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9382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7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Word文档格式.docx

(1)行政地位。

如印度、埃及和巴西等国,把地位较高的行政管理机关所在地定为城市。

(2)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

如加拿大把人口在1000人以上,或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居民点规定为城市。

(3)服务设施。

如菲律宾规定城市必须具有市政大厅、教堂、公共广场、学校、医院等市政公共服务设施。

(4)非农人口比例。

我国1984年颁布的设镇标准是:

人口在20000人以下的乡,如果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农人口超过2000人就可以撤乡建镇。

人口在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的非农人口占乡总人口的10%以上,可以撤乡建镇。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颁布的,看书第92页表4-1,从表中可以看出,设市指标体系趋于综合化,主要有三大类:

人口、经济、基础设施。

由于城市是非农人口聚集地和非农产业的活动场所,以非农人口比例作为城市划分标准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3、城市化原理。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最早是由西班牙人A.Serda于1867年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社会学认为:

城市化是人们从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

经济学认为:

城市化是乡村经济结构向城市经济结构不断转化的过程,即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

地理学认为:

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和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及第二、三产业向城市的聚集所带来的聚集地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的变化。

综上所述,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书上第93页)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社会生产分工方式制约着城市化的水平及历史进程。

探讨城市化机制有助于我们把握城市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4、城市化的机制

(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城市是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的集聚地,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和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和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因此,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都诞生于农业发达地区。

(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工业革命时期,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城市手工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往往集中布局工业企业,形成种类相对集中的工业地域。

这种由工业化带来的工业集中地域就成为工业化时期城市的地域分布形态和地域格局。

所谓工业化就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已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对于加速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作用相对减弱,第三产业的作用则日益增强。

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仍然是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现代城市化过程,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地域的聚集的过程。

工业化客观上要求供水、供电、供气、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生产性第三产业超前发展。

同时,商贸、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性第三产业贯穿整个工业化过程,教育、科研、文化、医疗等基础性第三产业在工业化过程及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

5、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全球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特征,可将全球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

(1)中心城市化阶段。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特别是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地域经济体系的形成,使得区域各要素及人口向城市聚集,第二、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经济产业。

城市核心区成为人口、建筑、经济高度密集的地域,土地利用呈现多样化特点,城市功能分区体系逐渐形成。

中心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往往带来城市核心区人口过于稠密、用地紧张、地价昂贵、交通堵塞、失业率上升、环境污染、投资环境恶化,使城市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由聚集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城市核心区空间地域开始出现扩散。

(2)郊区城市化阶段。

在工业化后期出现了郊区城市化,这是因为:

1)城市核心区过于稠密的生产要素、人口、建筑等带来了“城市病”,为了改变规模不经济的状态,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客观上要求城市核心区的生产要素、人口和城市职能部门向外围地域扩散。

2)产业部门的土地竞租机制不断完善,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土地利用效益及竞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产业部门,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工业、居住业的竞租能力难以适应城市土地竞租机制,必然要向地价相对较低的城市外围地域转移。

3)城市对外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工具的完善,为郊区城市化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

郊区城市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1)城市核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

房地产开发商在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投资开发环境优雅的新型住宅,吸引了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层大量迁往郊区,形成新的居住区,使城市核心区居住职能向郊区扩散。

2)郊区成为城市核心区工业扩散的理想区位。

因为郊区可为工业提供大面积和廉价的土地,郊区的铁路、港口,特别是高速公路设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3)城市核心区的商业企业之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部分竞争能力差的商业企业被迫迁往郊区。

迁往郊区的工业企业及居民成为新的服务市场对象,吸引着中心城区的商饮业向郊区扩散,在郊区建立新的超级市场和商业中心。

4)郊区城市化促使城市核心区与外围地区共同构成都市化地域。

如:

大巴黎城市圈、伦敦大城市圈等。

郊区城市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大城市的规模仍在继续扩大,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扩展方式转为低密度蔓延。

