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培训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培训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培训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很着急:
“不是说了吗,这不是真的地,我们在做数学题。
”
我又一次愕然: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回答?
学生问的两次“怎么补”是同一个问题吗?
这两个问题处于同一思维水平吗?
怎样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这种“生成资料”呢?
3、都学分数了,为什么还学小数?
这是教学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结尾。
教师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快要结束时,都会程式化地这样去问,而该教师还问了一个更有思维和教学价值的问题:
其中一个学生问:
“老师,我们都学习分数了,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
教师当时很紧张,但还比较机智:
“这个同学提了一个好问题,但要下课了,希望下课后大家都去思考。
在课后的研讨交流中,这位教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备课时我也思考这个问题了,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答案,心想学生应该不会问这个问题。
但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呀!
”我们再一次愕然:
这个问题查阅不到资料,难道就不能回答了吗?
我们朴素的理解哪里去了?
我们不相信自己的思维而只会寻找资料吗?
以上几件事是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而且,三位教师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我把这些问题讲给大家,是因为它在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更让我们从某些方面受到很大启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什么?
怎么教?
上好课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是我们做为教师必须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我把这次培训的内容定位于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
小学数学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指以传授新的数学知识,形成新的数学能力为主的课型。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
新授课“四环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此环节基本程序是: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
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
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生成问题: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提出的;
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挖掘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又并非完全明白的心理状态。
教师顺势利导,导入课题,使学生饱含强烈的学习动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具体操作时要注意:
(1)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
可采用谈话、汇报、讲故事、做游戏、动手操作、情景图等方式,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2)分析情境信息,提出问题。
另:
创设问题情境在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
如: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在以前讲分数时都是分苹果、分梨、分月饼引入,可华应龙老师用测量的方法引入,可谓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
老师:
喜欢听故事吗?
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有关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旁白:
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场买凉席。
到了卖凉席垫的柜台,他遇到麻烦了……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
小头爸爸:
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
大头儿子:
噢!
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
(停3—5秒)突然他想了个好主意。
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
打领带?
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
大头儿子拿来一根爸爸的领带。
他用领带一量,嘿!
巧啦,床正好是两个领带长。
爸爸,床是两个领带长。
儿子真有办法!
我知道了。
嗳,儿子再量一下沙发的长吧!
大头儿子再用这根领带去量沙发。
唉,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
怎么办呢?
大头儿子把领带对折来量。
唉,沙发又比对折后的长一些。
大头儿子再想办法,他将领带对折再对折。
一量,巧啦,沙发正好有3个这么长。
大头儿子真高兴啊!
可是,他也碰到难题了。
(自言自语地)床是2个领带长,现在我怎么跟爸爸说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2.帮助解疑
“怎么跟爸爸说这个沙发有多少个领带长呢?
你有办法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吗?
在此过程中,华老师用故事引入,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通过故事情节的深入,使学生经历问题冲突,动脑思考,既促进了学生内需,又巧妙地引出了新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出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基本程序是:
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自主探索:
问题提出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
先将自己的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对有争议性问题共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内统一意见。
小组交流中,小组长要明确分工,把握交流的顺序和讨论的节奏,并由专人做好记录、总结,最后推选出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
汇报时,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相同意见不要重复,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是指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结论。
根据上面程序,此环节的实施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
(1)独立思考,探索尝试。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问题提出后,首先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可能不一,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疑难,在此情况下进入下一环节。
(2)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交流、合作,通过争论讲解、操作演式等形式,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并指定组员做好发言准备。
(3)成果展示,质疑评价。
各小组在班内充分展示其研究成果,再通过小组间的比较、质疑,进一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形成班内较统一的意见。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质疑、评价、互动,培养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精神。
(4)教师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不但要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激励和点拨,而且还要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内容,进行必要的小结,提炼和升华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思维模型的形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基本应用——综合应用
基本应用:
是应用知识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应用:
就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
概念、基础知识的巧记妙喻,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创新等。
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提升;
对暴露出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加强点拨指导,进行诊断矫正。
本环节可从以下三步进行:
1、针对练习,巩固新知。
针对例题类型,设计一组基本题。
题量相对较大,主要目的是面向全体,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技能技巧。
2、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变化例题特征,设计一组拓展题。
拓展题要体现综合性、挑战性。
题目不宜过多、过难,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不但拓展学生思维,更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
3、课堂评价,课后延伸。
练习结束后,可先让学生简单对练习情况谈一下收获,对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进行表扬。
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的精神状态予以肯定,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坚定后继学习的信心。
然后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
主要是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回顾与总结,注意反思或总结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如在《圆柱体》教学总结中两位教师的总结如下:
A总结:
师: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哪位同学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完整地总结一下?
