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9194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设建筑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办公室有和棋牌室是紧挨着

的,由此有保证办公室和休闲娱乐是一体的,办公室和棋牌室之间的功能连接。

(4)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

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在总平面图的西边有配置的停车场,仓库,锅炉房等附属建筑五,可以保证与主楼的功能很好的搭配。

(5)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6)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7)基地内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

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的规定。

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

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

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客房卫生间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最高不宜超过350kpa(3.5kg/cm2),水压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分区供水或设减压装置.水箱间和水泵房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客房及需要安静的房间(电子计算

机房、消防中心等房间)毗邻,并应便于维修和管理。

泵房及设备应采取消声和减震措施。

高层建筑的水泵出水管应有消除水锤措施。

、贮水池、高位水箱应

有防污染措施,且容积不宜过大,以防水质变坏。

采用非饮用水做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有明显的标志,非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饮用水管道相连。

排水系统应根据室外排水系统的制度和有利于废水回收利用的原则,选择生活污水与废水的合流或分流。

地下室排水泵宜采用潜水泵,自动开、停。

厨房宜采用明沟排水。

热水系统应优先采用废热和城市热力管道为热源。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但一、二级旅馆建筑应有备用热源。

加热设备宜采用容积式热交换器,并有一定贮备量。

生活热水用水定额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热水用水定额表1

建筑等级

65C热水(升/最高日•床)

一级、二级

150〜200

三级

120〜150

四级、五级

100〜120

六级

50〜100

注:

①食堂、洗衣房、游泳池、理发室及职工用水等用水定额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

2表内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在表5.1.2生活用水定额中。

3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

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根据使用热水的计算单位数、用水户额计算;

四、五、六级及用于会议的旅馆按卫生器具数、同时使用百分数计算。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加热前是否需要软化,应根据水质、水量、使用要求等确定。

热水系统各用水点处的水压应与该处冷水水压基本相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与冷水系统相同。

热水管道应设机械循环系统,

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连续供应热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宜定时供应热水。

1.2平面布置情况

1.2.1总平面布局场地大小、形状和房屋的层数、平台组合布局的关系极为密切。

除了和气候条件、节约用地以及管道设施等因素有关外,还和场地的大小和形状的现实可能性有关,基地内人流、车流的主要走向又是确定建筑平面中出入口和门厅位置的重要因素。

该建筑场地较为均匀,在建筑物西部有大片空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确定为L方形平面,主要出入口在南侧。

南面和东面均是交通要道,绿化带布置详见总平面图

图1.1总平面图

建筑物的朝向主要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采光等要求,因场地确定了即正南正北方向,故建筑物为正南正北朝向,该地区主导风向是:

夏季主导为东南风,冬季主导为西北风,以形成穿堂风。

1.2.2平面设计

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

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由E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

四、五、六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

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

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

三级旅馆标准不应低于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和宴会厅;

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

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

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馆标准;

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三级餐馆标准。

为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

四级不应少于60%;

五、六级不应少于40%。

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

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

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

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一、一、二、三级旅馆建

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

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

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

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结构造型时应考虑公共部分与客房部分的整体布局,为了便于使用和管理,公共部分要求位于街面或靠近街面处。

这样能够暴露公共活动内容,显示出来去吸引顾客,又便于使用可有效控制。

客房与公共设施分开,互不干扰,以保持客房区域的安静氛围。

南朝向建筑一层设有大空间的门厅和舞厅,二层设有大空间的餐厅和厨房,三楼设有办公区域,四至六层为客房部。

而框架结构由于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维护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

东西朝向建筑因采光度好整栋建筑从一楼到六楼全为客房部分。

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自由,可以满足以上功能。

故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房间大小都采取3.6m7.2m,里边布置独立卫生间平面总体布局L行。

123功能分区

1.2.3.1客房部分

1〜3层部分为公共部分,4〜6层为客房部,每层均设服务台一个(设公用电话),服务台对面各有一服务员休息室。

小件寄存处可设在服务台内。

房间尽量采用天然光,采光通风效果较好

1.2.3.2公共活动部分

该部分置于底层及二,三层,使用较为方便,其中门厅为开敞式,舞厅紧邻门厅,用磨砂玻璃幕墙隔断。

总服务台置于门厅一侧,门厅东西两侧分别布置服务台、舞厅和仓库,其中会议室和餐饮中心均对外开放,餐饮部分设有包间,同时内部

有玻璃屏风,可以灵活分割内部空间,以应对不同程度的餐饮规模;

会议室位于三层东边方向,与会人员可经由西门直接到达会议室,会议室设有两道双开门以满足紧急疏散要求。

1.2.3.3服务部分

办公室和会议室位于三楼东侧,分别远离餐厅和舞厅,尽量满足办公环境安静的要求,不致使嘈杂环境影响办公。

从门厅可左右分流,分别抵达客房部和舞厅,其次,厨房底下为餐厅,方便客人就餐,厨房内分为三个区:

