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96369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书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文档格式.docx

专家团队、教育信息化、研究、实践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其他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设计论证

(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

这是当的全国代表大报告首次对教育信息化做出部署和安排,也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全面进入了“新时代”。

教育部刚刚出台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教育战线因应党中央对教育发展多提出的新要求、书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的具体措施,对转变思想,创新模式,积极开展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着突出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指导价值。

培养一支优秀的教育信息化引领团队也就成为本课题的工作重点之一。

2018年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应满足各类教育发展的需要,本区域大力实施“科教兴汉、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引擎和支撑,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引导,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过十多年的坚持,本区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信息化骨干学校、校长、教师,并屡次荣获国家级信息化奖励。

但是,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区域教育信息化向2.0迈进,仅仅靠这些骨干教师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急需要这些骨干学校、校长、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合力,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辐射周边,带动更多的教师全面发展、快速提升,共同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向2.0大步迈进。

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第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指导思想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指出的“要讲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核心基础”,区域信息化教育专家团队建设就是为了全面提升“人”的能力,以专家引领的形式,提升区域教师信息素养,以专家团队引领的方式,创新强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切实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向2.0迈进。

第二,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本区域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建设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要遵循“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基本原则,围绕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教育信息化服务教学与管理的能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供给能力的“四个提升”。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进入新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引领能的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团队的建设是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应时代潮流、促进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步骤。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才能够相得益彰。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团队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团队工作实际效率的提升,以及专家团队对周围的辐射引领作用的凸显,我国把专家团队概念引入到科学研究、教育改革等领域,称之为创新团队或专家科研团队。

由于专家团队所带来的高效发展,因此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2002年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项目在实践经验总结中,就从传播学的视角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中引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该项目在区域教育行政人员的牵头下,让教育技术专家给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科骨干教师以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成为信息化教育的早期践行者,对其周围一线教师产生强大的影响,各类人员一起形成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团队,然后采取以点带面、中心扩散的形式,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性全面推进;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随后各省、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也相继提出了创新专家团队建设和培养计划,这些计划旨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群体力量,提升区域的整体研究水平和竞争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专家团队的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相继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均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创新专家团队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建设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迫在眉睫。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一是围绕区域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发展现状,组建创新引领专家队伍、融合创新教师队伍、STEAM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三个层级的面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团队。

二是探索总结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建设标准及考核机制。

三是探索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引领发展的具体形式。

四是以专家团队为契机,全面提升区域教师信息素养。

(二)研究内容:

1、要探索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标准的理论基础,并形成本区域的专家团队建设标准体系。

2、建立三个层级的队伍组成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

3、要探索如何高效的发挥区域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在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及应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咨询、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形成一系列经验成果进行推广。

(三)主要观点组建一支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专家团队,提升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全面均衡可学发展,为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及创新教育工作提供有理支撑和保障。

(四)创新点本课题的创新点:

一是要建立一支动态的、多维度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专家团队,是不断更新注入新鲜血液的队伍,真正做到高效发挥专家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要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建设标准及年度考核办法;

三是将形成一系列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及全面发展中的经验,并形成典型案例。

(五)研究思路、方法1、研究思路本课题拟在全市校长、教师、创新型人才中开展。

首先,分析目前本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确定目标,实力现代理念和方法研究。

其次,从区域电教机构、中小学校遴选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信息化应用整合及技术支撑专业能力的人员,围绕区域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发展现状,组建创新引领专家队伍、融合创新教师队伍、steam教育骨干教师队伍三个层级的面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融合应用创新专家队伍。

第三,探索制定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建设标准体系及考核办法,使其形成有目标有考核的动态团队。

第四,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专家团队全方位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第五,专家与偏选贫困学校建立帮扶关系,定期以网络、面对面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达到区域教育均衡的目的。

第六,总结检验及方法。

2、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资料收集法。

3、教育实验法。

三、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第一阶段:

2018年7月——2018年9月:

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前期阶段。

第二阶段:

2018年10月——2020年2月:

组建本区域的专家团队,探索并形成本区域一套动态的、多维度的专家建设标准体系;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第三阶段:

2020年3月——2020年4月:

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验证阶段。

第四阶段:

2020年5月——2020年7月:

课题结题阶段。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负责人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已有成果的社会评价:

本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张铮是汉中教育电视台台长、汉中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汉中市“三一一人才”,汉中市“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教育扶贫先进个人”、“2018年汉中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课堂专家评委”、2018年中央电教馆“模范教研员”。

她1999年开始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先后参与“明天女教师工程”、“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教育部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等项目的研究与实施,主持建设汉中教育资源网、汉中教育网等市级信息化平台。

2008至今,从事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与实践。

设计实施了汉中本地中小学“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远程互动教学”、“远程赛教评课”等活动。

