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6693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颍上县度新农合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门诊统筹基金支出67.85万元,占基金支出总量的0.49%。

我县四年来新农合基金筹集、支出及结余(含省提取10%风险)情况

项目

年度

筹资情况

基金支出情况

基金节余情况

参合率

参合人数

筹资标准

基金总量

2006年

71.57%

991708万人

人均45元

4462.68万元

2292.68万元

2170.27万元

2007年

76.35%

105.2743万人

人均50元

5263.72万元

5052.78万元

210.94万元

2008年

90.09%

127.4522万人

人均90元(应为100元)

11470.7万元

10895.91万元

574.79万元

2009年

93.31%

134.4599万人

人均100元

13445.99万元

13936.70万元

-490.71万元

二、运行质量指标及补偿情况

2009年,共结报住院参合患者89160人次,补偿支出13311.6万元,次均医疗费用2982.03元,同期比增长10%,次均补偿1493元,实际补偿比为50.07%。

其中,乡镇定点医院住院结报52957人次,构成比为59.4%,共补偿支出3588.71万元,占住院支出的26.96%,次均医疗费用1017.17元,同期比增长23.14%,次均补偿677.66元,实际补偿比为66.62%;

县级定点医院住院结报13980人次,构成比为15.68%,共补偿支出2796.51万元,占住院支出的21.01%,次均医疗费用3173.24元,同期比下降4.22%,次均补偿2000.36元,实际补偿比为63.04%;

县外医院住院结报22223人次,构成比为24.92%,共补偿支出6926.38万元,占住院支出的52.03%,次均医疗费用7543.99元,同期比增长0.48%,次均补偿3116.76元,实际补偿比为41.31%。

住院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上(含量1万元)的4593人,在1万元以下的84567人。

补偿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9人,在3-5万元的为90人,在1-3万元的1248人,在5千-1万元的为3096人,在3千-5千元的5134人,在1千-3千元的26775人,在1千元以下的151434人。

共结报住院分娩产妇平产定额补偿5922人,补偿支出118.46万元;

共结报慢性病门诊患者2957人次,补偿支出74.27万元;

结报家庭帐户使用者177453人,补偿支出364.48万元;

结报门诊统筹89747人次,补偿支出67.85万元。

当年参合受益总人数为365239人,参合受益率为27.16%,其中住院受益率为6.63%。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政府职责履行情况

1、强化新农合制度建设。

一是科学制定补偿方案。

建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门诊补助,参合农民自主择医,医院现场结算报销”的费用补偿办法。

二是完善了监管体系。

及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了基金管理、住院补偿、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保证了新农合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加强新农合政策的宣传。

近四年来,通过会议、广播、电视、网络、张贴标语、散宣传资料、典型事例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让新农合作政策以声音、图像、文字并茂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为农民所知。

3、加大投入力度。

四年来,我县按上级要求,在县级财力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已经拿出近3745万元的巨资资助参合农民,同时,拨付用于新农合的各项工作经费共计550余万元,特别是2009年,县政府拿出21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级门诊统筹的网络化建设和乡镇以补代将的筹资经费。

4、成立了颍上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副科级建制,编制10人,为全额供给的事业单位。

目前,编制10人以全部到位。

县合管中心的工作经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

县政府已决定出资10万元为合管中心购置工作车辆一部,且县纪检委也已对合管中心够车给与了批文,确保了新农合工作有钱、有人、有条件办事。

5、做到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一是在县中国银行设立了新农合基金财政收入专户和农合中心的支出专户。

做到了银行管钱不管帐,县合管中心管帐不管钱,实现基金封闭运行。

二是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

做到了财政、经办机构与基金存储银行的定期对帐。

6、实现新农合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建立了与省、市、县、乡、村相连接的县级新农合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了“统一平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数据定时传送、适时监控”的目标,为定点医院医疗费用的监管和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7、2008年11月1日县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2009年新农合工作。

会议同意2009年新农合实施方案。

决定由县财政出资为所有开展门诊统筹的村卫生室购置电脑、打印机和开发门诊统筹软件;