(3)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关于逆城市化,一般认为:

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纯粹宁静田园式的居住环境,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工业选址的限制因素减少,工业企业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低廉的土地价格,把企业布局在中小城镇。

许多大企业分别在中小城镇开设子公司和分厂,形成新的企业布局空间。

6、城市化的类型

(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

所谓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

离心型城市化又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

所谓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

所谓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城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

如许多大城市周围发育的卫星城。

这是2020年武汉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六组群。

2)自力型和它力型城市化。

所谓自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

这是泰州规划图。

乡村地域由于自身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乡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的过程被称为自力型城市化。

如大庆。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所谓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过程直接衍生创造市区。

所谓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表现为城市地域推进的潜在意识和过渡特征,不是以外观上直接创造市区,而是从职能上间接向城市过渡。

(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

所谓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一定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刺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

所谓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说就是突发型城市化,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脱离了正常的城镇化发展的轨道,出现了一些问题。

7、我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1)“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城镇化率虚高。

到200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人,城镇化水平为45.68%。

城镇化率从20%到40%,仅用了22年,这个速度比发达国家的平均城镇化速度快一倍多。

但这个城镇化率虚高。

为什么说我国城镇化率虚高呢?

这是因为我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土地城镇化了,但农民及其家属并未城镇化。

如泰州药城。

二是一些城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辖区面积,但这些城镇区域的产业结构并未转型,缺乏产业支撑,也没有城镇的基础设施供应,实际上仍是农村。

城镇化的发展应该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的进程要与产业结构及其转型的进程相适应。

我国目前城镇化速度和规模严重超出了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其规模的支撑能力。

(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就业岗位增加远远赶不上城镇化的速度。

(3)过快的城镇化给资源、基础设施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镇需要大量的电力、需要大量的能源、需要大量的水源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等等,但急速发展的城镇化给资源和环境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2003年,我国70%的城镇缺水,全国城市每年生产垃圾1.5亿吨,有200个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局面。

(4)突发型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一方面,大规模的城镇扩张,使得大量的农田被侵占,这样种粮的耕地在减少,粮食的总量相对减少;

而人口又在不断增加,人口增加又需要更多的粮食,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一个大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远远超出了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于是出现了“三无农民”即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

这种虚假的和贫困的城镇化正在危害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基础和安全。

二、城市与环境

1、自然环境与城市

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衬托。

地质、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灾害都有会影响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地质

如果一个地区地质条件优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就有可能发展为城市。

如大庆市的兴起,就是由于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

(2)河流

河流不仅是滋养人类文明的动脉,也是城市产生的摇篮。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就产生在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等。

(3)气候

水份和热量是保持城市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温暖湿润的气候是城市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如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4)地形

地形地貌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形态,制约着城市的总体布局。

一般来说,平原和盆地地区的城市,多为“大饼”状。

如北京、成都等。

山地丘陵地区的城市,多为“分散团状”。

如重庆。

沿海、沿江、沿河地区的城市,多为带状。

如青岛大连等。

自然灾害则有可能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如一个城市处于地震带上,就不宜发展为大城市,甚至一次地震就有可能毁灭整个城市,如唐山市。

2、经济环境与城市

经济环境与城市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周期、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以及对土地和空间的需求,都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1)经济的发展阶段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前工业化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增长的速度非常缓慢,城市发展的速度也不快。

到了工业化时期,区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到了工业化中后期,城市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2)经济的周期

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城市的生成量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如在经济萧条期,城市新建建筑多以低层建筑为主;

在经济复苏阶段,住宅、办公楼大量建设;

在经济高涨阶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在经济衰退阶段,城市建设停顿,资本流入收益较高的行业。

(3)人口的增长和流动

随着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市的人口密度上升,这些流入的人口,在城市的近郊区、郊区聚集,郊区的城市化,推进城市向外扩展。

(4)土地和空间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大城市的平均地价要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中距离市中心距离越小,地价越贵。