(生总结略)
B总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真棒。
可惜今天张强同学生病缺席了,你们愿意通过电话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告诉他吗?
生:
愿意!
那想一想,怎样讲,才能让张强同学脑海中一下就能浮现出圆柱体的形象呢?
还有哪些注意点要转告他呢?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简单地把所学内容复制到大脑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表达出来。
教师就是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这样机会。
四种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及程序
1、概念新授课教学
基本思路:
要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进行教学。
教学程序:
(1)情境引入,明确概念。
(2)感知迁移,掌握概念。
(3)多层训练,巩固概念。
(4)反馈评价,内化概念。
2、解决问题(应用题)新授课教学
认真审题,明确用数量关系,沟通解题思路。
遵循“问题探索——解决交流——应用评价”三个阶段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审题分析,找突破口。
(3)理清思路,交流归纳。
(4)巩固扩展,检测评价。
3、计算新授课教学
找准旧知的生长点,新知的切入点,构建新知。
基本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为有效迁移铺垫。
(2)学习计算——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3)练习反馈——多层训练达标检测。
(4)归纳总结——自我评价形成认知结构。
4、几何形体新授课教学
操作实验,遵循“问题——实验——归纳——应用”四个阶段教学。
基本教学程序:
1.复习铺垫,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2.操作实验,感知迁移,形成概念。
3.发现规律,思考归纳,汇报交流。
4.练习应用,深化反馈,总结评价。
新授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设法让学生把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当做是一种需要。
[案例1]《简单的统计》教学
两位老师都设计了让学生走下座位采访听课老师的环节,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不一样。
A教师说:
“同学们,我们刚才已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荤菜口味的统计,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吃炸鸡腿。
可是同时吃饭的还有我们的老师呀,成人的口味是不是和我们的口味一样呢?
大家说怎么办?
(学生马上建议去采访老师)
B教师说:
“同学们,我们刚才进行了一些统计活动,现在你们看,台下有很多老师,你们敢去采访他们,对他们进行一些统计吗?
小组商量一下,我们在采访中都应该去统计什么?
比较两位老师的教学:
同样是下台采访老师,一个是由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去采访和统计,一个是为了统计而去统计,哪一个效果更好呢?
还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从需要开始吧!
[案例2]《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割补的渗透。
尔后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求到面积后,也有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
A教学:
(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
(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面积呢?
(讨论、汇报)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底乘以高。
B教学:
(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
谁说说你是怎样求的?
(汇报同上面过程,加了一些测量的内容)
好!
你们都会求了!
那再试试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片,它的面积是多少呢?
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谁再说说面积是多少?
你是怎样做的?
(汇报)。
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
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生回答,意思是不要剪,直接想象出长方形。
你在脑海中完成了拼剪的动作。
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的面积,看谁最快。
(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
大家都快起来了!
你们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
那也就是,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底和高。
为什么呢?
同样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得出的,另一个是在情急的状态下,急中生智,由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由于需要而主动地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规律。
哪一个更有效呢?
事实证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过程,多一些这样“迫切需要”的情景,教学会更有效!
2、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不是去学别人的数学,而是要学自己的。
[案例1]《退位减法》教材
教材上出现题目:
34减8得多少?
题目下面写出算式:
34-8=。
并在旁边有段提示语言。
A提示语言:
想:
4减8不够减,要把34分成20和14。
先算14减8,得();
再把20和()合起来,得()。
B提示语言:
(1)你觉得34-10=24,能帮助你吗?
(2)你觉得8+6=14,能帮助你吗?
(3)你觉得从8数到34,能帮助你吗?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
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
又如:
《三角形面积》练习
练习1:
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练习2:
画一个面积为6的三角形。
你能画出几种?
固定的材料,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结果,何以构建个性化的学习?
把空间增大,让教学开放,需要我们关注每个教学细节。
只有当学生真正地有了“自决权”的时候,个性学习才会有可能。
3、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
讲台上放着三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
老师用汤勺向三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
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最甜呢?
(生回答)
其中有一个学生说:
让我喝一口就知道了。
教师A:
你就知道喝!
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去判断。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教师B:
很好!
这种方法最简单易行了。
除了用口尝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杯子里的水最甜呢?
[案例2]《找规律》教学
屏幕上出现一幅图画。
商店门口挂了很多灯笼,红、黄、蓝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着。
其中一部分被一辆停在商店门口的汽车给遮住了。
你能知道被汽车挡住的灯笼,分别是什么颜色吗?
