沟通。
5访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访视形式和对象,运用相应的访视技术。
6对访视结果进行记录与评价。
家庭访视中的注意事项:
1工作者本人受过家庭访视的技术训练,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家庭访视中的常见现象。
2访视前应进行充分准备。
事先了解家庭的一般情况;
做好访视前的预约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
3第一次家庭访视应采取的态度:
访视者应以友好、关心、诚恳的态度出现在案主及其家人面前;
保持中立的立场,不作任何批评或表扬;
多替对方着想,保持公正和客观,不要特别偏袒某一家庭成员。
▲家庭访视的基本原则:
-确定访视对案主的需要和影响
-明确访视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访视的准备通知和安排
-访视过程中会谈要领
-访视结束和下次访视安排
-访视结果的评价和记录
14.结案
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结案时,案主常常会发生四种典型的反应:
1对结案的否定。
案主拒绝接受结案并且在行为方面表现得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2恢复早期的行为模式或再次提出很早前遇到的困难。
3出现暴躁不安的行为,特别是当工作者认为案主能独自解决问题时,案主会当面指出工作者是错误的。
4案主突然决定断绝与工作者的关系,似乎想表明在工作者离开案主前,要主动离开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在结案时,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准备:
1结案前,双方应有充足的时间深入地表达彼此感受。
2在最后结束阶段,工作者要清楚地表明,机构的大门对案主是敞开的,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机构都会尽力帮助他。
3再次对案主取得的成绩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肯定。
4最后一次见面时,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
5如果案主的目标没有全部达成,工作者要帮助案主确定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如何重新修改并完成自己的目标。
6确定今后与案主的联系方式及时间安排,做好对案主跟踪、回访工作的准备。
接案时案主的状况
-矛盾心理。
案主对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也对未来独自解决问题产生焦虑,害怕结束对他有帮助的关系,案主内心正向和负向的矛盾感受,是结案阶段的特点。
-案主以不同方式表达他的失落感和矛盾:
A:
否认结束,拒绝结束的建议
B:
退化行为,表现出早期的行为问题
C:
社工提出案主能独立时,案主指责社工是错误的
D:
关系突然破裂,案主要在社工结束之前离开他。
应对:
无论案主所表现的情绪如何,案主不一定需要社工使其感到好过;
案主对社工的敌意,可以减少案主悲伤的感受,使结束对他较容易些。
案主因失落感而引发的悲伤,自己能够处理的。
结束关系对案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其真正享受成就和进步的快乐,以更成熟的态度和情绪应对问题。
具体处理方式:
-提前告知案主。
一般在结束的前一、两次和案主讨论结束的事情,使其有所准备。
-总结和肯定案主在个案中的收获,增强案主面对未来的信心。
-对案主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处理案主分离的情绪
▲15.接案——建立专业关系时案主的反应及特征
(1)案主反应:
焦虑——敏感:
案主在面对问题而无法解决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社工可能要讨论案主自己不愿意涉及的一些问题。
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变得十分敏感容易产生愤怒、指责、抗拒等行为。
矛盾——逃避:
主要来自于对依赖的假想。
刻板印象——抵制:
刻板印象是指案主对某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形成的固定的看法,如果刻板印象是不良的,则会对现在的社会工作者产生抵制和敌意。
情感转移
非情感转移
(2)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