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99105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 西 省 情 概 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

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

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

——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

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

——10℃之间。

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

——14℃。

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

——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

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一、省名由来

 山西以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分晋国,故又别称“三晋”。

二、悠久历史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地带,在中国古代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和中国古代文明、灿烂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10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已经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

这有广泛分布在晋南汾河、浍河、涑水河流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作为见证。

到四五千年前,山西又成为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的重要集中地之一。

相传,华夏民族的开山始祖黄帝,曾把山西这一带作为他带领黄河流域人民战天斗地的主要地区。

中国史前的三位伟人尧、舜、禹,也都在山西建都立业。

尧都平阳,在今临汾一带;

舜都蒲坂,在今永济一带;

禹都安邑,在今夏县一带。

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今晋南、豫西一带。

商代,山西是其主要统治区。

周代,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晋文公曾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市)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唐代,由于山西是唐高祖李渊创建帝业的发祥地,所以李家父子不仅根据这一点立国号为“唐”,而且还一直把山西作为唐朝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称著于世。

到五代十国时期,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的统治者,才都能凭借雄踞山西而登上皇位(详细情况情看《唐末五代的山西》)。

宋代,山西进一步繁荣。

辽金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共称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元代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使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

波罗称赞不已。

明代,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晋商活跃在全国各地,时有“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之说。

清代,山西进入发展商业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山西,不仅左右着国内的商业、金融,而且山西的船帮东赴日本,输出丝绸、茶叶、药材、书籍,输入料铜等。

中国的书籍到达日本后,使日本的文运大兴。

山西的驼帮北抵恰克图与俄商交易,输出茶叶、丝绸,输入皮毛、家畜、呢绒、玻璃器皿等。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然而山西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做出的突出贡献,却是光照史册的。

1949年全省解放,九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揭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行政区划

一、人口、民族

  1995年,全省人口为3000多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6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0%。

省内有3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9.4%。

另有满、回、蒙等族杂居。

二、行政区划

  全省现行区划有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个地区,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六个省属市;

地区、省属市下属忻州、榆次、临汾、侯马、运城、古交、霍州、河津、孝义、介休、高平、永济、潞城、原平等14个市和104个县区。

全省农村有1907个乡镇,下属32287个行政村;

城市有155个街道办事处,下属2497个居民委员会。

自然资源

  山西以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它特有的自然优势。

  在历史上,山西曾是林木茂密、草场广阔、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但因历代战乱频仍,无休止的砍伐垦荒,森林面积大为减少,但树木种类至今仍然繁多。

高等植物有160多科,3000多种。

南部、东南部是以次生落叶灌木丛和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夏绿阔叶混交林地区。

中部以中旱生的落叶灌木丛和针叶林为主。

北部和西部是暖温带及温带灌木丛和半干旱草原。

野生经济植物,目前已知道的有1000多种。

其中树木400多种,牧草400多种,药用植物90多种,鞣质植物50多种,油脂植物70多种,芳香油植物40多种,淀粉与糖类植物50多种。

  省内动物资源相当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400种,占全国总数的19.12%,其中哺乳类75种,鸟类295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4种。

主要经济动物有毛皮类20种,药用类70种。

羽毛类动物和肉用野生动物也有不少种。

其他有益珍贵动物,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31种,占全国保护种数的21.5%。

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七种,褐马鸡为我国特有珍禽,是山西的省鸟。

  山西蕴藏最为丰厚的是矿产资源。

目前已发现的有87种,已探明储量的44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就有24种,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沸石七种居全国首位。

煤储量已探明的有2000亿吨,占全国煤储总量的三分之一,远景储量达9000亿吨,山西因此被誉为“煤乡”。

山西的煤不仅储量多,而且煤种齐全,煤质尤佳。

在现有的六个大煤田中,大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产地,太原西山煤田是省内最大的炼焦煤产地,阳泉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山西的铁矿藏量也较多,已探明储量的有30亿吨以上,居全国第四位。

铜矿在全国居第三位。

运城盐湖的岩盐、芒硝及白钠镁矾等,也闻名全国。

  山西的水资源将被进一步认识、开发和利用。

仅黄河及其支流的流域面积就有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到全省总面积的64%。

这对发展山西的工、农、商、林、牧、副、渔业生产及航运交通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历史名人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

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毕士安、王琼、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狄青,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

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也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旅游资源

  山西是我国旅游资源的大省之一,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多资多彩的旅游资源。

  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造就了山西雄伟壮丽、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山西名山遍布,除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国家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和五老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还有绵山、灵里山、历山、石膏山、仙洞沟等名山展示着各自的雄姿秀态。

