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00440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欧阳史创编Word下载.docx

CT和MRI表现颅神经肿瘤(听神经、三叉神经和颈静脉孔处),常并发脑脊髓肿瘤、脑发育异常和脑血管异常。

二、颅脑损伤

(一)脑挫裂伤(contusionandlacerationofbrain)

【病理基础】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灶等。

可分为三期

1、早期:

伤后数日内脑组织以出血、水肿、坏死为主要变化。

2、中期:

伤后数日至数周,逐渐出现修复性病理变化(瘢痕组织和出血机化)。

3、晚期:

经历数月至数年,小病灶有瘢痕修复,大病灶形成囊腔,邻近脑组织萎缩,脑膜增厚与脑粘连。

【临床表现】伤后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有或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

1、CT表现

损伤后局部低密度改变:

脑水肿、脑肿胀和脑软化。

散在点片状出血:

在低密度区内散在点片状高密度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位及萎缩表现:

急性期有占位效应慢性期萎缩表现。

合并其他征象:

脑内外血肿、骨折、积气。

2、MRI表现:

脑水肿、出血、软化灶信号表现。

(二)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理基础】头颅受到旋转暴力致大脑绕中轴发生旋转运动导致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处受到剪切力损伤,引起弥漫性轴索断裂、点状出血和水肿。

【临床表现】伤后立即意识丧失,多数立刻死亡,部分患者持续昏迷达数周数月,甚至成为植物人。

1、CT表现:

弥漫性脑肿胀,白质或/和脑灰白质交界处散在不对称的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出血。

弥漫性脑肿胀,出血信号表现。

(三)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hematoma)

【病理基础】系指脑实质内出血形成的血肿,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所致。

【临床表现】症状重且迅速恶化,多数为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加重,局灶性体征和颅内压增高症状重,发展快,出现脑疝与去大脑强直较早。

血肿形成期(1~2周):

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

血肿吸收期(2~4周):

血肿逐渐吸收缩小,密度减低,周围水肿减少,占位效应减轻。

血肿囊变期(超过4周):

密度减低,囊变软化灶。

2、MRI表现

脑内血肿不同时期生化状态及MR信号变化

分期时间生化状态信号变化

超急性期≤24hOHBT1WI=或↓T2WI↑

急性期1~2dDHBT1WI=或↓T2WI↓↓

亚急性期(早)3~7dMHB(Rbc内)T1WI↑↑T2WI↓↓

亚急性期(晚)7~14dMHB(Rbc外)T1WI↑↑T2WI↑↑

慢性期>14dHDT1WI=或↓T2WI↓↓

OHB—含氧血红蛋白;

DHB—去氧血红蛋白

MHB—正铁血红蛋白;

HD—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四)硬膜外血肿(epiduralhematoma)

【病理基础】颅内积血位于颅骨与硬膜之间,多急性,局部易伴骨折,出血源以动脉性出血为主,因颅骨与硬膜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易局限。

【临床表现】头部外伤后原发昏迷时间较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可有脑受压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表现】CT表现为颅板下高密度区,MRI为相应期血肿信号。

血肿呈双凸形,边界较锐利清晰,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

邻近脑组织受压,脑沟裂池及脑室受压变窄。

中线结构向移位更明显。

(五)硬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

【病理基础】

颅内出血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根据血肿形成时间分为急性(3d内),亚急性(3d至2周)和慢性(3周以上)。

因蛛网膜无张力,血肿范围较广,在颅板下呈新月状。

【临床表现】

急性硬膜下血肿局灶性体征和颅内压增高症状重,发展快,多数为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加重,出现脑疝与去大脑强直较早。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或没有明显外伤史,至少经过3周以上时间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压迫症状。

1、急性期CT表现为颅板下新月形或带状高密度影,MRI显示相应信号。

常合并脑挫裂伤。

较硬膜外血肿范围广泛,占位效应显著。

2、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等密度,MRI出现特有的信号变化,脑皮质、脑沟受压向内侧移位。