储物间、加工制作间、用餐间。

储物间单独设有一门,并连接外部,便于货源供给,并避开客流。

1.2.4交通组织

(1)平面交通本方案标准层廊道宽度为2.1米。

可以满足两股人流同时行走。

底层门厅、共享空间兼做走道。

使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垂直交通本方案设有两部电梯和两部消防楼梯。

电梯区正对主入口,消防楼梯南、北各设一部,两部消防楼梯相隔距离不到四十米,其位置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

两部楼梯均满足底层净空》2.1M的要求。

出口设置三个台阶从室内地坪(土0.000M)到室外地坪(—0.450M)。

125采光防火分区及疏散楼梯

125.1门窗

门窗采用铝合金塑钢窗,窗台高度均为800mm,尺寸为240mm150mm。

采光等级:

本工程采光等级为V级,其中会议厅采光等级应提高设为三级采光,为满足建筑对日照的要求,应该在设计时按照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区气候条件、日照特点、当地地形及前后建筑的遮挡条件、房间的自然通风要求,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从而采用相应的措施,正确的选择房间朝向、间距、建筑体型、窗口位置、遮阳处理等。

宾馆的窗地面积比应符合1:

8,会议室符合1:

5。

玻璃采用

普通的双层玻璃,具有较好的节能作用。

为了增加通视的效果,大厅部分外墙采用落地大玻璃。

本方案的房间均为明间,以利于自然采光、通风、节约电力资源。

1.2.5.2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

(1)一、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电梯的设置等均应按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2个。

(3)旅馆建筑内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

(4)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

(5)公共用房、客房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门及其标志遮蔽或

引起混淆。

各级旅馆建筑的自动报警及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应符合现行的《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6)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便于维修和管线布置最短的地方,并应设有直通室外

的出口。

(7)消防控制室应设外线电话及至各重要设备用房和旅馆主要负责人的对讲电话。

(8)旅馆建筑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及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其设置标准及范围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9)电力及照明系统应按消防分区进行配置,以便在火灾情况下进行分区控。

当高层旅馆建筑设有垃圾道、污衣井时,其井道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本宾馆耐火等级为U级,按规范要求不超过60M的距离可以只设一部疏散

楼梯,考虑到建筑外形及其功能分区的要求,本方案设共两部楼梯。

南部主入口设一部主楼梯,楼梯宽度为1.6M的双跑楼梯,楼梯间均按照防火要求设置防火卷材门,既使用方便又保证安全。

设置电梯的同时也设了楼梯供疏散人流。

按照防火规范,本宾馆耐火等级为二级,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楼梯不少于2部,安全出口与楼梯间距不超过14M。

位于楼梯之间的房间,其房间与最近的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40M,对于较高层(2-6层)的宾馆楼梯间应做成封闭式,作为防火间。

该建筑的具体防火措施有以下几点:

(10)每间客房内设湿式报警喷淋器,当室内的温度,含烟量达到一定限度后,

其自动开启报警设备和喷淋设备,并迅速与位于底层的防火中心联系已达到。

尽快控制火势的目的。

在走廊的顶部也装有此设备,并且在楼梯口均设有消火栓。

(11)两部楼梯作为疏散用,每层都有防火门,双扇开,以利于人群疏散,电梯兼做消防电梯。

126柱网布置

沿建筑高度,柱网尺寸和梁截面尺寸一般不变,上层的柱截面尺寸可以减小。

当截面尺寸变化时,轴线位置尽可能保持不变。

柱网布置要尽可能对称,均匀受力合理和便于计算。

此外柱距还要符合3M的模数柱,截面尽可能要选择正方形。

1.3立面设计特点

1.3.1立面设计

(1)立面图设计应遵循下面三个原则:

完整均衡,比例适当。

层次分明,

交替明确。

体型简洁,环境协调。

(2)正立面

本方案正立面面向公路有两个大门,两出入口大门均采用双开门,各窗户采用塑钢窗,正门做装饰雨棚,2〜6层采用塑钢窗,墙面采用米黄色弹性涂料,底层大玻璃下方用灰色大理石墙裙。

(3)背立面和侧立面

本方案侧立面设有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为员工出入,以及货源供给之用,与此同时,建筑物东西两侧各设一部楼梯,可作紧急出口,便于疏散。