山西河流纵横,黄河、汾河穿山越岭,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光画卷。

被称为黄河和中华民族象征的吉县壶口瀑布、龙门三激浪、娘子关瀑布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盈誉。

山西现有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庞泉沟、历山、五鹿山、蟒河等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达1000多种,区内栖息着40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褐马鸡为世界珍禽,被定为山西省省鸟。

山西复杂的气候幻化出一幅幅独特的自然景观。

五台山东台、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五台山西台观月,黄河孟门山的“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佛光”更是令人神往。

  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术的艺博馆。

”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4处。

真中现存辽、金以前地面木构建筑106处,占全国的70%以上。

五台山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建文物之大成,珍品荟萃,博大精深。

大同华严寺、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平遥双林寺、交城玄中专、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运城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唐开元铁牛群、万荣飞云楼、秋风楼、平遥古城等都是闪烁着古代文明光华的艺术珍品。

山西境内历代古塔多达280余座,真中以应县木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山西境内规避较大的石窟近50处,以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丹河寺石窟为代表。

山西物华天宝,历史上杰出人才若群星璀璨。

传说中的炎带活动在上党地区;

黄帝、螺祖、后稷和史前三王尧、舜、禹就活动、建都在晋南一带,都在山西留下众多的遗址和动入的传说故事。

  山西还有着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

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城平陆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

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义风习、民间工艺和文化娱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

国民经济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近一些年来,在全力推进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同时,山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了协调发展。

 山西已基本形成一个以重型结构为特征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是全省工业发展的优势,其中煤炭、电力尤为突出。

近些年,山西的建材、机电、轻纺、食品、医药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工业,各种制造加工工业和化肥、农药、橡胶、塑料、化纤、玻璃等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山西拥有大中型企业一万二千多个,其中:

大同煤矿,年产原煤33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

平朔安太堡煤矿,年产原煤150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现代化露天煤矿;

古交矿区,年开采能力为16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

阳泉煤矿,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

太钢,年产450个钢种、3850个规格的钢材,是全国最大的特殊钢产地;

山西铝厂,年产120万吨氧化铝,是全国最大的氧化铝基地;

山西化肥厂,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复合化肥厂;

神头电厂,一、二站装机总量达335万千瓦,是全国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

太原重型机器厂,是全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是全国特大型铜矿基地;

杏花村汾酒厂,是全国最大的名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煤炭是山西最大的资源优势,煤炭工业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也是由山西向外辐射的主力产业。

山西现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县、河东等六个煤田和浑源、五台、垣曲、平陆、繁峙等五个产煤地。

围绕这些煤田和产地,山西已经建起大同、阳泉、西山、汾西、潞安、晋城、轩岗等七个大型矿务局和霍州中型矿务局以及东山、荫营、小峪、王坪、寨沟、固庄、南庄等八个小统配矿务局,此外还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露天煤矿。

山西全省各县,几乎县县有煤,所以山西的地方、乡镇煤矿多达6000多个。

与山西的地下“煤海”相适应,山西煤炭工业设施已经连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山西不仅煤多,而且煤种齐全,其中炼焦煤四种,占全省煤总储量的61%,非炼焦煤四种,伴有其他化学元素的煤60余种。

山西的煤质量较高,低灰、低磷、高热量是山西煤的主要特点,因此山西煤适合多种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且煤层厚、埋藏浅、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所以山西煤对外部世界的吸引力很大。

山西煤已供应到全国的26个省和12个计划单列市,这就是说,山西的煤几乎辐射全国各地。

同时向外出口逐步增大范围,已达亚、美、欧三大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

  煤炭工业的发展,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目前山西已建成500千瓦以上电厂96座,500千瓦以下的小火电、小水电700多处,总装机量达583.74万千瓦。

  山西有力地支援着京、津、唐、内蒙等地的用电,首都北京四分之一的用电量靠山西供给。

  依托山西矿源丰富的优厚条件,山西目前已建起了由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组成的大、中、小结合的多层次发展的宏大的冶炼工业体系。

山西冶金系统的各类工矿企事业单位就有800多家,其中县营以上的骨干企事业单位124家,拥有固定资产43.3亿元,职工达22万人,全省实现工业产值36.21亿元,钢铁、铝材、焦炭、铁合金、铜均是重点生产项目。

  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化学工业,是山西发展化学工业的一个主导方向,目前,高耗能化工产品和电产品,已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水平。