(六)脑外伤后遗症

【病理基础】脑外伤常见后遗症包括脑软化、脑萎缩、脑穿通畸形囊肿、脑积水和蛛网膜囊肿等,均为不可逆性改变。

1、脑软化(encephalomalacia):

CT表现为低密度,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邻近脑室扩大和脑沟加深。

2、脑萎缩(brainatrophy):

弥漫性脑萎缩表现为两侧侧脑室、脑沟和脑池扩大。

局限性脑萎缩局部脑沟和脑室扩大。

3、脑穿通畸形囊肿:

CT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脑脊液低密度区,并与相应扩大脑室相通。

4、脑积水:

脑室对称性扩大,无脑沟加宽加深。

三、颅内肿瘤

(一)概述

1、颅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病,指包括所有来源于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还包括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2、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和限度:

颅骨平片诊断价值有限,少数能定位甚至定性

脑血管造影可作出定位诊断,有时可作出定性诊断

CT定位定量诊断达98%,定性80%以上

MRI对肿瘤定位诊断更准确,

CT和MRI优于传统的X线,MRI优于CT

3、发病年龄情况:

颅内肿瘤发病情况在小儿与成人不同,婴儿及儿童期以幕下肿瘤常见,其中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发生率较高。

成人中约70%的颅内肿瘤位于幕上,中年人最常见为胶质瘤和脑膜瘤,老年人则最常见为脑膜瘤和转移性肿瘤。

(二)脑肿瘤基本病变表现

1、X线平片:

(1)颅内压增高:

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颅壁变薄

(2)颅内肿瘤的定位征象

局限性颅骨改变,蝶鞍改变,钙化,松果体钙斑移位。

2、脑血管造影:

血管移位,血管形态改变,血循环改变。

3、CT和MRI:

(1)病灶显示

CT:

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

MRI:

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

(2)病灶的强化表现:

均一强化,斑状强化,环状强化,不规则强化。

(3)脑水肿:

低密度

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无强化

(4)占位效应:

中线结构的移位,脑室与脑池的移位与变形,脑室、脑池的扩大,脑沟的变化,脑体积的改变。

(5)脑积水:

交通性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代偿性脑积水(压力正常,脑脊液增加)。

(三)神经上皮肿瘤

占原发脑瘤40%~50%,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1、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病理基础】分为Ⅰ~Ⅳ级,Ⅰ、Ⅱ级分化良好,恶性度低,Ⅲ、Ⅳ级分化不良,恶性度高。

分化良好星形细胞瘤:

多位于白质区,含神经胶质纤维多,无包膜,可有囊变。

分化不良星形细胞瘤:

浸润生长,不规则,与脑实质分界不清楚,有囊变、坏死和出血。

小脑星形细胞瘤:

多位于小脑,为囊实性病变,囊变边界清楚,实性部分呈浸润生长,无明显边界。

【临床表现】颅内高压症状、癫痫及肢体活动障碍。

(1)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

脑内低密度病灶,类似水肿

肿瘤边界多不清楚

90%瘤周不出现水肿,少数有轻度或中度水肿

增强扫描常无明显强化,少数表现为囊壁和囊内间隔的轻微强化

MRI表现:

病灶信号均匀呈长T1和长T2改变,其他与CT表现相同。

(2)Ⅲ、Ⅳ级星形细胞瘤

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为主。

高密度常为出血或钙化,但钙化出现率仅为2.3~8%。

低密度为肿瘤的坏死或囊变区,边缘清楚光滑,瘤周水肿约90%,增强扫描不规则的环状或者花环状强化;

环壁瘤结节;

沿胼胝体向对侧生长则呈蝶状强化,占位征象各级肿瘤均有,以Ⅲ~Ⅳ级占位征象显著。

信号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其余与CT表现相同。

(3)小脑星形细胞瘤

80%位于小半球,20%位于小脑蚓部有囊变平扫呈低密度,边界清楚,增强后囊壁瘤结节不规则强化,实性部分呈不规则密度改变,伴坏死、囊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水肿轻,Ⅳ脑室和脑干受压。

病灶为囊实性占位病变,信号不均匀,囊变率高,其余与CT表现相同。

2、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病理基础】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无包膜,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的囊变,出血坏死少见,70%以上发生钙化。

