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9564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Word格式.docx

3.D 

4.D 

5.B 

6.B 

1.经济人:

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的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促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2.生产可能性曲线:

是指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组合之间的曲线。

3.稀缺性:

稀缺是经济学中一个基础性的概念。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就必须作出各种选择,这也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4.经济模型:

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模型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5.产权:

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1.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

(2)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任何一个经济都必须作出选择;

(3)生产可能性曲线还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

(4)生产可能性曲线可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

(5)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密切相关。

2.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

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3.市场经济由经济主体与市场两部分组成。

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厂商和政府。

居民户是产品的需求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厂商则是产品的供给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政府则是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进行收入与财产再分配的组织。

三者都要独立作出选择或决策。

市场则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居民户与厂商的活动就是通过这两个市场联系起来。

4.在市场经济中,个人与厂商之所以有动机,是因为他们拥有财产和保留其工作和生产的一部分利益的动机。

产权的界定、转让、保护及其相关的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会产生重要影响。

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

显然,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以及如何受损,因此,产权和外部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产权能够解决激励问题。

5.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前者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是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后者研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以国民收入核算为核心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的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稀缺资源配置的节省和经济效率,取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区别主要在各自的研究重点和论述的方式不同。

在微观经济学中,总产量、价格总水平、总就业量是作为已知变量看待,侧重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正是微观经济学假定不变的经济总量。

如果宏观达到充分就业,又实行了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微观又实现了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的经济就达到了福利最大化。

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就好像森林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一样。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解答:

(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10+5P

得  

Pe=6

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

Qe=50-5×

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

Qe=-10+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

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 

 Pe=7

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

Qe=60-5×

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5+5P

 Pe=5.5

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得

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e=5.5代入Qs=-5+5P,得

Qe=-5+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

15.利用图2—9(即教材中第15页的图2—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

要点如下:

(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

市场机制亦可称作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来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

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

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效果的角度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

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9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

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9中下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1,P2,…,P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

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

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其原文为:

“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选择题

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补相关的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5.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零 

B.边际效用最大

C.边际效用为负 

D.边际效用为正

7.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

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所得 

B.主观感受

C.变相所得 

D.实际损失

9.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11.恩格尔曲线可以从( 

)导出。

A.价格-消费线 

B.收入-消费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12.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 

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13.若消费者甲的MUx/MUy小于消费者乙的MUx/MUy,甲可以( 

)来增加效用。

A.用部分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

B.用部分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

C.用X从乙处换得更多的Y,或者用Y从乙处换得更多的X

D.以上都不对

14.若消费者的消费低于他的预算线消费,则消费者(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 

B.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C.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D.处于均衡状态

15.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美元,Y商品的价格为2美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四)名词解释

效用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剩余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五)计算题

1.某人每月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x=2元,Py=4元。

要求: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

(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

(六)简答题

1.请解释亚当·

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迷”——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却很小;

钻石的使用价值很小,但交换价值却很大。

2.如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累进所得税”问题?

这种解释存在什么弱点?

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

4.简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5.简要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B 

5.B

6.A 

7.A 

8.B 

9.C 

10.C

11.B 

12.D 

13.B 

14.A 

15.D

1.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选择的商品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集合。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4.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收入效应:

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6.替代效应:

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1.

(1)X=30,Y=20

(2)边际效用:

总效用:

(3)X=25,Y=24M’=2.88X+3Y=2.88×

25+3×

24=140

所以,需增加的收入:

△M=M’-M=144-120=24

(六)简答题

1.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

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

2.累进所得税就是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更高的比例将作为税收上缴。

累进税率的思想可以被看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延伸。

由于富人收入的边际效用低于穷人,所以对高收入者征收较多的税收也就显得合理了。

以上解释的弱点,在于它忽略了效用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即同一物品的效用在不同的人之间是不可比的。

3.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4.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以求和的,故效用是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5.其主要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生作用。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三.选择题

1.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A.何时生产,如何生产 

B.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

C.生产什么,何时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2.厂商用来生产产品的劳动、原材料和资本商品叫做( 

A.现付要素 

B.生产要素 

C.现付成本 

D.折算要素

3.如果厂商A的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1/3,厂商B的是2/3,那么( 

A.只有厂商A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

B.只有厂商B的生产成本是递减的

C.厂商A的资本投入是厂商B的两倍

D.如果厂商A用3单位劳动与厂商B的2单位资本相交

换,厂商A的产量将增加。

4.如图4-1,如果Z1的价格为每单位10元,那么( 

A.投入5单位Z2将使生产10单位产量的成本最小

B.Z2的价格为400元

C.一定有规模收益增加

D.10单位产量的总成本为1000元

5.在图4-2的A点( 

A.投入每元Z1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Z2的边际产量

B.投入每元Z2的边际产量超过了投入每元Z1的边际产量

C.生产y*单位产量的总成本最小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6.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

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7.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 

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8.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 

)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D.上述都正确

9.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A.MRTS=P1/P2 

B.MU1/MU2=P1/P2 

C.MRTSLK=w/r 

D.MPL/MPK=r/w 

10.当生产中的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边际技术替代率为零

B.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无穷大

C.边际技术替代率保持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五、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又PL=3元,PK=5元。

求:

(1)产量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

,L与K的值。

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

短期生产函数为

=-0.1L3+6L2+12L

(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

(3)若已知劳动的价格为W=480,产品

的价格为40,则当利润最大时,企业生产多少产品

七、论述题

1.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2.试运用生产理论说明理性的厂商如何组织生产。

3.试阐明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三、选择题

2.B 

4.B 

6.B 

7.A 

8.A 

9.C 

10.C

四、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从一个企业来讲,生产函数是指企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某种产品产出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组合比例下的投入数量。

从一个社会来讲,生产函数是指整个社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产出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各种投入可以高度抽象为劳动L、资本K两种要素。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共同设计出来的一种生产函数,其形式为:

Q=ALαKβ式中,A为技术系数,L为劳动的投入量,K为资本的投入量,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的相对重要性,α表示劳动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β表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且,0<

α、β<

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质,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3.边际产量:

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条件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例如,劳动的边际产量可表示为:

MPL=ΔTPL/ΔL。

4.等产量曲线:

是一条表明能够取得相等产量的两种可变投入的各种组合的曲线,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为获得相等产量而选择的两种要素各个不同组合点相联接形成的一条曲线。

5.边际技术替代率:

是指等产量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它表示两种可变投入要素变动微量之间的替代比例关系。

以M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MRTSLK=ΔK/ΔL。

6.等成本线:

是指在成本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点连接形成的曲线。

设成本为C,工资为w,利息率为r,则等成本线的一般方程为:

c=wL+rk。

7.规模收益:

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相同的比例时,总产量从而总收益的变化情况,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改变对产量从而收益的影响。

如果因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引起的收益的增加比例大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

如果收益增加的比例等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不变;

如果收益增加的比例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减。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规律。

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9.内在经济:

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于自身内部原因引起的产量增加。

其原因主要有:

使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实现专业化,提高管理技术,综合利用副产品,取得有利的销售条件。

相应地,有内在不经济。

10.外在经济:

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和收益的增加。

更方便的交通,更多更灵通的信息,更多更好的人才等。

相应地,有外在不经济。

(1)对于生产函数

,可得MPL=

和MPK=

将MPL、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