(生说)
又有一个学生说:
只要把汽车开走就知道了。
(没理睬这位学生)哪位同学再来说?
对啊!
只要把汽车开走,不就都清楚了吗?
!
在汽车还没开走之前,我们也能看出来吗?
两个案例都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但是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A教师与B教师对生活经验的认识还是有差距的。
A教师注重的只是知识的内在逻辑,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以及经验状态。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一句话:
“儿童回答教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自己的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性。
”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既要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4、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优化算法,提升能力。
[案例1]《加和减》的教学
13-9等于多少呢?
小朋友们算算看。
(生算)。
谁愿意来交流一下?
生1:
我一个一个地去减,最后剩下4个;
生2:
我先从10个里面减去9个,……
生3:
我先减去3个……
生4:
因为9+4=13,所以……
A教师:
小朋友们真聪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好,就按照你们喜欢的方法,再计算下面的题目:
15-9=17-9=
B教师:
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算起来更简单些呢?
谁来说说。
(生说)。
小朋友们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
这样吧,老师有个建议,下面这道题15-9=,你们试着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去算,然后再看看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好吗?
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以更大的空间,将自己的算法个性化地表达出来。
这种个性化的算法,与孩子的经验是紧密相联的。
但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远远不够的。
试想,一个孩子如果不去思考、比较和体验其他同学的算法,而只是满足于自己的最初经验之上,他的思维能得到发展、他的能力能得到提高吗?
因此,我们教师在考虑从经验出发的同时,更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经验得到提升,这才是数学的本质所在。
5、以错误为课堂生成资源,让“错误”成为“精彩”。
案例:
这是四年级一节练习课中的一个片断。
老师让学生判断课本上总复习中的一道题:
“4个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面积一定是4平方米。
”有一个小学生站起来说:
“不一定。
如果4个小正方形摆成一排,或者是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4平方米。
可是,如果你角对角地拼,那它的面积就不是4平方米。
所有听课的老师都一头雾水,同学们也都“啊”的一声,表示不理解和不赞成。
发言的学生十分窘迫,老师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耐心地问他:
“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是吗?
那就把你的想法画在黑板上。
随即,学生边指图边说:
“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大于4平方米。
”原来,他把两个正方形中间空隙也算入面积了。
老师没有简单纠正,他问学生:
“这一块到底算不算?
还得看究竟什么是面积。
”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相关的知识。
学生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
“面积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还有的说:
“这个图形是这么围成的(注:
生指图形的周长),因此那一块不应该算在内,这个图形的面积还是4平方米。
”最后,老师总结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面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
那么,同学们,是谁帮助我们复习了面积的知识?
”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
这个学生如释重负,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羞愧,体面地坐下了。
这样的课堂,受鼓励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独立思考以及非人云亦云的勇气。
对于学生的差错,教师的心态是什么?
是斥责、批评,还是欣赏和接纳,这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观念。
华罗庚说过:
“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
”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差错。
数学课上,学生的差错是极有价值的,它恰恰能从某些方面引发我们的思考。
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绝对是创新。
从这一点来说,错误本身就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黑格尔语)。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最好的学习是在差错中学习,面对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要重点分析差错和出现差错的原因,用反方向的案例,做正方向的引导,让敢于发言的同学不带着任何遗憾坐下,老师的功夫恰恰体现在对差错的认识及利用上。
综合上所述,我认为教好课要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从事新的学习活动时,已有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生活经验、心理状态等。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的方法:
(1)课前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思考,教师根据学生思考的结果来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2)采取课前座谈或个别访谈的形式,了解与所要教学的内容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学情。
(3)在课前设计并下发《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调查班级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掌握教与学的主动权。
教师要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针对起点不同的学生,分层组织教学。
对学习新知起点较高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自主尝试探究和解决问题;
对学习新知起点一般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将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知识储备加以提炼与升华;
对学习新知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已有经验,采用“小步走”的教学策略,清楚地展示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较常见的做法是:
从旧知识出发,制造认知冲突,引出新知识;
或在生活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
或采用故事、游戏、操作、演示以及竞赛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突出需要研究的数学对象。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进而通过计算,发现65×
5+45×
5=(65+45)×
5。
这是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进而产生疑惑:
“结果相等是偶然的吗?
其他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举例验证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当然,创设情境要根据教材特点,切合学生实际,符合认知规律,不能牵强附会,流于形式,以至于情境和教学环节相脱节。
案例:
《11到20各数的认识》片段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播放录像:
机器猫)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
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
(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