【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主要表现有癫痫、偏瘫、感觉障碍、颅内高压症状。

(1)CT表现:

边界不清等或低密度肿块,有多发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边界清楚低密度区。

肿瘤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

(2)MRI表现:

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有不同程度强化或不强化,其余与CT相同。

3、室管膜瘤(ependymoma)

【病理基础】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12%;

儿童多见(1~5岁);

70%位于幕下,四脑室最多见,依次侧、三脑室、导水管、脊髓、马尾、大脑半球;

10~20%脑脊液转移。

肿瘤起自室管膜细胞,可有钙化、出血、坏死、囊变。

【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等,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的位置,癫痫和颅高压常出现,脑室内肿瘤定位体征少。

平扫脑室内肿块,形状同脑室,四脑室内者可通过中孔延到小脑延髓池,侧孔到桥小脑角池;

等或稍高密度;

50%小圆形钙化、可囊变,实性肿瘤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平扫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

钙化、囊变、坏死时信号不均;

脑积水,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4、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病理基础】占颅内肿瘤4~8%、占神经上皮肿瘤1~6%,多见于20岁以内,男性多见。

是一种神经上皮胚胎性恶性肿瘤,发生于小脑蚓部,最易发生脑脊液转移,并广泛种植于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和椎管,肿瘤囊变、钙化、出血均少见。

【临床表现】临床常见躯体平衡障碍,共济运动差,高颅压征象对放射线敏感。

肿瘤位于小脑蚓部,突入第四脑室,平扫呈略高或等密度,边界清楚,半数周围有水肿,均匀增强,肿瘤阻塞第四脑室致使幕上脑室扩大,肿瘤可通过脑脊液循环转移至幕上脑凸面或脑室系统。

T1WI为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余同CT。

(四)脑膜瘤(meningioma)

【病理基础】占颅内肿瘤的15%~20%左右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膜相连,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发病是男性的2倍肿瘤大多数居脑实质外。

好发部位:

依次是矢状窦旁、大脑镰、脑凸面、嗅沟、鞍结节、蝶骨嵴、桥脑小脑角、小脑幕。

肿瘤多为球形,包膜完整,质地坚硬,可有钙化,少有囊变、坏死和出血;

肿瘤生长缓慢,血供丰富,供血动脉来自脑膜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的脑膜支;

脑膜瘤多紧邻颅骨,易引起颅骨改变。

增厚、破坏或变薄,甚至穿破颅骨向外生长。

【临床表现】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颅内压增高症状与局限性体征出现晚,程度轻,大脑凸面脑膜瘤常有癫痫发作,位于功能区的脑膜瘤,可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硬膜,边界清楚,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密度均匀,瘤内钙化占10%~20%。

出血、坏死和囊变少见。

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边界锐利,大部分肿瘤有轻度瘤周水肿。

信号多与脑皮质接近,T1WI为等信号,T2WI多为等或稍高信号,内部信号可不均匀,可为颗粒状、斑点状、轮辐状,与肿瘤内血管、钙化、囊变、砂粒体及肿瘤内纤维分隔有关,血管丰富,可见流空血管影。

增强后肿瘤出现明显均匀强化;

邻近脑膜呈窄带状强化,即脑膜尾征。

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脑膜瘤与水肿之间可见低信号环,肿瘤周围的小血管及纤维组织构成的包膜,以T1WI更明显。

侵犯颅骨时有骨质增生或破坏。

(五)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

占颅内原发肿瘤10%。

发病年龄为30~60岁。

75%垂体瘤因激素异常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嗜酸、嗜碱);

25%为无功能腺瘤(嫌色细胞腺瘤)。

肿瘤直径≤10mm者为微腺瘤;

直径>10mm者为巨腺瘤,可有囊变、坏死、出血。

【临床表现】垂体腺瘤有内分泌变化症状,如嗜酸细胞腺瘤有闭经、泌乳、肢端肥大;

嗜碱细胞腺瘤出现库欣氏综合征。

压迫症状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阳痿和头痛。

平扫:

微腺瘤多难以显示。

巨腺瘤为鞍内鞍上等或稍高密度影,囊变、坏死、出血使密度不均。

蝶鞍扩大,鞍背变薄、倾斜,鞍底下陷;

向下突入蝶窦、向上累及鞍上池、向两侧侵及鞍旁及海绵窦

增强:

微腺瘤需呈冠状薄层扫描,可见垂体内低密度病变,且造成垂体上缘局部上凸,垂体蒂倾斜和鞍底局部首先破坏下陷;

巨腺瘤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微腺瘤常使垂体上缘上凸,垂体柄偏移,肿瘤多在T1WI为低、T2WI为高信号。

巨腺瘤在T1WI和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合并囊变、坏死、出血时信号不均。

肿瘤可突入蝶窦、侵及鞍上池、向上压迫视交叉,也可累及鞍旁及两侧海绵窦,侵犯鞍背使正常脂肪信号消失

微腺瘤强化较正常垂体慢,增强早期为低信号区,延迟后逐渐强化,晚期可与正常垂体等信号。

巨腺瘤呈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并能清楚显示海绵窦受累情况

(六)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

先天性肿瘤,源于原始口腔形成过程中的胚胎Rathke囊鳞状上皮残余,占原发颅内肿瘤的3%~5%。

多见于儿童。

多位于鞍上池,70%~95%为囊性,内含胆固醇结晶、角蛋白,瘤体和囊壁常有钙化。

少数为实性。

儿童:

发育障碍、颅压增高

成人:

视力视力障碍,精神异常,垂体功能低下

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

CT值变动范围大

含胆固醇多则CT值低

含钙质或蛋白质多则CT值高

实体部分与囊壁可出现钙化

囊壁呈壳状钙化

实体肿瘤内钙化呈点状、不规则形

2/3病人有强化

囊性者呈环状或多环状囊壁强化

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脑积水

MRI信号变化多端

T1WI可以是高信号、等信号、低信号或混杂信号这与病灶内的蛋白、胆固醇、正铁血红蛋白、钙质及散在骨小梁的含量多少有关

T2WI以高信号多见。

钙质、骨小梁结构可为低信号

增强扫描

实质部分--均匀或不均匀增强

囊性部分--壳状增强

其它占位征象与CT相似

(七)松果体瘤(pinealoma)

占颅内肿瘤的1%~2%,少见,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包括发生于松果体部位的一组新生物。

生殖细胞起源肿瘤:

生殖细胞瘤最常见,松果体区肿瘤50%,畸胎瘤

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

松果体细胞瘤、成松果体细胞瘤

神经上皮起源肿瘤:

胶质细胞瘤

邻近结构肿瘤:

小脑幕缘脑膜瘤

非肿瘤性病变:

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

生殖细胞瘤肿瘤可发生在鞍上、基底节和丘脑,为实性,少有出血、坏死、囊变,可有钙化。

常发生脑脊液播散

【临床表现】颅内高压、内分泌紊乱,如性早熟,上丘受压引起双眼上视困难,下丘受压双耳听力丧失。

1、生殖细胞瘤CT表现:

CT平扫:

边界清楚类圆形等或高密度肿块,钙化的松果体被肿瘤包绕为典型表现

CT增强:

明显均一强化

2、生殖细胞瘤MRI表现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内小囊或坏死灶呈T1低T2高信号

MRI增强:

明显强化,发生脑脊液播散时,脑室壁及蛛网膜下腔内可见线状强化

(八)听神经瘤(acousticneurinoma)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5%~10%,常见于30~60岁,后颅窝最常见肿瘤,男性略多于女性,桥脑小脑角区是本病的好发部位,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80%~90%

来源于听神经的前庭支(多)、耳蜗支(少),多为单侧;

源于Schwann细胞,良性脑外肿瘤,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可退变或脂肪变性,亦可囊变,早期内听道内肿瘤以后发展长入桥脑小脑角,肿瘤可压迫脑干和小脑,使其移位,产生阻塞性脑积水。

脑神经受压的症状:

桥脑小脑角综合征,即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及小脑症状,肿瘤亦可压迫脑干出现锥体束征

