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9318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文专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考题举例及思路点拨】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问法:

⒈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⒉本文介绍了XX哪些方面的知识?

⒊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介绍的XX的主要作用。

例如:

⒈(2008年沈阳中考试题)《飞向太空》(节选)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

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

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

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

……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

……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⑥可见,在浩瀚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非想象中的仙境。

问题:

文章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解析】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总分式结构,首尾呼应,开篇提出说明的中心内容“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作者运用2——5四个自然段分别阐述载人航天飞行要克服的重重难关,每段首括句即为此段的中心句。

【答案】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或载人航天飞行要克服的难关)。

【小结】做此类试题我们可以通过抓住文中的中心句或过渡句逐段阅读,概括合并说明内容。

二、根据文章内容列举说明对象的特点

⒈(2007年济南中考试题)《太阳能光伏发电》

文中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很多优点,请列举出三条。

【解析】本文共6个自然段,开篇运用具体事例——家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出文章说明对象,采用多种说明方法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纵观全文,找出相关语段,总结归纳为四点。

【答案】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⒉无污染,环保效益高。

⒊应用范围广。

⒋改变能源结构,改变环境,改变地球矿物危机,发展前景广阔。

以上四条,任选其中三条回答即可。

⒉(2007年湖州市中考试题)《鹦鹉鱼的睡衣》(节选)

①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②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③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

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

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④他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

……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

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

【解析】这是一个概括要点类试题,需要在一定的文字区域中找出答案。

所谓文字区域,就是指文章中能充分体现说明对象特点的相关语段。

本文语段较多,而前四个自然段体现了鹦鹉鱼的特点,所以认真阅读前四个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就能找出答案。

【答案】色彩艳丽团结互助很怕死能织坚固的睡衣

【小结】此类内容提炼要求我们在文中划定答案区域,然后在区域内找出关键词句分条概括出答案。

三、以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的形式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全文,请给XX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⒈(2006年日照中考试题)《十年后,我们能烧“冰”?

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不能超过30个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识说明对象并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可燃冰”是本文的说明对象,而要给它下定义就必须把握它的本质特征。

所以,它还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整合及运用“定义”的方法说明事物的能力。

【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小结】做此类试题,要求同学们先通览全文,对需要下定义的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结合相关语段,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按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作答,一定要围绕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下定义。

四、围绕文章标题设题

⒈通读全文,请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⒉本文标题是《XXXX》,请你分析一下标题的妙处。

⒈(2006年济南中考试题)

通读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解析】本文是一篇介绍台风与闪电作用的科技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是: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引起了下文对台风和闪电作用的介绍。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的把握,科技文在篇首或段首的首括句,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

【答案】《假如没有台风与闪电》或《台风与闪电的作用》

⒉(2007年江西中考试题)《“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本文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解析】本文主要阐述了四合木的特点及成为濒危植物的原因,呼吁人们提高保护濒危植物的意识。

此类试题主要是分析运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的标题的作用。

【答案】本文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新颖巧妙,别具一格,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意在说明四合木的珍贵,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小结】

⒈拟写标题:

体现简明、新颖、概括的原则,抓住说明对象特征,可以直接以说明对象为标题。

⒉分析标题好处:

先点明标题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标题点明的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五、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

⒈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⒉标注文章中表示说明顺序的关键词。

⒈《扬州个园》

文章介绍个园时,用了哪几个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

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解析】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介绍了独具风格的扬州个园。

分写时,每个段落的首句都有明确的体现说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因此,我们可以在每段的段首句中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词语并由此判断文章的说明顺序。

【答案】步入“个园”大门;

绕过“宜雨轩”;

转过“鹤亭”;

步入秋山,过“透风漏月厅”。

按空间顺序说明。

⒉(2006年荆州中考试题)《茶马古道》

请写出表示本文说明顺序的关键词语。

【解析】这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藏汉经贸文化现象的社科类科技文。

它以“茶马古道”为说明对象,介绍了“茶马古道”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曾经所起的作用和具有的历史意义等知识。

这个题需要整体感知全文,抓住关键词,理清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我们可以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的相关词语。

【答案】唐代、宋代、元代、清代

⒈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语。

⒉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文章常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常用逻辑顺序。

【技法归纳】

中考科技文阅读内容提炼的试题重视对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的考查,同时更注重对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领会的考查,注重考生对文章个性化的体验、理解和感悟。

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沉下心来,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切忌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只把目光停留在个别词句上。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2.研究文章标题,科技文的标题一般能表示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内容。