对2009年完成参合率在95%以上的乡镇,按参合人均0.6元,参合率在90%以上的乡镇,按参合人均0.5元的标准,兑现宣传、台账录入和筹资等工作经费。

2009年11月10日县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再次专题研究了新农合工作。

此次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了从2010年起推行IC卡管理、将城镇居民医保纳入新农合管理、加强大病救助方案的细化及与新农合的衔接工作和做诚信政府兑现乡镇工作经费等问题,同时要求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巩固成果,提高参合率,确保新农合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新农合工作向更高方向迈进。

8、县委、县政府定期听取新农合工作汇报。

多次召开新农合管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新农合工作,解决新农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要跟谁父母参加新农合问题,转发了阜农合组[2009]3号文件。

2009年4月份,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带队调研、督导新农合工作;

7月份,县政府组织开展了新农合专项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进行了通报。

9、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推动新农合工作健康开展。

新农合工作运行中,财政部门在积极做好基金筹集、拨付等服务的同时,定期随机抽取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基金管理和使用情况,并入户调查患者补偿金落实到位情况;

民政部门一方面在医疗救助制度上与新农合做好有机的衔接,另一方面在农民筹集过程中,认真核实有关代缴费人员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审计部门定期对财政、合管中心、定点医院的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预防基金被违规使用,确保基金安全。

(二)卫生局任务完成情况

1、强化对新农合政策知识培训。

一是开展了对乡镇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和经办人员的新农合政策知识培训以及对全体村卫生室人员的门诊统筹政策知识的培训。

二是利用“阳光工程”项目,免费开展了对全县村卫生室电脑操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知识和门诊统筹软件操作知识的培训工作。

2、及时召开运行分析会。

今年5月25日和12月18日,分别召开由全县34家新农合定点医院参加的新农合运行分析会,通报了各定点医院的次均住院医疗费用、次均住院天数、住院人次数、实际补偿比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意见》(颍卫字[2009]115号)文件,不但要求各定点医院要严把患者出入院标准、严把入院指征、严禁挂床住院、严禁拖延住院床日和严禁超范围执业,同时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次均医疗费用、使用药品的最高价格和最高住院的警戒人次数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对17种单病种实行了最高限价。

通过召开运行分析会,及时总结并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了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新农合的有关

政策和有关规定,推动了新农合工作的有效开展。

3、开展了即时结报工作。

一是从2006年1月1日起就在县内定点医院全部实行了即时结报;

二是于2009年11月份起,我们陆续与市级五家定点医院和市外部分三级医院开展了即时结报工作。

4、及时开展门诊统筹工作。

县财政出资141万余元为全县298个已建制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社区)统一配置1台计算机和1台打印机。

同时,卫生局和合管中心与湖南泰阳公司积极合作,开发了新农合村级门诊统筹软件。

目前,已在全县30个乡镇卫生院和210个村卫生室开展了门诊统筹工作。

实现网络连到村。

5、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2007年对基层医院药品使用率在前30位的药品进行了集中招标采购;

2008年将药品统一招标采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150个品种;

2009年12月份,结合新医改,在医改的过渡期,县政府决定把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再扩大到479个品种、近2809个品规,由两家药品中标配送公司进行配送,对乡、村两级药品全部实行统一招标,统一价格,实行零加成率,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6、提升定点医院服务能力。

一是落实了院务公开措施。

定点医院建立了各项管理措施,新农合政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上墙公示、公布了咨询、监督电话,设立了意见箱。

二是规范定点医院收费系统。

全县所有定点医院均做到了计算机管理。

7、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扎实推进。

卫生局及合管中心始终把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作为新农合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完善了监管体系,健全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全程监督、动态管理机制: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和公示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制定并完善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系则、考评办法及奖惩机制。

从今年7月份开始,对县内定点医院的药品、次均住院医疗费用和17个单病种实行了最高限价(限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参合患者的权益。

适时开展了新农合的专项治理活动,对套取新农合基金、违规收费等12种违规行为做出了严肃处理。

全县共开除1人,并给予1人行政记大过、28人行政记过、12人警告的处分,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和定点医疗机构给予一定金额的经济处罚,另外责令追回损失资金28万元。