近年来,组织学校积极探索创客机器人教育,举办创客机器人教育培训、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教师培训,建立全市机器人创客教师骨干队伍,建立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考点,举办了“汉中市首届中小学机器人大赛”,各项创新实践活动均全省领先。

她指导略阳、洋县、宁强、西乡等县区利用“互联网+”“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为促进教育均衡,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做出有益尝试和探索。

她曾参加教育部港澳台办研究项目《构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子课题并获省级一等奖;

教研论文《搭建教育专网,促进汉中教育跨越式发展》荣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论文《发展汉中市“校校通”工程工作思路》获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

策划并主编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培训》教材,参与编写了《卫星数据接收及资源应用教程》《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研究与实践》等教材、专著;

主持的国家级课题《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全市千名教师参与并结题。

《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她先后应邀在教育部“第十五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中央电教馆“全国信息化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实践大赛”大会专题报告,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刊登杂志封面人物。

她深入学习领会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思想,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市深入开展,培训局长、校长、教师人数达上万人,有效的提升了我市中小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理念与认识,汉中教师应用水平一直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2016年她指导总结并推荐汉中市宁强县广坪小学校典型案例被教育部确定为先进案例,并在“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全国推广。

(二)主要参考文献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3、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4、《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和运行模式研究》李漫5、《团队管理》[M].海天出版社,袁和平主编,20026、《团队的智慧》[M].经济科学出版社,(美)乔恩•R•卡曾巴赫(JonR.Katzenbach),(美)道格拉斯•K•史密斯(DouglasK.Smith)著,19997、《新时期地方性高校人才流失探析》[J].吴鑫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8、《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组织策略》[J].郑卫政.宜春学院学报.2009(01)9、《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都光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1)10、《基于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李昌新,刘国瑜.中国高教研究.2008(06)1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王涛,孙伟,王红梅.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2)12、《地方性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朱玉婷.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2)(三)主要参与单位的背景条件第一,汉中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在全国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全市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信息化理念认识到位,高度重视。

第二,汉中市教育信息化创出一条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路径,教育信息化水平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在2016年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汉中经验全省推广;

2016年汉中电教馆指导总结的汉中市宁强县广坪小学校典型案例被教育部确定为先进案例,推荐的该学校罗兴军校长代表陕西省(历年来唯一一个陕西地市发言)在武汉召开的2016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做了《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发言,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经验全国推广。

2017年,汉中电教馆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积极的探索做出贡献,被中央电教馆“全国创新教学大赛”十年庆典中评选为全国唯一一个“最佳组织单位,同时张铮馆长应邀在大会上做报告,得到全体与会领导的好评。

第三,汉中的教师在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和研究上全国领先。

2009年至今,在全国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课堂应用大赛中,汉中电教馆连续十年荣获优秀组织奖,先后有近百名教师被选拔参加全国的现场展示。

在陕西厅举办的信息化培训中,汉中电教馆每次都承担了培训任务。

汉中电教馆带领老师应邀赴榆林、安康等地市做示范课培训。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在整个课题组中成立了以电教馆、高校、基层学校三方合作,高、中级职称为核心的高素质研究团队,指导各学校开展研究工作。

从专业背景上来看,本课题主要成员都是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功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研究等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老师。

课题组的老师都参加过各类信息化大赛,荣获过一、二等奖励。

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均是“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承担过“十五”、“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研究,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老中青集合的研究团队位课题顺利实施提供精力和阅历保障。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一是该课题中研究的创新教育专家团队是由市教育局牵头,市电教馆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市行政领导层面信息化管理认识到位,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在全市学校及教师培养和发展的问题上拥有先进的理念和开阔的思路,为该课题的实践提供了行政保障。

二是本区域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现已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

市电教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现代化教育教学活动,举办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创新应用交流研讨会、积极征集微课优秀作品、举办创客创意大赛培训会、以及电脑制作大赛等活动,不断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提升全市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

从2017年起,我馆积极行动,初步确定了一批智慧课堂试点学校,并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两所智慧校园全市标杆试点学校,为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教育专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三是本区域已小范围初步形成专家指导团队。

在汉中市电教馆的积极指导下,我市已有部分教师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家级比赛中名列前茅,并作为典型课例在全国推广经验。

部分带头人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被评为优秀管理员。

在2017、2018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市电教馆的两位老师被中央电教馆评为视频课例及现场课例评审专家。

四是该课题由市电教馆申报课题,便于组织协调,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协作。

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学历和职称合理,课题组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且主持参与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相关研究论文,具有较高的科研素养。

课题组主要成员身处汉中,有较充足的时间可以集中调查研究。

五是本课题组有高水平的科研专家指导,课题组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并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等课题研究需要的条件,可以保课题按时完成。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