3.抓住首括句、中心句、过渡句逐段阅读,逐段概括合并说明内容。

二、科技文语言的品析

一、说说加点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例1】08年济南卷《声音:

让你又爱又恨》

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的失眠头疼。

【精析】本题是考查修饰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起作用的理解。

这是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此类试题,要①解释词语(换词或说明从哪一方面限定的);

②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③说明它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答案】“经常性”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是非常频繁的,强调了居民失眠头疼的症状屡屡发生,说明了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之大,体现了科技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例2】

(06年济南卷)《假如没有台风和雷电》

18.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精析】“光临”一词有何表达作用,本题考查科技文语言的生动性,不能单纯解释词语,还应考虑修辞及其效果,并结合语境分析起作用。

【答案】“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来到;

这里是用拟人手法表示台风暴雨的来到,生动地表现出台风暴雨对人类有益。

体会加点词语有何表达作用。

一般答题思路是:

①解释词语(换词或说明从哪一方面限定的或修辞);

②联系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回答此词语对表达被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或准确。

二、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或能否删除?

并说明理由。

【例3】08年资阳试卷《国宝――大熊猫》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了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一句的“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精析】本题题型与第一类略有不同,但归根到底还是考查也修饰限定词的表达作用,只是在表述时在第一类题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题意加上表态和删除后句子有何变化。

【答案】不能删去。

原因:

“最少”在程度上限定,它比较客观地说明了熊猫每昼夜的竹子食用量,删除后意思的表达就绝对化了,容易被理解为每天只食用15到20公斤。

“最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例4】

(2007年济南卷)《太阳能光伏发电》

②太阳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转换为电能。

尤其可贵的是,它还是最清洁的能源,在发散、利用时不会排放任何污染。

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13.如果将第②段中加点的“亟待”一词改成“需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分)

【精析】这种题型是词语能否调换,我们在回答“亟待“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的基础上,还应根据题意说明所换词“需要”与原词有何不同,换后句子有何改变。

而这两个词的比较应从词语的内涵及表意的轻重程度考虑,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答案】亟待:

急待,迫切地需要。

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地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或能否删除?

此类题型一般答题的思路是:

①判断:

一般为不能省略、调换;

②分析词语含义:

简单解释词语或换个说法;

③分析加点词语从哪个角度修饰限制中心语;

(注:

具体角度有:

时间、空间(方位)、数量、范围、程度、次序等。

)④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

⑤分析省略或换词后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从而不科学(或不符合实际)。

⑥结论:

因此,原词不能省略、调换,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

以上分析方法和步骤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分析语句或语段科技文语言的特点;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例5】08年临沂卷《出访月宫的嫦娥》

19.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其语言有着突出的特点。

请任选一个角度,举例简要分析

【精析】这一题就是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文语言特点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既有生动形象,又有准确严密,而我们答题时实际也就是把上述准确和生动的考查倒置过来思考做答即可,比如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自然就要列举运用修辞(比喻或拟人)的例子来加以分析。

【答案】本文语言突出特点是生动形象。

形象性、趣味性主要表现为运用拟人的手法向读者介绍陌生的事物,如将“嫦娥一号”卫星比作古老传说中美丽的嫦娥,把卫星有关组成结构、部件等比拟为嫦娥的肢体、器官等,这样就大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趣味性,给读者以亲切感。

这一类考题实际是上如所讲题型的一种逆向思维,上述题型是判断考查修饰限定词的,还是带有修辞特点的词语来答题;

而这一类题就是在原文找到这两类词来解答。

对策:

1.找准确词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

②找有概数的句子;

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找出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词句:

运用修辞(比喻或拟人)的词句来加以分析。

四、指示代词的含义

【例6】

(06年江苏省淮安)当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

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

 

①美国当年实施登月计划时,需要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旅行,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

【精析】本题是考查指示代词的含义的试题。

题目中的指示代词是“此”,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就会找出指代内容。

【答案】美国当年实施登月计划时,需要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旅行。

“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这类题的对策是: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三、说明方法的运用

考查形式主要有:

1.画线句子或语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2.句子或语段是怎样说明的?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3.指定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4.给文中的一个概念下定义。

一、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二、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

举有代表性的例子更具体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增强说明力。

2.列数字:

运用准确的科学数据具体地说明事物某种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易于读者接受。

3.作比较: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横比和纵比),从而更具体突出地说明了被说明事物某种的特征。

