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南雅一中教师招聘考试和解析(备考必测).docx
《建瓯市南雅一中教师招聘考试和解析(备考必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瓯市南雅一中教师招聘考试和解析(备考必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瓯市南雅一中教师招聘考试和解析(备考必测)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关于幼儿想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想像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也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B、想像容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C、无意想像占主要地位,实质上是自由联想
D、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像的典型形式
【答案】B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福禄贝尔
C、陶行知
D、陈鹤琴
【答案】A
3、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答案】C
4、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项不正确。
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答案】D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答案】B
6、在语言活动中,某小朋友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
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无目的的幻想
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
C、比较
D、发明创造
【答案】D
8、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阶段。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答案】B
9、“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答案】B
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答案】C
11、学生在学习了语文拼音以后,会干扰其对英语音标的学习,这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答案】D
1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答案】A
13、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答案】D
1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C
1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A、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
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
D、被访问者的合作
【答案】C
16、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2~16岁
【答案】B
1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答案】C
18、德育中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答案】B
19、德育中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答案】B
20、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答案】D
2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为()。
A、幼儿园教育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活动目标
B、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活动目标
C、幼儿园教育目标、活动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
D、幼儿园教育目标、活动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答案】A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答案】D
23、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为()。
A、5±2个信息单位
B、7±2个信息单位
C、6±2个信息单位
D、8±2个信息单位
【答案】B
24、以下各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内容的是()。
A、语言符号体系
B、知识技术体系
C、价值规范体系
D、自然环境
【答案】D
25、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26、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A、原型
B、定势
C、变式
D、问题
【答案】D
2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答案】B
28、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答案】D
29、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答案】B
30、下列有关教育法和教育政策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机关和约束力相同
B、实施方式相同
C、规范和稳定程度不同
D、表现形式相同
【答案】C
3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答案】B
32、3岁前婴儿一般不能进行哪种游戏()。
A、独自游戏
B、合作游戏
C、平行游戏
D、动作游戏
【答案】B
33、在班级环境建设中教师要做到布置好教室、办好板报和()。
A、准备体育器材
B、建好图书角
C、选好窗帘
D、修饰好的墙面
34、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注意
B、想像
C、需要
D、思维
【答案】A
35、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中,以()为工具。
A、意识
B、思维
C、语言
D、动机
【答案】C
36、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答案】A
37、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答案】C
38、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班级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是()。
A、领导核心
B、正常秩序
C、良好班风
D、集体目标
【答案】B
39、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答案】D
4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答案】B
41、教师获得职业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
A、问题意识
B、知识修养
C、教育实践
D、反思习惯
【答案】C
42、桑代克后期把联系律看成效果律附律的原因是()。
A、联系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
B、光有联系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
C、多联系产生疲劳;
D、缺乏正确知道的联系易形成错误习惯。
【答案】B
43、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答案】D44、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B、班风、纪律、学生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答案】A
4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答案】C
46、当学生离教师很近时,教师可以运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A、眼光示意
B、触摸
C、教学提问
D、点名
47、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分别是()。
A、教书育人教学科研
B、教学科研教书育人
C、教育教学教书育人
D、教书育人教育教学
【答案】C
4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49、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
B、生聒逻辑
C、直观逻辑
D、客观逻辑
【答案】D
50、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答案】C
51、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答案】C
52、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A、科学知识
B、信息技术
C、文化发展
D、政治体制
【答案】B
53、“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的主张。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老子
【答案】C
5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55、在幼儿的想像中,()占主要地位。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创造想像
【答案】A
56、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答案】B
5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A、社会化活动原则
【答案】B
5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那就违背了()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
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答案】D
59、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A
60、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埃里克森
D、斯滕伯格
【答案】A
61、加德纳倡导的幼儿智力观是()。
A、多层智力观
B、情感智力观
C、音乐智力观
D、数理智力观
【答案】A
62、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持口腔卫生
B、定期检查
C、加强营养
D、多晒太阳
【答案】A
63、阅读、写作、运算、试验等属于()。
A、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
C、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答案】A
6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答案】C
65、蒙台梭利的“有准备的环境”是一种()环境。
A、有丰富材料的幼儿自主操作的
B、有教师指导的有秩序的
C、教师高度控制的
D、幼儿个人自由活动的
【答案】B
66、下列选项中不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的是()。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的规章制度
【答案】D
67、根据课程任务分类,课程可以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答案】D
68、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
6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C
70、父辈和子辈两代人组成的完整家庭是()家庭。
A、主干
B、核心
C、联合
D、单亲
【答案】B
71、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答案】D
72、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答案】D
73、已有研究表明,()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A、1~2岁
B、2~3岁
C、4~5岁
D、6~7岁
【答案】C
7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育个别学生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搞好班级教育工作
【答案】C
75、德育方法是()。
A、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B、教师德育工作方式的总和
C、教师德育手段的总称
D、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答案】D
76、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答案】D
77、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答案】B
78、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A、德育内容
B、德育目标
C、德育过程
D、德育原则
【答案】B
79、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80、我国当前是由()负责教师的培训和教师资格认定等事务的。
A、教师专业团体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师所在的学校
D、社会公共事业机构
【答案】B
81、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答案】C
82、《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于()起施行。
A、1995年6月1日
B、1994年6月1日
C、1993年6月1日
D、1992年6月1日
【答案】A
83、中班幼儿一般指()。
A、2-3岁幼儿
B、3-4岁幼儿
C、4-5岁幼儿
D、5-6岁幼儿
【答案】C
84、观察法属于学前教育基本方法中的()。
A、直观形象法
B、游戏化方法
C、移情训练法
D、环境体验法
【答案】A
85、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