四、取得的成效

(一)减轻了参合患者经济负担,农民得实惠。

新农合作制度实施后,理顺了就医流向,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杂症不出县的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的相当比例的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参合农民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补偿,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二)推动了农村卫生事业,医院得发展。

新农合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疾病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定点医疗机构无论是月均住院人数、还是人均住院费用等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充分说明了新农合制度的推行,既强化了农民群众卫生健康意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水平,也有利于定点医疗机构加快自身发展。

(三)推动了经济社会趋向和谐,政府得民心。

新农合作制度实施后,让许多无钱就医的患者能“病有所医”“小病拖大”、“大病拖垮”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不仅积极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也更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同时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在我县实施四年多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县的新农合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宣传工作不够深入。

这是制约新农合制度推行的“难点”,尤其是村级工作较薄弱。

目前,极少部分农村居民仍存在三个不够了解:

一是对推行新农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不够了解;

二是对有关政策不够了解;

三是对补偿程序不够了解。

导致部分患病农民医疗消费不理智,期望值过高。

(二)保持高参合率难,管理成本大。

主要原因是:

1、我县是农业人口大县,外出务工农民近45万,有些是常年全家外出,让这部分人参合十分困难;

2、由于新农合政策的主要方面是大病住院补偿,受益面较窄,虽然实施了门诊统筹补偿,一部分人仍认为受益小,存在有侥幸心理;

3、目前新农合保障程度仍有限,部分群众对补偿仍不太满意;

4、部分基层干部对每年参合费用的上门收缴工作存在一定厌倦和懈怠情绪,加之乡、村两级没有多少工作经费,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一些基础性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造成群众对新农合整体工作有一定意见;

5、农民受农村经济体制,社会文化特点,农民价值观等因素影响,采用农民自愿缴费方式筹资仍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筹资过程中的宣传资料、人员培训、车辆、入户宣传、登记资料等合并计算,筹资成本人均1元。

为了实现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及门诊统筹报销,要配备相关人员,加上门诊处方、收据、农合补偿单的成本,管理成本就相当个人账户资金的2%。

(三)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个别定点机构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服务水平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的看病就医需求。

一方面,导致了大量参合农民流向县级、市级等大中型医院,而其起付线相对高出许多、补偿比例也较低些,从而造成参合农民自费比例较大,实际补偿偏低,负担加重。

另一方面,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医院收入增加少,自身投入也就少了,反过来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新农合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新农合经办机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目前,我县经办机构的人员仍没有按省编办文件的要求落实到位,乡镇也没有设立分中心。

同时,乡镇卫生院编制人员少,部分卫生院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和乡镇政府设立的专管员皆为兼职,影响了监督职能的实施、信息资料的及时提供。

六、今后打算

通过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县的新农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我县新农合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工作性质由初期试点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二是工作重心由经验积累向制度化建设转变;

三是工作方式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保证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就医改方案下发后,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从2010年起,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50元,其中:

农民个人由20元提高到30元,县级财政资助由每人10元提高到15元,省级财政由30元提高到45元,中央财政由40元提高到60元。

待全省的统一补偿方案进行调整后,我们将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我县补偿方案,适当扩大受益面和提高保障水平。

(三)加强县、乡经办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再充实县农合中心人员15人;

二是成立乡镇新农合管理分中心;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县、乡新农合管理与服务经办机构工作经费的投入,确保有钱办事;

四是充分利用新农合信息网络化平台,强化监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五是解决农合中心工作车辆壹部。

(四)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步伐。

落实乡镇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积极稳妥推行门诊统筹工作奠定基础。

(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继续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内部监管及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强化对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

(六)进一步扩大药品统一招标采购的范围。

乡村两级药品全部实行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零差价配送,降低药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七)进一步加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能力建设。

以国债项目为契机,加大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采取“输血”、“造血”和“止血”的方式,加快对县、乡定点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县、乡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参合农民的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八)加强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工作。

建立新农合信息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对新农合的运行情况等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新农合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确保我县新农合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七、有关建议

(一)建议省政府出台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新农合工作中的职责。

(二)及早修订《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和支付部分诊疗服务及设施范围》中的有关不适宜的条款。

(三)及早谋划和调整新的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