4.打比方: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某种的特征,化复杂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化抽象为具体,易于理解接受。

5.分类别:

条理清晰,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7.列图表: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某种特点。

8.引用法:

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一、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例1】

(2008年济南卷)《声音:

⑦当今医学界也已经在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

俄罗斯生物学家运用声音渐次减弱现象获得的数据证明,森林里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任何药物。

而音乐对疾病的疗效也是广为人知的。

专家发现,胃肠道具备音符“fa”的共振频率。

音符“do”能够治疗牛皮癣,而“si”“so”和“do”的和声对肿瘤病患者大有裨益。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解析】本题是对说明方法及表达作用考查。

首先应判断出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再说出说明方法的作用,最后联系原文语境具体分析其作用即可得分。

【答案】第⑦段画线句举了树木摇摆的声音对降低病人血压的疗效胜过药物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当今医学界也已经在成功地利用声音治疗疾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其中在评分标准中“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判断是1分,“具体、增强了文章说服力”举例子的作用1分,结合具体语境分析1分。

⑤光伏并网发电,是公认的全球太阳能利用的最终方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和计划,美国和欧盟计划到2010年实现百万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日本也宣布到2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GWp,主要用于屋顶并网光伏系统。

我国的光伏并网发电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已建成10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

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

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场馆的部分用电,也将会由太阳能发电来提供。

14.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字,请简要说明它们的表达作用。

【解析】能联系原文且能答出数据说明的作用即可得分,要注意语言的表述。

【答案】画线句列举的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节能减排(环保)方面产生的效益,有力地说明它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评分标准中“列数字”的作用是“具体准确”1分,而从具体语境中提炼的关键信息“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节能减排(环保)方面产生的效益,有力地说明它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占2分。

【例3】

(07年安徽卷)《从织布机到计算机》节选

……这种繁琐的劳动随着1804年雅卡尔提花机的发明发生了改变。

这种革命性的织布机利用预先打孔的卡片来控制织物的编织式样,速度比老式手工提花机快了25倍,就好比从自行车到汽车的飞跃。

16.本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请举例,并加以说明。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认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回答时不仅要举例,答出作比较的作用是形象突出,还要结合具体内容说明作比较的作用。

【答案】把雅卡尔提花机与老式手工提花机作比较,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前者编织速度快。

【例4】(08年资阳卷)《国宝——大熊猫》

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18.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解析】根据具体的数据“100公斤”“0.1~0.15公斤”,可判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像小老鼠”这种的语言标志可判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除此之外不要忘记“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实际是和前面成年熊猫重量作对比;

所以,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要判断全面。

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

【答案】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说明;

作用:

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繁殖能力低,且不易成活,进一步突出了大熊猫的珍贵。

评分标准:

答全说明方法得1分,分析作用1分。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管题目有何细微的不同,但只要是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就要从三方面入手:

1.辨识说明方法,这要做到准确、全面;

2.说明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如列数字就是具体准确,打比方就是生动形象等等;

3.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尤其是这一点,结合具体的语境,切不可凭空分析,脱离实际,泛泛而谈。

这一类型题,通常答题格式是:

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准确或具体或生动的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增加了说服力或更通俗易懂等。

二、给文中的一个概念下定义。

【例5】

(06日照卷)《10年后,我们能烧“冰”?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

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

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

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不能超过30字)(2分)

【精析】本题考查给文中事物下定义,回答这样的问题,一般有着固定的格式,那就是要使用判断句,即……是……。

具体说就是:

被下定义的对象是什么特点的什么事物。

其中“特点”有时不止一点,“什么事物”应是被下定义对象相应的类属。

根据原文,我们找到相关语段提炼关键的信息:

“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气体的水合物,这是它的类属,而位于“海底大陆坡上”,还是“冰雪般的固态”是它的特征,再用判断句组织成一句话即可。

【答案】“可燃冰”是一种海底大陆坡上的冰雪般固态甲烷气体的水合物。

给事物下定义方法,一般格式是:

被下定义的对象是(或叫做)什么特点的什么事物。

其中要求:

①句式为判断句;

②最后一个词语必须与下定义的对象相对应的某种类属;

③所说明的事物本质特点不能遗漏,而且顺序要恰当,都做句子的定语;

④只能是一个句子,中间不能出现句号。

科技文考题经典回放(历年济南市中考科技文试题集萃)

2005年

课改区【A】

2050年,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

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点。

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少。

  在澳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