一些收益能力差,竞租能力低的产业会放弃大城市,放弃城市的中心区位,向中小城市,向城市外围转移。

3、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的要素主要有三个:

交通位置、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

交通要素是城市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会对城市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交通位置影响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城市的功能。

一个城市的发展,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可能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由于交通的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一个城市可能由于交通位置地位的下降而衰退,如安徽的安庆,原来是安徽省的省会,江淮重镇,但随着长江水运地位的下降,安庆现在只是安徽省内一个普通的地级市。

(2)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大。

在中世纪的欧洲,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马车使城市的空间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论城市的人口有多少,城市的半径一般不超过五公里。

火车、汽车出现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出现,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在铁路线附近的城市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的普及提高了城市居民的自由度,加快了城市人口迁移的速度,增强了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

如美国洛杉矶市的直径可达160公里以上。

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的直径可达970公里以上。

4、人文环境与城市

人文环境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这是北京地图,我们看到北京的城市布局,规整、对称,中心及中轴线是城市结构的空间主体,方格网是城市的基本骨架。

这样布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我国封建专制时代,皇城居中,讲究对称,以体现皇帝的至高无上。

这是英国伦敦的地图,我们看到城市布局以教堂、广场为主心,呈放射状布局。

这主要是受古希腊民主文化和基督教宗教文化的影响。

(2)规划思想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

在我国古代有两种规划思想,一种是规则对称的布局思想,强调城市布局的规整和对称,经纬分明。

如北京城。

另一种是顺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反对不顾实际把城市规划笔直、方正和宽广的豪华状态。

如中国古代园林的布局、家居住宅建设等。

(3)种族差异也会影响城市建设。

如在二战后,由于大量的黑人涌入美国城市,黑人居住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这里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形成了城市中贫民窟。

以白人为主的中产阶级和富有阶层,不愿与黑人为伍,纷纷迁往郊区。

这种郊区化实际上是由于种族歧视和文化差异引起的。

如美国的亚特兰大。

4、政府的政策影响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政策、土地使用制度以及规划法规直接会影响到城市的空间发展,

三、城市的类型

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的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

由于划分的目的依据和要求不同,城市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1、城市规模类型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可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如我国规定:

人口在200万以上的是超大城市,100万至200万的称特大城市,50万至100万的称中大城市,20万至50万的称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称小城市。

2、城市职能类型

什么叫城市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从这个概念可知,城市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一方面,城市从周围区域获得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

另一方面,城市向周围区域提供商品和服务,带动区域的发展。

根据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和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进行分门划类。

世界上城市职能分类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分类方法经历一般性描述、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等几个发展阶段。

①一般性描述分类方法。

这一方法为英国学者奥隆索首创。

他将城市分为六类,每一类中又划分出若干小类。

这种分类方法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任意性,分类结果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对城市职能特点的了解深度。

由于一个城市只能归入一类,因此,尽管突出了城市职能的主导性,但却掩盖了城市的其它职能。

②统计分析分类方法。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纳尔逊。

这种分类方法用比较客观的统计参数代替人为确定的数量指标作为衡量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准。

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要职能,这就能够反映城市的客观实际,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业人数的多少不能完全反映城市的主导职能,某些职工多的部门可能是非主导部门。

利用平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判断城市职能程度具有一定主观性。

同时该方法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的大小。

③多变量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手段来进行城市职能的数量分类。

1968年美国学者贝里利用多变量分类方法,对美国1762个城市进行了数量分析,这是世界城市职能数量分类的成功范例。

我国城镇职能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综合性职能的城市

如首都北京、省会城市南京等,它们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

主要分为四种:

一是工矿业城市,如鞍山(铁)、抚顺(煤)。

这是鞍山市区图

二是交通运输要道及港口城市,如宝鸡(陇海线、宝成线)、秦皇岛(大秦线,煤港)。

这是宝鸡地图

这是秦皇岛港——一艘货轮等待装船。

三是林业城市,如伊春。

四是渔业城市,如沈家门。

(3)特殊职能的城市

如黄山市就是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城市职能逐渐形成,原来的一些的城市职能也在不断的调整、重组,如原来的矿业城市和林业城市被统称为资源型城市。