  山西的化学工业门类较多,达60多种产品。

芒硝、硫磺粉均占全国产量的50%。

硫化碱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

氯丁橡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大类产品还有硫酸、硝酸、电石、烧碱、纯碱、氮肥、磷肥、农药、洗涤剂、颜料、医用制药类、复合肥料、液氯等。

山西化肥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现代化的复合肥料生产基地。

  山西的机械工业,主要有动力机械制造、冶金、纺织、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矿山、煤炭、化工、农机制造等。

重点企业有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矿山机械厂、太原第一机床厂、榆次液压件厂、大同农牧机械厂、长治轴承厂、运城拖拉机厂和太原变压器厂等。

  山西的电子工业现在也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中有设备很先进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企业,还有两个企业具有制造卫星地面(信号)接收站的能力。

微机群控人造皮毛提花系统、气象铁塔60路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煤矿微机模拟高度盘等,已在省内推广使用。

  山西非金属矿的资源储量及品种都很丰富,主要有水泥灰岩、玻璃灰岩、石英砂岩、石膏、长百、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石墨、石棉、沸石、云母、珍珠岩、花岗石、大理石等,再加上能源充足,所以发展建材工业有着广阔的前景。

目前,全省建材总产值达9.21亿元,建材产品已达256多种。

  山西注重轻纺工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质量。

山西轻纺工业主要门类有食品、造纸、皮革、日用陶瓷、日用化学、日用硅酸盐、自行车、洗衣机、轻工机械、棉纺、毛纺、麻纺、丝织、化纤、印染及纺织机械等。

山西现有轻纺工业40多个行业,2000多个企业。

  山西目前已有铁路干线九条,支线13条,专用线412条,铁路总运营里程达2330公里。

全省已有铁路复线里程达974公里,复线率达41.8%;

电气化铁路892.3公里,占运营里程的38.2%。

山西每平方公里拥有的电气化铁路占全国首位。

大(同)——秦(皇岛)铁路是全国第一条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专用铁路,山西铁路布局,以同蒲路纵贯南北,又与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陇海、邯长等省际干线相连,直通内蒙、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外接京山、京沪、京广等铁路大动脉。

  山西公路以太原为中心,网连全省,遍及城乡,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狠抓经济干线、晋煤外运和县县通油路的三个方面的重点建设。

其中,大(同)——运(城)公路是全省最大的晋煤外运公路,已于一九九零年通车。

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正式通车运营的太原——旧关高速公路成为山西与京、津唐地区联系的重要通道。

  山西目前有航线13条,从太原直达全国23个重要城市。

开通了太原——香港的旅游直航包机。

  山西已开辟出170公里的黄河航道,承担着黄河渡口和沿河短途运输任务。

  目前,山西已形成以太原为中心沟通全省并与全国通讯大网相连的邮电通讯网络。

全省共有邮电局、所1810多处,全省县级以上驻地均实现了对全国长途电话全自动拨号。

在电信传输方面,已由过去的架明线为主发展到明线、同轴电缆、微波等多种传输手段并存的大容量现代通讯网。

  全省林地面积发展到4052万亩,比解放前森林覆盖率提高17%。

右玉、偏关、吉县等32县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

东部山区五台等28县列为材林重点县。

同时在平川148个县内展开了林网建设。

全省建起红枣基地27万亩,核桃基地40万亩,山楂基地20万亩,柿子基地10万亩,仁用杏基地五万亩,共有果树达一亿多株。

  现在山西省有175处大型灌溉工程,灌溉面积达943万多亩,现在全省的总耕地面积为5538.76万亩,水流面积达1640多万亩。

有大中小型水库780座,总容量达43亿多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3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达430多万亩。

  全省共有可利用牧坡草地527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2.5%。

北部长城脚下,有辽阔无边的天然牧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畜牧业建设基地。

家畜家禽品种20多个。

目前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11.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35%。

  山西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34个,有1000多个厂家经营出口商品十多个类别、487个品种。

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煤炭、棉布等,出口创汇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50多种。

目前,山西已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国家和地区已达80多个,两年一度的国际经济技术洽谈会和进出口交易会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工作。

  山西现有普通高等院校24所,在校学生约五万人。

中等专业学校117所,在校学生约八万人。

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约460万人。

各类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和电大、函大等成人教育也都有很大的发展。

  全省有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23座,电视发射转播台738座,全省广播人口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50%和72%。

  全省现在有卫生机构6000多个,医院2500多个,拥有病床位近10万张,各级各类医护技术人员有12万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