后期肿瘤压迫第四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室系统扩大

小脑角区类圆形等或囊性低密度肿块,少数为高密度,70%~90%内耳道锥状或漏斗状扩大。

占位效应明显,脑干、四脑室受压变形

半数均一,其次为不均一,少数环状强化

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囊变坏死呈T1低T2高信号,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少数环状强化,其余同CT表现。

(九)脑转移瘤(metastatictumorofbrain)

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约占80%,男性稍多于女性,男性以肺癌转移最多,女性以乳腺癌转移最多。

原发肿瘤有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甲状腺癌等,10%~15%查不到原发瘤。

转移部位:

幕上多见,占80%,70%~80%为多发,多位于皮髓质交界区。

肿瘤中心常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肿瘤周围水肿明显,程度与肿瘤类型有关,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最多见,脑膜播散型则肿瘤沿脑脊液播散,位于脑膜、室管膜,以颅底多见,位于软脑膜者称癌性脑膜炎。

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视乳头水肿等,有时表现极似脑卒中

5%~12%的病人无神经系统症状。

60%~70%的病例多发,肿块密度不等,高、等、低、混杂灰白质交界区;

大小不等,小者为实性结节;

大者中间多有坏死,呈不规则环状。

95%的病例有增强;

结节状;

环状-环壁较厚,不规则

脑水肿:

87%的病例;

4mm以下小结节常无水肿

肿瘤小、水肿大为转移瘤的特征

癌性脑膜炎

仅见脑池、脑沟增宽,也可以有脑室扩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脑积水,脑膜或室管膜强化,小脑幕也可呈不规则强化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T2WI肿瘤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多半是结肠癌、骨肉瘤、黑色素瘤,有出血的转移瘤,提示来自黑色素瘤、绒癌、甲状腺癌和肺癌等

周围征象:

同CT,肿瘤周围水肿广泛。

小肿瘤,大水肿,占位效应明显,明显强化,强化形态多种多样,如结节状、环形、花环状,有时内部还有不规则小结节。

四、脑血管疾病

(一)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

1、脑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血栓、脂肪、空气),血管炎和低血压。

缺血水肿期:

1~2周,包括细胞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

坏死期:

2~8周,坏死组织液化、清除、胶质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软化期:

8周以后,坏死组织被吞噬、移除,形成含液体的囊腔。

突然发病,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CT表现(<24小时),50~60%正常,早期征象:

致密动脉征:

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或其他大动脉密度增高,CT值77~89Hu(42~53Hu)

岛带征:

岛带(岛叶皮质、最外囊、屏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

CT表现(>24小时)

脑质密度:

闭塞血管供血区低密度,同时累及灰白质,大小和形状与闭塞血管有关;

1~2周密度减低且均匀,边界较清;

2~3周,梗死区水肿消失、吞噬细胞浸润成为等密度,“模糊效应”;

1~2月,软化灶

水肿和占位:

1~2周最明显

脑萎缩:

脑室、脑沟扩大

3天~6周,2~3周最明显;

脑回、斑片、团块状;

BBB破坏、新生毛细血管、过度灌注

(2)MRI表现

MRI(<24小时)

正常血管流空信号消失

病变动脉增强:

3/4皮质梗塞

脑肿胀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8小时),10~20%阴性。

MRI(>24小时)

信号: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3周“模糊效应”;

1~2月软化灶

局部脑萎缩:

脑室脑池扩大

病变动脉增强消失,邻近脑膜强化:

1~3天,脑实质强化数周

2、腔隙性梗死(lacunarinfarction)

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好发于基底节和丘脑区,也见于小脑、脑干,常多发,直径多在5~15mm,大于10mm巨腔隙灶。

症状轻而且局限,可有轻偏瘫、偏身感觉异常或障碍等,相当一部分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CT两侧基底节丘脑区多发小低密度灶,MRI长T1长T2信号。

(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

脑出血分为外伤性脑出血和自发性脑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多在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或者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基础病上发生。

出血可发生于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

儿童和青壮年以脑血管畸形多见,中年以上动脉瘤破裂出血多见,老年人以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

1、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