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0885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Word格式.docx

A.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一种混合物

B.N4是一种单质

C.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9.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2-4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D.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mL

10.(2013,南宁)根据图2-5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图2-5

A.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8分)

11.(4分)“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

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12.(6分)用“

”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汞原子,图2-6是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6

(1)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2)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13.(10分)(2013,湖南邵阳,改编)如图2-7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7

(1)在这个过程中,未涉及的净水方法是(填序号)。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煮沸

(2)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来区分。

(4)天然水中常含有有害细菌,需消毒后才能饮用。

近年来,用环保高效的新型消毒剂ClO2进行消毒。

则ClO2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5)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请列举一种可行的节水方法:

14.(6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2-8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图2-8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图2-9

15.(12分)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下:

①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条件下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难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

②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③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根据以上叙述填空: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填写两条);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为;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

16.(12分)保护水土资源人人有责,为了测定一定量黄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10所示的实验操作:

图2-10

(1)该操作的名称是,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其作用是;

(2)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①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了漏斗的边缘;

②。

(3)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4)证明得到的透明滤液是混合物的方法是。

17.(12分)如图2-1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2-11

(1)试在图①中标出电源正负极。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内水位均______,但____管水位下降得更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回答:

(3)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__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3min及3~8minA、B气体的体积比分别约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操作中,A、B体积比常大于2∶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8.已知可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

10-26kg,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现有重1g的铁钉,其中含有的铁原子个数大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点拨

一、1.D点拨: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故D正确。

2.C点拨:

A选项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B选项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选项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选项果汁饮料中含有水、果汁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3.D点拨: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正确;

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试剂,B正确;

C正确;

D项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D错误。

4.C点拨:

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

5.A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原子的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4)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

由此分析,A选项错误。

6.B点拨: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B错误;

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C正确;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D正确。

7.C点拨:

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A正确;

氧气助燃、氢气可燃,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B正确;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但分子仍在不断运动,C错误;

金刚石与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D正确。

8.B点拨:

N4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N4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单质,不是化合物,B正确,C错误;

尽管N4与N2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不同。

9.A点拨:

本题考查水的电解实验。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电解水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

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可以判断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

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错误;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氧气,而选项中没有反应条件,C错误;

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从图中可以得出与a试管相连的为负极,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b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的2倍,D错误。

10.C点拨:

镁的原子序数是12,A正确;

由图示可知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B正确;

C项金属元素带“钅”字旁(汞和金除外),表中氢和硼属于非金属元素,C错误;

由表中数据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D正确。

二、11.

(1)水分子

(2)碳元素和氧元素(3)水分子(4)碳元素

点拨: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自然界中水循环是水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碳循环中碳指碳元素。

12.

(1)(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或构成;

或组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或构成)金属汞

(2)

本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的微观过程。

(1)在图示B中存在单个的汞原子和氧原子,而图示C中则存在氧分子和聚集的汞原子,所以该过程是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的过程。

(2)氧的质子数是8,所以核外电子分两层排布,第一层为2个电子,第二层为6个电子。

13.

(1)D

(2)工业污染(3)肥皂水(4)化合物(5)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既去油又节水或用洗菜水浇花或洗脸水用了之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等

本题考查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相关知识。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不需煮沸。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3)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

(4)Cl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5)节约用水的方法很多,包括一水多用等,答案合理即可。

14.

(1)126.9

(2)B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

(1)结合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以判断,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选项B表示的原子与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5.

(1)无色、气体(或难溶于水)

(2)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直接化合(3)二氧化氮+水→硝酸+一氧化氮

本题借助阅读材料考查对物质性质的判断。

(1)颜色、状态、溶解性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为化学性质,由题目信息可知,氮气在放电条件下能与氧气直接化合,属于氮气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和一氧化氮,由此可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16.

(1)过滤;

玻璃棒;

引流

(2)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3)滤纸破损(合理即可)(4)将滤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慢慢用酒精灯加热,至水分消失,可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矿物质结晶析出

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

造成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等;

透明滤液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可将滤液滴到玻璃片上,蒸干,看有无固体出现。

17.

(1)与甲相连的为负极,与乙相连的为正极

(2)下降;

甲;

甲管内产生的是氢气,乙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两者的体积比为2∶1

(3)氢气;

氧气;

相同时间内A的体积约为B体积的2倍

(4)2∶1;

2∶1

(5)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或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方法规律:

本题可运用图示分析法解答,对照坐标系中A、B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可得出它们分别为氢气和氧气,同时也可直观地看出两者在不同时间段的体积关系。

(1)电解水时,接电源正极的管内得到的是O2,接电源负极的管内得到的是H2,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

由图示知乙管内气体与甲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因而与乙管相连的为正极,与甲管相连的为负极。

(2)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管内均有气体生成,气体压强增大,因而两管内水位均下降。

由于甲管内得到的是H2,气体体积大,产生的压强大,因而甲管内水位下降得更快。

(3)由图示看出,相同时间内产生的A气体为B气体体积的2倍,因而A为H2,B为O2。

(4)由图示看出,不论是0~3min还是3~8min,A、B的体积比均约为2∶1。

(5)由于相同条件下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因而生成的氧气溶解于水中的比氢气多,从而造成得到的O2与H2的体积比小于理论值。

四、18.解:

由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

(1.993×

10-26kg×

1/12)×

1000g/kg,1g铁钉中铁原子的个数为1g÷

[56×

1/12)×

1000g/kg]≈1.075×

1022

答:

略。

初中化学试卷

金戈铁骑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