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以后,一些交通枢纽城市在叠加了资金、人力和信息后,演化为国家或区域的门户城市。

如北京、上海和深圳等。

一些风景游览城市、革命名城、文化古迹城市统称为旅游城市,如黄山、延安等。

国外也出现了两种新兴的城市,一是世界城市,就是那些在全球经济社会生活中有极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等。

二是信息城市,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区别于传统城市的职能。

3、城市地形类型

根据地表形态可分为河流沿岸城市、山地城市、河口城市和平原盆地城市等。

(1)河流沿岸城市

纵观人类历史,河流滋生了人类的文明,河流是城市的摇蓝,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在河流的两岸,

如伦敦,跨泰晤士河。

这是武汉地图,跨长江两岸,一城三镇,武昌、汉口、汉阳。

(2)山地城市

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山地城市是我国城市的主要类型之一,一些规模较小的城市围绕地势较高的山岭或集中在地势较低的洼地,形成“环状”城市。

这是遵义市的“绿心城市”,城市的中心是山岭,山岭上是植物,是绿色的,而称绿心城市。

随着交通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克服由于地势较高而带来的不便,城市会逐渐向高处发展,形成连片聚集状的城市,并发展成为“山即城,城即山”的城市风貌。

这是重庆涪陵区,就是山即城,城即山。

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就可能会形成区域级大组团式的山地城市格局。

这是重庆市主城区,由渝中、江北、沙坪坝和北涪等九个片区组成,形成了一个城区绵延、分片集中、生态绿意盎然的大山城。

(3)河口城市

这种河流入海口的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它的基本职能是连接水陆运输、江海联运和客货集散。

港口的自然条件和腹地范围直接决定了城市的轮廓形态、空间结构和发展规模。

一般河城市会随着港口的发展而向下游扩展,沿海口、海岸或海岛形成一城一镇或一城多镇的带状城市群,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城市。

如荷兰鹿特丹,

再如我国广州。

(4)平原盆地城市

这是最为常见的城市形式,也是最重要的城市形式,它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的建设。

一般呈棋盘状或放射状布局,因此,从轮廓上看一般是圆形或方形。

如北京,呈方形。

四、城市的地域系统

1、城市地域形态的演变方式

城市地域形态的演变可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面变化,一种是立体变化。

所谓平面变化就是城市向外围扩展,使城市的地域范围扩大,从而导致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所谓立体变化使市区的密度和容量加大,在垂直方面向高空和地下发展。

其中城市的平面变化又分为两种类型:

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

所谓近域推进就是城市在水平方向的展开过程中,一直与市区接壤,连续渐进地向外延伸的推移方式。

城市的这种推进方式,打个比方,有点像树木的年轮,层层向外推进。

所谓广域扩展就是指与老城区在空间上断开,采取非连续跳跃式的方式,在更广域的空间范围进行扩展,但新扩城区在职能上与市区保持联系。

城市的广域扩展形成了卫星城镇、城市飞地新区、新城、中小城镇等。

城市的立体扩展是中心城市的主要空间展开形式,从而使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和景观轮廓的层次化。

城市的立体扩展又可分为空中扩展和地下扩展,其中空中扩展是主体扩展的基本形式。

空中扩展又称为建筑高层化,使人直接感受城市的立体轮廓,形成层次错落有致的天际线。

地下扩展由于受到建筑投资及空间功能局限的制约,其地位明显低于空中扩展,主要是在市中心进行,一般是以地铁、轻轨为主,以及地下商业、仓储及服务等。

这是北京的高楼大厦,就是向空中扩展。

这是北京地铁,就是向地下扩展。

2、城市地域形态的演变阶段

纵观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