各层均采用塑钢窗,墙面采用米黄色涂料粉刷。

1.3.2内外装修材料

本建筑为宾馆,考虑到经济方面的要求,底层大厅部分采用大理石铺贴,走廊部分采用水磨石。

房内卫生间采用瓷砖铺贴,客房内部采用木地板。

各立面坡

(主入口处)用混凝土砂浆抹面,方便人流出入。

部分框架柱子可用大理石饰面,以增加观赏性,内墙采用水泥高级抹灰外刷涂料,厕所厨房地面用瓷砖贴面,外墙采用弹性涂料。

正立面主入口处设旋转门和感应门,侧立面入口为铝合金防

盗门窗,其尺寸根据房间采光要求确定。

详细尺寸见门窗表。

133层高设计特点

建筑层高应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

范的要求。

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当楼盖、

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构件下缘或管道

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地下

室、局部夹层、走道等有人员正常活动的最低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

1.4.特殊的构造设计

1.4.1特殊的构造处理

对于有水侵蚀的房间,如厕所、洗手间、淋浴槽,由于小便槽、换洗台等各种设备、水管较多、用水频繁,使内积水的机会也多,容易发生渗水漏水现象,因此,设计时对于这些房间的楼板层,墙身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潮措施•为便于

排水,卫生间的地面应有1%的坡度,并设置地漏,引导水流流入地漏。

为防止室内积水外溢,卫生间的地面标高应比其它房间或走廊低20伽,楼板与墙身向

上伸入踢脚线150伽,卫生间地面材料为白色瓷砖,墙面镶贴白色防腐面砖。

1.4.2散水构造及屋面排水

为保护墙基下不受雨水的侵蚀,在外墙四周作坡度为4%的散水,宽600伽。

散水构造见详图。

屋面排水采用刚性二坡防水,排水坡度为2%,排水方式为落水管外排水。

注意事项:

(1)出特殊说明外,平面图中说明的标高均为构建建筑标高。

(2)凡穿墙楼板孔洞,施工完毕后,应用1:

2.5水泥砂浆堵严。

(3)外墙门窗应满足有关行业规范,做好保温等构造处理,并满足气密性,抗风压等要求。

1:

3水泥砂浆抹面

一C20素混凝土60mm厚

沥青砂

浆嵌缝

—碎石垫层80mm厚

-0.450

图1.2散水做法详图

1.5建筑构造设计

1.5.1楼地面建筑构造设计

底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面层、垫层和地基;

楼层地面的基本构造层宜为面层和楼板。

当底层地面或楼面的基本构造不能满足使用或构造要求时,可增设结合

层、隔离层、填充层、找平层和保温层等其他构造层。

除有特殊使用要求外,楼地面应满足平整、耐磨、不起尘、防滑、防污染、隔声、易于清洁等要求。

浴间、厨房等受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类面层,且应低于相邻楼地面,并设排水坡坡向地漏;

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经常有水流淌的楼地面应低于相邻楼地面或设门槛等挡水设施,且应有

排水措施,其楼地面应采用不吸水、易冲洗、防滑的面层材料,并应设置防水隔离层。

筑于地基土上的地面,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潮、防基土冻胀、防不均匀沉陷等措施。

1.5.2屋面建筑构造设计

1屋面面层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包括屋面突出部分及屋顶加层,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其不燃烧体屋面基层上可采用可燃卷材防水层;

2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外排水;

高层建筑、多跨及集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内排水;

屋面水落管的数量、管径应通过验(计)算确定;

3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等处应采取与工程特点相适应的防水加强构造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4当屋面坡度较大或同一屋面落差较大时,应采取固定加强和防止屋面滑落的措施;

平瓦必须铺置牢固;

5地震设防区或有强风地区的屋面应采取固定加强措施;

6设保温层的屋面应通过热工验算,并采取防结露、防蒸汽渗透及施工时防保温层受潮等措施;

7采用架空隔热层的屋面,架空隔热层的高度应按照屋面的宽度或坡度的大小变化确定,架空层不得堵塞;

当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设置通风屋脊;

屋面基层上宜有适当厚度的保温隔热层;

8采用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薄壁构件的屋面板应有抗风化、抗腐蚀的防护措

施;

刚性防水屋面应有抗裂措施;

9当无楼梯通达屋面时,应设上屋面的检修人孔或低于10m时可设外墙爬梯,

并应有安全防护和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

10闷顶应设通风口和通向闷顶的检修人孔;

闷顶内应有防火分隔。

1.5.3楼梯面建筑构造设计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

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0〜0.15m

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

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0m。

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

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米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米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

应大于0.11m

1.5.4厕所,盥洗室和浴室构造设计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

8,室外坡道坡

度不宜大于1:

10;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

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

8;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

5;

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规定;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

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

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

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

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1.6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除特殊说明外,平面图中说明的标高均为构件标高。

(2)凡穿墙,楼板孔洞施工完毕后,应用1:

(3)外墙门墙应满足相关行业规范,做好保温防渗漏等构造处理,并满足气密性,防风压等要求。

I

II

柱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